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392章

作者:大罗罗

  罗耀国前世里面的记忆告诉他,苏联在两个也不知道是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了!在各项重工业生产数据上仅次于当时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美国。如果在这个时空再让苏联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以后灭起来可就不太容易了!所以干扰苏联的那些个“五年计划”看起来是很必要的,绝对不能让苏联得到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机。

  “可如果斯大林同意了你提出的那些条件呢?我们还要支持托洛茨基的人到苏联去造反吗?”蒋介石思索了下,又问:“虽然斯大林不可能放弃对中共的支持,可是如果中共能暂时停止进攻托派,解除对蒙古的封锁,对我们加强托派的力量还是有好处的。再说了……让托洛茨基进入蒙古可就是同斯大林干到底了,这样对我们统一中国是不利的。”

  罗耀国哈哈一笑,摆了下手:“斯大林是不会同意我们将武器弹药运进蒙古去武装托派军队的。他最多答应暂时停战,以便让他加快武装中共,让中共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老蒋一眼:“介公,现在苏联正在不断加强中共的武装力量,这些力量现在是用于托派,将来说不定就是用来对付我们了!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有必要手下留情么?”

  蒋介石皱了下眉毛,陷入了沉思,罗耀国的最后说的那些话给他提了个醒。眼下苏联正在通过大力援助中共来牵制和威胁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唯一能够反制的就是支持托派去搞乱苏联。就算最后国民政府和斯大林当局要妥协,也不妨先让托派把苏联内战的火给点起来,这样国民政府手里也多了张王牌,以后在同苏联的谈判中是不会吃亏的。

  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容色阴沉,布哈林的电报正放在他的办公桌上,莫洛托夫和缅任斯基被紧急招来。

  “中国的国民政府提出要求中共停战,还要中共解除对蒙古的封锁,你们怎么看?这两个条件能不能接受?”

  莫洛托夫和缅任斯基刚一进来,斯大林就告诉了他们国民政府的条件,不过却没有提到什么谈判和平统一这个条件。也许在斯大林眼里,和国民党的和解根本就维持不到那个时候。

  知道了国民政府方面提出的条件,缅任斯基稍微思索了下,首先开口回答:“停战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中共的红军现在还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别尔津同志报告说,他们最快也要到8月底才能重新发动进攻,所以现在停战对我们有利。不过解除对蒙古的军事封锁不能答应,国民政府很明显是想将武器弹药运入蒙古以武装托派。”

  “可是如果我们不同意国民政府将武器运进蒙古,他们也肯定不会同意放弃支持托洛茨基。”莫洛托夫摇了摇头,表示了不同意见: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中东铁路将物资源源不断运给中共加强他们的武装,而国民党就算能像蒙古输送武器弹药也只能是少量的,中共完全可以在解除封锁的同时对运入蒙古的武器弹药数量进行限制。此外,现在从中国的本土到蒙古还没有修建铁路,运输量不可能太多。”

  斯大林点燃了烟斗,缓缓吸了起来:“莫洛托夫同志,中共的进攻真的要等到8月底么?到时候距离冬季也就不远了,蒙古的战争只怕要持续到明年了。能不能让中共提前发起进攻?比如在七月或是更早的六月?”

  “不能。”莫洛托夫为难地摇摇头,他也想让中共尽快发起进攻,可是中共却有他们的理由。莫洛托夫苦笑道:“中共需要那个军阀张学良的十几二十万大军参战,只有张学良的军队参战了,中共才能在兵力上处于优势,否则以三个军团不到十万人去进攻拥有二十万大军的中国托匪是没有如何胜算的。而张学良的军队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惨重,需要时间进行补充和训练,此外还要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些都需要时间。”

第0622章 挟兔自重(五)反苏政策

  “可是苏维埃祖国正处于危险之中。”斯大林神色严肃,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莫洛托夫,极其武断地说:“告诉别尔津同志,中共必须在近期拟定一个消灭托派武装的全面进攻计划,在蒙古和满洲发动进攻,要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将蒙古人民从托洛茨基派的残暴统治下解救出来。”

  莫洛托夫不禁倒吸口凉气,现在已经是6月初了,距离斯大林所规定的进攻发起时间只剩下二十几天,中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对张学良所部的整顿,如果没有了这十几万军队的参加,中共的可用之兵不过是八个军团二十五万人。这样的实力同中国托派的武装不相上下。就算是自己这个军事上面的外行都知道,这样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消灭托派。

