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17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交流超导反重力场,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横向反重力场……

  若是能在内部放置磁场发生装置,是否能在表面形成一层强湮灭力场薄层?

  “对啊!”

  王浩眼前一亮,“钟经理,你说的太有道理了!”

  “啊?”

  钟民革期待的问道,“您的意思是,可以?”

  “强湮灭力场……当然不行!”

  王浩道,“但是,另一项技术也许可以。”他说着站了起来,明显有些激动,“如果真能行,也许我们就能有永远不会被击落的战舰了。”

  “到时候,我写报告给你请功!”

第四百二十四章 超级雷达技术!你们不重视,我们还不能重视?

  横向反重力场,已经停止研究很长时间了。

  一则是因为横向反重力场,可制造的强度接近95%,应用上的技术强度也在90%左右。

  二则是,横向反重力无法拓展其他研究。

  主要是因为横向反重力场是朝着四周扩散的,其原理就像是一下被捏爆的橘子,汁水都朝着四周喷射而出。

  这样就能制造出强度很高的反重力场。

  但因为场力是朝着四周扩散的,就覆盖了材料本身,实验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比如,无法施加磁场进行强压缩。

  横向反重力场的应用价值很高,研发出来被应用制造反重力磁悬浮列车上,后来又设计制造了空舰系列飞行器。

  “从理论上来说,横向反重力场也可以制造强湮灭力场,甚至效果也会很不错。”

  王浩找到了何毅认真说道,“因为场力强度足够高。在常规环境下,反重力场和强湮灭力场是一起存在的。”

  “横向反重力场外层也有非常厚的强湮灭力场,只不过覆盖范围太大、强度太低,检测不到。”

  何毅点头问道,“横向反重力场原理上相对简单,是扩散式分布,没办法用螺旋磁场进行挤压吧?”

  王浩笑道,“湮灭科技的钟经理来了,他刚才说了个好办法,是在场力内部放置磁场发生设备。”

  “我觉得这个想法可以。”

  “内部的磁场比不上外部强压缩,但对于强湮灭力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收拢效果。”

  何毅愣了一下,“钟经理?是他们技术部的经理吗?湮灭科技公司那边还有这种人才?”

  “额~~”

  王浩说道,“就是钟民革,总经理。他说的是在强湮灭力场内放置磁场发生设备……”

  何毅忍不住咧咧嘴。

  强湮灭力场内?

  这个钟经理还真是个‘人才’,一般人也真想不到能这么做,强湮灭力场内的电路都会烧毁,还强磁发生?

  放置磁铁吗?

  王浩还是帮着解释了一句,“钟民革是做商务管理的,不懂技术也正常,术业有专攻啊。”

  “不过他说的,倒是让我想到了横向反重力场。”

  “我们可以在横向反重力场内部放置磁场发生装置,试着收拢强湮灭力场,不说多少强度,即便只能形成外层的叠加力场也好。”

  “有什么用?”

  何毅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随后就猛然瞪大了眼睛。

  他想到了!

  “叠加力场也可以湮灭电磁波、削弱能量强度,对雷达信号起到直接干扰、屏蔽作用,如果飞行器能在外层有叠加力场作用……”

  “就等于隐行了!”

  “而且是非常强大的隐形,理论上来说,任何以电波形式的探测手段都没有效果。”

  何毅说着深吸了一口气。

  隐形并不是新技术。

  世界上有多款战斗机都具有隐形效果,隐形技术最简单就是在外层涂抹一层高效吸收电波的物质,造成雷达无法进行追踪效果。

  但是,只靠涂吸收电波的物质也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还要在飞机的气动布局上做修改,要使飞机的平面反射面积尽量的小,同时还要对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做简化处理。

  等等。

  隐形战斗机要从很多方面下手才能达到隐形的效果。

  但是,隐形战斗机也不是完全隐形,战斗机的背部并不隐形,就可以被“高空预警机”发现。

  另外,隐形战斗机对于长波雷达是无效的,打开雷达或者发射导弹攻击的时候,同样会失去隐形的效果。

  如果是在飞行器外层制造一层叠加力场,因为其对于电磁波的强大削弱效果,就能做到对任何电波形式雷达探测的隐形,也可以在隐形的过程中直接发射导弹攻击。

  当然,叠加力场带来的隐形效果也有缺点。

  比如,飞行器自身的雷达也会受到影响,开启后也无法收到信号反馈,但对比其他隐形手段实在强出太多了。

  王浩和何毅讨论一番,都觉得可以研究一下。

  然后就开始召集人手了。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项目,就只是在横向反重力场内添加磁场发生装置,难度就在于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上。

  所以王浩找到了汤建军。

  汤建军还在湮灭力场实验组,他收到消息说让去一下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顿时感觉非常的激动。

  核聚变!

