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347章

作者:大罗罗

随后他仅以1000女兵和1500辫子军守卫君士坦丁堡,同时命令巴海率领8000辫子军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城略地。而每当奥斯曼人派兵来试探,常宁就来个城门大开,并让那1000女兵再去诱敌……结果奥斯曼人愣是不敢进攻,活活得给唬住了,还以为常宁的精兵都在君士坦丁堡。

在克里米亚之战后,常宁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军事天才”,并且在彼得一世前来君堡加冕成为东罗马皇帝后,被封为东罗马帝国摄政王和加拉塔大公(加拉塔就是那座隔着金角湾和君堡对望的要塞),算是登上了人生巅峰!

而彼得一世因为君堡周围的地盘依旧被奥斯曼帝国所占有,所以没有继续留在君堡,他在加冕之后就返回了莫斯科,而将君堡和东罗马帝国(这个帝国只有君堡附近的地盘)的实际管理权授予了常宁。同时彼得一世又册封拥有黄金家族血统的福全为克里米亚汗国大公,将克里米亚汗国变成了罗刹的附庸。

而成为东罗马帝国摄政和加拉塔大公后的常宁,依旧活跃在欧洲和西亚的战争舞台上,他不仅屡屡击败奥斯曼帝国,逐渐扩大东罗马帝国的地盘,最终将整个色雷斯(包括希腊北部、保加利亚南部和君士坦丁附近巴尔干半岛上的土地)都变成了东罗马帝国的领土。

而且他还积极参与罗刹国同波兰、瑞典之间的战争,哪怕在摄政公主索非亚病逝和彼得一世亲政后,他也依旧作为大彼得最倚重的将领活跃于欧洲战场之上,直至大彼得在1725年去世,常宁才不再参与罗刹国的对外战争,返回君士坦丁堡继续担任帝国摄政,并在那里度过余生……享年77岁!

这真是没有天理啊!

常宁这么一个弑兄盗嫂的贼人,他的后半生竟然好像得了上天青睐一般,几乎完美无缺,而且寿终正寝,还子孙满堂,甚至还把东罗马摄政王和君士坦丁堡保护者变成了世袭的职位,到目前为止已经往下传了三代——朱玄业这辈子的阿玛朱曾志就是第四代东罗马帝国摄政和君堡守护者。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朱玄业的兄长朱玄武将会成为第五代摄政和君堡守护者……天理何在啊!康熙不仅投胎成为害死他还让他背锅成为大清末帝的常宁的玄孙,而且还不是家里的长子,没有资格继承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常宁留下的家业!

上辈子有皇位可以继承的康熙,这辈子好像要面对一个“惨淡”的人生,都不知道该怎么奋斗了?

而另一个让康熙陷入沉思的问题——我在哪儿?则相对比较容易回答。

康熙现在在君士坦丁堡的宅邸当中,这是他的私人住宅,位于君士坦丁堡的第四区,靠近圣索菲亚大教堂——那里是常宁的埋骨之地,索非亚公主和福全斯基亲王也安葬在那里,常宁所有的子孙和子孙们的妻子在死后也会安葬在那里……

不过康熙现在还没有心情去思考他自己死后埋哪儿的问题,因为他还需要思考一下他在什么时候的君士坦丁堡?

现在好像是天兄诞生后的1800年……康熙想了想,他上辈子好像是1683年也不知道是1684年驾崩的,也就是说死了100多年了!

100多年……李中山和朱三太子这两个逆贼肯定也已经不在了!

一想到李中山和朱三太子,康熙的脑子里就又多出许多奇奇怪怪的记忆……大明那边现在好事是共和120多年快130了!

当然了,李中山和朱三太子这俩逆贼早就不在了。朱三太子死得比常宁还早几年,虽然当了一辈子傀儡,临了却得了“明圣祖”的庙号!而李中山则是和常宁前后脚没的,谥号“忠”……称“大明英忠王”。

另外,这俩逆贼活着的时候一样没有遭什么报应,全都是寿终正寝的……老天没眼啊!

