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75章

作者:肥鸟先行

  《三国志》中对邓艾偷渡阴平道、灭取蜀汉一段写得极为生动,说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可见阴平道之凶险。

  《三国演义》中,更是描写生动,说邓艾在阴平古道中行军,到了摩天岭后没有出路,邓艾自己裹上了毛毯,从山上带头滚下山,用这种方式强行越过了阴平古道。

  但是居住在附近人都说这附近山路崎岖,根本没办法通过大军。

  而林德阳派人入山中,勘探过摩天岭,摩天岭足足有两千多米,如果从山中滚下来,根本滚不到江油,而是直接滚到地府了。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于阴平古道的记录都语焉不详,根本没有具体路线。

  邓艾之后,也没有经过阴平古道伐蜀的成功案例。

第534章 特别都察院

  金湛看着熊况说道:“团长,阴平古道肯定是存在的,当年邓艾能过去,我们也能过去!”

  阴平古道位置非常重要,从阴平古道可以绕过整个伐蜀通道最险要的剑阁,通过江油可以直扑绵阳和四川的治所成都。

  如今江东臣亲自带领大军驻扎在阆中,但是成都是整个四川军队的大本营,大部分川军都是从成都附近地区募集的,而剑阁守军的补给也都是从成都运输过去的,如果能绕道成都,那对于守卫剑阁的明军,是重大的士气打击。

  熊况决定还是前往阴平山中,寻找这条阴平古道。

  既然以前的邓艾能够做到,那么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而且东南军队可要比当年晋国的军队精锐多了。

  熊况一头扎进了山里,寻找通往江油的阴平古道。

  此时南洋的战事也接近完结。

  东南支持的阮潢军,进军越来越顺利,和北方的戚继光部一起,夹击了郑检所在的后黎军队。

  郑检是阮家的女婿,是从阮氏手里篡夺的权利。

  阮潢被郑检囚禁多年,和郑检又有杀兄之仇,他也知道自己如果失败那肯定死定了,所以虽然他的军事能力不如郑检,但是作战意志非常顽强。

  而东南也派出了“军事顾问”,指导阮潢的军队配合戚继光行动。

  戚继光占领安南北部之后,立刻开始进攻安南最重要的中郡地区。

  有阮氏的军队策应,进入平原地区的戚继光部,如同猛虎下山一样,迅速横扫了升龙府地区。

  郑检在野外和戚继光决战两次,两次都几乎全军覆没,郑检这才明白,为什么北莫败的那么快!

  原来不是北莫不给力,而是对方太强大了!

  如今北莫国主已经逃亡缅甸,而郑检也只剩下几座城市还在死守,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

  事到如今,郑检也明白这仗打不下去了。

  郑检派出儿子郑松作为使者,再次联系上了东南这边。

  刚刚和占城国主签订了朝贡协议的沈一贯,代表东南和郑松开始了会谈。

  郑松见到沈一贯,脸上表情十分的复杂。

  现在谁都知道,阮潢是得到了东南的支持,这才背刺郑家。

  而当年阮潢可是一点势力都没有,和东南搭上线,肯定就是眼前这个东南使者的功劳。

  而当年郑松和阮潢一同出使东南的,阮潢是在郑松眼皮子底下和东南使者达成了密约,但是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为了这件事,郑松在父亲郑检那边丢分不少。

  郑松并不是郑检的长子,郑检的长子郑桧才是郑家合法的继承人。

  但是郑松的表现一直不错,郑检隐约也有改立继承人的想法,所以才委派郑松前往大明。

  可没想到郑松把这件事搞砸了,长子郑桧一派的人自然要落井下石,这件事搞的郑松非常的被动。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眼前这位明使!

  郑松强忍着心头怒火,看着眼前的沈一贯。

  沈一贯却冷冷的说道:

  “郑家必须要无条件投降。”

  郑松心中一凉,本想要拒绝,但是此时形势已经比人强了。

  安南只剩下几座城市还在后黎手上,而这几座城市的守卫也不全是郑家控制的。

  中郡城一旦被攻破,郑家根基本来就很浅,那时候就更没办法和东南谈条件了。

  沈一贯说道:

  “后黎国主必须要退位,安南以后就是我们中原的一部分,不过大都督也说了,安南有安南的特殊之处,所以安南先不采用东南的制度,而是由一位安南总督负责安南的事务。”

  “安南总督?”

