游戏民国 第587章

作者:大罗罗

  周恩来点点头,沉声道:“是的,这次购买的所有武器装备在6月底之前都能够到位。而且,我还会命令印度共产党向甘地当局提出议和,国民党方面将会出面调停,一个月总是能争取到的。”他的身音陡然加重:“此外,斯大林也很快就要到印度来了!”

  ……

  波斯首都,德黑兰,玫瑰宫。

  这座位于德黑兰市中心,曾经属于巴列维王朝的古老宫殿,现在是俄罗斯女皇兼波斯女王阿娜斯塔西娅一世在波斯的皇宫了。在玫瑰宫装饰最豪华的钻石大厅里,几盏来自中国的绿茶,飘散着阵阵清香。女皇阿娜斯塔西妮娅穿了身裸露肩膀和后背的红色天鹅绒的宫廷长裙,也没有戴什么伊斯兰妇女的头巾,披着一头好看的金发,悠然自得地靠在她的宝座上面。她的加冕礼刚刚结束,而且在加冕礼上,这位风情万种的俄国女皇也是这样一身“非伊斯兰”的打扮。让一大堆前来朝贡的波斯各地的大胡子阿訇们几乎惊掉了眼球!也不知道回去以后会不会号召波斯人民起来造反?

  罗耀国瞥了一眼身边的这个好像有点任性胡来的女皇,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他现在坐在一张和女皇御座并排的椅子上面,这也是一把雕刻着精美花纹,只是坐起来有点硌屁股的“御座”。两个人这样坐着,怎么看都像是国王和王后嘛……当然,这样的座次是女皇亲自安排的,罗耀国也只是硬着头皮,在蒋介石和宋美龄四只瞪着老大的眼珠子的注视下坐了上去。至于女皇的那些俄国大臣们,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倒也没有露出什么惊讶的表情,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口的老成持重的样子。

  “辅文。”女皇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喊了罗耀国字,然后冲他嫣然一笑:“我的头上现在又多了一顶王冠,虽然波斯的臣民不见得拥戴我做他们的君主。不过我还是这个国家的女王,所以我有义务将我的臣民从斯大林这个暴君手中解放出来。而你就是来帮助我的,是吗?”

  罗耀国一笑,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是的,阿娜斯,我来波斯的目的除了参加你的加冕礼,就是要把斯大林和他的红军赶出波斯的土地!”

  这一套说辞昨天晚上罗耀国和阿娜斯塔西妮娅已经商量好了,接下去女皇不假思索地就说道:“那朕就将驻波斯俄军的指挥权交给你,希望你能统一指挥中俄两军尽快完成这项使命。”说着她又眄视着布柳赫尔公爵,沉声道:“公爵,我想你愿意服从罗元帅的命令吧?”

  “是的,陛下,我服从您的任何旨意。”布柳赫尔微微蹙了下眉,吸了口气,站起身冲着女皇躬身一礼,顿了下又道:“陛下,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斯大林的红军很有可能会向波斯的东南方向逃遁,最终的目标很有可能是印度。而我们如果尾随追击,则很难追上轻装东逃的斯大林红军。因此臣建议可以请中国军队在波斯东南的阿巴斯港登陆,然后北上进入克尔曼省,截断斯大林红军的东进之路。”

  “辅文,你觉得如何?”女皇笑着问罗耀国。

  罗耀国凝眉思索了半晌,点点头:“好的,就这么办,我会立即给西洋舰队的波斯湾分舰队下命令,让他们派出陆战队去抢占阿巴斯港。”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看着蒋介石。“介兄,从远征军抽掉黄悟我(黄维)的18军立即赶往阿巴丹,准备乘船前往阿巴斯港。另外,17军、25军立即开拔向伊斯法罕方向追击!”

  “好的。”蒋介石朝罗耀国微微点了下头,算是接受了命令。罗耀国笑了笑,又道:“介兄,请让黄悟我(黄维)在出发前到玫瑰宫来一下,我要见他。”说着他又扫了一眼穿着身俄国元帅礼服,胸前挂了个金质大勋章的布柳赫尔。“公爵阁下,也请你的俄军波斯方面军立即出击,至少以两个步兵军追击斯大林,以一个步兵军轻装进入库赫鲁德山脉,占领各主要山口,防止斯大林遁入山区,再以一个骑兵军去抢占呼罗珊省。”

  说完这些,他又转向女皇,“阿娜斯,请你用波斯女皇的名义要求印度共和国军队配合追剿行动,封锁印度波斯边境,不要让斯大林部窜入印度。”

第0890章 反围剿和长征(五)斯大林的百万红军!