而共和大明在这对君臣的治理下,也是国力鼎盛,称霸环太平洋地区!不仅本土辽阔,而且还效仿西周,在大明的版图之外大搞封邦建国,前前后后搞出了几十个儿子国、孙子国、曾孙子国……

不过……共和大明在朱三太子、李中山相继离世后,也开始盛极而衰了!

首先是朱三太子的儿子,庙号玄宗的朱和垣不甘心和他老爹一样,一辈子当宰相和议政会的傀儡,开始各种搞事儿。而且由于李中山这一代共和功臣都已经离世,新一代的执政者又大多是复国勋贵的儿子,他们自己的权力也有相当部分来自世袭。而在圣祖朝时候被封出建国的皇子、王子、公子们,大多也在本国执政掌权。

虚君共和,仅仅在大明本土实行!

所以明玄宗对世袭权力的追求,就显得相对合理了!

朱和垣的要求不仅得到了朱明皇室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一部分国士、国人的支持,在议政会中还出现了“尊皇党”和天地会分庭抗礼。

而从玄宗朝开始,大明的相权和皇权之间就一直处于激烈斗争之中……

虽然没有因为相权、皇权之争而引发内讧——斗争还被限制在议政会当中,双方依靠多数票表决和修改《大明约法》的方式,增加或限制君主权力。

但是这种旨在围绕君主权力进行的斗争,还是撕裂了大明的议政会,并且影响到了大明的对外政策——共和派大多是功臣之后,当然希望和他们的父辈一样,通过对外战争积累威望,压制皇权。

而明玄宗则高举和平大旗,反对亲率开战,以争取国人、国士的支持。

结果大明的天地会共和派在议政会中占了上风,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明-金帐汗国战争”……大明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虽然成功灭亡了噶尔丹开创的汗国,但却没能守住遥远的草原,最后金帐汗国的故地都被盘踞河中的大周国所占有。

而大周的吴家皇室又和大明功臣集团之间存在密切的联姻关系……这又极大损害了天地会共和派的威望,使得尊皇党得以在明玄宗的支持下掌握大权。

随着尊皇党的上台,许多对朝政失望的勋贵子弟又迁往各家拥有的藩国,使得共和派、勋贵集团进一步式微……大明就此进入了长达20年的玄宗执政时期。

而明玄宗掌权后,又开始沉迷修道和美色,还开始和阿兹特克共和国发生冲突,甚至发生了一场不必要的战——玄宗想迫使阿兹特克共和国臣服!

而这场战争又因为得不到美西合众王国、南大陆合众王国等大明属国以及功臣集团的支持,而进展缓慢,最后只能以平局收场(其实就是打败了),明玄宗和大明的威望双双受损,而且大明对“儿子国”和藩属国的控制进一步放松。

李中山精心打造的大明藩属体系,开始崩溃!

想到这里,康熙就低声嘟哝道:“大明又走下坡路了……朕的大清,还有机会回来吗?”

第四百九十九章 康熙重生记——朕要反明复清!

一想到反明复清,康熙的热血就开始沸腾了!

那个朱三太子能反清复明成功,他康麻子凭什么不能反明复清成功?

而且仔细想想,这反明复清好像真的有戏啊!

大明本土自玄宗朝开始,就一直处于“君相之争”的内耗状态。天地会和尊皇党之间天天在议政会里面干架,丞相也很难连任,往往干完一个四年的任期就没有第二回了。而每一回相位易人,都会造成大明对内对外政策的重大改变!

而大明国内的这种内耗,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李中山为大明天朝打造的庞大的世界体系。因为大明的皇室和勋贵都是跨国权贵,分支遍布大明的世界体系。这种跨国分布的权贵体系,虽然能让大明和各“儿子国”和藩属国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紧密。但也容易将大明内部的政治给国际化了。

所以皇室和勋贵的对立,也造成了大明世界体系的分裂和动荡!

