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193章

作者:大罗罗

  “大总统,您说的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此外咱们还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有了那么多有利条件,发展起来毫不奇怪,发展不起来才是怪事了。”

  “那么现在北方也能发展起来吗?”孙中山用他那双睿智而有神的眼睛看着罗耀国,等待着他的答案。

  “不好说,眼下北方到底还是军阀割据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安定下来。只是看着大总统的面子,暂时休战而已。”罗耀国把脸绷得十分严肃地说:“要想真正统一中国,恐怕还是难免一战的。”

  “唉……还是要打仗!”孙中山摇了摇头,叹息道:“这恐怕也是你们要搞总体战体制和国民精神动员的目的之一吧?”

  “大总统明鉴。”蒋介石忙不迭抢在罗耀国前面回答了问题,免得今晚的宴会成了孙中山和罗耀国对话的场所。

  这是穿制服的侍从清了一下桌面,然后抬上来一只热气蒸腾的烤全羊。一个戴着白帽子的厨师也跟了进来,用刀子小心翼翼地片着烤羊的羊肉。分到一盏盏的银碗里面。每片羊肉都是油光十足的,飘动着诱人的香气,加了孜然和密制香料以后,更让满座的客人食指大动。

  孙中山用筷子夹起一片羊肉放进嘴里嚼了嚼,笑道:“嗯,味道不错,这北京的烧烤不比咱们广东的差,应该说是各有特色。这个做烤羊的师傅可是北京最有名的,祖传的手艺。如果一定要他用咱们广东的法子来烤,你们说,他还能烤出这样的美味来吗?”

  这话儿,说得风轻云淡,可是却包含着深意。罗耀国和蒋介石自然都能听出来,他们俩对望了一眼,便由罗耀国开口道:“总统的意思是不希望我们在将来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吗?”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再说了破坏容易,建设难呢。”孙中山喝了一口酒,微微一笑,又道:“现在我们先想办法把南方建设好了,让人民看到三民主义真正的好处,然后再来通过谈判达到和平统一的目的。这内战还是少打为好,毕竟日本和苏联都还虎视眈眈呢!”

  “正因为他们虎视眈眈,所以咱们才要实行总体战体制,而且咱们如果建立起这样一套体制,或许就能吓阻战争了,这样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吧?”罗耀国见着话缝,赶紧插了进去,又开始兜售他的总体战: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欧洲列强便在第一时间在各自的国家实施了总动员,由此也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动员起数百万大军,为维持这场战争提供了足够的兵源。诸位想象一下,如果下一次世界大战在我们和日本、苏联之间爆发的话。日、苏两个已经建立起完善总体战体系的国家,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实施总动员的。根据上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各国通过总动员所挖掘出来的总兵力基本上都超过了其总人口的6%以上。单说日本,他们如果在下一次战争中的总动员也能达到这样的规模,那他们将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出超过五百万人的庞大军队!而我国就算是算上北方各派军阀的总兵力又能有多少呢?不过一百七十万左右。靠这些兵力根本不足以在新的军队组建起来之前,抵挡住五百万日军的进攻!到时候我们恐怕就要亡国了!”

  死寂一样的沉默。所有的人听到五百万日军这样一个多得有点夸张的数字,一时间都没有了胃口,瞪着眼睛都在看着罗耀国脸,好像是在看外星人一样。事实上,罗耀国报出来的五百万日军并不是不现实的。在历史上日军的最大规模可是达到了六百多万!而当时的中国军队在账面上的数字也不过是五百多万,实际上……恐怕只有三百多万!不过还好日本人不是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那一天立即实施总动员的。要不然这场战争会打成什么样真的就只有天知道了。可是在这个时空,历史已经改变了!面对一个差不多开始崛起的中国,日本人还会那么狂妄的以为可以不要总动员,花上三个月就能结束战争吗?