  这时正是波斯一年中最干旱的时候,茫茫的卡维尔盐漠上星罗棋布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灰白色盐碱板结,在这些板结下面则是人畜无法通行的盐沼洼地。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盐碱荒地的边缘,一支拉出十几公里,打着红旗的黄绿色行军队伍正滚滚向前。近二十万的步兵、骑兵、辎重兵、骡马拖拽的17磅火炮,还有同样穿着黄绿色红军军服的随军家属背着仅有的一点儿家当,牵着还没有长大的孩童,一路向东,缓缓地前行。

  在这支行军队伍的中间,是仅有的几辆汽车,其中一辆美国生产的四轮轻型装甲车的后排座位上坐着的,正是这支看上去人数颇多的浩荡大军的主人,前苏联的独裁者,共产主义世界的伟大领袖,约瑟夫·斯大林同志。他眼下虽然已经变成了四下逃亡的丧家之犬,可是容色中却没有一点儿沮丧或者是忧虑。眉宇之中流露出来的,仍然是那种站在云颠之上,睥睨众生的伟大领袖的气质。不过此时坐在他身边的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却是一副完全垮掉的样子,身子瘫软在靠背上,半眯着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的神采,也不看车窗外面的行军队伍,只是盯着自己的脚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面传来,伏罗希洛夫好像突然从噩梦中被惊醒一样,转过脑袋,瞪大了眼珠子,死死盯住正在快速靠近中的马匹和马背上的那个人。目光中流露出来的全都是浓浓的恐惧……这样急促的马蹄声在这几天中不知道传来了多少次,每一次都会给这支穷途末路的大军带来最新的坏消息!

  先是阿巴斯港被中帝国主义攻占!然后是几十万中俄联军开始全力追赶!

  再后来又是驻守伊斯法罕波斯红军叛变,向德黑兰的娼妇女皇宣誓效忠!结果弄得二十万苏联红军和十几万随军家属只好弃了大路,进入这片人迹罕至的卡维尔盐漠以便可以远远绕过伊斯法罕。

  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惊人的噩耗了?

  “布哈林?怎么是他?难道是共产国际出了什么事情了?”当马匹靠近以后,伏罗希洛夫忽然发现马背上骑着的那个人居然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布哈林。布哈林是在季米特洛夫“叛变”以后重新当上共产国际的带头大哥的。不过此时流亡中的共产国际早就失去了指挥和领导世界革命的权威,不过就是跟着大军一起流亡的一群混吃等死的官僚而已。

  估计是想提振一下红军低迷的士气,骑在马上的布哈林隔着老远就开始大声叫喊起来。“斯大林同志!好消息!有好消息!是共产国际东方局发过来的……”

  斯大林所坐的装甲汽车停了下来,布哈林纵马狂奔到汽车边上,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站在了已经摇下了的车窗外面。斯大林仰起脸来看着脸色涨的通红的布哈林,淡淡地问了一声:“尼古拉(布哈林),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那帮中国人又想出什么骗人的把戏来了?”

  布哈林有些尴尬地笑了一声,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份电报纸,递给了板着脸的斯大林。“斯大林同志,这是季米特洛夫同志发过来的电报,他说中共方面已经部分同意他所提出的计划,团结苏中两党的力量共同夺取印度作为世界革命的根据地。”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悄悄看了眼斯大林的脸色,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以后又接着说道:“斯大林同志,就像您说的,中共那些伪共产主义者一定是想利用我们的力量去同甘地伪军斗争。可是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机会,毕竟咱们到了印度就是人生地不熟了,中共在那里基础不错……不但印度共产党已经被他们牢牢控制,而且还在印度东部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如果能联合的话……”

  “伏罗希洛夫同志,我们离印度共产党的根据地有多远?”斯大林打断了布哈林的话,扭头问身旁的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哦。”伏罗希洛夫忙应了一声,又皱着眉毛苦苦思索了一番,不知道是在计算距离还是在努力回想着斯大林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过来半晌才回答道:“我们现在在伊斯法罕东北的盐漠里面,距离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大约有6000多公里的路程……距离波斯和印度边境也有1000多公里。按照我们现在的行军速度,要走上一个月才能到印度,走上几个月才能和中共会师。”

  “会师?”斯大林冷冷哼了一声,咬着牙说:“我们走上6000公里,还要突破中俄帝国主义和印度伪军的围追堵截,还能剩下几个人?到时候我们的下场只怕比落到那个娼妇手中还要凄惨!”

