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54章

作者:大罗罗

“妾身恭迎皇上!”

杨小弥娇滴滴的声音打断了康熙的思绪。

康熙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杨皇后在行在的寝宫了。

“平身,”康熙挤出一丝笑容,“皇后,陪着走几步吧。”

“皇上,您有心事?”杨小弥站起身,跟着康熙在院子里踱起了步子,她看见康熙的麻颜不展,就主动开口打听了。

她这行为属于后宫干政!康熙是非常反对后宫干政的,不过杨皇后除外……她的满洲名字可是那拉兰儿,干个政不是天经地义的?

“李大头要朕向朱三太子称臣!”康熙道,“朕都向吴三桂称过臣了,现在又要……”

“哦,是皇上不愿意当贰臣?”杨小弥也真敢说。

康熙的麻颜顿时一沉,不高兴了,但是扭头看看杨小弥的脸蛋、胸脯、肚皮,这气儿就消了。

人家可是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而且还会生儿子!

有了儿子,康熙的皇位才稳当!

“当贰臣也没什么,”康熙道,“就是万一有人再拿这个当借口起兵,这不又是天下大乱吗?”

“这好办,”杨小弥道,“让五爷出使南京去向朱三太子上表称臣就行了。”

“让常宁去?”康熙一听,麻颜大悦,常宁要是去当这个称臣使了,那他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他随即又有点皱眉:“可他肯吗?”

“怎么会不肯?”杨小弥道,“大清江山没他一份?大清真要被大明北伐了,他在山东可是头一个挨揍的!皇上,这道理您不方便和五爷说,妾身去和他说。保管让他自己提出去南京出使!”

“那可太好了!”康熙笑道,“常宁过两天就要来开封府……到时候我就去许州和吴世璠会盟,你留在开封府和常宁见面。”

好兄弟,听说殖民来钱快啊!

第三百六十五章 好兄弟,听说殖民来钱快啊!

这个时代的天气比起逐渐变暖的二十一世纪,那真是凉快太多了,特别是冬天!哪怕是在河南这个不算太北方的省份,十二月的时候,天地之间也是一片白茫茫的,真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阵北风卷过,批着雪衣的树林之间,便是雪花飞扬,茫茫似雾。

不过许州的天儿再冷,雪在大,也挡不住吴世璠和吴玄烨这对至爱亲朋对于彼此的思念。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这对年纪轻轻,就已经走上人生巅峰,都当上了皇帝的堂兄弟,不顾天寒地冻,顶着西伯利亚吹来的风雪,来到了他们的同行汉献帝曾经的故都许州,举行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可能都极少发生的“皇对皇”的会盟。

这个中国的皇帝,理论上应该是独一份的,孤家寡人嘛!哪儿成双成对?即便同时存在的两个或三个皇帝之间,也应该是敌对的,如果要见面,多半是在战场上。

可是在大明共和三年末的许州城内,却出现了相当罕见的“双皇会”。而更加罕见的,则是会面的“双皇”都是一身白衣——俩皇上都身着孝服。

真是巧了,俩皇上家里都死人了。其中大周洪化皇上吴世璠家里死的是父亲孝庄帝吴应熊和爷爷昭武帝吴三桂,他这个孝子贤孙得披麻戴孝啊!而大清康熙皇上爱新觉罗·吴·李·玄烨则死了亲姑父和干爷爷……死姑父是不必戴孝的,所以他现在是在替干爷爷吴三桂戴孝。

如果要从吴三桂这里论辈份,康熙可还是吴世璠的堂兄呢!

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本来应该是死敌的两个人,现在居然成了兄弟,而且还是彼此承认的“双皇”……这都得感谢他俩的另一个至爱亲朋,大明大将军李中山。

在一所大清许州知府兼总兵一等子祖良璧为康熙准备的行宫内,康熙和吴世璠正在抱头痛哭!

康熙居然抱着吴世璠哭……而且还是在为吴三桂、吴应熊之死流泪,甚至他的眼泪还是真的!

虽然康熙之前也挺恨吴三桂这个干爷爷的,不止一次在背地里诅咒他不得好死。但是吴三桂真的死了,他却伤心地哭了。因为他知道,没了吴三桂在前面遮风挡雨,大明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北伐中原取他的性命,亡他的大清了!他能不伤心,能不难过吗?

