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648章

作者:江边鱼翁

  它每年都要夺走很多条鲜活生命。

  结肠管状腺癌,最怕遇到低分化癌。

  它与正常的腺体结构相差甚远,甚至呈弥漫浸润性,其管状结构不明显,所以预后非常差。

  “谢谢赵总信任,咱们再说说费用。如果查出来凝血没问题,五万可以给您包干。如果查出来凝血有问题,那恐怕需要七万,甚至更高一点。”

  李敬生咬咬牙,报出了一个算是天价的手术费。

  高端客户对费用普遍不敏感。

  这个患者的手术风险高,他必须多报一点。

  没哪个医生敢保证一直不失手。

  李敬生同样保证不了。只要手术失败,到时候十有八九要向家属赔偿。

  既然风险大,自然要确保利润足够高。

  “七万就七万,没问题的,只要给我把手术做好,康复后再封你一个两万的红包都没问题。与命比起来,多个几万,真无所谓。”

  赵总太豪了。

  双方就这样约定好了。

  李敬生让赵总到人民医院抽血做凝血化验,自是不提。

  难得来田主任这里一趟,他顺势向田主任请教了一些关于肠镜、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疑难问题。

  田主任在消化道领域深耕多年,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擅长。

  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简直到了化境。

  临床经验更是无比丰富。

  要说田主任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胃肠领域的医术较为均衡,并没有特别擅长的疾病。

  两人畅谈了许久,田主任想起什么,对他道。

  “李医生,看看这个患者的情况,你觉得能通过胃肠镜解决吗?”

  他把一个患者的资料从电脑上调出来。

第488章 估息治疗基本是死刑,内镜创新之路

  这个患者的病情同样不算特别复杂,已经明确诊断为早期胃癌。

  但是癌症的位置在贲门,比较特殊。

  贲门位于食管与胃的交接处,算是进入胃的一个缓冲地带。

  它也常被医生们戏称为胃部的入户门。

  患者的肿瘤很大,接近五厘米,做常规手术要把贲门切掉。内镜手术则很难处理直径超过2cm的肿瘤物。

  “这么大的肿瘤,通过胃肠镜解决,我比较担心复发诶。”

  李敬生实话实说。

  内镜这些年发展迅速,很多患者了解了这门新技术的优势后,不管什么病,只要医生告之需要手术处理。病人就会提出,能不能做内镜手术。

  当然,站在患者的立场,提出这样的要求并没有错。

  因为做传统的大手术,需要开胸开腹,创面大,恢复时间长,风险也是特别高。

  内镜手术的创伤小,恢复时间短,风险相对要小很多。

  对于一些身体患有基础疾病,本身就很差的病人,尤其友好。

  内镜刚出来时,曾经有内镜医生牛B哄哄的在一次学术交流大会上对传统外科医生们说,内镜手术可以把传统手术的禁忌症,变成适应症。

  当时确实引起了一定轰动。

  内镜也并没有吹牛皮,真的把很多只做估息治疗的病人,从绝望中拉了出来,帮助他们重新恢复健康。

  说不上活人无数,至少也为人类医学立下了赫赫战功。

  只是因为是一门新兴的医术,自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不成熟,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比如内镜手术对付超过2cm直径的肿瘤,就显得很弱。

  它需要分块分段切除,而不是完整的一次将整个肿瘤切掉,这导致手术很难切干净,非常容易复发。

  所以,医生坚持让某位患者做传统手术时,患者就别一根筋的一味追求高效,安全。

  没切干净,肿瘤复发,还得再次手术。

  而且复发的次数越多,理论上来说,扩散、转移的风险是呈几何倍数增加的。

  “患者的年龄你也看了,偏大。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做传统手术,根本没哪个医生敢接收。我已经让患者的家属去外科那边问遍了,就算是一位特别头铁的主任医师,看了患者的情况后,也是连连摇头。

  给出的意见就是让患者买点中药喝喝,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多出去走走看看。”

  这基本上就是劝患者别治了,等待死亡。

  田主任此刻露出一丝愁容。

  看得出来,他是发自内心的为患者感到担忧。

  别的医生可以叫患者吃点中药,吃喝玩乐渡过所剩不多的时间,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只要患者有要求,他就必须想尽办法为患者治疗。

  “患者已经七十五岁,算是高寿了。他的治疗意愿特别强烈吗?”