  布哈林在心里面暗自叹息了一声。但是旋即振作了一下精神。“可是我们现在不正在往印度去吗?到了那里总是要和东方局、中共还有印度共产党合作的……世界革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中共也不会想我们来自相残杀一番吧?”

  他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现在的苏联红军可以说是穷途末路了,除了去印度还能有什么出路?到了印度也总要和中共相处的。听了这番话,斯大林嘘了一口气,淡淡地道:“印度是非去不可的,和中共合作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会师就不必了。我们就在印度西北部开辟根据地,最好就以卡拉奇为中心,占据印渡河的下游地区。这样一来,我们和中共一个在东面,一个在西面,彼此遥相呼应才是夺取印度全境的最佳手段。”

  说到这里,斯大林稍稍停顿了下,又对布哈林说:“你去给东方局和中共回电,告诉他们,我们百万苏联红军,近期准备在印度西北部开辟革命根据地。名义上也打算用印度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的旗帜,请他们派些印度同志到卡拉奇建立组织,准备配合我们的行动。此外,还请中共在印度东部发动一些牵制性的进攻。

  还有,告诉中共我们可以同意在1939年8月左右,在中国北平召开共产国际第八次世界代表大会。”

  “什么!?”布哈林和伏罗希洛夫同时惊呼起来,北平虽然不是中共的地盘,可毕竟是中国领土,在那里召开共产国际八大可就意味着整个大会将会被中共主导!

  布哈林和伏罗希洛夫想要开口劝说,却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斯大林却摆了摆手,冷笑两声:“现在的关键不是共产国际,而是要保存革命的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中共想要共产国际这块牌子就给他们好了,只要他们能为我们在印度开辟根据地提供方便!”

  ……

  而这个时候在新德里,一直在苦苦维持着印度共和国的局面,为了印度这个好不容易才获得独立的国家不至于再次变成外国殖民地的甘地尼赫鲁他们这些印度反动派们。从上到下的气氛也紧张得很。这段时间,随着不少来自奥里萨邦、加尔克汉德邦和恰蒂斯加尔邦的难民涌入新德里,各种各样关于印度东部共产主义政权的谣言也传得沸沸扬扬。什么从肉体上消灭婆罗门、帝刹利,什么首陀罗、帝刹利翻身当家做主人,还有平分一切土地,平分一切财产,没收一切外国资本,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等的……让新德里城里面的那些婆罗门和帝刹利们全都惶惶不可终日,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群不讲道理的“赤匪”就要打进新德里,把大家伙儿的性命都给断送掉!

  此外,新德里城内本来就有印度共产党的势力,特别是印度的各种工人团体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印度共产党的影子。那些什么消灭婆罗门资本家,平分一切财产云云的,对于奥里萨帮农村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信奉印度教的农夫来说,未必有多少吸引力,可是对新德里或是孟买城里的无产阶级,特别是信仰穆斯林教或锡克教的无产阶级来说,可是具有很强的煽动性的!眼看着奥里萨邦等地的那些无产阶级翻身当家的,也未尝没有一个期盼的心思,在新德里和孟买等印度大城市里的工人运动也变得频繁剧烈起来了。更让甘地当局感到头疼的是,还有一群搞不清方向的印度知识分子、学生也跟着起哄,高喊着什么“反内战、反饥饿”的口号隔三差五上街游行,还要抗议国大党的独裁统治!

  而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更加让人心寒的消息又从波斯方面传了过来。共产国际的老大苏联共产党的“百万红军”,正从波斯东进,准备来印度和中共、印度共产党会师,一起消灭印度所有的婆罗门、帝刹利、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了……

  这下甘地、尼赫鲁、鲍斯这些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们,可真的慌了手脚。中共、印共不过2、30万大军,就已经让印度政府军难以收拾了。如果斯大林的百万大军再要打进印度来,那这个印度共和国的历史恐怕真是要画上一个句号了!

  “先生们,我们该怎么办?印度共和国该怎么办?”