  “一定是核聚变!”

  王院士终于下定决心了!

  汤建军当即乘车来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见到王浩以后用力抓住他的手,“王院士,你终于要开始研究核聚变了!”

  “我们什么时候申报项目?现在怎么安排?我都听指挥!”

  “——?”

  王浩愣了一下,很干脆的把手抽回去,还嫌弃的甩了几下,纠正道,“汤院士,不是核聚变……”

  “不是?”

  汤建军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没了精神,“不是核聚变,找我干什么!”

  “做个小研究。”

  王浩道,“这个研究需要你的帮助。”

  “说说吧。”

  汤建军语气有气无力。

  王浩就和何毅一起说了一下,何毅还重点提到了技术的重要作用。

  汤建军顿时来了兴趣,“你们的意思是,这项技术能让空舰飞行器做到隐形?”

  “对。”

  “好吧,那我参与。”

  汤建军确定了参与以后,还不忘继续问核聚变的研究,“不过,王院士,你可要先和我说说核聚变,到底什么时候做这个研究?”

  “其实我也想做核聚变的研究,但现在基础还没打好。如果要确定项目……等技术成熟以后吧。”

  王浩犹豫着给了个答案。

  汤建军听罢眼睛都亮了,他理解的‘技术成熟’就是完善核聚变的容器,也就是制造出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的F射线。

  F射线发生装置,就是核聚变的完美容器。

  现在他们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制造出的直流反重力场强度已经达到6.19%,若是向乾生所说的‘新技术’能行,直流反重力强度就能超过15%,也就能顶替高压混合材料。

  这就达到了目标。

  实际上,王浩所说的‘技术成熟’,可不仅仅是‘容器技术’,即便是‘反应容器’已经有了,还需要在‘容器’内做核试验收集数据。

  首先还是依靠内部进行核裂变反应。

  这样一则能继续研究F射线发生技术,二则也可以为进行更强烈核聚变反应打好基础。

  另外,材料也非常重要。

  ‘容器’可不止是强湮灭力场薄层,还需要外层的抗高热、高压性能的材料,强湮灭力场不可能吸收所有的能量,大部分能量还是要转化为功率的,正常应该设置在中间层,起到阻拦高热传递的作用。

  内层,还是要有抗高热的材料或设计。

  此外能量传输上也需要抗高热、抗湮灭力场作用的材料,两个方向入手都必须研究升阶材料才能达到标准。

  ‘技术成熟’的另一部分,就是升阶材料的研发。

  有了容器技术和材料两方面的基础支持,到时候,再去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绝对是事半功倍。

  就像是超导储能技术、超导电池的研发,只要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难关,研究制造就不需要太长时间。

  ……

  研究,正式开始。

  王浩召集人手成立了十几人的研发小组,他担任研发小组的负责人,汤建军则是研发组的特邀专家兼任副组长。

  这代表了对于汤建军的重视。

  虽然汤建军有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实际上,放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要担任技术组长也不容易。

  因为,人才太多了。

  何毅是研究中心的主任,参与了一系列湮灭力场技术研究,还以此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绝对要比汤建军有地位。

  研究中心还有好多其他的人才。

  比如,材料组的赵家盛,原来就是超导材料领域的顶尖学者,在科学技术大学担任三级教授,能算的上是‘储备院士’。

  黄宏军,量子物理方向的学者,代表国内专家团参与过欧洲粒子对撞实验,并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后来加入研究中心的学者,每一个都有一定的名气,各自领域的能力水平并不比人差。

  不过,汤建军是专业对口。

  他是核磁专家。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也有核磁专家,但磁力设计研究方向上,就赶不上汤建军专业了。

  汤建军研究了十几年的托卡马克装置,对于电磁、磁场领域的设计,不是一般学者能够相比的。

  在成立了研究小组后,王浩也建立了科研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横向反重力场内置磁场发生设备制造强湮灭力场(难度:A)。】

  【灵感值:0。】

  “A级,还不错。”

  “这个研究相对容易,只是布置磁场,能建立任务说明研究是可以完成的,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设计了。”

  王浩带着思考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会议的核心就是说明研究内容,让几个核磁领域的专家去讨论内置磁场的设计方案。

  后续,再慢慢改善、修正。

  这就是研究方向。

  新的研究核心是汤建军以及其他核磁领域的专家。

上一篇:猎命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