  过了好一会儿,孙中山才把脸朝向坐在宋美龄左首的蒋介石:“介石你怎么看?日本人有可能动员出五百万大军吗?这个数字听上去实在是有点可怕了。如果他们真能这么做的话,咱们的总体战体制还真是必须要建立起来。”

  “大总统,日本现在有七八千万人口,根据他们的宣传,他们有三十余万现役陆军,三百多万在乡军人、五六十万中上级学生,还有千余万青少年之陆军!如果他们要动员的话,五百万到是真的能动员出来的。不过……要给这么多军队配备上精良的装备,只怕是日本这样资源贫瘠的岛国所无法承担的。”

  “噢,还真有啊!”孙中山皱了皱眉毛:“那他们会不会来进攻我们呢?”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日本这个民族。”罗耀国用殡葬承办人的口气说:“他们迟早要来进攻的,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可是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崛起了吗?”孙中山脸色微微有点铁青:“日本就那么有把握打败我们吗?”

  “当年他们有把握打败满清吗?有把握打败沙俄吗?再说如果我们没有建立起总体战的体制来,他们怎么会没有把握打败我们呢?就算是五百万个拿着步枪的日本鬼子也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就动员了一百多万兵力,而且有一部分人连步枪都没有,不也照样打败了沙俄?”罗耀国耸了耸肩膀,举出了日俄战争的例子。

  “好吧,我现在相信了。”孙中山叹了口气:“看来不搞总体战体制,不走那个军国主义道路,咱们没准就要亡国了。那么你说说看,咱们如果搞了这个总体战体制能够动员出多大的力量?又要花多少时间呢?”

  “国民政府的地盘上有大概三亿五千万到四亿中国人,如果按照6%的标准来测算的话,最终能够动员的力量应该在两千万人以上!我们力争在十年内建立起完善的总体战体制。”罗耀国非常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听上去有点疯狂!两千万人以上的军队!

  餐厅里面一阵轻声的惊呼声,所有的人又向罗耀国投去了惊讶的目光,好像是在看怪人一样。

  “呃,你们别这样看着我,我的脸上又没有开花。”罗耀国摆了下手,说了句玩笑话。然后又一本正经地道:“咱们中国最大的优势不就是人多吗?人口多的优势体现在军事上自然就是兵多了!从这一点来说总体战体制和全民动员计划其实对中国是最有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它建立起来。只要有了这个体制,我们在下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定可以成为大赢家,捞取足够多的利益。如果咱们不去做的话,恐怕就是对历史、对后人的犯罪了。”

  “下一次世界大战?谁和谁打?大概什么时候会开始?”孙中山的眉毛拧得更紧了。

  “还能有谁?英、法、德、日、意、苏联、美国、我们,哦,还有波兰。”罗耀国瞥了一眼身边的美人儿,微微一笑,又道:“凡是世界上有数的强国肯定都是要卷入的。至于时间嘛……我估计会是在十年到十五年以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罗耀国当然是知道的,不过在这个时空历史已经改变了,谁又能知道会不会影响二战爆发的时间呢?

  孙中山却是笑了笑:“哦,还有十年的和平岁月,世界人民应该好好珍惜这段时间。我们中国也应该好好珍惜这十年,如果到时候咱们能够统一,再建立起总体战体制,还有重工业也要再进一步。这样大概就可以避免战火烧到咱们的国土上来了吧?要是能像上次大战中的美国一样。置身事外,大发战争财,最后在最关键的时刻加入。那样就太好了,你们说是不是啊?”

  “那正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罗耀国和蒋介石两人忙不迭的附和着孙中山,虽然他们俩都知道这样的如意算盘多半是要落空的,可是谁也不愿意在这时扫了他的兴致。

  “可是罗辅文好像还没有说下一次的战争是谁进攻谁呢?”这个声音带着些许吴侬软语,十分悦耳,原来是一直没有开口的宋庆龄在提问:“听中共的友人说,现在帝国主义最有可能进攻的国家就是苏联。下一次世界大战或许就是帝国主义联合起来进攻苏联吧?到时候……我们不会参加进去吧?”

