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19章

作者:肥鸟先行

  曲蹄人并不是自己愿意漂流在海上,而是不得已才漂流在海上的,如果能够有土地耕种,他们是非常向往陆地的。

  苏泽许诺他们土地,加上他之前在船上给人治病的声望,都让惹婆愿意相信他一次。

  现在看来,曲蹄人赌对了。

  虽然没有看到长宁卫是如何奇迹般击败鹿大王的舰队的,但是惹婆现在对长宁卫的实力已经深信不疑。

  鹿大王可是纵横东南东南沿海十几年的大枭啊!

  林默珺的伤势无碍,她被苏泽搀扶的站起来,指挥手下接管了倭寇剩余的船只。

  鹿大王身死之后,其他倭寇也没有战斗意志,纷纷向长宁卫投降。

  将这些倭寇关押到舱底,苏泽带领长宁卫正卒登陆东奥岛,开始清剿岛上残余的倭寇。

  这些倭寇本就被爆炸吓破了胆子,见到明军立刻投降,不过依然有些逃入了山中。

  不过苏泽并不担忧,东奥岛附近没有其他岛屿,这些倭寇不可能游回倭国。

  岛上山林中有倭寇,反而更方便日后长宁卫管理岛上的居民。

  除了倭寇之外,苏泽还从岛上找到了幸存的大明百姓。

  他们都是被倭寇俘虏到岛上的,其中命最硬的是蜈丸号上的划桨奴隶。

  蜈丸号甲板上的火焰并没有烧太久,这艘集合了鹿大王全部钱财建造的战舰,甲板是做过防火处理的。

  甚至蜈丸号船底漏水都不算太严重,苏泽用两艘小船就将它拖回了港口。

  不过船上的倭寇就没这么走运了。

  一名叫做焦全的舱底桨奴乘乱起义,砍断了捆绑浆奴的镣铐,带领舱底浆奴反杀了船上所有的倭寇。

  等到苏泽打着明军的旗号登船的时候,焦全这个七尺男儿对着苏泽痛哭。

  倭寇杀死了他的父母妻儿,复仇几乎是他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当听说苏泽已经射杀了鹿大王,焦全对着苏泽一拜道:

  “将军是我的恩人,我愿意给将军为奴报答将军。”

  苏泽将焦全托起来说道:“杀倭是我份内之事,不能保疆护民,是我的失职。”

  苏泽又拉着焦全说道:“我长宁卫要在东奥岛上修建一座海哨,你等可愿意留在岛上?”

  焦全和其余浆奴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是被倭寇虏到到岛上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的。

  他们的家园已经被倭寇摧毁,关键的是如果朝廷要征粮,他们也交不出粮食还要逃亡。

  苏泽又补充一句:

  “东奥岛的哨所是军卫,免征粮食。”

  听到苏泽这么说,焦全立刻说道:“我等愿意留在东奥岛。”