大明的众多藩属国的王室、公室,往往也会跟着他们在大明本土的宗家进行站队,形成了“共和派”藩属国和“君主派”藩属国两大阵营。需要指出的是,大明藩国体系中的“共和派”并不一定是“共和”的,而“君主派”也不一定是君主大权在握的。

另外,在华夏的世界体系当中,还存在着三个非藩属国,一个实力超过朱明皇室的杨氏王朝,以及大明平西王府这个怪胎一样的存在!

这些存在又让华夏世界体系内部的斗争变得更加复杂,简直复杂成了一团乱麻!

而根据康熙从朱玄业的记忆中找到的相关内容显示,华夏世界体系中的三个非藩属国(不算大明本身),分别是中亚的周帝国,同大明隔海相望的日本国,还有大洋彼岸新大陆上的阿兹特克共和国。

其中周帝国和日本国的情况都不大好,周帝国在太宗朝(吴世璠是周太宗)晚期一度征服了波斯,国力达到了鼎盛。

但随着吴世璠、吴世琮这对“明君贤相”的相继离世,周帝国内部也出现了“君相之争”。不过和大明的君相之争不一样,周帝国的君相之争其实是吴周皇室内部两大分支之间的斗争!

和吴周君相之争同时展开的,还有更加激烈的教派斗争!教派斗争的一方是来自中原的儒家仲由派——这是由一个什么孔府仲由堂发展出来的“原儒学派”,主张武装传儒,以儒学学堂为中心,团结儒门宗族。而另一方,则是中亚、西亚地区的传统教派……

不过真正造成吴周国力由盛转衰的并不是吴周内部的这些斗争,而是明玄宗发动的金帐汗国战争。

原本的金帐汗国和吴周互为依托,吴周依靠金帐汗国提供的大量骑兵完成了对波斯的压制,同时又不断入侵印度,向衰弱的印度帖木儿朝勒索岁币,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而金帐汗国则依靠从吴周那里获得的武器装备和罗刹作战,势力一度扩张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但是在大明摧毁了金帐汗国之后,吴周就失去了最可靠的盟友!

虽然吴周后来通过种种手段,在大明撤出钦察草原后,将其中大部分的地盘都收入囊中,也收拢了金帐汗国的汗室,并且将之变成了自己的藩属。可是残破的金帐汗国一系的蒙古部落已经无力为吴周提供大量的骑兵去压制波斯、入侵印度,同时吴周又必须为了保卫自己在钦察草原上的新领地和强大的罗刹帝国对抗!

于是,吴周的由盛转衰也就不可避免了,甚至连一度被吴周征服的波斯也因为一场大起义而丧失……

不过,衰弱下来的周帝国依旧有不容小觑的实力,特别是长期处于教派斗争最前线的儒家仲由派(又称原儒派)在帝国开始衰弱后,就得到了帝国的大力扶植,迅速壮大起来,最后成长为了帝国的支柱,并且开始在整个华夏世界体系中传播。就连君士坦丁堡也有仲由派的分支和学堂!

和一度强大的吴周不同,日本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一直处在混乱的动荡当中——谁让他们离大明太近,又不愿意和朝鲜一样完全大明化?不过随着李中山的去世,大明对于干涉和操纵日本内乱的兴趣也极具减弱,所以日本内战的烈度也极具上升!而高烈度的内战,往往无法持续太久。

所以,日本从18世纪末开始,就出现了再度统一的苗头。出现了统治除萨摩、大隅外整个九州的杨家;控制统治萨摩、大隅和整个四国的岛津家;领有本州西部十余国的毛利家;共同控制近畿和部分东海道地区,并且掌握日本朝廷的天皇家、堀田家、山内家;统治关八州的德川家;统治甲信骏远四州的前田家;统治北陆的上杉家;统治日本东北地区的伊达家等八大势力!

另外,长期的内战和较多的人口,又让日本国成为了华夏世界体系中雇佣兵的主要来源。甚至远在君士坦丁堡这边,都有日本雇佣兵团的存在!

大致上,只要有钱,谁都能从日本国内的八大势力那里雇到军队!

而日本雇佣兵的主要雇主,则是华夏体系中最桀骜不驯的阿兹特克共和国了!