  会议室内气氛有些凝重,圣雄甘地坐在会议桌中间顶头的那把交椅上,茫然地看着他的文武“众臣”们,嘴里反反复复念叨着这几句话。可惜,没有人可以回答他。印度独立运动走的是非暴力的路线,面对的敌人也是富裕起来以后,开始讲文明讲道理的英帝国主义,以往的斗争也不过就是静坐几天,绝食一下而已。哪里见过中共、苏共这样消灭这个消灭那个,一上来就玩腥风血雨的对手?就在他们谁也不开口,全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

  “是斯利姆将军来了。”甘地抬起头看向会议室的门口,门外进来的正是印度政府军的外援总参谋长,英国的斯利姆中将。甘地好像是看到救星一般,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站起身,亲自上前几步将斯利姆中将迎了进来。

  “我的将军阁下,知道波斯方面传来的消息了吗?”甘地的脸色又凝重起来了。“斯大林的100万红军正向印度开过来!那可是同中国和德国军队苦战了好几年的精锐,我们的印度军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总统先生,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斯利姆中将冲着甘地恭恭敬敬行了个军礼,然后大步走到会议室墙壁上挂着的军用地图前面,拿起教鞭指着上面波斯东南道:“根据情报,斯大林的红军目前刚刚绕过了伊斯法罕,现在正在东进的途中。不过从他们连一个只有几万波斯本地军队所驻守的伊斯法罕都不敢进攻来看,所谓百万不过是号称而已。”说着他从身边一个英国籍参谋手中接过一张电文,亲自交到了甘地手中。

  这张电文是英国帝国总参谋部发给斯利姆的,电文的内容是告知英国帝国总参谋部对斯大林军事实力的分析,由于之前英国和“苏联”之间曾经存在过同盟关系,因此对苏军的实力比较了解。根据英国所掌握的情况,苏联红军在退出外高加索的时候,总兵力已经不足30万,在“征服”伊朗之后,扶植了所谓的“波斯共产党”和“波斯红军”,其中波斯红军的总兵力号称80万,不过具英国方面所掌握的情况,实际不足50万,武器装备非常低劣,训练水平也不高,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而且这支军队对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本人的忠诚度极低,会追随苏联红军离开波斯的顶多只有其中的几万骨干。也就是说斯大林目前所掌握的军事力量的总数估计不会超过35万,所谓百万不过是用来吓唬人的鬼话。

  甘地看完电报,神情稍稍轻松了一点,他抬头又看着斯利姆问:“好吧,35万人,总比100万人少,可是我们对付得了他们吗?”

  “是的,总统先生,我们有90万中央军,还有上百万地方部队,在数量上有压倒性的优势。”斯利姆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下来,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当然,前提是苏联红军和中共控制的那支所谓共产国际南亚军不会同时向我们发起进攻!”

  “那……他们会同时向我们发起进攻么?”甘地的脸色一下子就铁青下来了,他长叹一声,自问自答道:“我想那是一定的,他们一定会联手行动的!”说着他又抬眼看着斯利姆,好像是在等待否定的答案。

  斯利姆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副官,对方马上又从公文包里面掏出一份电报递了过来,斯利姆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又叹了口气,才将电报递给了甘地。“总统先生,这是我国的陆军军事情报六局所截获破译的共产国际的密电。斯大林和中共在电文中约定,将在印度采取一致行动!斯大林的35万红军抵达印度西北部之后,将向东发起进攻,目标直指新德里,而中共和印共的30万军队也将同时发起西征……东西夹击,消灭印度合法政府,夺取印度领土作为他们所谓的世界革命根据地!”

  “总参谋长先生,我们可不可以抢先对中共、印共所盘踞的根据地发动进攻!先打垮他们,然后再回头对付斯大林呢?”斯利姆的话刚刚说完,印度总理尼赫鲁便立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也知道印度政府军都是一群能吃不能打的货,同时对方东西两路65万大军肯定是没戏,那先吃掉其中的一股敌军自然是唯一的选择了,而在这两股敌人中,他本能地感到中共和印共的“联军”才是最大的威胁!毕竟,斯大林是丧家之犬,掌握亚洲霸权的中帝国主义肯定不能容忍他控制印度。而中共的情况则复杂的多,他们和掌握中国政权的国民党一直是合作伙伴,哪怕在灭亡苏联的战争中,两者都没有撕破脸……而这次又是中国国防军的舰队把中共的军队送到印度来的!

