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332章

作者:大罗罗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行辕都堂之外,突然传来了卢三好的声音:“李世凯!李世凯在么……我卢三好幸不辱命!”

李中山和周昌看了看,都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李中山对周昌道:“安排一下。明日召集诸将军议!”

“是。”

李中山吩咐完毕,这大笑着这步出了都堂,迎向刚刚从外面进来显得风尘仆仆的卢三好。

……

“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

大晚上的,恭亲王常宁也不好好睡觉,而是在自己的书房里举着支蜡烛在看地图。

巴海、佟国纲、陈廷敬、费扬古、马哈达这几个大清朝硕果仅存的名臣重将,都凑在他身边。其中,巴海也拿着支蜡烛,替这位恭亲王照着点儿亮。

恭亲王刚才念叨着的三条河,就是他这次北上逃出升天行动中最大的三条拦路河!

虽然这三条河不能和南方的大江大河相比,但渡河这种事,在哪都是个麻烦,恐怕得花不少时间。

更可怕的是,这三条河之间的一些州县已经被明军给控制了。

常宁率领的八万清军想要回北京,那就得打回去了!

而且这个速度还不能太慢,要不然追兵就上来了。

如果康熙没死,这八万清军当中有相当部分逃回去,应该是不难的。嗯,至少可以逃回去五万吧?

但现在,康熙已经死了……“谣言”也在东平州的清军当中传开了。

都说康熙在曲阜遇刺,现在即便还没有驾崩,也已经垂危了。

这消息一传开,这军心就难免动摇了。

常宁他们几个很怕大军贸然行动,在半道上被明军围追堵截,最后再因为军心不齐,被明军一战打崩。

那他可就亏大发了!皇帝没当上,战死沙场和阶下之囚倒是人选。

为了能万无一失的跑回北京,常宁就不能着急了……他得好好等等,等北京的消息,等山西的消息。

如果全都是好消息,那可真是天佑大清了!

而常宁这回好像真的挺走运的,几天前就传来了北京那边出兵八万南下的消息!

有着八万大军南下接应,常宁逃出去的可能性就增加不少了。

而今天,陈廷敬则从山西娘子关回来,还带回了吴应麒马上就要出兵的好消息。

“大王,您放心吧。”陈廷敬拍着胸脯道,“有吴周的十万大军……咱们就能在滹沱河一带汇集二十五六万的重兵,怎么都能有一战之力了!”

“二十五六万……”常宁想了想,“李中山的追兵能来多少?会有二十万吗?”

北面南路的罗大为部少说也有好几万,如果再加上二十万追兵……那可就是五十万人的大决战。

绝对事关明、周、清三国存亡!

“应该是能的!”巴海马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紧接着又道,“大王不必过于忧虑,兵法有云:归师勿掩。

可李中山就来了个分散兵力,前堵后追。完全犯了兵家大忌!他纵然有三十万大军,你定然会铩羽而归。”

“好,说的好!”常宁听相当的满意,拍着巴掌,“敌人的兵力虽然不比咱们少,但是却分兵南北。而咱们能汇集主力……”说着话,他的声音变得相当严肃,仿佛马上就要做出一个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决定。

他接下去一字一顿的说:“传令诸营:明日,全军开拔,依据计划,步步北进,咱们回北京去!回家去!”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底下的诸将:“此战关系国家生死存亡,万万不容有失。唯望诸君与本王一起与贼大战……”

“嗻!”这下常宁麾下的将领们,全都来了精神,用最大声的“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第四百七十七章 敌在顺天府!

夜色当中,一条粗大的火龙,仍然在直隶中部大平原上面向着南边的滹沱河,滚动一般地前行。

直隶中南部的地势那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自古以来就是骑兵军团纵横的最佳战场!对于以中原为基本盘,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的汉人王朝而言,一旦失去直隶北部的燕山险要,让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进入开阔无垠的直隶平原,那简直就是一场可以持续几百年的噩梦!