这个共和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平西王府有点类似,是一个“跨体系”的存在,既是华夏世界体系的一部分,也是西方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正教)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领导阿兹特克共和国的则是激进的共和派——这个国家没有世袭的君主,甚至没有世袭的执政官,每个国人都有资格参选大总统,是“彻底”的选贤与能……当然了,被称为“阿卡普里科王朝”的传统的政治家族团体还是存在的!

因为阿兹特克共和国从根本上反对世袭君主,所以该国和大明天朝的关系,自从李中山去世后就开始逐渐恶化,等待明玄宗联合尊皇党掌权后,大明和阿兹特克共和国之间甚至爆发了一场漫长的战争……这场战争最后虽然打了个平局,但是却极大增长了阿兹特克共和国的威望,使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等列强。

在大明-阿兹特克战争后不久,放弃向了北扩张(在战后,大明的属国西美国和阿兹特克沿着比美墨边境更靠北一些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缺定了两国边境)的阿兹特克共和国又转向了南美洲,在吞并了西班牙王国的新格兰纳达总督区,又扶植了秘鲁总督区的共和派,支持成立了一个占有整个秘鲁总督区的印加共和国。

除了这三个华夏体系中的“非大明属国”之外,盛产太后的杨氏王朝也对朱明王朝的统治和大明天朝的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这个杨氏王朝就是那个杨起隆所创立的王朝,这个王朝不仅统治着朝鲜王国,还拥有众多的分支,这些分支分别又统治了日本九州大部、虾夷王国(虾夷岛和库页岛)、北美王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部)和北海王国(东西伯利亚沿海包括勘察加半岛),还在包括大明、阿特克共和国、平西王府在内的所有华夏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和非国家军政实体”内,拥有相当强大的影响力。

连康熙在这一世的生母也来自“金帐杨氏”,也就是杨氏家族在原金帐汗国内的分支,在金帐汗国灭亡后,金帐杨氏就和金帐汗国的绰罗斯王朝一起投靠了罗刹国。后来这两家和他们的部下,又被伊丽莎白女皇一起安排到了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帝国摄政王和君堡守护者的左膀右臂。

另外,杨氏王朝还有经营银行的传统,是华夏世界中数一数二的金融家族。金帐杨氏在迁入君士坦丁堡后,就在君士坦丁堡开设了君堡银行,并且将君堡打造成了一个为罗刹、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半岛各国权贵服务的金融中心……

至于朱玄业所在势力,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摄政、君堡守护、大明平西王府,虽然比不了吴周、阿兹特克、日本国和杨氏王朝,但是本钱也不小!

雄踞君堡一百多年,在罗刹国、奥斯曼帝国、巴尔干诸国当中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而且还拥有强大的君士坦丁军团!

这个君堡军团不仅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同奥斯曼帝国对抗了一百多年,而且还参加了罗刹国所有的大规模对外战争,是威震欧罗巴的精兵,被称为女皇之剑——这是因为君士坦丁军团在伊丽莎白女皇和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号称女皇手指向哪里,军团就打向哪里!

而朱玄业的曾祖父和祖父,还先后成为伊丽莎白女皇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人……

另外,平西王府还和阿兹特克共和国的“阿卡普尔科王朝”关系密切,和吴周王朝之间也存在联盟关系,甚至在日本国内也有许多朋友!

如果康熙可以成为下一代帝国摄政和君堡守护者,那一切就都有可能……

正胡思乱想着,花园的门口突然探进来一个瓷娃娃般美丽的脸庞,左右瞅了瞅,似乎在找什么人。

一看到她,康熙的心情就好了不少。

康熙还没撑起身,这张脸盘的主人,一个十七八岁,穿着一身灰色军服的高个子毛妹就大步走了来,到了康熙的躺椅跟前,然后优雅地行了个单膝下跪礼,开口就是流利的汉语:“我的王子,孔校长请您过去一趟。”

“孔校长找我?”康熙想了想,说:“我不是在养伤吗?我上次在意大利被法国佬用刺刀给捅了,脑袋还给砸了一下,必须得好好休养!娜塔莎,你去和孔校长说说,再让我养几天行不?”