  “我们只能先对付斯大林!”斯利姆叹口气,苦笑道:“波斯女王,也就是那个和中国元帅罗耀国关系密切的俄国女皇已经向印度政府提出了联合围剿斯大林的提议!而且中国国民政府同时也提出了调停印度‘国共两党’内战的建议。”

  “那是缓兵之计。”尼赫鲁疑惑地看着斯利姆,心中又好气又好笑,这个英国绅士是把全世界人都当初绅士了吧。斯利姆却摇头叹道:“我知道他们是在为扩充军队,消化地盘争取时间。可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的60万围剿大军,如果采用步步为营的办法慢慢向前推进,有6个月到1年时间就能将那支所谓的共产国际南亚军挤到印度洋里面去!可是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时间了,斯大林最多1个月就能进入巴基斯坦,到时候我们将要腹背受敌。而要打垮斯大林的35万红军,我们至少需要动用70万军队!”

第0891章 反围剿和长征(六)驱虎吞狼!

  “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先对付斯大林呢?”尼赫鲁摇头,“斯大林在国际上树敌过多,中国不会放过他,俄国女皇也不会放过他,就连德国也一样不会容忍他取得印度。如果他真的打进印度,并且取得优势,中国国防军多半会武力干涉,到时候斯大林的那些乌合之众只有死路一条!”

  尼赫鲁的分析非常切中要害,会议室里面的几个印度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些人可都是人精。现在他们已经看透了中国国民政府的“印度政策”,那些中国统治者只是想把印度当成个肥猪狠狠宰几刀,却没有占领印度把她变成殖民地的想法,更别说是直接吞并了。从中国人这段时间在处理从英法所获得的殖民地的方式上,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人口资源”看得很淡,他们更喜欢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土地,或是华人集中的土地。比如西澳大利亚、马来亚、婆罗洲、苏门答腊、越南北部、缅甸北部、巴拉望岛、卡拉棉群岛,还有驱逐了阿拉伯人的科威特和阿布扎比等地都被直接吞并。而人口较多的越南中部(越南北部的越南人被有计划地驱逐到了中部)、缅甸南部、锡兰岛等地则变成了殖民地。而像印度这样有几亿吃不饱饭人口的大国,中国国民政府干脆就默许其独立了……

  事实上,如果中国在击败英国印度洋大舰队之后,派遣个几十万国防军登陆印度就能轻而易举将她征服的,可是中国国民政府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把同他们貌合神离的中共军队送到了印度……这样的行为虽然让人费解,不过随后国民政府承认印度共和国,并且解除封锁,向新德里当局出售军火等行为都说明他们无意将印度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甚至也不是力挺那个共产党印度。说不定在心底里面还乐见印度政府军消灭那些支援印度革命的国际主义战士!

  “斯利姆将军,你觉得尼赫鲁先生的看法有没有道理?”甘地虽然也同意尼赫鲁的看法,不过他还是打算听取一下斯利姆的意见。

  “总理先生的看法当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可是正因为中国国民政府和德国俄罗斯等列强都不愿意看到斯大林夺取印度,所以才是我们消灭他们的最佳时机!”

  斯利姆斟酌着用词,话说的很慢,其实甘地等人不知道,他也是支持先消灭中共、印共,然后再想办法对方斯大林的。可是就在今天早上,他却突然从英国帝国总参谋部得到了“优先消灭斯大林红军”的秘密指示!显然,这背后肯定有一些不可以公开的秘密交易……或许是中英之间,或许是英俄之间达成了什么密谋。

  “总统先生,”斯利姆接着又说:“如果我们优先对付共产国际南亚军,那将是印度单独作战,而且还是两线作战。因为我们也不能真的放任斯大林夺取新德里吧?如果我们要阻止斯大林进入印度,就必须在印度西部的瓜达尔到图尔伯德一线部署重兵,最少也要部署30万以上的中央军,再调动西北的部分地方部队,如果那些穆斯林军阀能听命令的话……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把握能将斯大林的35万大军堵在印度境外。而且调动如此之多的中央军去西北,那东部围剿共产国际南亚军的兵力也会不足。一旦被他们跳出包围圈,我们就没有足够多的预备队可以用来堵截他们了。”

  甘地眉头微皱,他和尼赫鲁等人都是“政治家”对军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被斯利姆一忽悠自然以为对方言之有理,只是共产国际南亚军有可能壮大起来的前景又让他感到忧虑。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