但是人死不能复生,所以现在康熙也只好和吴世璠这个小兄弟互相扶持着走完他们的余生了……

哭了一会儿,康熙安慰吴世璠道:“好安答,莫伤心了,有哥哥在,以后咱们一起挡着明朝,哥哥不当妥懽帖睦尔,你也不当陈理不做明升,这样可好?”

这个妥懽帖睦尔就是元顺帝,康熙现在的人生目标是当耶律阮,就是那个一度入主东京开封府,后来没站住又让人撵出去的耶律德光的侄子,史称辽世宗。当时的辽国虽然入主中原失败,但还是占有了幽云之地,在塞北、辽东的统治也是很稳的。

而陈理则是陈友谅的儿子,明升则是明玉珍的儿子,都是当过皇帝的人,被朱元璋逮去后先封了侯,后来又被打发去了高丽。不过那朱元璋也小气,不给够生活费,只给了高丽国王四十八匹绸缎……这哪儿够啊?所以陈理、明升在高丽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不过这两位的子孙倒是没有断绝,一直传到了杨起隆到达朝鲜担任监国的时候,杨起隆还提拔了一些陈理和明升的后人当官。还在给康熙上的折子里提及了陈理、明升的后裔。所以康熙一看见粉粉嫩嫩,挺惹人怜爱的吴世璠就想到了陈理、明升。

听见康熙提及陈理、明升,吴世璠哭得就更伤心了。他要不当这个皇上,直接投靠李中山,就凭他自己,还有吴小菟、吴小艽、吴国贵、吴世珏和李中山的关系,还怕没有荣华富贵?

可是当过皇帝以后,这个性质可就变了!

说实话,这陈理、明升在中国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待遇其实还算是可以的……至少寿终正寝了。

看见吴世璠哭得梨花带雨,康熙的眼泪也有点止不住了。毕竟他的大清朝对大明的亡国之君可是一点都不客气,而且前前后后还杀了朱三太子十几次,如果他落在朱三太子手里,朱三太子凌迟他一次都算是皇恩浩荡了。这能不伤心吗?

而这对皇帝兄弟哭个不停,在边上作陪的大臣们就尴尬了,应该跟着一起哭,还是劝劝他们俩?结果还是许州这边的大军阀祖良璧脸皮厚面子大,上去就开解那个哭得特别伤心的吴世璠道:“表弟皇上,您别哭了,我表叔父和我表哥人死不能复生,您还是和大清皇上好好商量一下怎么抗明吧……只要能抗住了,往后还是要什么有什么的。”

原来他是祖大寿的孙子,得管吴三桂叫一声“表叔父”,管吴应熊叫表哥,吴世璠是他表侄儿。而康熙则因为他们祖家还是有点实力的,和吴三桂又沾了亲,就发送到河南最前沿的许州当了个总兵兼知府,就是把许州交给他当藩地了。

康熙也抹着眼泪道:“世璠贤弟,别哭了,咱们好好商量一下将来怎么办吧!”

吴世璠总算止住了眼泪,点点头道:“玄烨哥哥,那咱们就进屋坐下慢慢商量吧。”

原来两个在位的皇上大冷天的在室外抱着哭呢!这场面……中国历史上恐怕都没第二回了。

康熙和吴世璠总算手牵手进屋了,屋子里面烧着地龙,热气腾腾的,于是两人都脱去了厚重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的丝绸白袍,然后分宾主落了座。而陪同他们的大臣,则都在边上站着。人人都是一脸凝重,就差把大事不妙写脸上了。

“玄烨哥哥,”吴世璠道,“据朕所知,大明这一波扩张太快,内部又太分裂,而且连年征战,花销过大,他们的朝廷也已经债台高筑,暂时是无力大举北伐的。即便李中山治国有方,又能弥合各方矛盾,总也得花上五六年时间。在此期间,他是不会轻易挑起战端的。以免战之不利,徒伤威望。”

吴世璠的分析还是蛮有条理的,李中山打败吴三桂夺取湖南、江西、湖北的大片土地之后,威望一定达到了顶峰,在国内大概可以说一不二了。

而这种威望就是他成功推进改革的最大倚仗,在改革取得成功之前,他当然不会轻易再开启一场大战,免得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巨大威望因为战事不利而丧失。

康熙点点头道:“五六年安稳之后,大明怕是要开始统一之战了……这五六年,就是咱们聚谷练兵,整军备战的时间。只是……聚谷练兵,整军备战都太费银子了!”

