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368章

作者:洛山山

不对,准确地说,应该是帮助朝鲜国王复国!

没错,换做是谁只怕都难以想象地到,大明的军力竟然如此地强悍,短短的时间就拿下一国!

在全明上下都沸腾无比的时候,大明的文武百官们齐齐上书,一者是庆贺大明朝帮助下属国‘清君侧’的完美成功;二者则是为朱能、朱松等所有前往朝鲜王国的讨韩大军高层表功。

尽管讨韩大军还没有回返大明,但是他们是有功于大明的,回来之后那些官位低、勋爵次的功臣,是铁定会借着这次机会飞黄腾达的。

虽说雪中送炭难,但锦上添花之事,谁又会嫌多呢?

大明都城南京,一大清早地,天上就下起了毛毛细雨,整个天地都被雨水给清洗了。

朱棣立在皇宫暖阁之外,看着园中冬雨落在地上那溅起的点点水珠,怔怔出神。

过了好一会,朱棣突然张口道:“郑和,朱能还有松弟他们离开多久了?”

郑和恭敬地回道:“万岁,年前的时候朱大人他们就率领大军开拔了,到今日已有一月零一十三日了。”

“哦,已经这么久了吗?”朱棣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丝苦笑,道:“倒是苦了这些兵士们了,连个除夕夜都未在家中与亲人相聚,而是奔赴异国他乡,抛撒热血和生命。郑和,你说说,待他们回来之后,朕要如何封赏他们才好?”

郑和微微一笑,道:“万岁,奴婢记得韩王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对于这些出征在外的兵士们而言,自然是想挣得功勋,以此来加官进爵、封侯拜将!”

话说到这里,郑和就住了嘴,他是聪明人,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主子问他,只是想听听他的意思,并非是让他给自己的主子拿主意。

“不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棣淡笑道:“这样吧,待大军救了那李芳远,杀了韩东道回到大明之后,所以有的兵卒们给他们一年的恩赏。有军功的,依功劳大小,给予官爵财宝的封赏,这样如何?”

“万岁圣明!”郑和恭敬应声。

“万岁!”

就在这时候,有身披蓑衣的兵卒自大门处而来,尚在雨幕之中就单膝跪在了朱棣身前:“八百里加急!”

“取过来!”郑和从那名兵卒的手中取过八百里加急密信,就如同以往那般顺手打开诵读起来。

当郑和念到朝鲜之噩已经化解,并且大明军队虽说有伤者兵卒不在少数,可是因此战而死的却是没有几个的时候,朱棣直接从郑和手里把密信给抢了过来。

半刻钟之后,朱棣忽然仰天长笑了起来,笑得很是畅快:

“哈哈哈,赢了,竟然赢了!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大明竟然就以极其小的代价拿下了整个朝鲜王国,神军,真乃神军也!”

从拿下瑜山城到最后汉城的兵临城下,细较真儿的话,朱能他们还真是用大军拿下了整个朝鲜王国。

当然了,这话也只能在大唐说说,若是搁在朝鲜王国的话,分分钟就会被人给抓了送官。

这叫啥?藐视王国,挑衅王国与大明东主国之间的关系,其罪当诛!(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大使馆

“哈哈哈哈……”

畅快笑了半晌,朱棣终于停了下来,道:“郑和,传旨:让解缙、周王、杨士奇、姚广孝、纪纲随旨进宫。”

“遵旨!”郑和恭敬应了一声,自下去传旨不提。

不过短短的两刻钟的时间,解缙等人便相继来到了皇宫之中。

“皇兄,不知您叫我们前来宫中所为何事?”头上还站着点雨滴的周王朱橚,站在回廊中问道。

朱棣一直都站在暖阁前的回廊上看着外头的雨景,只是身上多了一条大氅,屁股下头多了一把摇椅,身旁多了两个碳火盆。

“哦,你们都来了。”朱棣眼皮一挑,道:“郑和,去拿几把椅子,再沏上一壶好茶过来,朕要与他们在这儿好好聊聊。”

“是。”郑和点点头,挥手招过来几个小太监搬出来几把椅子,同时茶水也沏好送了过来。

“都坐吧。”朱棣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他点了点几把椅子,继续说道:“方才朕收到消息,朝鲜的事情已经解决地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后的收尾工作了。”

“哦,原来是朝鲜的事情解……嗯?四皇兄,可是士弘他们成功了?”朱橚下意识地重复了朱棣的话,可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却是陡然醒悟了过来,脸上带着喜色地问道:“他们何时能够启程回来?”

