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177章

作者:大罗罗

而庐江府(就是后来的合肥)是安庆的门户,一旦失去,明军北伐军就有可能从北面进攻安庆,而安庆一失,那么九江——安庆防线就被破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就维持不了太久了。所以江西大营在庐江布署了重兵,安徽巡抚靳辅还亲自带着抚标坐镇庐江主持防御。

因此刘进忠费了不少劲儿只拿下了庐江府最北面的两个镇子。

虽然明军在庐江、颍州的进展不大,但是这次北伐所取得的成绩还是相当喜人的!

除了地盘得到了大大的扩张,淮军和江北团练的规模也增长了至少两倍!

淮西人从军办团练的热情真叫一个高啊!

往往是明军的队伍还没到,这个“集”那个“集”的头头脑脑们已经翻出了祖传的官服、印信,还把同宗同族的壮丁都组织好了。只要明军派去的代表和他们谈好条件,他们马上就入伙了。

不过就在江北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江南应天府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妙。岳乐对南京城的包围之势好像已经完成了,雨花台、孝陵卫两处更是天天大战,虽然清军的损失不小,但是却依旧坚持进攻,一点儿一点儿啃明军的防线。

而如今应天府城内……好像只有耿东王的万余精兵和卢三好的万余应天团练以及十几万没什么战斗力的民兵。

所以江北这边的头头脑脑们,都在猜测,今日督师着急“集团军”以上武官集会(这级别够高的),是不是准备转用主力于江南,先打退围攻南京的岳乐军再说?

李中山微笑落座,看着麾下诸将询问的目光,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本督师得到可靠情报,岳乐已经派遣重兵自金陵北上,大约会在半个月后抵达徐州,随后会寻求与我决战!今日邀请诸位至宿州,便是想听取诸位建言,共定灭敌大计!”

一番言语,激起满座波澜。

“督师,岳乐分兵北上不正是我军回师应天以解南都之围的机会吗?”

“督师,即使我等不回师应天,也可以以有力一部攻打扬州,只要扬州为我所有,鞑子就会被彻底斩为南北两段,岳乐一定会回师救援,应天的鞑子兵也会撤围,此乃一举两得之计。”

“督师,我军应先转用主力,击破庐江靳辅一军,再迫近安庆。靳辅一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但我们只要将之击破,就能将安庆团团包围……如果能打下安庆,接下去就能配合南王和忠王打下九江了!”

“如果咱们要回应天、攻扬州或是打庐江,那淮北怎么办?淮北这里那么多人都跟随督师反清,岳乐要带着鞑子打回来能放过淮北的父老乡亲吗?督师,咱们不必怕岳乐的精兵,他兵精,可咱们人多!”

“对!督师,咱们人多!”

“咱们淮西素来出精兵,只要督师愿意在淮北和岳乐干,咱们淮人都支持督师!”

“对,咱们淮西人无老少,地无南北,都愿意跟着督师反清复明!”

“无非就是出兵拼命……那些鞑子兵也没什么了不起,连江南应天人都能支撑住,换咱们淮西壮士上,怎么可能打不过?”

在场的将领们显然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外来户将领,都想打运动战,把淮北丢给岳乐的主力,然后去打扬州、打庐江、打安庆……想得都很好,硬仗不打,油水要捞!

一派是淮西的“集团军”头头们,他们当然要保卫家乡了!无论是淮北、淮南的,都主张在淮北和岳乐的主力决战!想得也挺好,御敌于国门之外嘛!

而李中山这个阁部督师,就必须在这两种意见之中做出抉择——决定的依据不仅要看军事,更要看政治!

如果放弃淮北打运动战,那大概率可以逼退岳乐。但是扬州能不能很快打下?安庆能不能一举夺占?如果拿不下扬州、安庆,而淮北又被岳乐的人屠一遍。

那李中堂的淮军领袖可就不好当了……

而在淮北决战……那可是一场硬仗,而且还是大兵团的硬仗!

