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488章

作者:张围

  没有人去打听这些西突厥人的下落。

  使者们还沉浸在这片繁华中。

  早朝结束的时候雨也停了,张阳皱眉走出太极殿,处默已经派人去给高昌送信,让高昌人去打探昭武九姓的下落。

  昭武九姓在西域这么久,拥有的情报和消息渠道众多,也佩服他们这一脉的凝聚力。

  这些人能够为外交院所用那是最好。

  要是不能为社稷出力,不如杀之而后快,现在他们可以在混乱的西突厥掺一脚,以后的胆子说不定会更大。

  西域那片地区很混乱,也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以后还是要多打算才是,外交院想要的成果不能让这些人抢了蛋糕。

  张阳从太极殿右拐,走向甘露殿。

  陛下下了朝之后,就会在甘露殿用饭的。

  到了殿前,陪在李世民身边的老太监王公公果然就站在这里。

  张阳笑着招呼道:“陛下可在?”

  王公公躬身道:“县侯稍等。”

  他转身入殿禀报,不一会儿就出来了,“陛下说了,县侯入殿便是,以后要来请见也不用禀报了。”

  张阳闻言走入殿中,低语着,“御史台盯上外交院了。”

  李世民吃着一碗稻米饭,饭食中还有些菜叶子,米饭配着菜叶子也能吃得香。

  看到这个小子犯难的神色,李世民把碗里的饭食吃完,“真以为你和徐孝德是莫逆之交,没想他能查到你头上。”

  张阳干脆在一旁坐下,“他一身正气,一心要为社稷不会顾及我和他的关系。”

  李世民擦了擦嘴,让内侍太监撤走了碗筷,“你能够照顾骊山一地乡民,也从来没有想过从乡民手中得到什么,外交院来历不明的银钱,不就是倭国人给的。”

  张阳点头,“既然陛下清楚,我现在来和陛下分赃。”

  李世民冷哼一声。

  “陛下若不想要,那就算了。”

  “慢着。”李世民颔首叫住他,“以前朕不觉得,典籍上记载都说那片岛屿贫瘠,国不像国,既然他们能够三番五次送银矿过来,朕现在信你的话了。”

  张阳笑道:“陛下英明,要不要现在派兵攻下高句丽,再以高句丽为码头造船攻打倭国?”

  知道陛下饭后喜欢饮茶,王公公泡上一碗茶水放在陛下面前。

  又泡了一碗茶水递给张阳。

  李世民叹息道:“你看看这些使者,他们如此重礼节,朕此番轻易派兵攻打他们,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此事好办,我这让人假冒之,在承天门前扔垃圾以大不敬之罪攻打。”

  看着自己的女婿,李世民半晌说不上话。

  张阳又道:“陛下觉得如何?”

  “朕胸怀天下,自当让四海臣服,岂能出此下策。”

  “臣明白了,有些事情陛下不能做,可以让别人去做,您爱惜名声。”

  “朕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语。”

  “陛下能给我人手吗?”

  “你需要多少人手?”

  殿内君臣之间的低声谈着话,半个时辰的谈话就决定了倭国的命运。

  这次谈话非常地顺利,张阳走出甘露殿心情很不错。

  “姐夫!”李治站在不远处大喊道,再是快步跑来。

  “晋王殿下有什么事吗?”

  李治跑到近前,抓着姐夫袖子委屈道:“解不开,那道题到底要如何解开?”

  “晋王殿下知道拔火罐吗?”

  李治不住摇头。

  张阳小声道:“其实火焰燃烧会消耗一部分的空气,具体的原因你可以去问问太医署的卢照邻,病方中就有类似的记载,晋王殿下可以从这方面尝试去理解。”

  “这就去问。”

  等保护李治的宫女吃力追来,见李治又跑开了。

  张阳拱手道:“不好好走路非要跑着去,孩子正是最活泼的时候,辛苦了。”

  两位宫女跑了一路面色通红,满是怨气地瞪了眼这个年轻的礼部尚书,有苦说不出。

  她们咬咬牙又跟上李治的脚步,一路跑着。

  “县侯如此年轻便是礼部尚书,又有陛下的信任,才华出众还能写书红楼梁祝这等故事,宫里的这些小姑娘时常会议论。”王公公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自己身后。

  这宫里的太监走路都不带声的吗?

  张阳下意识回头看了看。

第四百七十三章 这只是开始

  寒冷的空气在北方呼啸,高纬度冲下来的寒潮到了温暖的关中就成了大片的积雨云。

  甘露殿前,几滴雨水落下,好雨知时节,这对春耕来说是个好消息。

  王公公一脸的微笑,“张尚书是丢什么东西吗?”

  张阳皱眉看着地面,又收回眼神,“没什么,我先回去了。”

  王公公躬身行礼。

  一路走着,张阳时不时回头看。

  这惹得王公公不解地看着自己的鞋子,很是好奇,这是在看什么?明明靴子上没别的东西。

  与皇帝谈成了条件,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至少先给以后的风险上个保险。

  张阳走到礼部门前,小油纸伞要拿回家,这还是媳妇自己做的雨伞。

  李百药站在礼部门前,看着漫天的雨水低声道:“当初觉得时机未到,现陛下要重修凌烟阁,西域平定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张阳点头道:“对呀,形势一片大好。”

  李百药皱眉道:“张尚书不觉得最近要让陛下去泰山封禅的声音更多了吗?”