  “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无奈地劝道:“中国托派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他们还得到了国民党的支持和托洛茨基的指导,我们绝对不能轻敌……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拥有了绝对的优势才能发动进攻一举奠定胜局。”

  “中共有四十多万军队!而中国托派只有二十万。”斯大林脸色铁青,他知道即使自己同意了国民政府所提出的条件,最后也阻止不了托洛茨基进入蒙古。一旦托洛茨基进入蒙古和这些中国托派军队联合在一起,一定会大大鼓舞苏联国内特别是潜伏在红军内部的托派分子!到时候苏联将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到同托派的斗争中去了,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就肯定要泡汤了。

  “可是斯大林同志,中共的四十多万军队中有十几万是战斗力非常弱的张学良的军队。”莫洛托夫解释说,目前这些军队还不是真正的红军,所以根本无法负担起进攻的使命,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改造,要完成这项任务,最快也要到8月份。

  “不对,莫洛托夫同志。”斯大林打仗的手艺是有点潮,可人家也是久经战阵,在苏俄革命战争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一耳朵就听出了问题,又一次打断了莫洛托夫:“别尔津同志递交上来的报告中说,中共只打算动用七个军团去进攻黑龙江西部和东蒙古的托派武装,剩下的五个军团只是负担一些围堵的任务。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动用七个最好的军团去进攻,而将张学良的军团用于围堵托派呢?”

  “中共担心托派武装可能会南下夺取察哈尔省,以打通和国民党的交通线。”莫洛托夫一脸为难的表情,中共可不是那些惟命是从的东欧共产党,他们手中掌握着军队,共产国际的命令不是太管用,他也不能强令中共去进攻。只是这些话还不好当着斯大林的面说出来,只好用中共提出的理由来敷衍。

  “七月初,中共必须要在七月初发起进攻!”斯大林的语气极为严厉:“如果他们不按时发动攻势,我们就考虑真正和国民政府和解了!”

  “可是察哈尔……”

  缅任斯基在心中摇头,莫洛托夫还没有领会斯大林的意图,斯大林要的是尽快夺取蒙古,从而切断托洛茨基派向西伯利亚渗透的通道,至于察哈尔、绥远这些地盘的得失并不重要。

  “不,不要考虑察哈尔,蒙古才是关键,中国托派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蒙古,帝国主义可以通过蒙古威胁苏联的后院,如果蒙古一旦被中共所控制,不用中共动手,国民党也会消灭这些托派的。”斯大林思索了下,语气严厉地道:“告诉中共可以同意暂时解除对蒙古的封锁,同时加快进攻蒙古的军事准备,在七月十日之前一定要开始进攻。”

  “我明白了。”莫洛托夫在心里面叹口气,他不是不知道蒙古对苏联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清楚斯大林的忧虑,可是中共毕竟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和意志,不能总是逼迫他们,否则难免会出现第二个王仲义!但现在,他不得不屈从斯大林的意志,否则自己的生命安全可就没有保障了。

  “缅任斯基同志。”斯大林又转向这个外表斯文的苏联情报头子:“国内肃托的力度必须要加大,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和红军内部,一定要防止国内外的托派分子勾结起来颠覆我们的苏维埃政权。”

  缅任斯基点点头,他又问:“斯大林同志,现在是不是要让中共加强对国民党内部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

  “你说国民党左派。”斯大林的神态极其轻蔑,他将手中的烟斗把玩一下:“这群软弱的社会党分子,他们比起国民党右派来更加不值得信任。”

  缅任斯基上前一步低声提醒道:“中帝国主义现在走的是议会民主的路线,他们这些软弱的社会党人正好可以去同国民党右派竞争议会中的席位,有他们同中共相互配合,一定可以牵扯住中帝国主义的主要精力,让他们无暇他顾。现在的欧洲社会党人不就正在起这样的作用么?”他顿了下又道:“中国的国民党可以利用托洛茨基来破坏我们苏联的稳定,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国民党左派来破坏他们的稳定呢?”

