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221章

作者:洛山山

就这样,朱松领着两个妻子和小家伙彻底散开了,各自忙各自的。

……

“期哥,期哥,那边有卖桂花糕的,去买几块吧!”

“这白花花的东西是什么,怎么瞧着和棉花差不多啊?”

“月姐姐,这支珠钗好漂亮啊,我买给你吧!”

小家伙们就像是第一次逛街一样,挤在人群中,那一把碎银子变成了铜钱,铜钱也一个个地消失不见。

也幸好有身着便衣的王府亲卫隐匿在人群中,悄悄护卫小家伙们的安全,否则的话,就朱瞻基他们那小小的身体在人群之中穿行,稍不注意就可能瞧不着了。

一路走走停停地,除了解祯期不好意思花别人的银子之外,每一个小家伙的手上,甚至是宋月儿,双手都塞满了各种东西。

零食,玩具、小饰品……这些个东西瞧着都太值钱,但大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所以小家伙们的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

逛了大概有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当西市的花灯越来越多的时候,时间也快进戌时了,南京城中早已是华灯四起,漂亮的灯笼连成片,将南京城装点地如画一般,那种画面感超级强。

来到了西市正中,一直在好奇地东瞧西樵的徐婉君,突然捂住了樱红的小嘴,惊呼道:“哇,好漂亮啊!夫君,那是什么?”

徐婉君的话,把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众人顺着徐婉君的手指望去,便见在西市的正中央位置,有一座高达数丈的灯塔。

那塔顶的两侧被固定在周围的两座酒楼之上,自塔顶往下还拉了二十余条的绳索,绳索之上挂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流云、飞鸟、玉兔……那一个个的灯笼,一个个造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形成了一层极其靓丽的灯幕,看起来色彩斑斓,令人目眩神迷。

除此之外,在这灯塔悬挂的灯笼的笼壁之上,有着一个个的毛笔字,字迹在灯笼里面的灯烛照耀下,很清晰。

上面的字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上面的词句更是千奇百怪。

“夫君,咱们过去看看吧!”徐婉君眼睛里的好奇都快溢出来了,不由得催促起来。

毕竟徐婉君每年都是在青华县过年,对于灯会什么的根本就未参与过,眼见着那灯树以及灯塔下围着这么多的人,徐婉君不变得兴奋、好奇才怪了。

“好啊,小家伙们已经凑过去了,别把他们给搞丢了。”

其实朱松这心里头也是好奇地,这可是他第一次参与灯会,不好好感受一下氛围,还真是对不起自己。

只是很可惜啊,众人才抬脚往前走了几步,人山人海就挡在他们身前。

“妈蛋,这就跟挤地铁差不了,要不要有这么多人啊?”看着眼目前的这么多人,朱松开始挠头了。

“王爷,要不要末将为您开路?”穿着便装的韩青山,凑了过来说道。

朱松扭头看了自己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大肚子一眼,默默点头。

“留下点人保护王爷和王妃,剩下的人跟我来!”

韩青山眼眸阴冷地招呼了手下一声,随后便凭着那强悍的体魄以及格外有力的胳膊,向着前头挤了过去。

很快,韩青山他们就在人山人海中,为朱松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直达那灯塔之下。

灯塔之下,聚集了不下三四百人,他们仰头看着自己正上方的灯笼,一个个面色古怪。

为了能够将那些文字清晰地表现出来,制作灯笼的工匠,特意将那些文字做了特殊的处理,是以,它们几乎占据了半个灯笼壁,百姓们一仰头就能够看到。

当然了,这灯笼壁上所书的谜题实在是五花八门,让很多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松瞧着有趣,也抬头看去:“‘铁公鸡,打一成语’。这么简单的灯谜也出,一毛不拔啊!‘一家十一口,打一朝代’。这个更简单,周朝……”(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一个都猜不出来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朱徽煣仰着小脑袋瓜,有些抱怨地盯着头顶上的灯笼看了好半晌,一脸的恨恨之色。

“嘿嘿,小叔,你不会是一个都没猜出来吧?”朱瞻基凑了过去,一边往嘴里塞糖人,一边满是鄙夷地看向了朱徽煣。

“唉,我说瞻基啊,你可是比我差了一辈,长辈你也敢训斥?”朱徽煣这回不干了,直接拿身份来压朱瞻基。

“我这是就事论事。”朱瞻基才不怕朱徽煣拿辈分说事,“咱们这是探讨知识内涵,小叔你这么说话,却是有些恼羞成怒了啊!”

“哼哼,你知道,就你知道!”朱徽煣说不过朱瞻基,只能哼哼唧唧地指着一个灯笼,说道:“你说,这‘子丑’说得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灯谜,你也来问我?”朱瞻基面露不屑之色,“这谜底是数一数二。”

“为,为什么是数一数二?”朱徽煣小妹头皱了起来。

“没瞧见这灯谜是打一四字常用语吗?”解祯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挤了过来,“你看这十二个时辰,子时完了就是丑时,还有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不也是数完了一就是二吗?”

“啊?这样啊!”朱徽煣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道:“算你蒙对了,这个这个‘兔子请老虎’,这又是说得什么?”

“这个就更简单了,寅吃卯粮!”朱瞻基翻了个白眼,说道。

对啊,寅虎卯兔,可不就是寅吃卯粮吗?该死啊,这究竟是谁琢磨得谜面啊!

朱徽煣紧皱着眉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哈哈哈,你们几个臭小子,这么多的灯谜,你们猜出来几个啊!”

带着两个妻子以及宋茗琳来到朱徽煣他们身边,朱松毫不客气地赏了朱徽煣一记暴栗,道:“来,叔给你们找一个灯谜。有了,你们俩来说说看,这‘屋漏偏逢连夜雨’,说地是什么?”

朱松找得这个灯谜实在是太刁钻了,朱徽煣干脆直接放弃了,只剩下朱瞻基、解祯期以及宋月儿,在拧着眉头苦苦地思索。

“唔!‘屋漏偏逢连夜雨’,听起来好像是一首诗的上阙啊!”不愧是大学士解缙的侄子,对知识的见解上,就是比同龄的孩子们要强得多。

朱松眉头一挑,啥都没说。

“从字面上看,是说屋子漏了,而且还赶上了连夜下雨,还真是祸不单行!”

一向表现得乖巧、恬静的宋月儿,用稚嫩的声音很认真地分析道:“从更深层次来看,是说这本来就已经是很倒霉的事情了,没想到又有火上浇油的事情发生了。既然他说得是打一俗语,俗语……”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月儿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了自己的姐姐宋茗琳。

只可惜啊,宋茗琳也不晓得这究竟是啥意思。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此句出自冯梦龙所做的《警世恒言》,而冯梦龙是明末方才出生的,在当下这个朝代,怕是冯梦龙他.爷爷.的.爷爷还在娘胎里呢。

所以说,以宋月儿目前的能力,能够理解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已经很不错了。

“呀,我猜起来了,这个灯谜的谜底是‘破落户’!”这时候,徐妙锦展颜笑了起来,说出了答案。

“啊?什么叫破落户啊?还有还有,这个谜底为什么是‘破落户’啊?”朱徽煣啥都不晓得,他甚至连这句俗语都不懂。

听到朱徽煣的问话,甭说是诸松了,就连解祯期都翻起了白眼。

上一篇:超凡人生

下一篇:崛起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