  “我们进攻苏联?”罗耀国噗哧一笑,摇了摇手:“事实上他们不来进攻我们就已经要烧高香了。像苏联这样的强国一定不会是第一个被进攻的国家,恰恰相反,他们应该是发动战争的一方!”说到这里罗耀国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娜塔丽,在历史上她的祖国波兰一开始就被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上强国夹击,亡国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在这个时空里面,估计还是没得救。

  “如果……帝国主义给你们足够的利益,你们也不会参与到进攻苏联的战争中去吗?”宋庆龄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

  罗耀国看了下孙中山,见他点头同意,才微微一笑,说道:“苏联是远远比我们强大的工业化国家,领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也有一亿多近两亿。这样一个国家如果充分动员起来拥有的战争潜力是十分可怕的!而且苏联的核心也不在西伯利亚,也不是远东地区,而是在它的欧洲部分。所以帝国主义要进攻,那也是从东面,也就是从娜塔丽的祖国波兰开始的。而且对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是苏联西部这场的得失,如果苏联在西部战场获胜,我们是随便怎么样也不会加入反苏战争的。假设苏联在西部这场完全失败,失去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顿涅斯克这些地盘的话……那苏联就要灭亡了,我们自然要从灭亡的帝国那里继承一点遗产了!而从灭亡的帝国那里继承遗产,就是我们下一次世界大战中所要奉行的原则。”

  听了这番话,孙中山把头朝后一仰,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原则不错,我很喜欢。那些帝国在亚洲的财产本来就是从我们手里面夺去的,他们要是完蛋了,我们去继承一下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呃,这样很好,总体战体制和国民精神动员我都同意了,介石、辅文,你们好好去做吧。”

第0373章 走资本主义道路(一)

  公元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日。

  刚刚从北京返回的罗耀国,才一走进自己在军备部的办公室,正准备埋头到堆积如山的公文里面去。秘书长宋美龄便带来了两个美国客人,其中一个是穿着一套白条子黑西服的金发男子,大约三十多岁,长着高高的额角和瘦瘦的略带棕红色的脸庞。高鼻梁上架着一副无边眼镜,眼镜后面的一对浅蓝色眼睛很敏锐,炯炯有神。宋美龄介绍他名叫莱斯特·特鲁斯,是一家什么美国通用电动机公司中国分公司的经理。另一个美国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子,鹅蛋脸,肤色很黑(不是黑人,而是和娜塔丽这样白妞比起来有点黑),深棕色的头发,戴着一副极大的眼镜,看上像是个拉丁裔或是犹太人。呃,罗耀国分不太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如果换成娜塔丽倒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女子名叫杰尼丝·杰斯特罗,是莱斯特·特鲁斯的秘书兼翻译。就是她把General摸tors Corporation翻译成了通用电动机有限公司的,呃,从字面上看也对。

  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文件,罗耀国堆出一脸儿诚挚的微笑,把客人们让进了属于他个人的小会客厅。然后又吩咐刚刚调到军备部来负责泡咖啡的娜塔丽,送上了醇香浓郁的咖啡。宾主双方就这样东拉西扯的寒暄了一番,之后那个叫特鲁斯美国佬才说出了一句让罗耀国几乎惊呆的话儿来。

  “元帅阁下,我们公司希望能请您出席安亭汽车工厂的落成典礼,这是我们公司在中国投资开设的第一家汽车工厂,产品包括轿车和卡车。我想你们军备部应该会需要其中的一些产品吧?”

  “汽车工厂?已经落成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罗耀国愣了又愣。一家汽车工厂居然不声不响的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建成了!而且自己这个负责中国重工业建设的军备部部长居然一无所知!这事情实在是有些荒唐过头了。

  对罗耀国的反应,特鲁斯微微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家汽车工厂,又不是要生产坦克和大炮,用得着向军备部报告吗?而且国民政府好像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只是在江苏省实业局注册一下,花一个小时就能搞定的。再说了像这样的工厂眼下在中国的东南和华南比比皆是,听说亨利·福特也准备要在上海开分厂了呢!