  斯大林沉默着站起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克里姆林宫的种楼,好一会才转身说:“好吧,就让这些社会党人去给国民党捣乱吧。莫洛托夫,请你转告中共,要充分利用国民党内的左派力量参与到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中去,要让他们出面组织新的政党,可以让孙文先生的遗孀出任新党的党魁,要最大限度利用孙文的号召力来破坏国民党的稳定。今后,中共应该同国民党左派力量相互配合,中共负责武装斗争和工人运动,国民党左派力量则负责议会斗争。”

  ……

  叶洛中校谨慎的掸了下自己的衣服,有些忐忑不安地坐在军事委员会的会客厅里面。但是这种情绪,从他的表情上是完全看不出来的,他今年二十五岁,黄埔四期毕业,在国民革命军年轻的军官团体当中,显得有些官运不济,但是在贺衷寒、孙元良的孙学会系统内,他现在可是挺引人注目的,贺衷寒对他的评语是:“有出色的政治头脑和全局眼光,且能言善变文笔出众,形象举止也颇具亲和力,是不可多得之政治干才,可以大用。”

  这些评语,叶洛中校自己当然不知道,他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当中,通过报纸、演说、政治集合,将孙学会的政治主张深深烙进一期又一期的黄埔学生们心中。经过他和贺衷寒、孙元良等人的努力,眼下的孙学会已经成为黄埔系统中最有影响力的团体。而他这个黄埔四期的中校也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和活动能力,以至于入了高高在上的罗耀国的法眼。

  门外一阵脚步声的轻响。叶洛连忙站了起来,发现进来的却是他本职工作的大上司,国民革命军陆军教育总监安思华大将。孙学会理论上说是一个“民间社团”,大部分的孙学会骨干都在中央军校或是陆军大学担任教官,叶洛也不例外,他从陆军大学毕业以后就留校任职,理论上也归属这位安大总监管理。

  他看着叶洛站了起来,朝他微笑一下。似乎也看出了这位中校背后紧张的心情:“涤生,辅帅在他自己的办公室等你呢,你不要紧张,辅帅也是你的老师。这次好好表现一下,我和君山(贺衷寒)已经隆重的推荐过你……你的军衔虽然不高,可是前途还是非常远大的。”

  叶洛默默地笑了笑,将自己头上的军帽戴端正了一点。其实他更关心的是,罗耀国这次特地召见他这么一个负责宣传的中校,到底是为了什么。安思华这些关切安慰的话语,就显得不是那么实在了。他也知道,安思华并没有和他说实话,这个“德国佬”为人可是有点古板,而且特别有原则性,绝不会将不应该透露的消息告诉自己的。这个时候他也只有毕恭毕敬向安大将军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跟着他朝罗耀国的办公室走去。

  在办公室门口,等待在那里的正是娜塔丽中校。看到安思华只是微微一点头,然后朝叶洛微笑道:“叶中校,请跟我来,辅帅正在等着你呢。今天在会议中听到的一切都必须绝对保密,知道了么?”叶洛微微一扬眉毛,显得有些讶异,难道他这个小中校现在要参与到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中去了吗?

  叶洛回头看了看安思华,他还是一副严肃古板的表情,不过却微微有一点点兴奋和不安。叶洛和安思华一同跟着娜塔丽走进了这扇门,一进去是一个小小的会客室,会客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叶洛全都认得,有军情局的吴子良中将,总参秘书长萧玉寒上校,新任中央军校校长贺衷寒中将,中央军校政治总教官孙元良少将,中央军校历史上第一个女生,现任国民党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岑碧青上校,还有刚刚返回武汉就任军事情报局苏联处处长的完颜豪少将和日本处处长白斯文少将。叶洛知道这里坐着的,除了安思华之外,全都是情报、宣传和政治系统的军官,罗耀国一系的军事骨干几乎都没有出现。看起来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同政治宣传有关。

  会客厅的另一扇门推开了,一个叶洛已经无比熟悉的身影快步走了进来,这个人正是军服整齐,戴着军帽的罗耀国元帅。会客厅里面的众人全都立正敬礼,罗耀国只是微笑点头,淡淡说了句:“请坐。”然后又扭头转向叶洛:“叶涤生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聚会,娜塔丽,你和他说过聚会的内容么?”