  接下来的日子,苏泽驱赶倭人修建码头,他将倭人交给焦全等人看着,他们对倭人有彻骨的仇恨,自然是往死里驱使他们,好几个倭人都活活累死在了焦全等人的皮鞭下。

  苏泽又带着能写能算的阿方索船长丈量土地,给曲蹄人和岛上的大明人分了田。

  蜈丸号被拖到了岸边,不过要等林显宗带着工具到岛上修理了。

  没有被爆炸和火海摧毁的沉船,也都被打捞上来拖到了岸边,这些都是不错的木材,就算是不能用来造船,也可以留给曲蹄人和大明百姓建造房屋。

  林默珺的伤势恢复的很快,她带领长宁卫正卒在岛上搜索了几天,将鹿大王的搜刮的财物全部都找了出来。

  等看到从天守阁中找到了银子,就算是苏泽也不淡定了。

  做倭寇还真的赚钱啊。

  天守阁下鹿大王藏的银子就有足足五千两,天守阁中还有鹿大王抢来的宝石瓷器丝绸。

  除此之外,蜈丸号上还有四门大炮,其中三门是佛郎机炮,另外一门则是一门铸铁的前装滑膛火炮。

  前装滑膛火炮,就是在明末被奉为军国重器的红衣大炮。

  这门大炮是一门六磅炮,按照舰载炮只能算是一门中型炮,不过在这个时代的东方,已经是相当恐怖的大杀器了。

  苏泽自然笑纳了这四门火炮,只可惜鹿大王剩余的八门火炮都随着爆炸沉入了海底,以现在的潜水打捞技术只能望洋兴叹了。

  除了火炮之外,苏泽还陆续缴获了五十杆鸟铳。

  等到所有的物资清点完毕之后,苏泽才知道为什么倭寇屡禁不绝,实在是因为倭寇太赚钱了。

  如今大明和倭国的贸易可以说是一条满是白银的航线,倭国内部正是所谓的“战国”时期,各地大名纷纷购买武器展开军备竞赛。

  而倭国的白银就这样流入大明,换取大明的商品再卖给西洋人换取武器。

  据说鹿儿岛的大名岛津家,还聘请了佛郎机人担任教习的鸟铳队,组建了一直人数高达两百人的“铁炮队”(鸟铳队)。

  无论是劫掠地方还是走私贸易,又或者是坐地收保护费,都让鹿大王赚的盆满钵满。

  等到清点完毕,苏泽和林默珺商议完毕,开始给士兵们酬功。

  凡是参加本次大战的士卒海员,全部奖励银十两。

  同时林默珺承诺,日后长宁卫正卒,在提供一日三餐之外,额外月发饷银一两。

  苏泽又当场募集愿意驻扎在东奥岛的士卒,驻扎东奥岛的士族三月一次轮换,在岛上的月饷银多发一两,也就是一个月二两银子。

  一个月二两银子!

  要知道未来大明朝最高薪的军队,戚家军的月饷也就是一两五钱银子!

  对于经常被克扣军饷的大明士兵来说,这可是妥妥的高薪。

  林德清这样在城里做掌柜的,一年加上年底赏钱也不到二十两银子,一个大头兵拿到这么多钱,已经让他们对林默珺和苏泽感恩涕零了。

  除了赏钱之外,林默珺还将几个在本次作战中杀敌多的士兵提拔为小旗,又慰问受伤士兵送上汤药钱。

  至此,长宁卫军心大安,东奥岛随之而定。

  大明朝廷却完全不知道海上发生的事情,海上依然传来各种倭寇出没的消息,福建上下各级衙门惶恐不可终日。

  苏泽挟倭自重,向外开拓海疆的计划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只不过点破了林默珺的女儿身后,两个独处的时候,林默珺都有些尴尬。

  苏泽反倒是不在乎,至少现在林默珺见他,再也不用戴面纱了。

  诸事忙完,终于可以继续肝经验了。

第155章 “倭”乱未平

  十月。

  福建陷入到了一种奇特的状态中。

  海上倭寇带来的风暴愈演愈烈,陆地上的倭寇却逐渐被扑灭。

  十月份是台风登陆,海上风高浪大的月份,按照以往倭寇入侵的规律,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倭寇都会返回倭国。

  但是今年“鹿大王”却好像在东南沿海“住”下来了,十月份依然顶着风浪劫掠船只。

  “倭寇”肆掠海疆,福建的海卫都不敢出海,但是总有些不信邪的海商出海。

  特别是几个平日里和倭寇勾勾搭搭的海商家族,他们仗着自己有“路子”,想要乘着这个海路断绝的时候,悄悄发一笔横财。

  可结果是,他们这些家族的船无一例外的都被“倭寇”劫掠了。

  鹿大王标志性的蜈丸号和具足大铠一出现在海上,这些航行速度不快的商船根本不敢抵抗,只能乖乖的升起白旗投降。

  不过“鹿大王”似乎改变了风格,“她”抢劫商船不杀人,只抢船抢货。

  只要是乖乖投降的海商,“鹿大王”不会杀人,只会让原本的船员坐上小船拉到岸边,让他们自己上岸求生。

  就算是遇到抵抗的,“鹿大王”也不会屠杀船员,态度比之前温和了不少。

  可是对待人命温和了,对待财物就一改之前和福建部分海商的默契。

  只要是被“鹿大王”抢劫的船只,船和货全部都抢走,一点情面都不讲,一点余地都不谈。

  甚至有的船长提出多交赎金,请求放回他们的船,“鹿大王”也严词拒绝,贯彻抢光货物抢光船的“二光”政策,完全不留任何余地。

  一时之间,鹿大王凶名炽烈。

  这些自以为能在倭寇面前说的上话的海商都被劫了,别的海商更不敢下海了。

  福建海上贸易禁绝。

  如果洪武皇帝活过来,恐怕要惊叹自己“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命令,竟然在一个“倭寇”的震慑下达成了。