  李敬生问道。

  “患者倒是看得开,对生死看得很淡。但是患者的妻子坚决要求为患者治疗,哪怕是把夫妻俩住的房子卖了,也要给丈夫治疗。这对夫妇很恩爱,丈夫和妻子几乎形影不离。患者的妻子私下还找到我,说是老伴如果不在世了,她也想跟着一起下去。

  老人的儿女知道了母亲的想法后,也表示不管花多大的代价都要治疗父亲的胃癌。”

  早期胃癌本身就有很大希望治愈。

  因为患者的身体无法耐受手术,没医生敢开这个刀。

  这基本上就是对患者判了死刑。

  患者的妻子与其感情深厚,相爱数十年,明确表示丈夫死亡,她也不想再孤独的活着。

  这等于给老俩口都判了死刑。

  李敬生听了后,开始认真研究患者的情况。

  “田主任,我现在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您给我一点时间,我回去再研究一下。尽量帮助这位患者找到可以手术治疗的办法。”

  人命关天,李敬生没有那个本事,自然不敢瞎逞强。

  他决定回诊所后,再查查资料,从别的医生做过的成功手术中,取经。

  借鉴加创新,这是他达到目前的高度后,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任何一位医生,或者科学家,只要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就需要创新。

  否则,只是一味的沿着前辈们的道路行走,到了尽头后,就会无路可走。

  这时候,创新才能继续进步。

  回到诊所后,李敬生查看着自己的医术属性面板。

  医生等级已经达到了主任级别,再想要升到下一级,需要一万点经验值。

  目前积累的医术生命值是8729点。

  这还是他有意存着。

  一些暂时用不上,或者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的医术,他都没有再继续升级。

  留着这些生命值,他的本意是为了应付不时之需。

  现在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必须防止被人打脸。

  特别是竞争对手打脸。

  因为只要被竞争对手击败,他的声誉立刻就会一落千丈。

  居安思危,他必须尽可能的积攒大量生命值,确保永远能在危机降临时爆发。

  他把医术属性面板看过后,决定暂时不升级任何医术。

  至于医生等级,达到主任医师后,已经够用了。

  尽管现在只是三级主任医师。

  有这个等级,基本足够了。

  以后攒下了更多的生命值,再考虑把等级继续提升。

  他打开电脑,开始上网查询一些关于内镜技术的相关资料。

  虽然各大医院的医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赢得在医学界的地位。但是能够借鉴学习的并不多。

  甚至有一些,在他看来就是沽名钓誉。

  内镜手术最早起源于国外,按理说,肯定是国外最先进的几个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最为成熟。

  他进入医学网站,检索相关的国外内镜文献资料。

  找到了不少干货,但是他都已经学习过。

  仿佛内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世界都陷入了一种近乎停滞不前的状态。

  李敬生的眉头皱了皱。

  国人特别勤奋,而且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两大人种之一。

  还是看看国内医生们的创新。

  他开始从一堆的‘垃圾内镜技术的文章’中搜索着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还真别说。

  换了一个思路后,他明显开始有一定收获。

  其中一位县级医院的医生提出电凝标记的好处。

  内镜手术处理病灶,通常有多种方法,电凝和电切,应该是用得最多的方式。

  现在的射频消融也用得比较多。

  反正都是各有优缺点。

  电凝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防止出血。

  电切则对凝血功能有障碍的病人不太友好。

  做内镜手术时,用电凝的方法标记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以前也看到有医生提及过,但是并没有这位县城医生运用得这么精深。

  李敬生顺着这条思路琢磨开了。

  电凝标记肿瘤,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如果在这个肿瘤四五毫米的边缘处做一圈的电凝标记,不就能够很好的确保把肿瘤切干净吗?

  李敬生的思路打开后,眼神变得晶亮。

  他不是什么外科天才,但是他的思路一直很灵活。

  “把病灶标记的问题解决了,确保手术时能够干净切除整个肿瘤,既不会多切,也不会少切。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需要分块分段切除,仍然有可能造成病灶残留。

  有没有办法能够把整个肿瘤完整的剥离呢?”

  内镜存在一定局限性。

  它不像传统手术,因为它的体积本身就比较小。

  就好比拿着一柄刃口只有一厘米的刀子,要把一块巨大的猪肉一次切开,这根本办不到。

  李敬生绞尽脑汁的思索着。

  他不再寻找内镜方面的文献资料,而是搜索如何把肿瘤整个完整剥离的资料。

  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上一篇:全位面恶魔导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