  看到娜塔丽微微摇头,罗耀国又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要讨论如何将我国带入一场针对苏联的世界大战中去。”看着叶洛面露出惊愕的表情,罗耀国沉沉一笑:“很惊讶是么?我想每个中国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非常惊讶的,我们中国人还是热爱和平,不愿意参加到一场将会在国土之外爆发的战争中去的,这就是我把诸位找来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怎么让那些不怎么愿意打仗的国民还有国民政府的高层去参加这场战争呢?涤生,你有什么建议么?”

  叶洛此时已经从讶异中反应过来了,他稍稍思索了下,大声道:“老师,学生觉得我们的国民并不缺乏保护祖国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这些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已经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深深灌输进了一代青年的脑海之中,不过要发动一场对外的侵略战争恐怕还要做更多的宣传和鼓动工作,主要是反苏的宣传和教育……而且学生建议,最好能将这场对苏联的入侵包装成一场抵抗苏联入侵的抗苏战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罗耀国一笑,眼下那个小胡子还没有上台,离对苏战争还有那么七八年,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开始进行思想上的准备。而且现在中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日本的威胁,是时候开展反苏的宣传和教育了。此外将这场侵略战争包装成为苏联入侵和对苏联入侵的反击也是正合了他的想法,毕竟中国人的侵略性并不是太强。

  他只是温和地点点头:“你的建议不错,不过现在的情况要将反苏变成我们的国策还有一些难度,国民政府的高官和国民恐怕都很难理解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涤生,你能理解吗?”叶洛心里面想,老百姓恐怕只想安安稳稳过他们的小日子,要忽悠他们走上战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是自己也未必能真正赞同发动对苏战争吧?嘴里还是毕恭毕敬的回答:“请老师训示!”

  罗耀国的脸看起来冷冷的很严肃:“我们的国民现在已经多达五万万以上,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将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而我国的土地相对而言还是显得狭小和贫瘠,很难让大部分人都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就算我们完成了土地改革也不过是让最贫困的农民免于饿死的境地。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民教育水平的提升,他们很快又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又会成为共产党煽动了利用的对象!我们想要让国家真正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拓展生存空间,用我们的军队来为我们的农民争取土地,来为我们的工厂获取资源和市场。这也是所有列强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的过程,我们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罗耀国扫了一眼会客厅里面的众人,淡淡地问:“你们明白了么?”

  “我明白,用中国的剑为中国的犁获取土地。”安思华耸了下肩,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儿。果然是个普鲁士军国主义分子!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西伯利亚和中亚本来就是东方文明的组成部分,是里所应当属于中国的,俄国人通过侵略扩张占有那里是一个可悲的错误,是错误就应该改正。”娜塔丽也笑吟吟地点头,这个波兰美人儿血管里面的德国血统也不比安思华少,她们家族本来就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骑士头衔。

  可是其他的几个中国人却多少有些迟疑,虽然最后都也纷纷表态,同意罗耀国的看法,不过总是显得有些勉强。看到他们这副模样,罗耀国却还是满意地笑了笑:“咱们中国人千百年来都只知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已经多少年没有开疆扩土的理想了。现在要大家骤然改变自己的理念是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我的朋友,已经去德国担任大使曾慕韩先生给我出了一个主意,现在说来给大家听一听。”

  “慕韩先生的办法是充分利用中共和托派来破坏中苏之间关系,要让党国高层和国民都认识到是苏联在大力扶持中共阻止中国的统一!而中国要统一则必须要面对同苏联的战争。因为在国民政府采取武力统一的过程中,苏联肯定将会出兵干预,不打败苏联中国就不能统一,而且还有可能会亡国!”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遗余力的支持托洛茨基以破坏苏联国内的稳定,要让斯大林以为帝国主义想要扶植托洛茨基来推翻他的统治。要让不断向中共提供支持用以对托派武装的进攻,这样就能坐实苏联支持中共阻止中国统一的罪名。而且还能用蒙古来吸引苏联的注意力,甚至吸引苏联红军发动对蒙古托派的越境清剿……只要苏联红军一进入蒙古,国民政府自然就不得不同苏联作战了,而一旦对苏战争开始,在哪里结束可就由不得那些人了。”

  “而苏联只要将它的主要实力和精力放到东方,放到蒙古,那离它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第0623章 古拉格起义(一)密约