  海上的“鹿大王”横行海疆,但是陆地上的倭寇们却开始土崩瓦解。

  果然和苏泽所判断的那样,这些陆地上的倭寇离开了海上的支援,就成了无根之萍无源之水。

  进攻沙县的倭寇久攻不下,决定放弃攻打沙县,转过去劫掠乡里。

  可等到这些倭寇准备去祸害乡里的时候,就遇到了大明朝战斗力最强的军事组织——“家丁”。

  沙县的乡绅带领的“家丁”们,不仅仅击溃了倭寇的袭击,还反过来追击倭寇几十里,将为首的真倭逼出了沙县。

  福建一向是民风彪悍的,背山陈氏就敢于和长宁卫这样的军卫械斗。

  若是倭寇攻城,那这些乡绅可以不管,县官喊破喉咙,也没人愿意救援县城。

  可倭寇攻打城外的庄子,那就是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了。

  各县大族惊人的团结一致,爆发出了不俗的战斗力。

  而方知府也听从了女儿的建议,改变了对倭作战的思路。

  方知府从想办法派官兵围剿的老思路,改成了悬赏各地乡勇杀倭领赏。

  一具真倭的首级外加一把倭刀,送到知府衙门可以换二十两银子!

  除了首级之外还要附加倭刀作为斩杀倭寇的凭证,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杀害百姓冒充倭寇领赏。

  颁布了这条命令之后,延平府各地义军乡勇团练更是打了鸡血一样,侵入延平府的真倭被围猎追杀,很快延平府内的倭乱就平定了。

  什么,这笔钱谁出?

  当时不肯出战的延平卫出了,谁让延平卫打不过倭寇,不出人出血,那就只能出银子了。

  不过于指挥使也不算亏本,方知府还是将一些斩获算在了于指挥使的头上,这让延平卫也在兵部和福建都司衙门那边大出风头。

  于指挥使准备继续运作一下,让于宗远明年参加武举考试,要是能考中武举人,那于宗远就也能得到世职了,到时候于指挥使再运作一下,给二儿子弄点军功,让于家这一门开枝散叶,要是分出两个将门出来,也是光宗耀祖了。

  咱们福建的俞大猷,之前也不过是世袭千户,现在不也是浙江副总兵了吗?

  不就是掏钱吗?于指挥使也想通了,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该花的钱就要花!

  等到十月份的时候,各府县陆地上的倭乱基本平息,陆地上的道路也重新恢复通畅。

  只是海路还处于完全断绝的状态,只可惜海战这种事情,不是靠着赏钱和士兵的勇敢就能有用的,福建的乡绅豪强再有钱有势,也不可能私自建造战船,组建舰队,他们是真的打不过“鹿大王”啊!

  和县城的交通恢复之后,南平县内又重新回复了安宁,海瑞就派人来通知苏泽,十月中再进城读书。

  随着各地路上交通的恢复,倭乱时期都没有停刊的《拍案惊奇》,销售迎来了更进一步的增长。

  增长的原因自然是《拍案惊奇》开始卖到外县去了。

  之所以《拍案惊奇》能够卖的这么快,还要感谢方知府的夫人李氏。

  李氏对于苏泽的《牡丹亭》非常欣赏,对于连载《牡丹亭》的《拍案惊奇》更喜欢。

  李夫人虽然有一个进士丈夫,一个举人弟弟,但是平生不爱阳春白雪,就爱下里巴人。

  李夫人不仅仅爱看戏,还爱排戏。

  她从女儿手上抢过来的诗社,变成了夫人们的戏曲社。

  李夫人干脆自己在戏曲社拍戏唱戏。

  戏子虽然是贱业,但是夫人小姐们排戏又不演出赚钱,就是一个玩票娱乐,自然谈不上什么贵贱。

  听说那位松江府来的拓湖先生,有时候也会扮上戏装上台唱几句,也没人说他有辱士风啊。

  可是唱戏要置办行头,还要雇佣乐队,原本方如兰好不容易筹措的经费,已经所剩无几了。

  在府衙的林显扬知道了这件事,立刻派人通知苏泽。

  苏泽让人找到了陈朝源,让他立刻起送一份契书送到府衙去,每月捐出《拍案惊奇》杂志社的两成利润,赞助李夫人发展本府的文化事业。

  果然这招一出,参加曲艺社的夫人们对《拍案惊奇》杂志社的好感度立刻翻倍。

上一篇:我就是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