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43章

作者:肥鸟先行

  “大都督需要我们将和谈的进展第一时间发给南京,同时刊印给百姓看,用电报是最快的选择,我们用了于公子的电报公司也是实情,不算是虚假宣传。”

  “好了,大家准备吧,过几日首相大人就要来徐州了,我们要把和谈的工作准备好。”

  众人纷纷忙碌起来。

  和谈的地点定在双方前线对峙区域的一座废弃小镇,徐渭从南京出发,通过漕运船只抵达徐州后,最后在一支精锐军队的保护下抵达这座废弃小镇。

  小镇已经经过了简单的修葺,可以居住警卫和随行人员,明廷的谈判代表山蒿先已经到了,徐渭不顾舟车劳顿,迅速开始了谈判。

  也正如同东南高层预料的那样,李成梁和谈根本就是为了拖延时间,他提出来的条件都是东南无法接受的。

  山蒿先直接说出了明廷和谈的底线:

  首先是保证大明皇室的存续,李成梁的方案是继续维持皇室,但是限制君主权力,但是要保留君主任命朝廷首脑的权力。

  其次是保留北方明廷的军队,李成梁依然担任这支军队的统帅,李成梁可以交出政治权力,但是要保留军事统帅。

  最后就是明廷官员无论文武,都可以在东南的官府中等到相应的职位。

  徐渭听完了山蒿先的条件,也知道这场谈判注定是徒劳了。

  明廷的和谈条件这三条无论哪一条都不可能满足。

  本身苏泽起兵的理由就是主权在民,推翻帝制就是他的口号,如今苏泽都不称帝,就是要化家天下为公天下,还能让你们大明朱家继续做皇帝?

  接着就是保留李成梁手下的军队,从唐末以后,任何一個大一统王朝都没有藩镇节度使这种东西了。

  最后就是人事了,凭什么你明廷的官员就能直接得到东南的职位,东南多少读书人等着当官呢?

  可以说这三条是将东南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都得罪了,说白了李成梁根本没有和谈的想法,只是拖延时间罢了。

  徐渭干脆也直接开摆,他一边将和谈条件通过电报发往南京方面,一边开始和山蒿先争论,双方展开了唇枪舌战。

  这些消息都被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交给报社迅速刊印,东南海军迅速利用快船送到山东沿海各港口,将和谈内容也印发给明廷统治地区的百姓们。

  .

第67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沐昌祚身为前任黔国公,东南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他依然可以见自己的旧部和老下属。

  他现在也是云南的制宪会议代表了,身为制宪会议代表,自然也要接受本地民意,所以更加名正言顺了。

  沐昌祚只能感慨这就是东南的自信了,能让他这种“前朝旧臣”也能生活下去。

  今天来拜会沐昌祚的是当年黔国公府的侍卫首领侯广域,如今这位世袭千户已经投身于东南军旅,马上就要前往徐州了。

  这次在出行前拜会老上司,侯广域也是做个打算,万一自己战死,希望沐昌祚能够照顾自己的家人。

  听完了侯广域的来意,沐昌祚立刻答应下来:“你儿子已经进学了吧?”

  侯广域恭敬的说道:“我家世世代代都想要出个读书人,但是因为军职所限,现在犬子终于能够进学了,他在读书上还算是有些天赋,就算日后进工厂做个记账夫子,也好过我这样在前线卖命啊。”

  沐昌祚微微点头,他想到自己少年时期的梦想,想要摆脱家族的束缚去云游天下山川,可最后还是承袭了黔国公的爵位,陷入到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中,几乎和父亲反目成仇。

  一想到现在自己不再受限制,沐昌祚想着等到制宪会议开完,此去制宪会议代表的身份,去云游天下山川去。

  沐昌祚点头答应下来:“你儿子的事情我记下了。”

  侯广域说道:“多谢国公爷!”

  沐昌祚扶起侯广域说道:“现在不兴磕头了,你以后在军中也要记着,不要动不动就磕头。”

  侯广域还是恭敬的说道:“国公爷,您看咱东南和大明,最后还是要打吧?”

  沐昌祚是经过很多政治事件的,他当然知道东南和明廷都不可能真正的和谈,这一切不过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

  如今通过电报技术,每天和谈的过程都清楚的刊登在报纸上,更是让所有东南百姓都看到了明廷的虚伪面目,渐渐的就算是沐昌祚这类明廷的旧臣,都对明廷的做派失去了好感,认为明廷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随着和谈的进度进一步的报道,那些送到山东的报纸上,山东军民也看出了明廷根本没有任何和谈的想法,所作所为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山蒿先死死咬着三条“底线”,对于徐渭提出来的意见完全不接受,完全就不是和谈的样子。

  这也让山东军民看出了明廷的虚伪面目,对他们更加的憎恶。

  等到山蒿先知道了报纸后,他也大惊失色,他连忙中止谈判返回济州城面见李成梁。

  “大将军!这谈判不能继续了!”