  “安亭工厂是我们GM中国分公司于去年年初开始建设的,总投资超过两百万美元,拥有一条轿车总装生产线和一条卡车总装生产线。”特鲁斯抿了一口咖啡,回答道:“眼下,我们是通过进口散件在中国组装汽车,不过发动机和变速箱工厂也已经开始兴建了,此外还有一些为GM公司提配件的公司也打算在中国开设分厂。”

  再看罗耀国的脸上的惊讶已经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淡淡的微笑。此时他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中国眼下实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制度,除了军工厂不能随便开设,其它的工业企业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注册就可以设立,没有任何难度。所以在大半个中国已经安定发展了近三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也开始纷至沓来了。实际上,原先在上海就有不少外资开办的工厂,最多的是纺织厂,也有造船/修船的耶松船厂,英商上海发电厂、煤气厂、自来水厂等比较大型的工业企业。可是这样的局面是好还是坏呢?

  从扶植民族汽车工业的角度来说,GM这样的庞然大物毫无限制来开设工厂肯定是不好的!而且眼下GM能来,那福特、克莱斯勒、奔驰、欧宝(现在还没有被GM收购)这样的外资汽车制造公司当然也可以来开设工厂了。此外既然汽车公司能来开厂,那美国钢铁能不能来?美国铝业能不能来?卡特彼勒能不能来?辉瑞公司能不能来?如果他们都来的话……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可就要头疼了!

  可是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储备战力的角度来看,让这些外国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也不失为是一个捷径!比如这个GM的汽车工厂,如果他们不来开设,这军备部恐怕再过个三五年也拿不出钱来办。此外英商的耶松船厂现在不也承接了军备部的航空母舰订单了吗?这些外商投资的工厂到战时一样可以为国民革命军生产军火,在平时还能为国民政府创造大量的税收和就业……

  此外还有一点,眼下欧美列强,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支持态度,这里面恐怕也少不得这些跨国公司的眼色吧?美国可号称是“大公司管理的国家”,如果这些大公司、大银行都在中国投下了巨资,将来一旦日本入侵的话……美国一定会站在中国一边吧?

  一边是稚嫩的民族工业,另一边是日益迫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底应该选择哪一头呢?真是个两难的抉择。

  ……

  寒风刷刷的掠过黄土高原,将天地间的一切都吹得肃杀起来。今年陕北的冬天似乎来得比往年早了几日,也格外的冷。冬日的宝塔山也失去了苍翠的绿意,裸露的黄土暴露在寒风中,犹如老妪的皮肤,干枯,充满皱纹,小草躲在裂开的岩缝中,顽强地拒绝着寒冷的冬意。蜿蜒曲折的延河,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浮冰。偶尔还能听见河底冰凌破裂的声音,那是冰层不断在加厚。

  毛泽东和周恩来,并排沿着山坡小道,慢慢向山顶走去,两人一路无语,只是都紧蹙着眉毛。显然此刻的心情都不怎么愉快。

  从各地传来的消息都很不好,国民党似乎在独裁专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而且隐隐还有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的苗头。孙中山批准国民政府实施总体战体制的情报,在第一时间就通过国民党内的正义人士,传到了延安。王家岭的中共中央顿时就跟炸开了锅似的。特别是王明、胡巽、夏曦等一批从苏联回来的布尔什维克,简直就是跳着脚在骂,恨不得将孙中山的祖宗十八代都用俄语操个遍。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国民党该总体战还是总体战,该国民精神动员,还是要搞国民精神动员,一点都不会受影响。

  至于发动革命战争讨伐军国主义反动派,这个提议眼下连王明同志都不敢提出了。现在的形势很清楚,只要孙中山这尊大神还在,国民党的江山就如铁桶一般难以动摇。那些国民党右派只怕是非常欢迎中共采取军事对抗的手段吧?这样他们也就有理由发动反革命战争了。