历史上,因为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得中原大地屏障尽失,北方骑兵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机动性优势,绕开中原王朝坚固设防的城堡,直入腹地,肆意破坏。而后来的宋王朝的覆灭和华夏的第一次天倾的祸根,可以说就是从燕山屏障的丧失时埋下的。

而这个祸根,直到那位开局一只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他的丰功伟业时,才终于被连根拔除。

可是随着康熙皇上的“吴玛法”献关(山海关)降清,打了在直隶一带立足未稳的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燕山之失”的祸根又一次深埋在了中原王朝的身侧。

不过,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的迅速崩溃和大清奇迹般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入主中原,建立了一个几乎一统天下的王朝,使得“燕山之事”成了一个被人忽略的问题。

可随着大清在关内统治的土崩瓦解,曾经困扰后晋、后汉、后周的大宋四朝的“燕山之事”,似乎又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

由索额图、班第、毕里克图率领的强大骑兵军团,现在就在燕山之南,一马平川的直隶平原上驰骋!

看着夜色当中,行进在自己前后左右的那些一人双马的蒙古骑兵和满洲正黄旗的骑兵,索额图还真有一点儿梦回北宋的感觉了。

很明显,之前那个“一国守一城”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

大清在明强清弱的大格局下,根本就不应该去和大明争夺山东,甚至连除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山西、直隶之地都可以丢给大明、大周,让他们去互相争夺。

大清只要牢牢控制燕山,同时保住北京城这个燕山以南的大据点,以便让大清铁骑可以随时以北京为根据地,南下侵攻中原,不断给大明放血,以维持明周互斗的局面,然后慢慢等待机会就行了。

好在如今执行这个计划也还不晚……只要能把困在山东北部、直隶南部的八万清军南路军主力解救出来,那么大清就还有守卫北京城的余力!

而且,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农历),直隶这边已经入冬了。最多再有半个月,北京城周边就会下雪,到时候就一派冰封雪覆……对于从塞北、关东来的汉子,北京的冬天算不了什么。可是对李中山手下的淮军和南军而言,北京的冬天可不好受!

至于明军拿手的挖壕攻城法,在一片冰天雪地当中可不好使。因为冰雪覆盖下的泥土也会冻得硬邦邦的,想靠铁锹、铁铲挖开来可不容易!

所以,明军想要攻打北京城,最快也得到明春了……有了这几个月的准备,北京城几会固若金汤!

北京城内不能作战的人口也会得到疏散,北京城中的储备也会进一步增加。而北京城外围的堡垒也会完工,北京城围墙内的“内城墙”、“内壕沟”、“内堡垒”等等,也都会一一完工。

到了那时候,明军再想要攻破北京城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另外,吴应麒对山西的控制,到明年春天时也应该完成了。吴应麒该不会眼睁睁看着北京城被李中山攻陷吧?

索额图算来算去,都觉得只要能救出杨皇后和常宁手底下的大军,大清还是很稳的……如果杨皇后和常宁的八万大军被李中山消灭,那大清就有点悬了。

现在杨皇后和常宁的八万大军被数万明军挡在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以南……虽然直隶平原平整得跟一张桌面差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无险”,这三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就是可以利用一下的险要。

如果明军拆掉了这三条河流上所有的桥梁,杨皇后和常宁的八万大军想要过河就得花点时间了……可他们的时间有限啊!

一旦明军的追兵扑上来了,那可就什么都晚了!

想到这里,索额图就扭过头,对班第、毕里克图这两位蒙古王爷道:“二位王爷,能不能再快一点?现在可是救兵如救火啊!咱们一定得快点赶到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一带!只要咱们能抢在在明军的追兵赶上皇后和恭王的大军前抵达,那就万事大吉了!”

蒙古人的游牧骑兵都随身带着羊皮口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快扎出无数羊皮筏子,别说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这样的河流,就算黄河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可以轻易渡过去的。

所以现在跟着索额图一起南下的五万蒙古骑兵一旦到了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一带,就能接应杨皇后、恭亲王他们过河了!