  一艘看起来有些破旧的军用散装货轮抵达了厦门港的码头,这几日台湾海峡的天气很不错,云水蔚蓝,海风温润扑面。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等着卸载货物的码头工人。接送着旅客的汽车和黄包车在码头入口拥挤成一团。国语闽南语的招呼声响成了一片。看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南方沿海大城市的清晨了。

  随着海峡对岸台湾省的光复,台湾海峡已经成了中国的内海,厦门这个曾经的海防第一线现在也完全变成了一个相当繁荣的商业都市,码头的栈房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这些货物大多是准备运到海峡对岸的台湾,或是刚刚从台湾运过来的,现在的厦门已经是海峡两岸贸易的中心和枢纽了。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也超乎想象的繁忙。

  这个时代两岸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大,日本在台湾三十年来的建设只是将原本落后的台湾岛发展到了略微领先于福建省的程度,比之上海广东等中国经济中心来,台湾还是个落后的乡村。而且这个岛屿上的大部分居民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对于来自故国的军队也都抱有好感。何况攻占台湾的那些国军也都是训练有素,纪律也相当严明的精锐,其兵源也大多来自福建省和广东省,和台湾当地的闽南人、客家人都同属一个族群,更让台湾岛上的居民感到高兴的还有对岸国民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和对土地改革的憧憬,以及未来的民主宪政,因此这个岛屿融入中国的进程也比想象中要快上许多。

  不过在大部分台湾居民都庆幸自己的故国能够崛起成为列强,并且将他们从日本人的殖民统治解放出来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国民革命军将领从中看到了南进的机遇,一个以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壮派军官为主的南进派在国民革命军内部某个巨头的支持下悄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以孙学会系统为主的,将目光瞄准北方苏俄领土的北进派。在这个中华民国开始渐渐崛起为列强之后,侵略扩张的思想也开始在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之中蔓延了。各种各样的报纸也开始鼓吹起普鲁士的铁血政策,宣扬对外扩张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甚至还将土地改革同侵略扩张挂起钩,声称只有征服更多的殖民地,才能为国内过剩的人口提供足够的个耕地和资源……

  而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乘坐的这条属于国民革命军海军的货轮,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秘密抵达了厦门的码头上。萧玉寒和托洛茨基的长子,列夫·托洛茨基早就在卫兵的簇拥下在这里等候他了。码头的一侧,已经被大队大队的武装警卫给警戒起来了。不过让托洛茨基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国民政府里面真正掌权的几个大佬没有一个出现在这里。

  在列夫·托洛茨基从萧玉寒那里得到了罗耀国的肯定的答复之后,这位世界革命的重要领袖人物就急匆匆登上了一条早已经抵达土耳其的军用货轮,并且在一艘意大利海军巡洋舰的一路护卫之下驶过了马六甲,在那里一艘崭新的中国战列舰(波兰军团级)又一路将这条乘坐着托洛茨基及其心腹的货轮护送到了厦门。这样的态度,总体来说还是显示了中国方面对托洛茨基的重视。而今天的低调或许是不想过分刺激苏联的那个暴君吧?对此,托洛茨基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中国人允诺的支持可以到位就足够了。

  当托洛茨基步伐稳健的从船上走下来的时候,一队国军军乐队奏出了国际歌的乐曲。萧玉寒也笔直肃立,看着这位面色安详的老人,托洛茨基也早就注意到这位站在自己长子身边的中国上校了,快步走到了他的面前。两人微笑着握手,萧玉寒不用翻译,用俄语低声的朝托洛茨基道:“欢迎您,托洛茨基同志,希望您的到来能带来中苏两国的长期友好,对此我个人是满怀期望。”

  托洛茨基脸上的表情略微抽动了两下,转眼就展露出迷人的笑容,他也同样低声的用中文回答:“关于两国长期友好的问题,我等待着同贵国的蒋委员长或是罗副委员长的会面,希望可以互相交换一下意见……对了,还希望你能替我问候一下列辛斯卡娅小姐,感谢她这三年来对我们的帮助,我也期待着能同她见面。”他淡淡地朝萧玉寒点了下头,就在儿子列夫·托洛茨基的陪同下钻进了汽车,在国军宪兵队的开到保护下,前往鼓浪屿的豪华别墅八卦楼。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