听康熙提前银子,吴世璠就想起自己家的吴丞相关照他的事儿了,赶紧顺着康熙的话往下说:“朕在李中山那里上学时,曾经听说这个搞殖民来钱快,不知玄烨哥哥有没有听过这个说法?”

“听过!”康熙点头道,“那个李中山当年还上奏弹劾过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和罗马教会企图瓜分世界,殖民华夏的阴谋,朕还专门找了汤若望来对质。”

“哦,那有没有这回事儿?”吴世璠问。

康熙说:“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想要征服中国的事儿是有的,不过他们的目标不是大清,而是大明。”

“征服大明?”吴世璠一愣,“那他们的胆子不小啊!”

“对,胆子的确不小!”康熙道,“而且谋事不密,还让李中山知道了,估计也只能想想了。”

“玄烨哥哥,那这个殖民到底是什么意思?”吴世璠又跟康熙打听,就跟个好奇宝宝似的。

“这个殖民……说穿了就是抢!”康熙掰着手指头道,“一是抢地盘,二是抢财货,三是抢人口,四是抢生意……”

“抢生意也是抢?”吴世璠一愣。

“那当然了!”康熙笑道,“这个生意本来人人都可以来做的,如果有谁仗着拳头大胳膊粗,把行市霸下来。不许别人做,就许他一家做,这个就是抢!这个抢来的生意可好做了,躺着都赚啊!”

吴世璠看见康熙说得眉飞色舞,就小声跟他打听:“玄烨哥哥,你是不是抢过生意?”

康熙笑道:“不瞒你了,我还真抢过……前两年我派杨起隆去朝鲜抢生意,现在朝鲜的人参、珍珠、毛皮,都被我大清抢了,朝鲜和日本的贸易也被我大清抢到了手里。所以杨起隆每年能给宫里孝敬几十万两银子!一个小小的朝鲜就能榨出那么多油水,真是没有想到啊!”

吴世璠眼前一亮,“玄烨哥哥,这个抢……是殖民来钱挺快啊!那咱们俩可不可以联手去抢,哦,是去殖民?”

“咱们联手?”康熙想了想,“联手是没有问题的,咱们本来就是兄弟嘛!可是咱上哪儿殖民去?”

“西域啊!”吴世璠道,“过去唐朝的时候西域商道多繁华?后来唐朝发生安史之乱,西域丧失,商道不通,连带着河西走廊和长安都萧条了。以至于有了天下苦瘠,尽在甘肃之说。如果咱们能打通西域,重开商路,让丝绸、茶叶走西域商路输往欧陆、波斯、印度、奥斯曼,咱们不就发财了吗?”

“对啊!”康熙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朕听说将中华的丝绸、茶叶、瓷器、白糖运往欧洲可以得十倍之利!原先这好买卖都是走西域商路的,后来西域不通,才改成走海路的。”

吴世璠点点头:“海上风高浪急的,多危险啊,哪儿有走陆路安全?这船要是翻了,就不是血本无归,是连命都没了!”

“没错,西域商路要是能开了,西洋海商的买卖可就被咱们抢了!”

这个康熙和吴世璠那真是一点都不懂海运啊!这如意算盘扒拉得也太好了。

不过康熙对西域还是有点了解的,不久之前他还在金莲川草原上和噶尔丹见了一面呢!

“世璠贤弟,”康熙问,“这个开西域好像也不容易吧?你对西域的事情知道多少?”

“挺容易的,”吴世璠道,“朕那堂哥吴世琮刚刚平了叶儿羌汗国,还迫使叶儿羌的汗向我大周称臣……这个叶儿羌的汗可是有来头的,他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直系后裔!这个叶儿羌汗国那是外人叫的,他们自己都自称察合台汗国!

