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13章

作者:大罗罗

  “那军事顾问和军校我们要不要苏联提供?”蒋介石想起好像孙中山有这方面的要求。

  “不需要。”罗耀国很肯定地回答道:“中国国内战争的技术水平都很低,除了集团冲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要苏联顾问做什么?他们苏联的先进战法我们这里根本就用不上,而且先进的战术战法我知道的也不比他们少。”

  “呵呵,我们有西点军校的高才生,还要苏联顾问干什么?”何应钦的话语里稍稍有那么点醋味,不过他也不赞成让苏联顾问来抢饭碗。

  蒋介石看到手下两大“军事专家”都不想让苏联顾问来指导作战,所以也就支持了他们的观点:“那我到时候就向总理建议,要苏联提供军工厂和钢铁厂的技术怎么样?”

  “最好还能提供一些贷款让我们去购买设备,呃,现在广东一年能有多少收入?”罗耀国知道苏联的所谓援助都是要给钱的。

  “大概有2000多万,其中广州的商税和北江、南属八县的税款还不在我们手里。现在我们能收税的只有潮梅和东江,还有广州周围的城镇农村,每年不过一千多万。”说到税收蒋介石的脸色又变得凝重起来。

  “看来广州城,北江和南属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关余最好也能尽快拿到,这样我们大概能有3500万吧?汝帅那里如果能把闽海关的关余弄到手,应该能每年再向大元帅府上缴一些税款吧?”何应钦在贵州当过家,对财政问题了解的更多一些:“如果我们能够拿到广东全省和福建一部分的收入,应该能有4000万元,现在广东有我们和梁鸿楷两支粤军,大约7万人,滇军3万,桂军、赣军、湘军等部还有一万多,一共有十一到十二万,一年有2000万应该就能应付,再加上政府的开销,每年能多出1500万来,这样我们就有钱可以做些其它事情了。”

  “滇军现在有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和朱培德四部分,其中朱益之将军对总理素来忠诚,范小泉将军也是会追随总理的,蒋光亮没有什么大志,只有杨希闵似有异志。”蒋介石细细的盘算一番又道:“我可建议总理委任杨希闵和刘震寰为广西督军和广西省长,让他们带部队去广西,然后让朱益之后范小泉分领滇军,这样广州便可以回到总理的控制中了。”

  听了蒋介石的谋划罗耀国也不得不暗自佩服此人的权术手段,广西督军的吸引力肯定要远远超过一座广州城,杨希闵得了任命肯定要带兵去广西,刘震寰得了省长应该也会勉强离开。而北江沈鸿英听闻广西归了杨、刘二人必然举兵作乱,到时只要赶跑沈鸿英北江就能回到孙中山的控制之下,再加上粤军第一军平定南蜀八县,全广东自然就全部平定了。而杨、刘两部就算得了广西也肯定矛盾重重,只要蒋介石设法挑拨一番两人必起内讧,然后广东再派出大军去平定,广西自然也能收入囊中。

  “介公好计策,如此两广不日将可平定。”何应钦的秃眉毛轻轻一扬,似是也看出了蒋介石的妙计:“两广即平福建早晚也要落入许汝为之手,听说这次总理在上海还得了一宝,名叫谭延闿,有此人在手湖南怕是也不能到手吧?如此四个省就再握了。”

  “谭延闿?就是那个清末的会元,大书法家谭延闿吗?”罗耀国在前世也听说过谭延闿的大名,此人还是陈诚的岳父,此人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后来还做过国民政府主席。

  蒋介石微笑着点点头:“有谭祖庵相助,湘军至少能拉过来一半,总理这次延揽谭祖庵就是为了谋取湖南,辅文,这次出兵湖南我们军肯定是要出马的,到时候说不定要和吴佩孚交手,你有没有把握?”