  李成梁有些疑惑的说道:“当日提出谈判拖延时间的是先生,怎么现在又要停止谈判了?”

  李成梁其实对于谈判还是比较满意的,明廷的军队还需要调动,物资也要向山东集结,这样人数的大战需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再多的时间也都觉得准备不够充分。

  所以李成梁还是希望山蒿先能够继续拖延时间,却没想到山蒿先主动要求停止谈判。

  山蒿先焦虑的说道:“大将军,不能再谈了!再谈天下人心都要失去了!”

  山蒿先说道:“也不知道东南贼用了什么妖法,他们在报纸上刊登每日的谈判内容,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不是真心谈判,这下子民心反而落在东南贼那边了!”

  山蒿先说完,李成梁不以为意的说道:“事到如今,民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多点时间准备打仗就是好的。”

  山蒿先准备张口继续劝谏,李成梁却拉着他的手说道:

  “先生,我们大明还没准备好,山西的军队还没能调到山东,还有不少物资还在京师等着运输,还要请先生再拖延些时日。”

  山蒿先问道:“京师物资不是早就开始转运了,怎么还没能运输完毕?”

  李成梁愤愤不平的说道:“还不是那些京师的工厂!自从我离开京师之后,京师几个兵工坊都发生了罢工,京师漕运和山东漕运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罢工,我已经下令派人镇压了,但是这些工人就算不罢工也阳奉阴违,物资转运很慢。”

  “我已经命令留守京师的如柏逮捕罢工的头目颜钧,再杀几個罢工组织者来震慑这些工人!”

  李成梁这次出征将犯了错的儿子李如松带在身边,留下二儿子李如柏在京师总揽后勤工作。

  其实上一次李如柏在京师推动币制改革失败,已经让他在李成梁心中的分数大跌,但是李如松在辽东的表现更差,李成梁现在手下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

  李成梁本身在京师的根基就很浅,京师的官员是惧怕他更多,他解散六科都察院的行为也得罪了文官的主体清流一派,所以李成梁离开京师前往前线,必须要留一个亲信的人留守京师。

  这一次前往山东,李成梁也带到了一大批的京师官员,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在自己离开后掣肘。

  这时候能够做这件事的就是李如柏了。

  不过李如柏自从上次币制改革失败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做事也变得瞻前顾后,事事都要派人向李成梁汇报,请求李成梁的定夺。

  这一次京师几个大的军工坊罢工,是颜钧领导下的罢工活动,因为这些工坊关系到前线后勤的问题,李如柏不敢擅自处理,派人询问李成梁的意见。

  但是一来一去,又是几天时间耽误了,现在漕运也罢工了,李成梁又派出军队去接管,又浪费了很多时间。

  所以他更需要山蒿先谈判拖延的时间。

  山蒿先的心情更沉重了,明廷这个样子,怎么看都是大厦将倾的前奏。

  但是他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往前线和徐渭扯皮,双方又车轱辘话谈了三天。

  经过这段时间的报道,现在双方都清楚了明廷的谈判毫无诚意,完全是拖延时间,这让那些寄托于能够不打仗就完成大一统的人也看清了现实。

  等到五月初的时候,苏泽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号召对明廷发动最后一战,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第677章 雨将军

  六月,如今进入到了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绵延的雨水让前线的战事稍稍降温,泥泞的土地给双方都造成了足够的麻烦。

  苏泽接过最新的战报,徐州前线依然在对峙,这场梅雨对于东南造成的麻烦更大一些,客观上这位“雨将军”也帮着李成梁暂时守住了防线。

  因为梅雨,前线的火药受潮严重,虽然东南的学者和工程师想了很多方法,但是长途运输依然会造成受潮的问题,再加上泥泞的土地不适合攻坚作战,前线的攻势只能放缓一些。

  梅雨本来是在东南的作战计划预料之中的问题,但是今年的梅雨季节特别长,受潮问题也特别严重,这是当时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没有考虑到的。

  战争就是如此,参谋处毕竟也是人,他们可以尽可能的计算影响战争的因素,但是总会有所遗漏,因为战争是最没办法预测的事情,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都是不可知的。

  因为战争,制宪会议暂时推迟,战争如果胜利,那完成大一统后的制宪会议就是立国后第一次制宪会议,那讨论的议题就是立国的根本议题了。

  这些被选为制宪会议代表们也很激动,所有都知道大都督是真的重视制宪会议,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参与一个新帝国的框架建设,决定一个帝国最初的政治架构。