这个察合台汗国曾经还是西域和印度诸国的宗主,现在统治印度的帖木儿朝还是察合台汗国的藩臣呢!而葱岭以西的西域各国虽然都不再服从退到叶儿羌的察合台汗国,但他们都是金帐汗国的子孙,也不能否认察合台汗国在葱岭以西的宗主权。如果朕效法元驸马帖木儿,纳察合台汗的女儿为妻妾,我大周不就能以恢复察哈台汗国的名义出兵葱岭以西了?玄烨哥哥,如果我没有记错,你还是蒙古大汗吧?”

“对,”康熙点点头,“朕是大汗,朕是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

“那咱们联手吧!”吴世璠道,“你出兵钦察草原,朕遣世琮出兵葱岭以西。咱们一起打通西域商路!说不定还能向察合台汗国的藩臣,印度的帖木儿朝要些贡赋。”

还别说,这个吴世璠,哦,实际上是吴应麒想得还挺美的!就是完全没考虑海运成本和陆上运输成本的差别有多大?更不知道如今统治印度的是一位大帝,号称世界征服者的奥朗则布!

康熙想了想,笑了起来:“世璠贤弟,实不相瞒,朕其实早有对钦察草原和西伯利亚用兵的想法……钦察草原现在被金帐汗国的后裔哈萨克汗国所占据,而盛产毛皮的西伯利亚本属于金帐汗国后裔西伯利亚汗国,现在却被金帐汗国的藩臣罗刹国所吞灭。

而且这个罗刹国吞了金帐汗国的大片故地由不知足,还发兵抢占了黑龙江、精奇里江一带的土地,杀了许多索伦人、巴尔虎人……那些都是朕的子民!

朕身为蒙古大汗,理所应当要恢复钦察草原和西伯利亚的地盘!”

吴世璠笑道:“那可太好了……咱们俩联手,一定可以马到成功!”

……

开封,大清皇帝行在。

一间宫殿当中,大清皇后那拉氏(杨氏)正坐在炕上抹眼泪,而恭亲王常宁则垂手落肩站在边上,也在那儿轻轻抽泣。

一对叔嫂,就这么相对而泣,也不知道哭了多久,才听见恭亲王常宁道:“嫂嫂,真是苦了你了!”

那拉氏只是轻声一叹:“五爷,你二哥和你阿玛现在能指望的只有你了……你可万万不能和皇上对抗!现在皇上权柄日重,你要和他对抗,那是死路一条。你要是倒了,你二哥,你阿玛,可就都没法过了。”

“嫂嫂……”常宁抹着眼泪,“我该怎么做,您就说句话吧!”

那拉氏道:“五爷,你得去当这个招人骂的称臣使!”

“我,我……”常宁还是一脸不愿意。

那拉氏又道:“你当了这个称臣使,就可以向李大将军求官……他一定会封你一个大大的官!”

“封我当官?”常宁一愣,“当明朝的官?”

那拉氏点点头:“对,你当了明朝的官,你三哥就不担心你谋朝篡位了。而且他也不敢铲除你!因为铲除你,就是和明朝翻脸!

有了明朝当后台,你的王爷和地盘就都能稳住。你稳了,你阿玛和你二哥才能稳……你那苦命的侄儿才能活!”

说着话,那拉氏眼泪又止不住似的往下滴。常宁这下终于不忍拒绝了,连连点头:“好,好,我去……嫂嫂,您放心,骂名我来背,总不能让皇阿玛和二哥吃更多苦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蒙古东印度公司

共和四年正月,江夏城。

来自北国的风雪搅和在了一起,让这座不久之前才重新被大明忠王府统治的城市显得异常清冷和萧瑟。

江夏王城,忠王府内,现在也是一片凄惶。

李自成在攻克九江,逼死吴应熊后就病倒了,本来病势也不如何严重。李来顺就安排他在九江修养,自己领兵去收复江夏、汉口、汉阳。后来吴三桂病死的消息传过来,伺候李自成的仆人当好消息说给病中的“老万岁”听,好让他高兴一下。没成想,老头子听到这个消息,当晚上高兴,就叫了一帮老兄弟来陪他喝酒,喝着喝着突然大哭了起来,哭完后就吐血了,然后身子骨就每况愈下。