  吴佩孚?罗耀国稍稍一想,便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湖南虽然是赵恒惕的地盘,可是在第二次湘鄂战争后赵恒惕败给了吴佩孚签了丧权辱省的不平等条约,把湖南至于直系军阀的保护之下了。如果国民党出兵湖南打败了赵恒惕,吴佩孚肯定是要出手援助的。

  “吴子玉可是有中国的鲁登道夫之称,现在直系又是如日中天,介公,看来湖南搞不好要有一场恶战的,不过我们要保住湖南倒也不难。”罗耀国说到这里故作神秘的一笑:“谭婆婆(谭延闿的绰号)是湖南的地头蛇,三湘子弟还是会拥护他的,有他在就算是吴子玉也一时半会拿不下长沙的。我们这边还有李侠公这尊江西的大神在手,他吴子玉要是来打湖南,我们就去取江西,看看吴子玉是要湖南还是要江西?”

  “辅文的办法倒也可行,虽然不能消灭吴佩孚的主力,但也能让他疲于奔命,吴佩孚的注意力毕竟在北边,不可能在南方久留的。”蒋介石听了罗耀国的机会略微有些失望,不过要那么快的和吴佩孚硬拼也确实没有什么把握:“吴佩孚的事情还长远,现在我们还是再议一议宣言吧,诸位以为我们要对宣言持什么态度?”

  何应钦首先回答道:“我们第三军应该表态拥护总理的决定。”说到“总理的决定”五个字时,何应钦故意提高了声音。

  “嗯,敬之说得好,我们要无条件的拥护总理的决定!”蒋介石微微一笑道:“还有,这次总理计划在湖南的事情评定以后派出一个考察团赴苏联考察访问,我想做这个考察团的团长。辅文,你和我一起去好吗?”蒋介石原先担心和吴佩孚在湖南决战,所以一时没有决定是不是要亲自前往苏联,现在罗耀国给他想了一个围魏救赵的牛皮糖打法,想来是可以保住湖南的。

  “职部多谢介公栽培。”罗耀国赶忙站起身来向蒋介石行了军礼。这个孙逸仙博士考察团在历史上大大有名,这次蒋介石就算不提出来罗耀国也要想办法挤进去:“介公,职部还想带一个人作为随员一同前往。”罗耀国知道去苏联是要和苏联谈判合作事宜,所以想把洪山桥兵工厂的那个上海人陆明一起带去,他是冶金方面的人才,和苏联谈判援建钢铁厂时正好用得上。

  “嗯,可以的。俊如,你带第十师去惠州和第八师换防,记住千万要替总理看好东江,东江是陈炯明的老巢,现在还有些陈炯明的余孽退往江西依附方本仁,你要提高警惕防止他们打回来。辅文,你的第八师上长州岛驻防,接下来出兵驱逐沈鸿英和攻打湖南你都要出力。还有,我打算向总理建议在长州岛上开设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辅文,你是西点毕业的高材生,军校的军事总教官我会推荐你兼任。敬之,军校教育长我想让你来做,你们两个好好商议一下,看看军校要怎么样才能办好。”蒋介石现在对拿到军校校长一职是没有一点怀疑的,现在他拥有广东乃至整个国民党系统内最强大的武力,至少看上去是最强大的。因此孙中山对蒋介石的倚重更胜从前了,俨然有让蒋介石取代许崇智成为第一军事骨干的意图。

  “对了,总理这次回广东不会再用非常大总统的名号,而是会用大元帅的名义领导革命。总理有意让我出任大元帅府的总参谋长,你们觉得怎么样?”蒋介石的眼神里流露出犹豫的神色,总参谋长当然是很好,这个职位凌驾于国民党所有的军事将领之上,俨然是国民党军队的第二人,只是在中国现在总参谋长一职似乎又名不副实,不如军长来的好用。

