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906章

作者:张围

  陛下带着眼镜的模样,让人看着很不习惯,李君羡低声道:“回陛下,坊间议论不少,有人说这是妖言惑众,倒也奇了还有不少人赞成骊山。”

  “你也觉得这是妖言吗?”

  李君羡连忙低下头,不敢答话。

  “骊山的学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张阳看待世间万物与常人不同。”

  李世民双手背负,又抬首道:“他找不到典故来论述,就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其实张阳久居骊山根本就没再见过袁天罡,只不过想出这么一个故事,就是为了完善他骊山的学说。”

  闻言,李君羡神色恍然道:“陛下明鉴。”

  这当然是明鉴了,陛下只是光凭这个故事就能够判断出张阳的意图与目的。

  骊山村子外,依旧在修路,铁轨的铺设很费劲,进度十分缓慢。

  骊山村内,李泰又将蒸汽机检查了一番,深吸一口气,心头带着期待:“姐夫,这一次一定会成功的。”

  经过这一次改进,原本内部构造复杂的蒸汽机车简化了不少。

  张阳揣着手惆怅道:“刹车都还没装好,就这么驶出去不太好吧。”

  “无妨,它能动起来就谢天谢地了。”

  这一次李泰也没抱太高的预期,目前刹车还不是必须的,能动起来就不错了。

  蒸汽机车内的炉子已经烧了好一会儿了,直到一声汽笛声响起,车子终于动了起来。

  它上方的烟囱喷着黑烟。

  起初它的速度还很慢,孩子们跟着跑了一段路,车子的速度便越来越快,直到孩子们跟不上了。

  眼看车子行驶出了村子,李泰的神色振奋,“姐夫,我们又成功了。”

  张阳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汽笛声有点不对劲,再看看吧。”

  李泰翻身骑上马,带着自己侍卫跟车追了下去。

  阎立本还驻足在原地,他到现在还有些恍惚。

  张阳拱手道:“阎大匠辛苦了。”

  阎立本回神,抚须道:“老夫不过是在骊山原本的造物上加以改进而已。”

  “我们骊山学术派一直都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

  “嗯,老夫看了很多骊山的书籍,颇有收获,蒸汽,热力,受力面积,杠杆原理都是很有意思的学识。”

  “阎大匠能有所收获,在下庆幸。”

  阎立本沉下脸又道:“既然在骊山给你做事还债,老夫自当等铁路修建完成,再行离开。”

  “我相信阎大匠信守约定。”

  它从骊山出发,速度越来越快,一路朝着长安而去。

  官道上的行人纷纷驻足,看着这个吐着黑烟的大家伙许久说不出话。

  他们看到了平生从未见过的怪物,叫声很响,响彻四野。

  李泰策马在车旁,对车内的人大声道:“炉子怎么样了?”

  车内有俩人,一人在添煤,一人手拿着拉栓一拉,汽笛声再次响起。

  炉子正烧着就需要不停地排气释放些压力,拉栓每拉一次就能释放一些炉子的压力,不然会炸的。

  听着蒸汽机车的“咵嚓”声,李泰闭眼又听了一会儿,这一次就听到了蒸汽机内有了一些杂音。

  他大声道:“快跳车!负荷不够了。”

  言罢,车内的俩人慌乱看向一旁,不远处有块泥地,弃了车纵身一跃。

  也顾不上蒸汽机车了,李泰上前问道:“人怎么样?”

  侍卫上前确认,俩人身上都有擦伤,又是检查一番,“无大碍。”

  李泰松了一口气,看了看来路,做好标注记录距离,“这一次走了十里地。”

  “魏王殿下,那车……”

  望向远处,蒸汽机车已经跑得很远了,靠近长安城地界的时候,终于炸了。

  炸声很大,惊动了长安城内的官兵。

  李泰带着人收拾这里,一群侍卫将支离破碎的零件放在推车上。

  他们心情低落,“魏王殿下费心两个多月造出来的车,就这么毁了。”

  不多时,官兵来了,带着官兵来查问的是裴行俭。

  “听闻骊山有一个怪物往长安城跑来,便来看看。”他行礼道:“下官京兆府尹。”

  李泰瞧着裴行俭笑道:“惊扰长安令了。”

  “魏王殿下,这是何物?”