再后来他又听说收复了江夏城,便吵吵着要回江夏的忠王府,要再看一看自己的江夏城。江西巡抚于得水拧不过他,只好调了一条水师楼船送他回江夏。结果老头子看到昔日繁华的城市,现在变得破败萧条,不少地方还过了火,只剩下残垣断壁,病情又一次加重,眼见不起。

到了昨天,忠王府请来的名叫朱光旦的神医悄悄告诉忠王李来顺,该准备后事了。

这会儿病得干瘦的李自成躺在榻上,睁着眼睛望着屋宇,不言不动,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来顺一直守在这位把自己拉扯大,又让自己坐上大明忠王宝座的老人家,眼泪那是不住地往下流。

门外突然有点什么响动,似乎打扰了正在想心事的李自成,他慢慢转过头来,低低地问:“谈得怎么样了?”

李来顺知道这老头子在问什么,叹了口气道:“李大将军要额们交出绝大部分的兵权,把忠王府的兵改编成三个陆军镇和一个水军镇,由大将军府统一指挥。加上依旧由额管辖的王府护卫,只能给五万三千兵额。

另外,荆州府和荆门州的官田可以给咱们分给府兵,所有的兵和吏都给国人身份,官都给国士身份。包括官、兵、吏在内,一共给额们五万七千个国人身份,三千个国士身份。

至于那些跟着咱们一起抗吴,但又捞不着兵额的民壮,最多再给十万个国人身份。”

李自成苦笑:“那也还行,国人、国士加在一起有十六万……那五府的知府、知县怎么说?”

他已经病入膏肓了,几句话都说得费力无比,几乎要断掉。

李来顺知道他时日无多,但还是要抓紧时间请教,于是就对他说:“额们派出的知府、知县都可以留任,不过尚书省会排出府同知和县丞。还有,尚书省还会派出学政司来湖北,以后湖北的官学还有秀才、举人考试,都要由学政司主管,官考也要有学政司来管。如果额们派出的人在三年之内没办法过官考,那可就没官可做了……总之不是很如意啊!”

原来移镇江夏的李中山除了等待和吴周、北清的人见面,还在主持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五省的共和改制。

所谓共和改制,就是要把军阀割据的假共和,改成国人议政加政令统一的真共和。

而在这三个省当中,江西是被打下来的,目前的江西巡抚是李辅臣、李中山两父子的心腹于师爷,提督则是李辅臣的老伙计邵苓芝,而下面的各级官员,一部分是留任的“四朝元老”(清、明、周、明);一部分则是来自广州和南京的“维新派”——前者基本上是广东士人,后者大多是东南士人,又以维新学堂出身者(包括老师)为骨干。

所以在江西统一政令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在江西实行国人议政却有点困难,因为江西没有庞大数量的国人,特别是没有武装的国人……没有国人,就没有共和嘛!

而湖北的情况和江西相反,原本的明属湖北五府在李自成的主导下,最彻底地贯彻了《天朝田亩制度》,而小地主或富农本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社会中坚,早期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国人也都是这一类家庭出身。再加上“抗吴战争”的历练让明属湖北五府的小地主和富农全都武装起来,参加了反抗吴周的战争。所以这批人已经成长为了共和的中坚!

不过“湖北五府共和”不等于“大明共和”,如果不能趁早将湖北五府整合进大明共和的体系当中,而是任由湖北五府自成一体,那将来湖北五府国人很可能会拥护忠王府对抗大明朝廷……

至于湖南,情况更加复杂,这个省有一小半的地盘是李中山打下来的,有大概一半则是迫降的,还有两个州则是被依附南王府的军阀势力老贾家控制。

另外,湖南原本以大周楚王府和湖南总管府为核心的行政和“准国人体系”,现在被李中山又打又拉到了自己这边。而贾家又在郴州和桂阳州建立了一套由贾氏家族牢牢控制的封建体系……总之,情况非常复杂。

广东的情况也有点复杂,原本属于李中山亲领的广州府、韶州府、南雄州,已经逐步建立了国人议政,并且统一于大将军府和尚书省的军令政令之下。这套体系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共和体系差不多。

但是广东的其他州府,则一直处于南王府的统治之下。那些州府虽然存在大量分配了土地的国人兵,也有许多被南王府所用的国士,可他们现在都接受南王府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