  “介公,这个总参谋长有什么好做?还不如做军长来的实在。”何应钦想想自己肯定接不了蒋介石的班做军长,所以便建议蒋介石别去做总参谋长。

  罗耀国不以为然道:“职部以为介公应该做总参谋长,这个机会难得,现在列强的总参谋长都是军队实际上的总司令,介公拿到这个名号,就可以设法将它变成实的。

  介公可以推荐第一军的梁鸿楷做军政部长,把第一军和第三军番号取消,第一军和第三军军部并入军政部和总参谋部,各师的军饷和补给发放归军政部,指挥、训练和人事归总参谋部。各师不得在干涉驻地民政,也不得再向民间征税摊派。此外,介公还可以建议设立兵工署,由军政部和总参谋部共管,负责兵工厂和将来重工业的建设,武器弹药的发放也可以归兵工署,兵工署根据参谋部的命令发放作战和训练所需的武器弹药。还有在参谋部下还可以设立兵种司令部,比如炮兵司令部和工兵司令部,将来还可以设立航空兵司令部。先把一、三两军直属的炮兵和工兵划归司令部管辖。以后军的番号可以根据作战需要临时设立,平时师一级就是最大的军队编制。

  如今中国各军中克扣军饷吃空额的情况十分普遍,职部以为第二步可以将各军的军饷由军政部直接发放到团,由军政部官员,师一级将领共同监督军饷发放,各团长可以运作的空间就小了很多,而且师一级失去军饷发放权后师长对军队的控制力就会削弱许多,有利于统一革命军的军令。

  等到整顿好粤军一、三两军之后,再按照这个模式整顿在广东的滇军和其他各军,然后再进一步整顿广西、福建、湖南三省军队,最终要把山头林立的各军整合为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统一之革命军队。”

第0023章 初见孙文(一)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罗耀国的第八师被调到了广州长州岛上,军营就建筑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所在地的旁边,也就是现在蒋介石第三军军部的旁边。

  1923年2月15日孙中山一行从上海启程南下,2月21日到达广州近郊的农林实验场,在这里设立了大元帅府,孙中山自称大元帅,由此正式抛弃了护法的旗帜,并将旗下的军事力量改称为讨贼军。不过大元帅府仍然具有政府的性质,孙中山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长,邓泽如为建设部长,谭延闿为内政部长,伍朝枢为外交部长,改任徐绍祯为广东省长。

  蒋介石的命运似乎有回到了历史的原有轨道上,孙中山在用电报征求了蒋介石的意见以后正式任命他为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同时任命粤军第一军军长梁鸿闿为军政部部长,粤军第一军和第三军番号也随即取消,七个师的粤军将由参谋部和军政部两部共同管理,两军所配属的炮兵工兵则统一编成炮兵司令部和工兵司令部,其中炮兵司令委任了钱大钧,工兵司令委任了邓演达。何应钦被任命为副参谋长,邱鸿钧则被委任为参谋部训练局局长,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工程师杨逸云被委任为兵工署署长,负责管理石井兵工厂、海军鱼雷局和新建设一家飞机制造厂等工作。

  这一连串的人事安排对日后中国革命的前途影响深远,可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倒是孙中山返粤之前发表了一个和平统一及裁兵纲要的宣言在国内赢得了一片好评,这个纲要说什么实力诸派,藉共提携,推诚相与,以酬国人殷殷望治之盛心。说是要和平统一,共同裁军,而且孙中山愿意带头裁军以显示诚意。这个宣言一出很快就得到了段祺瑞、张作霖和卢永祥的支持,不过吴佩孚是不相信的,罗耀国也同样不相信。最后孙中山的大元帅府就把取消粤军第一军和第三军军部的命令当作是裁兵来大肆宣传了一番也就不了了之了。

  孙中山回到广东后的第二天就召见了一批讨贼功臣,其中就包括罗耀国和叔叔罗翼群。在大元帅府举行了宴会,宴会后孙中山还和大家拍照留念赠送礼物,礼物多数都是孙中山的题字。其中梁鸿楷得到的题字是“疾风吹劲草,乱世识忠臣”,邱鸿钧拿到的题字是“金石同坚”,罗耀国得了“横扫千军”的题字,看来乌松山一战在孙中山眼里已经是了不得的大胜利了。

  “他就是孙中山吗?”看到前世的国父先总理活生生地站在眼前,罗耀国的眼中竟有些湿润了,这或许和他前世的家庭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吧?“孙总理的脸黄里带白,人也非常的瘦,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看上去比划像上要憔悴。”罗耀国想到孙总理还有两年零几个月的寿命,眼眶中的热泪就再也不受控制的滚落下来了。