不过两位蒙古王爷似乎有点担心。

“索中堂……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一带有好多县城都被明军给占了……听说有数万明军精锐在那一带活动,咱们要是撞上人家,那可如何是好?”

“索中堂,咱们蒙古骑兵一人双马,当然可以再跑快一些。可是杨起隆的步军和您的正黄旗步军呢?他们已经落在后面了。如果咱们再加速,那他们铁定跟不上。”

索额图摇摇头道:“二位王爷多虑了,明军精锐大多是步军……他们一个军团四个师,每个师就一营骑兵,就算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一带有一个军团,也就是四千骑兵,而且还是一人一马的。他们走了那么多路,就算人能顶得住,马力早就竭了,根本拦不住咱们。

咱们就算撞上明军,只要绕开去就是了!

至于咱们身后的步军,就让他们在后面慢慢爬吧……咱们只要把皇后、恭王的军队接应过滹陀河,就算大功告成了!到时候根本不需要和明军决战,也就用不上他们了。”

两个蒙古王爷想了想,也觉得索额图说得不错,于是班第就瞧了眼毕里克图,看见自己的这位大侄子连连点头,就大声下令:“传本王将令,所有的蒙古勇士都给我快马加鞭……明天中午之前,一定得赶到滹沱河!”

……

夜浓如墨,北风呼啸。在葫芦河以南的冀州境内,同样有数万人的大军汇合着大批的辎重和民夫,冒着夜色在滚滚向南运动!

这支军队就是原本应该在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之间布防堵截南北两路清军,不让他们成功会师的明军第八军团!

可是出乎恭亲王、杨皇后、索额图他们的预料,罗大为的军团在成功控制了老漳河、葫芦河、滹陀河之间十几座城池之后,非但没有布防堵截,还重新集结起来,迎着北上的常宁、杨皇后所部就冲过去了!

五万对八万,优势在明!

什么?从北京城南下的清军骑兵?从太行山上冲下来的吴周十万大军?都不管了……现在最要紧的是逮住康熙碎尸万段!

所以当罗大为得知“康熙”的大军已经离开东平州北上后,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就下令集结部队,然后带上大约二十天的行粮,就沿着运河线南下,去找康熙寻仇了。连那十几座归附的县城都不分兵去守卫了……就让这些县城内的豪强民团自己保卫自己吧!

淮西人眼里,只有杀康熙报仇了!

五万大军加上两三万被动员起来的直隶民夫,就这样一路狂奔着南下了!

……

直隶,正定府,石家庄。

现在的石家庄就是个“庄”,别说省会了,连县城都不是。不过就是个位于滹沱河南岸,和正定府城隔河而望,处于一个关键十字路口上的庄子。

这座因为地处交通要道而繁荣起来的庄子,在这个晚上则成为了“王师”的海洋!

现在虽然是晚上,但是石家庄的庄门大开,由西而入庄子的官道上全都是举着火把,穿着“汉服”的“王师”,浩浩荡荡,列队入庄。

石家庄城内的老百姓今晚上也都不睡了,全都出来聚集在道路两边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一边迎还一边唱起了《迎大明》!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汉儿难存活。早早开门应大明,管教大小都欢悦。大明来了分田地,大明来了不纳租,大明来了逐鞑虏……”

不过这些唱着《迎大明》的石家庄庄民们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迎错王师了……因为现在来的根本不是大明的王师,而是大周丞相吴应麒统领的吴周王师!

“相爷,这些人好像唱错歌了……”正在进城的吴三畏凑到吴应麒身边,小声说:“您看咱们是不是要派人去和他们把话说清楚?这次要收复北京,收复山海关的,可是咱老吴家的王师!”

“不必了……”吴应麒摇摇头,“咱们收复北京、山海关后,也是要还给大明的!这叫有始有终,北京和山海关,是因为咱家丢掉的,咱家得收回来,这叫大义!”

原来吴应麒这次东出山西不是来“保大清”的,而是来收北京、收山海关的……这就叫有始有终!