  几个警卫员远远跟在两位领袖身后,不敢打扰他们散步。这段时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经常这样沿着宝塔山的山间小道漫步。顺便讨论一下国内外的革命形势,对一些敏感问题交换一下意见。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畅所欲言,说什么也不会入第三个人的耳朵,的确是再安全不过了。

  今天两位领袖只是背着手垂着脑袋,只顾着爬山,不一会儿便登上山顶开始俯瞰陕北大地了。陕北的冬天是一片荒凉,远远望去只有无边无际的山峦沟壑,全都是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的绿意。满目的荒山似乎是在诉说着陕北的苦脊,其实不仅是陕北,绥远、晋西北、陇东等根据地无不是贫瘠之地。而中共现在却靠着这些山区的贫苦人民,维持着近二十万大军!很显然,现在中共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一方面贫瘠的根据地已经难以供养数量庞大的红军,另一方面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又毫无用武之地。眼下的中国已经组成了联合政府,各派也在孙中山的要求下停止了一切内战,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进攻山西,恐怕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吧?可是要裁军的话……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行,实在是愁死人了。

  “润之,你瞧这事儿……”周恩来紧紧拧起浓眉,先打破了沉默:“二十万大军每个月光人事开销就要一百多万,可地盘就只有这么一点,也不富裕,真是不堪负重啊!”

  毛泽东赞同地点点头,想了下说:“眼下孙中山又禁止一切内战,我们也不得不遵守,这样一来去白区打土豪筹款的法子也不能用了。这样下去……”

  毛泽东口中的“去白区打土豪”指的是红军和一部分根据地贫下中农,攻入和苏区接壤的白区,去那里打土豪分浮财,然后在敌人反攻之前撤回根据地的办法。这种作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扩大根据地,而是为了筹款和改善根据地贫下中农的生活,争取他们的支持。不过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应,即“赤白间的非阶级对抗”。因为在这种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中,白区的贫下中农基本上是一无所得的,就是有所得也会在敌人反攻以后还给地主富农,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中农的财产也被剥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以后,和苏区接壤的白区民众往往就被敌人所迷惑,站到了敌人那一边,甚至还在地主富农的组织下到苏区来劫掠……最后造成苏区和白区民众之间的严重对立,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平白无故得到了一大批拥护者。

  不过在这个时空,“去白区打土豪”并不是指国民党的训政区,那里和中共的苏区并不接壤。而是指去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打土豪,那些山西的土财主会过日子,往往都颇有积蓄,而晋军打仗的手艺又不过关。所以这两年的收获倒也不错,只是现在……

  毛泽东此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香烟,叼在嘴里,又擦了根火柴,点着了烟,然后猛吸了一口:“恩来,我们红军是任何困难都打不倒的英雄队伍!连国民党反动派都拿我们毫无办法,小小的财政困难又怎么可能捆住我们?”

  周恩来轻轻点了下头,不过神色依然严峻,两撇浓眉还是紧紧锁着。红军自然是不可能被财政困难打倒的,可是这钱要从哪里来,不还是没有着落吗?

  毛泽东又吸了几口烟,随后沉沉一笑:“国民党反动派想用财政难住我们,而我们偏偏就要迎难而上,我们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建议要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眼下红军不是暂时没有作战任务吗?我们可以利用这段短暂的和平时期,领导红军,领导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开荒生产、兴修水利、引渠灌田,努力提高粮食产量。而且不仅是要发展农业,工业和矿业一样要大发展!我们的陕北有石油、煤炭,绥远还有铁矿,这样好的条件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一下呢?只要苏区的工农业都发展起来了,我们还用得着怕国民党那区区二十一个师的军队吗?”

  “让红军去屯田倒是一个好办法,至少可以增加一些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下我们的财政困难。”周恩来还是摇了摇头: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