  沈一贯点头说道:“安南总督由安南各方代表投票选出来,安南总督下设立各司,仿照东南的内阁制度设置司长,管理安南的各项事务。”

  “我们东南不插手安南总督的投票,在十年内尊重安南地区的选择,等到十年后安南再并入东南。”

  郑松眼睛一亮,如果由安南总督管理安南,那么这个安南总督的含金量甚至要比郑家以前的地位还要高。

  郑家并没有篡位,而且后黎内部也有很多军阀,所以郑家其实类似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很多诸侯不一定听命令。

  北面还有老对手北莫朝,南方的占城还经常闹事。

  如果能成为这个安南总督,那等于控制了整个安南地区,那肯定要比在后黎做权臣要强多了!

  按照东南的意思,这十年不会强行让安南并入中原,如果能担任十年的安南总督,那也是能接受的。

  郑松又小心的问道:

  “请问这个安南总督要怎么选?”

  沈一贯知道对方上钩了,于是说道:

  “安南也按照我们中原进行改制,改为府县两级,从府县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再由代表选出安南总督。”

  “我们东南不干涉安南的民政。”

  这个安南总督的事情,是沈一贯向大都督苏泽建议的。

  其实在安南诸多势力中,郑家反而因为其僭主的身份,对外政策最是灵活。

  东南崛起之后,安南各方势力中,第一个派出使者前往东南的就是郑家。

  所以沈一贯上书苏泽,认为并不应该完全摧毁郑家,而是应该让郑家出来和其他各家,一起争夺这个安南总督,在政治上保持安南的分裂局势,而不是让阮潢成为统一安南的人。

  阮潢能够在郑检身边卧薪尝胆,其心机和城府可想而知,如果让阮潢得到威望,那以后必然也是隐患。

  而且沈一贯也了解到,如今安南的矛盾非常大。

  有阶级矛盾,少数种植园主和地主占领太多的土地,普通百姓吃不饱饭,但是上层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有民族矛盾,在安南内部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和中原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本身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质,也以经常和主体民族发生矛盾。

  有南北矛盾,北方莫朝和南方后黎互相缠斗了几十年,北方山区和升龙府等平原地区对抗多年,南方的风俗习惯也和北方不同。

  有产业矛盾,新出现的蔗糖种植园主,和传统的地主之间,争夺土地和出口资源,城市内一些工坊主和农业生产者的矛盾尖锐。

  在这种时候,如果东南完全介入到对安南的改造中,一方面是要付出巨大的前期投入,拖累东南征服中原的进度。

  另一方面只要东南开始统治安南,那么这些矛盾就的矛头就可以对准东南,反而让安南上下团结起来。

  所以沈一贯的建议,就是先让安南自己选出来一个总督出来,让安南人自己管理安南。

  而东南只要保证在安南重要地区驻军,控制安南的港口就可以了。

  任何一方上台后,必然会被其他各方制衡和掣肘,在这种情况,无论是执政的一方还是在野的一方,反而都要争取东南的支持了。

  沈一贯还设计了一套新的朝贡体系。

  第一等的自然是东南的直接领地,其中包含了马尼拉这种海外自治领,济州岛这种特殊待遇的港口地区,这里和东南的待遇一样,享受国内的税收待遇,不需要征收出入境的水手。

  第二等的,就是日后的朝鲜和倭国,这一类的东南的朝贡国。

  第二等的国家,和他们的贸易依然算是国际贸易,需要在市舶司交税,但是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待,算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等的就是西洋诸国和中亚诸国,这些来东南做生意的国家了。

  对这些国家的商队,就要享受重商主义的铁拳。

  对于鼓励出口的商品减税,对于限制进口的征收重税,但是进出港口都要交税。

  按照沈一贯的计划,安南可以按照第二等的国家对待,等到十年后安南并入东南,再享受第一等待遇。

  等十年之后,安南本地的工商业发展了,必然会追求第一等的待遇。

  到时候安南的旧势力已经斗的差不多了,那时候就可以和琉球一样,主动请求融入中原了。

  苏泽对于沈一贯的计划很支持,不过苏泽还增加了一条,在安南驻军驻外,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审定安南的重大国策。