说实话,如果现在督军的是李辅臣那个不靠谱的爹,那绝对和岳乐打硬仗……他就是这个段位!

但是李中山这个大军事家一直都是小打小闹,所指挥的最大的一场战役,也就是在顺德、香山大破尚之孝。

可尚之孝是什么水准?岳乐或是岳乐派出的大将是什么水准?没得比!

“督师,就在淮北打吧!”

李中山还在琢磨的时候,罗家集的“集团军”头头,“大”字营的营头罗大为站起身,一脸郑重地说:“末将熟知淮北的地形、民风,宿州、灵璧、蒙城所有的集镇,末将都走遍了,宿、灵、蒙三地的营头,末将也都和他们认识。谁能打硬仗,谁能打巧仗,哪座围子固若金汤,哪座围子肯定守不住,末将也一清二楚……末将还可以肯定,只要督师愿意战于淮河以北,整个淮西都会支持您的,而且我们淮西有的是人愿意上战场拿命搏一个富贵!”

这就是背后有人啊!

而且还是专打天下的狠人!

在以往的中国历史上能靠硬打,打下整个天下的,除了辽东、蒙古那里的人,那就是关陇和淮泗了。

李中山想到这里,又看了看周昌。

周昌笑道:“督师,罗参将熟知淮北地方,而臣则熟知岳乐麾下诸将……无论岳乐派谁过来,臣都对他的脾气、秉性、以往战例了如指掌!”

他当过好多年的大清内阁供奉……其实就是内阁师爷,当然是什么都知道了!

李中山依旧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而是扫了一眼那个“卖主求忠”的尚淑英。

尚淑英赶紧立起身道:“督师放心,妾身一定会尽快摸清楚北上鞑子军的虚实。”

这下齐活了,背后有人加知己知彼,这仗可以打!

李中堂容色已经放沉,用坚决的语气说:“本部阁决心已定,决然以江北主力在徐宿之间,击破北上之鞑虏军之主力,进而夺取徐州,斩断南北漕运!

此战……关系大明国运,如若取胜,三分之势必成,东南富庶之地皆为我有!惟望诸君,全力以赴,誓死杀虏,不负国恩!”

满室肃然,接着就是所有军官起立抱拳,大喊一声:“遵令”

李中山在北伐军中的威信还是很够的,他现在下定了决心,那么底下人也不会再有什么异议,执行就是了。就如他所言,这一仗打好了,东南富庶之地就全归大明朝廷了。

未来大明朝廷即便不能一统,三分天下还不是稳稳的?

有了三分天下,大家这辈子的富贵,甚至儿子、孙子的富贵都有了!

这一搏,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

……

同一时间,一支五颜六色的队伍,正行进在长江以北,运河东岸的开阔官道上,从渡过长江开始,这支清军主力兵团的前进步伐就未曾稍停。岳乐的幕府为这支军队选择的道路是由镇江都将,经扬州、淮安,直达徐州,全程八百余里,全都轻兵疾行。

通常情况下,八百里行军至少要耗费十六天,而岳乐给统军的江北大营总管穆占和江西大营副总管格斯泰的时间只有十日!

而且这十日还包括渡江所需的时间!

之所以那么急迫,原因有三个。

一是救兵如救火!

尚可教、年遐龄一旦看到明军大兵压境,而清军的援兵又不来……他们会不会直接降了王大头?

他俩……可都是汉军旗人!

如果岳乐这个时候有个大数据统计,那他恐怕连觉都要睡不着了。自吴三桂起兵以来,汉军旗人在面对反清大军逼近时,几乎百分百投降!

二是担心南京这边出状况。

在抽出三万精锐后,南京周围清军的兵力已经大大空虚了。万一南京城内的耿精忠发飙,集中全部力量出城破围,被他打赢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所以岳乐只能以快打慢,打完后再把这三万人拉回来。累是累了一点,但他实在没办法,只好苦一苦下面的旗人了……

而第三个原因,则是江北运河沿线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那几百万石堆在淮安的漕粮还没全部运走呢!