  “哦,他就是横扫千军的辅文将军,嗯,真是年轻,中正,看来我们的革命是后继有人了。”顺着蒋介石所指的方向孙中山看到了身着少将军服显得有些器宇轩昂的罗耀国。

  “辅文将军,你怎么哭了?”孙中山走到罗耀国面前用略显沙哑的声音问。

  “职部,职部看到总理又瘦了,所以心中难过,职部还请总理千万保重身体。”罗耀国的话倒是句句发自肺腑。

  “哦,小将军,你不用为我的身体担忧,革命还没有成功,上帝是不会召唤我回去的。”孙中山微微一笑,露出几分慈祥的模样:“听中正讲你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很会带兵打仗是吗?”

  “职部是1921年从西点毕业的,去年刚刚回到国内。至于带兵打仗,职部的经验还不足,全靠介公和敬之将军指导。”这些话都是罗翼群事先想好让罗耀国背熟的,罗叔叔别的本事不大,话还是很会说的,一番话说的蒋介石和一旁的何应钦都有些飘飘然。

  “好啊,年青人知道谦虚谨慎,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干一番大事业。”孙中山随后和罗耀国握了握手又说道:“你等会儿先不要走,我有些问题要问你。”

  宴会后不久,罗耀国便被大元帅府的侍卫带去了一间陈设非常朴素的办公室,在这里孙中山和蒋介石已经交谈了一会儿,看到罗耀国被带来,孙中山很客气的招呼罗耀国落座,之后便开始问起关于同苏联军事合作、建立革命军队等问题来了。

  孙中山在军事上的想法是一个西北军事计划,这个计划的要打通通往四川、陕西、甘肃的道路,在西北开辟革命根据地,接受苏联援助,装备并训练一支革命军队,然后进攻北京夺取中央政权。这个计划一看就比较幼稚,看来国父先总理在军事上还真是外行。

  “总理,职部以为西北军事计划实现的可能性比较低。现在我们唯一可靠的根据地就是广东,所以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经营好广东,其次是向周围省份扩张,稳扎稳打,争取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彻底控制整个南中国,随后再图发展。”这是一份罗耀国在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罗耀国的计划的核心在于彻底控制,而不是表面上统一而事实上割据,这样的“统一”事实上比不统一还糟糕:“职部以为,我们的革命想要成功,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和忠诚的革命军,要每一块拿到手的地盘都变成稳固的根据地,把每一支打着我们旗号的军队都变成忠诚的革命军,我们要追求的是彻底控制地盘和军队,而不是表面上的易帜。”

  “牢固的根据地和忠诚的革命军?”孙中山轻轻的重复了这句话,微微点了点头:“可是要如何建立起牢固的根据地和忠诚的革命军呢?”

  “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约束。”罗耀国在这方面倒是有一些经验,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历史上的国民党军队在洗脑教育上和制度建设上都不行,像一个军阀联合体而不是一支国家的军队,倒是共产党做得非常成功,当然,这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共产国际的存在使共产党容易产生出权威,反观国民党自孙中山死后就群龙无首,蒋介石在党内的权威根本不能和共产党的领袖们相比,不管是王明、博古还是毛泽东。

  “怎么教育,又有什么制度可以约束呢?”孙中山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眼下似乎正是一个机会,至少在广东有七个师是绝对服从命令的,可以试着压服其他部队了。

  罗耀国稍微顿了顿又说道:“总理,介公,你们以为苏联红军和日本军队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他们都对中国有野心。”蒋介石的回答倒是非常直白,看来他对和苏联合作仍然疑虑重重。

  孙中山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红军是革命军队,日本军队是反革命军队,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他们都不是国家军队,红军是党的军队,日军是天皇的军队,红军战士以党的领袖和党为尊,日军官兵则以天皇马首是瞻。辅文,你的意思是要我去当神吗?”