  “有吗?”

  “张尚书平时不好交友,也不来朝野走动听到的自然少了。”

  雨水再次飘下,李百药低声道:“四年前阴山大胜,第二年朝中就有人劝谏让陛下泰山封禅,那时候河西走廊还未收回,西域也还未安定。”

  “起初陛下是严词拒绝的,陛下自认功绩不足以封禅泰山,不过随着进言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看得出来陛下动摇了,后来陛下心意已决不去泰山,也不再让人提泰山封禅的事情。”

  对帝王来说泰山封禅是一件极大的荣誉。

  李世民当初把持这份虚荣,没有急着去泰山封禅,反而给他带来了更好的正面评价。

  不在意这些虚名,一心为政事勤勤恳恳值得肯定。

  皇帝也是有脾气的,李世民不是李建成。

  世家门阀以及那些士族他们更希望在皇位上讲究立长立嫡,那时候站在李建成身后的士族门阀众多。

  他们并不欣赏手握兵权的李世民。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这个节制天下兵马的天策上将,在玄武门下手。

  事后士族对李世民的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直到现在李世民即便是在阴山大胜,拿住了颉利可汗,并且平定了北方,这些门阀士族对天可汗的依旧颇有微词。

  现在李世民想要节制世家,开辟科举,也引起了世家抵制。

  这一次皇帝与清河崔氏扛上了,首当其冲就是清河崔氏这个立足中原七百年的士族门阀。

  李百药叹道:“这一次陛下会去泰山封禅吗?”

  张阳颔首道:“他的心思……谁知道呢。”

  撑着雨伞,张阳迈步走入了雨幕中。

  甘露殿内,长孙皇后端着一碗祛火的苦茶放在一旁,“听宫里的人说张阳又来见过陛下的了?”

  李世民接过苦茶喝了一口,“为了那些使者的事情,他需要过问朕的意思。”

  祛火的药材很苦,尤其是其中的莲子芯。

  一口气将这碗茶喝完,李世民又拿起一块红糖放入嘴里含着,“张阳这个孩子总是与朕谈条件。”

  长孙皇后皱眉道:“陛下,答应他的条件了吗?”

  李世民稍稍点头,“朕不答应又当如何,与这个小子谈将来,谈承诺,他不会相信,他更相信字据,与朕谈条件,在朕与他君臣之间互相都能够得到好处,这才能让他踏实。”

  长孙皇后帮着整理着散落在桌案上的奏章,需要批阅的奏章一年比一年多。

  很多时候都是这里的宫女和太监,又或者是陛下的起居郎来整理。

  宫女和太监有时候又不知道什么样的奏章该放在何处。

  倒是皇后能够找到哪些奏章需要陛下及时批复。

  看皇后将茶碗交给一旁的宫女,李世民又道:“这小子要是能够办好也就罢了,若事情办不好,朕一样会严惩他。”

  宫女站在一旁,安静听着这些话语。从头到尾,长孙皇后都没有问过陛下和张阳达成的条件。

  也不会去问陛下让张阳去办什么事情。

  陛下会主动说也就罢了。

  只要陛下不说,皇后平时也不会过问政事。

  二月这场雨下了半月,一直到了三月雨水这才停歇。

  许敬宗和张大象带着一马车的书籍站在长安城外。

  先是打开箱子,看了看其中的书籍,张大象皱眉道:“这都是佛经吗?”

  许敬宗点头道:“没错,我们尚书安排的。”

  眼下朝中开始限制佛门的发展,从前隋打乱现在的大唐就是人口凋零。

  佛门不事生产,更不利于大唐发展人口。

  长安城周边不少寺庙也都被拆了,名僧波颇更是离开了长安城出了潼关之后远遁他乡。

  张大象狐疑道:“尚书是想要佛门在倭国兴盛吗?”

  许敬宗笑道:“这些经书也挺好的。”

  几个倭国而来的使者从长安城出来了,许敬宗稍稍一礼,“这马车中的书籍便交给你们了。”

  倭国使者很是客气地行礼。

  许敬宗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我们中原一直以来欣赏有志之士,据我们外交院所知,你们王室苏我氏给予了左右大臣不小的权力,在下官看来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次使者为首的就是中臣镰足的儿子,苏我王室给他们家赐姓藤原,在他们那里王室赐姓是一个莫大的荣耀。

  藤原低声道:“不知道许侍郎可有什么谏言能够告知下臣。”

  许敬宗笑道:“长久屈居人下不是好事,你们可以借此经书收更多的门生,以此来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至于那左右大臣也可取而代之。”

  “希望下一次再见到你,你已拥有更高的地位,不然以后派来使者可不是你了,你终究会被人遗忘的。”

  藤原眼色中闪过坚定之色,“鄙人必定铭记在心。”

  许敬宗又道:“可惜这一次没有给你们争取到国号,我们外交院更喜欢与熟人打交道,若是下次你再来大唐,带着天可汗所赐的国号回去,那将会是一个莫大的荣耀,还望尔等回去路上多多思量。”

  藤原沉默了半晌,“此次能否带其余的族人回去。”

  “使者的意思是说那个发了疯的和尚吗?”

  “我们的人几经劝说,他疯疯癫癫一直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