“我的王子,”娜塔莎笑着说,“上次……是1799年8月的事情,这都过了几个月了,您的那点伤早就养好了!这一点我最清楚了……”

康熙翻了个白眼,但又不好训斥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女副官——君堡军团自常宁时代起就有使用女兵的传统。虽然在常宁去世后,君堡女兵就不再参加前线作战,但是她们依旧以医护人员、情报人员、女副官和女卫士的身份活跃于君堡军团当中。

“那好吧……”康熙只好勉为其难地从躺椅上起来,一边跟着娜塔莎往门外走去,一边没好气地问:“孔校长找我干什么?还是为了补考的事儿?”

孔校长是儒家仲由派在君堡的头头,也是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校长,同时又是帝国摄政和君堡守护者的高级顾问。而这个孔校长所属的君堡孔氏,则和平西王朱氏、金帐杨氏和君堡绰罗斯氏一起,并称君堡四大家族。

朱玄业(康熙)在跟随苏沃洛夫元帅前往意大利和法国人作战前,他就在君堡大学念书。因为不太用功,总是和自己的贴身女副官玩耍,所以挂了好几门课,到现在都没拿到毕业证书。而那个孔校长也不肯给他开后门,非要朱玄业去补考……考“儒学”、“满洲国语”、“大清国史”这三门课!

这让康熙怎么考?

一不小心考出个满分,他平西王家傻儿子的人设不就垮了?

到时候他的两个哥哥就该猜忌他了!

所以他得维持自己有勇无谋,不爱读书的学渣形象,然后在暗中找机会干掉哥哥,继承老爹的位子……等当上了帝国摄政和君堡守护,那他就能开始推进自己反明复清的计划了。

“不是为了补考,”娜塔莎说,“好像是为了安排你出国留学。”

“留学?”朱玄业一愣,“去哪里留学?”

“去法国!”娜塔莎笑着说,“摄政大人想安排一位王子去法国留学,顺便接近一个名叫波拿巴·拿破仑的人……摄政大人认为这个男人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拿破仑·波拿巴?”康熙想了想,“就是那个年轻的法兰西名将?他现在在干什么?”

娜塔莎说:“他现在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府第一执政!”

第五百章 康熙重生记——拿破仑莫不是有帝王之志吧?

君士坦丁堡大学的建筑都是神洲风格的,碧瓦朱甍,层楼叠榭,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肩并肩挨一块儿,都在君士坦丁堡第四区的中心地段。距离康熙现在居住的宅子也不远,出门走几步就能到了。所以他和娜塔莎两人就没骑马,而是步行往君士坦丁堡大学走去,一边走一边还东张西望,欣赏着这座“三教混搭”风格的国际大都市。

所谓的三教,就是儒家仲由派、东方正教会和天方教。现在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建筑,基本上就是这三种风格的。还有些个建筑还同时具有两教风格甚至三教俱全。譬如那座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既有东正教风格的大圆顶主体建筑,又有天方教的宣礼塔,教堂大门还修了中式的牌楼,牌楼上还挂着刻有汉字的牌匾,其中最著名一块还是当年的大明丞相李中山所赠,上面的字儿是“愿天父皇上帝保佑我们”……

康熙和娜塔莎打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口的那座牌楼前过的时候,一场东方正教会的礼拜仪式刚刚结束。来礼拜的群众都已经散了,几个东方正教会的神甫站在牌楼下说话。这几个神甫看着都是东西方混血,其中一个瞧见康熙一边东张西望一边领着娜塔莎在“遛弯”,就赶紧停止和人交谈,朝着康熙走了两步:“感谢天父皇上帝,老三你总算能出来走动了!”