  孙中山倒是一眼就瞧破了罗耀国的本意,所谓教育,不是要把革命军的官兵教育的头脑清醒富有理性,而是要宣传个人崇拜,神话孙中山,然后以孙中山的崇拜来凝聚人心。这和日本军队崇拜天皇,苏联军队崇拜列宁、斯大林是一样的。

  “职部就是这个意思。”罗耀国站起身来冲着孙中山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不过,不是耀国要总理当神,而是中国需要一个神,耀国希望他是总理。身处巨大苦难和绝望中的中国人民不需要什么理性的救国道路,也不想要面对他们无法得到拯救的现实。除非是上帝显灵,否则这一代,甚至是两代中国人只能是牺牲品,为国家的强大做牺牲,你能告诉他们现实吗?知道这种现实,他们还会跟你走吗?人民要的是富裕的生活,但是人民要富,首先必须使国家强大!而在奉行丛林法则的当今世界,绝没有富而不强的国家可以生存下来的可能。

  国家要强,必须要建设重工业,而且要尽快建立起重工业,这样就必须在我们革命胜利以后或是初步取得胜利以后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只有把人民口袋里的最后一块银元都挖出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在最后一次瓜分世界的盛宴中分到应有的一份,然后国家才能给人民松口气,让他们安居乐业,追求富裕生活。”

  国家要强大就必须要有重工业,而重工业就是投入大产出慢的产业,特别是本书主角除了上帝给的三颗灵药,没有任何金手指可以开,既不会发明青霉素,也不懂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所以除了剥削人民没有其它办法,事实上苏联的重工业基础,日本的重工业基础甚至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础都是这样打下来的。在当时先剥削国内,建立强大的重工业和军队,然后出去掠夺基本上是后发国家崛起的一条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该死的原子弹,呵呵,说不定毛泽东的路线真能带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不过,主角现在重生到了1923年,给世界带来和平的大杀器还没有发明,所以中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第0024章 初见孙文(二)

  “你是要把中国变成帝国主义吗?”孙中山的语气中带有一点调侃的意思:“我们要一边反对帝国主义一边自己做帝国主义?”

  “总理,他们共产党不是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发展阶段吗?我们要不做帝国主义,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们共产党来建设社会主义呢?可见,我们做帝国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符合两党合作的精神。”罗耀国是学过一点马列主义的,所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如果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就应该要有帝国主义阶段,如果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跳到社会主义阶段的话,马克思好像是不太赞成的,列宁过去也不赞成,现在看看德国和美国没有革命的迹象,所以就觉得落后国家可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了。

  蒋介石听了罗耀国的胡言乱语当时就被逗乐了:“呵呵,按照那个共产党的理论,那些欺负我们的帝国主义岂不是马上要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去了?以后就不会来侵略我们了吗?”

  “共产党的理论好像是这样的。”罗耀国摇摇头也表示不可思议:“反正我们现在总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才是,而且就算是我们要统一中国,恐怕也不可避免的要和日本还有苏联发生冲突,没有一定的重工业作为后盾恐怕我们的革命搞不好要失败的。”

  “日本会反对我的革命吗?”孙中山想了想又自己回答道:“多半是会的,他们的在华利益也不少。”

  “日本人和苏联一样对满蒙有野心,现在他们支持张作霖完全是因为并吞满蒙的机会还不成熟,时机一到,恐怕东北军根本不可能保住老巢。”罗耀国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不过现在他有点想稍稍改变一下。

  “呵呵,辅文,你太小看张雨亭了,张雨亭也是一代枭雄,日本人想要从他手中夺取东北,不付出些代价是不可能的。”孙中山听了罗耀国的分析笑着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总理,介公,日本人想不想拿到东北,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毋庸置疑的。”罗耀国看到孙中山和蒋介石都微微点点头,于是接着分析道:“那我们就来看看日本人能不能拿下东北。日本人在东北有关东州租界,南满铁路沿线日本人都有驻兵权,也就是说日本人在整个东北南部的铁路沿线都驻扎军队的权力,其中就包括在张作霖老巢奉天城外。据我所知,张作霖在奉天的北大营距离南满铁路最近处仅300米!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