姚广孝他们也全都一脸期待地看向了朱棣。

“不错,五日之前,咱们大明的军队就已经攻占了朝鲜的王都汉城。原朝鲜王国大将军韩东道,被黄三一刀把他脑袋给砍了下来,奕剑道在朝鲜也成了过街的老鼠,被李芳远的手下们追杀地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朱棣手中端着个小紫砂壶,微微晃动着屁股底下的摇椅,继续说道:

“而且你们知道吗?咱们大明的兵士们竟然只是牺牲了数十个兵卒,其余的连受重伤的都没有几个。”

“什么?这不可能吧?”

“是啊,打仗流血牺牲是正常的,士弘不会是在夸大军功,诓骗咱们吧?”

“说什么呢,到时候大军回营可是得用上花名册的,多一个人少一个人的,是能蒙骗地了地吗?”

朱棣话音刚落,解缙、姚广孝他们立即开始争论起来,实在是朱棣的话太具有欺骗性了。

在场的这些人中,除了杨士奇之外全都上过战场,战场上双方若全是五万人的话,至少得有个万八千的伤亡才算是正常。

这一场朝鲜之战,对方的兵卒不至于只有五万吧?少说了也得有个八九万的人,就算五万对八万,也不可能才牺牲了几十个兵卒吧?

“行了,士弘跟在朕身边这么多年,他的为人朕还是相信的。尽管这件事情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朕相信士弘不会骗朕。”

朱棣喝了一口壶中的热茶,突然嘴角一咧,道:“更何况,有松弟监军,以松弟的性子,绝不会允许士弘谎报军情的。”

“万岁说得是。”纪纲接口道:“万岁,咱们火器营的武器杀伤力极其强悍,若是运用得当的话,还真有可能以极小的代价赢得战场的胜利。”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众人自然是明白的,可是之前他们完全陷入了冷兵器的误区,对于火炮、火铳、手雷等热武器完全抛在了考虑之外。

“对啊,怎么把它们给忘了。”朱棣眼睛亮了起来,“火器营花了朕如此多的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确实到了见威力的时候。只是让朕没想到的是,这等火器竟然有如此威力!看来,待大军回来之后,朕要加大火器营的各项供应了。”

“万岁,不知讨韩大军何时归来啊?”老和尚姚广孝,摸着光秃秃的脑袋问道。

“今日叫你们过来,除了告诉你们这个捷报之外,就是想要听听你们的意见。”朱棣转过头看着众人,道:“松弟传回消息,他想要在朝鲜王国的王都建立一座‘大使馆’,要朝廷另外挑人以‘大明大使’的身份前往朝鲜王国,长期驻守!”

大使?大使馆?

听到朱棣的话,众人先是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解缙上前询问道:“万岁,这大使馆有何用途?可是与唐时倭国派往长安的‘遣唐使’相同?”

遣唐使,是7至9世纪时,曰本为了学习我大天.朝中国的广博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不一样的!”朱棣摇摇头,继续说道:“根据松弟在八百里加急密信中所言,他所提议的‘大使馆’是我大明在朝鲜王国王城所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也就是说,只要咱们大明还在,这建在朝鲜的‘大使馆’就一直存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仔细回忆了一下密信上的内容,这才继续说道:

“至于‘大使馆’的职责,主要是促进我大明东主国与朝鲜从属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其次嘛,救是促进各方面的合作,比如文化、经济、美食……等各方面的关系。”

“那岂不是咱们大明吃亏?”朱橚有些不解地说道:“咱们大明不论是在文化、军事还是经济方面,都要远胜朝鲜,在朝鲜建一座‘大使馆’,耗费的人力、物力倒是其次,若是各方面都教给朝鲜人的话,咱们大明可就亏大发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朱棣明显不同意朱橚的话,“这‘大使馆’代表的是咱们整个大明的利益,全面负责我大明与朝鲜王国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朝鲜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随时都可以传消息回大明。与此同时,咱们大明有权利在所辖之地成立一个属于大明的‘管制区’,并且由咱们大明派遣一支五千人的驻军,全面守护‘大使馆’。另外,除了官面还有军方的优势,于我大明的百姓也有益处!”

“益处?”纪纲这个大明朝的特务头子,满脑子都是‘特务那点小事’,哪里会思考别的问题。

上一篇:超凡人生

下一篇:崛起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