山海关是他老子献给大清的,而大清言而无信,逼反了他家。那他老吴家就应该收回山海关,收复北京城!

当然了,好处肯定是有的……没好处,光有大义,吴应麒也不会兴师动众出这趟兵。

卢三好可是带着瑞信堂的银票去娘子关的,总共给了吴应麒三百万两……这还是头期,等大明拿回顺天府、永平府、遵化州后,再给七百万。

一共是一千万两巨款……哦,对吴周来说是巨款,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月的军费。

这就是钞能力的威力了!

另外,收回北京城后,吴应麒还打算把北京城内八旗子弟的财产和家眷来个卷包烩,一起卷了带去西北……再发送去西域太平谷!

面对人口是吴周七倍,军费开支一个月能花出去一千万两,枪炮和火药的产量更是比吴周多几十倍的大明,吴周眼看着在“东土”是呆不下去了,而要往西跑就得有人口!

可普通的汉人百姓是不大愿意跟着吴周集团跑路的,所以吴应麒必须得找一些在“东土”呆不下去,只能跟着走的人口。

山西那边以八大皇商为首的晋商集团就有点呆不下去……正好“自愿”交出部分家产,然后跟着一起走。

而北京城内的“旗人”也和大明犯冲,甭管他们的含满量是多少,但大明的淮西军来了一准没有好果子吃,搞不好就是一场屠城!

所以他们只能自愿跟着走……而且北京城内的青壮年旗人大多出征去了,多半是回不来了。所以城内的女眷特别多,拉回去正好给愿意追随老吴家去西域的吴周士兵当老婆!

这些女眷多少都有些细软,有些还有儿女……老婆、孩子、财产,一下都有了,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去找?

……

在夜色当中,保定府境内的高阳县城北面,一处可供两万人休息的临时营地当中,突然就灯火通明起来了。

随着一阵急促的“聚将鼓”被人敲响。营垒中央的一座大帐里面,很快就聚集了一群穿着蓝色行褂,带着顶子暖帽,挎着腰刀的北洋军将领。

这些北洋将领,大多都是直隶团练出身的,属于是杨起隆的心腹,不少人还有直隶香教的背景,甚至还是天地会的成员。

他们虽然穿着大清的官衣,可心里头想的,却是他们的主公杨起隆什么时候可以取大清而代之!

可是想归想,要把这事办成去不大容易。大清朝虽然风雨飘摇多少年了,可是总吊着那么一口气不肯断了。

而杨家的北洋军也不够强大,在朝鲜称王称霸,入侵一下日本国的九州岛都还绰绰有余。可是要登陆直隶夺大清朝的天下,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杨家北洋的路线就是效仿杨坚篡北周,准备来个巧取大清朝。

而眼下,清军在山东吃了大败仗,北京城那边要倾巢而出去援救……这下京师可就空虚了,杨家取大清而代之的机会是不是要成来了?

一想到马上可以冲进北京城替大清朝当家做主,一群北洋军的将领就兴奋起来,脸上的笑容就再也藏不住了。

高声的议论也开始了,商议的内容无非就是要走杨坚的路线,还是更激进一点,干脆就学赵匡胤来个黄袍加身吧!

杨起隆手下的大将施琅、赵良栋、王进宝、郑得胜,庞青山坐在一旁,也不加入讨论,只是含笑着打量帐中的诸将。

他们当然知道杨起隆的选择,虽然既学不了杨坚,又当不了赵匡胤。但是“几国”之君总归是当定了!

这固然不是最好的结果,可也不是最差的……大家伙的世代富贵,也算是有了保障。

这时,大帐的帘子突然被人撩了起来,随着一阵凉风,已经换上了一身明朝国公蟒袍的杨起隆大步流星从外头走了进来。

看到他的这身打扮,底下的将领们已经明白了他的选择。

大帐里面的诸将赶忙起身相迎,全都向他拱手行礼。

杨起隆在大帐的中间站定,众人环绕在他的周围,大帐当中灯火闪烁,他的脸庞忽明忽暗,显得异常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