  “一种车,可以运送货物,今日拉出来试了试。”

  车头已支离破碎,车尾还算完整,裴行俭绕着走了一圈,让人照模照样画下来。

第八百五十九章 钨矿

  蒸汽机车支离破碎满地,官道附近的人都看了过来,因有官兵在他们也不敢凑得太近,只能远远看着。

  裴行俭让一旁的小吏做着记录,又道:“骊山造物还真是神奇。”

  李泰一脸遗憾道:“还是失败了,让长安令见笑。”

  裴行俭颔首道:“说什么见笑,往后还有这等奇物要拿出来用还望事先告知某家。”

  “长安令说的是。”

  李泰又是行礼,让人收拾完离开。

  这一次的蒸汽机走了十里路,比预想的要好,但炉子内部的负荷还是一个问题。

  不然蒸汽机的炉子随时要面对超了负荷就爆炸的风险。

  李泰一边想着带着人回骊山。

  裴行俭让人散了围观的路人,做了记录。

  牛进达的儿子牛朝,他来京兆府任职这才小半年,刚到京兆府就任职了少尹。

  “就让魏王这么离开了吗?”牛朝好奇问道。

  “嗯,你还想问什么?”

  都说裴行俭拜入了骊山,外界传闻裴行俭是骊山的弟子,这位年轻人能治西域,平天山,征波斯。

  后来才知道他是骊山弟子,人们一下子也都想通了,只有骊山才能教出这等出类拔萃的人物。

  牛朝满腹的疑问,又不知话该从何问起。

  只有裴行俭自己知晓,从未真正地拜入骊山的山门,只见过骊山县侯一次。

  裴行俭不觉得自己入长安这般高调之后有什么不好的,反倒是对立足官场有了许多的好处。

  从京兆府官衙拿出奏章之后,他整了整官服离开这里前往朱雀门。

  刚入长安城时候裴行俭才十四岁,现在的他已十八岁了。

  穿着一身官服,看着模样像是个意气风发的文人。

  走入朱雀门后,这里的官兵可不敢把此人当作寻常的文人来看。

  这个少年人在波斯打了好几场胜战。

  归长安城后,任职长安令没说几句话又杀了一个大食人,这年轻人任长安令总领长安城周边十二县,没人敢得罪他也没人敢招惹他。

  裴行俭走到门下省就有小吏匆匆走来,“不知长安令此来可是要递交奏章?”

  “嗯。”他将奏章递上。

  苏定方刚从门下省出来,见到来人笑道:“原来是裴都护。”

  裴行俭将手中的奏章给小吏,叮嘱道:“这是关于骊山今日行状的记录。”

  “喏。”

  等小吏离开,裴行俭才回道:“在下如今是长安令,任职京兆府。”

  苏定方上下打量着裴行俭,又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不错,便问道:“可有空闲?”

  “回长安城之后有的是空闲。”

  苏定方抚须一笑,“寻个酒肆,喝口酒水?”

  裴行俭点头,“喏。”

  苏定方如今是左骁卫大将军,也是尉迟恭大将军的左右手,从军功上来说,苏定方跟随李靖的大将军拿下颉利可汗,立功之后便是左武卫的中郎将了。

  又平定吐蕃之乱,一直在左骁卫任职将军,是三品官阶。

  裴行俭跟上脚步问道:“苏将军也时常要递交奏章吗?”

  苏定方笑道:“辞官。”

  “辞官?”裴行俭又看了看苏定方,上下打量道:“苏将军正值壮年。”

  苏定方叹道:“闲着无事就来辞官,今年辞了十余次。”

  “是……是吗?”

  “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答应。”

  今天有些热,裴行俭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问道:“一年辞官这么多次?”

  苏定方笑着,见怪不怪地解释道:“朝中要辞官的人太多了,立功了就辞一下官也都习惯了。”

  “啊……”

  裴行俭默然。

  觉得这个朝堂挺有意思的,大家都是性情中人。

  不承想,朝堂还有辞官风气。

  苏定方一路走着又道:“你看赵国公辞官都多少次,前些天还想辞了中书令一职。”

  “是吗?”

  “是的。”

  “某领教了。”

  俩人走入一家酒馆,要了一些饭食,一边吃着。

  裴行俭此时抱着学习经验的心态,小心翼翼问道:“苏将军辞官这么多次,陛下就没有恼怒?”

  “那倒没有。”

  裴行俭感慨道:“陛下仁德呀。”

  说罢,苏定方朝着长安城方向作揖。

  见状,裴行俭也是行了一礼。

  酒菜上桌,俩人便大快朵颐,听到一旁还有人在议论今天城外发生的事,不愧是骊山,以前只道骊山造火器,现在都开始造吐黑烟的怪物了。

  开了眼界的事情回味无穷,当时见到的人并不多,在长安城议论这件事的人不少。

  “你是骊山的弟子?”

  裴行俭点头,“外门弟子,受骊山县侯的指点,不过县侯从未说过在下是弟子。”

  苏定方点头道:“原来是假的。”

  “假的也可以是真的。”

  “倒也是,张阳不会计较这种事。”

  裴行俭又道:“若是有人想要假借骊山之名牟利,下官绝不放过他们。”

  苏定方喝下一口酒水,皱眉道:“你去西域是张阳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