  所有制宪会议代表们都在不断的学习,试图在自己的领域上提出切实可靠的议案,没有什么比参与构建一个国家更让人激动的事情了。

  除了各种政治框架问题,南京城内的地图也脱销了。

  除了国内地图之外,全球地图也脱销了,如今大家都知道闭关锁国是肯定行不通了,而东南进取的对外政策,也让制宪会议代表们更关注海外,他们也要顾及那些海外的利益。

  苏泽的书房里就挂着一张精度非常高的世界地图。

  不过此时他没有看地图,而是顺着雨声看着窗外。

  苏泽透过窗户,想到了遥远的南亚。

  南亚的雨季比南方的梅雨更加恐怖,据说一旦雨季来临,城邦和城邦之间就会断绝联系,河水泛滥冲垮了交通,所有人都只能静静等待雨季的离开。

  苏泽拿起笔,这似乎也是天竺等南亚国家形成曼陀罗体系的原因。

  雨季到来的时候,最强盛的王国都会失去对边疆的控制,自然没办法建立中原一样的大一统帝国。

  这些雨林中的城邦们,在旱季的时候臣服于周围强大的城邦,等到雨季到来的时候又恢复到隔绝的状态,重新保持独立性。

  苏泽写下,在这种特殊的政治条件下,对天竺的控制方法必然和中原不同,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方式。

  再次看向世界地图,在穿越前的时代,大西洋是人类海洋活动的中心,甚至有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就是以这座大洋而命名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印度洋才是世界海洋的中心。

  东西方贸易是这个世界最赚钱的贸易,印度洋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船只,欧陆和奥斯曼的船只都在向着东方前进,抢着来购买香料和各种工业品。

  印度洋沿岸也有大量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城邦,在控制了东南亚的航运之后,印度洋成了最重要的海上通道。

  苏泽并没有完全控制印度洋沿岸的想法,如此遥远的地方,在这个时代想要完全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将影响力伸入到印度洋地区,是今后世界贸易格局的重要工作。

  苏泽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战争结束才需要思考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布局的。

  再次看向地图,除了印度洋之外,新大陆也是苏泽所觊觎的。

  如今距离那艘著名的五月花号下水还有半个多世纪,整个北美大部分地区还是无人区,只有一部分印第安人居住在这篇丰饶的大陆上。

  如何开垦这样的一片土地,这也是战后布局的重要一部分。

  还是要尽快结束战争。

  苏泽再次打开战报,因为梅雨季节的关系,如今双方还在继续炮射,但是根据前线的测算,明廷的炮击频率明显开始下降。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明廷的弹药耗尽,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东南这边就曾经降低炮击的频率,故意释放前线炮弹紧缺的假情报,故意引诱了明廷冲锋,歼灭了不少敌人。

  如今明廷这边炮击频率下降,也可能是同样的计策,所以林良珺还是决定等梅雨季节过去后再突击。

  苏泽并没有催促林良珺,因为他很清楚,战争到了这个规模后,大部分时候都变成了很无聊的拉锯战。

  一些极端的参谋,甚至提出如今决定战争的就是炮弹的多寡,比拼的就是谁的炮弹先用光。

  苏泽并不完全赞同这种极端的思想,毕竟打仗还是要靠人的,炮弹不会自己飞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不过这种说法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双方炮弹都还没耗尽的时候,步兵冲锋毫无意义,前线比拼的就是谁的火炮更猛一点。

  在确定敌方炮弹储备没有大幅度下降之前,互射消耗是对东南有利的选择,毕竟明廷的工业能力是远不如东南的。

  不过火炮对射也不能说战争不残酷,围绕着济州城和徐州之间的地带,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战线犬牙交错依然维持和开战时候差不多的样子,但是每天战线都会有微小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是双方在争夺一个个制高点和战略要地,这些拉锯点的土地上都染满了鲜血。

  这些伤亡会在战报上变成一个个数字,但是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是儿子、丈夫和父亲。

  苏泽拿起笔,再次给陆军部下令,对于所有阵亡将士都需要立刻统计清点,通知他们的家里,并且由当地官府的主要官员亲自送达阵亡消息,并且送上慰问。

第678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

  抚恤不是给亡者,而是给生者看的。

  历朝历代平衡文武的问题,都是执政者需要思考的大问题。

  如果过于强调文官的地位,会导致国家文弱而失去军事上的竞争力,宋和后期的明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有人才都涌去读书了,当兵反而成了耻辱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当兵了,军队也没办法召到人才了。

  虽然从东南建立以来,苏泽就一直在建立一支纪律好的军队,但是如今随着东南的版图扩张,同样出现了重文的风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明廷三百年来科举,再加上之前历史上重文教的风气,不是这短短几年就能改变的。

  而且当兵会有伤亡,家境好的子弟选择做官而不是当兵,也是正常的选择。

上一篇:我就是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