  除此之外,还要在安南设置特别都察院,特别都察院通过考试从安南最精英的阶层中科举产生,特别都察院可以享受绝对的调查权,有权调查安南总督在内的所有官员。

  郑家最后还是接受了沈一贯的建议,派出郑松前来谈判,参加安南第一任总督的竞争。

第535章 人事办人事

  沈一贯从占城返回中郡城,就是组织各方筹建安南总督府衙门,并且由各方选出新任的安南总督。

  等到这一切完成之后,就意味着安南战事的结束,到时候就将戚继光的军队撤出安南,进需要留下少数的驻军,就能控制安南局势了。

  安南各方对于这一次的会议非常的重视,就在郑检宣布投降之后,各方齐聚在中郡城,积极参与这场能决定安南未来十年命运的会议。

  迟弘漠这些日子是忙得快要猝死过去了,安南总督府这种全新的模式,就要沈一贯和他从头搭建出来。

  而安南经验,很有可能成为日后中原扩张到草原,扩张到高原的模式,作为扩展边疆的基础模式。

  迟弘漠一个观政进士,就被委以如此重任,自然是拿出十二份的力气来做事。

  不过迟弘漠的苦没有持续多久,原本来广西负责地方人事工作的同科进士顾宪成,也被调往安南负责筹建安南总督府。

  苏泽的用人原则就是,只要好用,就往死里用。

  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确实能展现出过人的才能,比如顾宪成就是天生为了搞人事而生的。

  这倒不是说他人事干部不干人事,而是在于顾宪成总能够从别人的履历中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且将人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

  这份能力和天赋,确实是别人完全比不上的。

  在被派往广西的路上,顾宪成就看完了广西大小官员的档案。

  他的工作是辅佐刚刚升任广西巡抚的王锡爵,治理广西的各项问题。

  到任之后,顾宪成立刻向自己的上司王锡爵提出,要调整广西各地的官员。

  王锡爵刚刚到任广西,之前他在杭州担任知府,如今被调任到内陆的广西,本来还有些不适应,想要等等再开始施政。

  但是顾宪成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顾宪成提出,广西的主要矛盾,就是汉人和瑶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当地瑶人瑶寨,和汉官的矛盾。

  而明廷治理广西,虽然也采取了改土归流,但是效果一直不好,很多瑶寨都有长期叛乱的传统。

  而在东南进入广西以后,执行的两个大政策,一是改土归流,将瑶寨的世袭土官撤出,改为派遣流官治理。

  二是将一些交通不方便,比较贫困的瑶寨从山上迁下来,打散到汉人聚集区居住。

  这两个政策在藤峡等地区执行的不错,但是在广西另外一些地区,特别是和云贵接壤的地区,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很多瑶寨在连绵的大山中,横跨几个省,而且这些瑶寨之间有共同的信仰,还有云南和贵州的明廷官府支持,给东南在广西的治理制造了很多麻烦。

  特别是原本在广西的戚继光部南下安南之后,广西虽然没有爆发什么大叛乱,但是小规模的叛乱始不少。

  这也是王锡爵最头疼的事情。

  而顾宪成提出的方案,就是在各府内,瑶人聚集的地区,单独设立羁縻州。

  羁縻州依然使用东南的律法,但在这个基础上,增设专门的瑶人流官,处理和瑶人有关的事务。

  而顾宪成很快就从庞大的本地官员名单中,找到了适合担任这些羁縻州人选。

  顾宪成推荐的人,并不拘泥于是汉人还是瑶人,却总能够给本地推荐适合的官员。

  如果是民风彪悍的地区,他推荐的都是一些手段酷烈,但是想对清正的官员,这些官员能够镇压那些叛乱的地区,又能以身作则让属下服气。

  对于那些汉人瑶人矛盾不激烈的地区,顾宪成会推荐一些擅长发展经济,治理民政的官员过去,这些官员会发展当地的经济,逐渐消除瑶人首领的影响力。

  在顾宪成的忙碌下,广西这些羁縻州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上一篇:我就是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