“多谢彼得哥哥关爱,”康熙看了那人一眼,就笑着朝他一抱拳,“刚刚孔校长差娜塔莎来叫我,许是要我补考了。”

这个彼得哥哥是朱玄业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两人不是一个妈生的。朱玄业的妈是金帐杨氏出生的大小姐,而彼得哥哥的妈和娜塔莎一样身份,是朱玄业他爸爸朱曾志的女副官。

所以彼得哥哥的身份在纯正的神洲世界算是庶出,但是在君堡这个半神洲、半东正教的地方,就只能算私生子了。

私生子是没有继承权的,甚至不能继承高贵的“朱姓”和“常宁诺夫”这两个姓,只能跟母姓,他母亲姓彼得罗娃,所以他就姓彼得罗夫了。因为他的年纪比朱玄业哥仨都大,所以朱家哥仨都管他叫彼得哥哥。

而这帮君堡权贵的私生子因为没有继承权,所以在君堡从政从军从商的上升空间都不大,一般的出路就是做学问当神棍。这位彼得哥哥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既是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教授——专业研究孔老夫子,又是君士坦丁堡政教会的牧师——研究完孔子再研究圣子,两不耽误。

另外,他还是老爹朱增志的顾问,很得朱增志的信任,这次同样被委派了重任。

“娜塔莎没有和你说起去法国留学的事情吗?”彼得罗夫边问边看了娜塔莎一眼。

“说了,说了……”康熙笑道,“我只是怕补考又过不了……”

“这有什么好怕的?”彼得罗夫一招手,“走,咱们一块儿去孔先生那里,到时候我来出题考你,还怕过不了吗?”

“那我就放心了。”康熙只好舒了口气,然后跟着自己这位看着挺帅气的“野哥哥”一起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边上的君士坦丁堡大学。

君堡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儒家为体,西学为用”的综合性大学,除了传授和研究孔夫子的道理之外,也传授西哲、自然科学和军事学。

朱玄业在君堡大学主修的是军事类课程和数学,都学得不错,不过必修的儒学、满文和大清历史都挂了……所以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如果这次补考再不通过,那可就要重修了。

康熙跟着彼得哥哥,领着“娜塔莎妹妹”一块儿跑到君堡大学校长办公室的时候,就看见一个身穿“孔子服”,留着大胡子的男子,正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张椅子上擦拭自己的宝剑。

“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保罗·彼得罗维奇(彼得哥哥),哦,还有娜塔莎,你们都来了?”看见康熙、彼得、娜塔莎一起进来,这位穿着孔子服的孔大校长赶紧收好了长剑,笑着和他们仨招呼。

孔校长名叫孔庆锦,论辈份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孙,也是君堡孔氏的族长,还是君堡仲由堂的堂主。另外,他还是个学贯中西的人物,精通汉语、满语、蒙语、突厥语、阿拉伯语、罗刹语、希腊语和法语。而且他还修过雄辩术,经常找天方教、东方正教、罗马公教的大神棍辩经,还能经常取胜!所以他在欧洲、西亚的名望极高。人称“君堡孔圣公”!

康熙、彼得哥哥、娜塔莎妹妹一块儿给“君堡孔圣公”行了一礼,然后都恭恭敬敬在他老人家跟前站好了,等着训话。

君堡孔圣公摸着自己的大胡子,笑着将一张信纸递给了康熙,道:“摄政王从莫斯科寄了封信过来,说是巴黎那边在去年年底时候发生了一场政变。那个名叫拿破仑·波拿巴的青年将军领导了这次政变,推翻了督政府,解散了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并宣布成立执政府,还自封为第一执政……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康熙),你怎么看这事儿?”

康熙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接过了信纸,先低头细看了一遍,然后就皱起眉头苦苦思索起他脑海中和这个拿破仑·波拿巴有关的信息,想了一会儿,他才喃喃道:“拿破仑此子,莫不是有帝王之志吧?”

“哦?”孔校长一愣,抬头看着康熙,“何以见得?”

康熙说:“这不是明摆着吗?皇帝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拿破仑用兵如神,素得军心,已然是兵强马壮之主!如今又发动政变,逆而取之,权柄尽握,若不更进一步,为帝图皇,开创皇朝,建立霸业,将来何以自处,何以犒赏党羽心腹?”

“有没有可能效仿大明英忠王拥立波旁王室复辟自任丞相?”彼得哥哥提出了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