所以穆占、格斯泰的军队可以不携带粮草辎重,轻兵而进,这速度自然就快了,日行百里完全不是问题。

几天的强行军,由格斯泰这个老将率领的一万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淮河,开到了徐州下属的宿迁县一带,脚下的官道就夹在黄河和运河之间,再走个两三天,就能抵达重镇徐州了!

……

“军门,徐州知府年遐龄,平南王府郡主尚淑英,参见军门!”

格斯泰正坐在宿迁县城内的一所歇脚的豪宅里面,锤着自己的老腰时,下面的戈什哈突然来报,说年遐龄和尚淑英来了。

这老爷子虽然当过多尔衮的护卫,早年间打生打死也吃够了苦头,但毕竟养尊处优多年,年纪又大,身子骨大不如前,这一次长途跋涉,都快把他一身老骨头给颠散了——这可真是的年轻的时候跟多尔衮和明朝打,好不容易赢了。现在年纪老了,怎么又和明朝打上了?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听见戈什哈通报,他赶紧坐直身子,大声吩咐:“传!”

很快就瞧见年遐龄和尚淑英一块儿从外头被个戈什哈给领了进来。

他们俩也是风尘仆仆的,看来是赶了一路。进门之后,年遐龄恭恭敬敬给格老爷子打千行礼——他这个正四品的知府如果遇上汉人的提督、总兵压根不必给老脸子,更别说打千儿行礼了。但是格斯泰可是都统级的满洲武将,年遐龄一个汉八旗奴才可不敢造次。

不过尚淑英却没把格斯泰放眼里,不仅没有行礼,还大模大样找了把椅子一坐——她的身份是北王妃,相当于大清当年的四大贝勒的正福晋!

一个都统衔的满洲武将算什么?什么都不是!

格斯泰看了尚淑英一眼,又抬抬手对年遐龄说:“年太守,坐吧……上茶。”

吩咐底下人上完茶后,格斯泰就问:“淮北的情况怎么样?王逆还在吗?”

他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李中山放弃淮北转用兵力于庐江、扬州,甚至直接回援南京。

“还在!”尚淑英笑道,“李督师和北王有分工,李督师督兵淮北,北王扫荡淮南。另外,李督师和耿东王不是一路的,耿东王和我们尚家关系好,又和郑翼王有仇。而李督师和翼王派的陈中堂是一党……”

“等等,”格斯泰赶紧打断,“格格,你这都什么话?什么督师、北王、东王、翼王、中堂的……他们都是反贼!”

“不对不对,”尚淑英摆摆手,“自古成王败寇,败了才是贼……江宁安王根本打不下来!您老和穆总管能打败李督师就到头了!所以东王、北王不是贼,而是保着朱三太子在南京当皇上的功臣。”

“你,你到底哪头的?”

“我是明朝议政北王的王妃,您说我哪头的?”尚淑英笑道,“议政北王府的主,我可以做一半……我阿玛当年都没有这样的权势,他的平南王可不能议政!”

“那你……”格斯泰打仗一把好手,搞政治是不大行的。要不然他就跟多尔衮一起完蛋了!

“都统,”边上的年遐龄笑着道,“格格的意思是……咱们这次就坑王大头一个!坑死了他,北王就能收拢整个淮军,从而坐稳议政王的位子!”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快追啊,别放跑了王大头!

“就坑王大头一个?”

格斯泰心里头肯定是嫌少的,怎么能只坑一个呢?只坑一个王大头,逆贼那边好像也没多大损失啊!王大头只是三中堂之一,他上头还有东、西、南、北、忠、翼六大反王,六大反王上面还有朱三太子。这什么时候才能坑完?他年纪都那么大了,这辈子还能看到大明再完蛋的一天吗?

这可真是的,打了一辈子大明都没打完,灰不灰心啊?

等他跷辫子下去见到睿亲王,睿王问他“南明灭掉没有?”,他要怎么回答?想想就伤心啊!

所以只要有机会,老爷子准备再多坑死几个大逆贼!最好把尚淑英的新夫君刘进忠一并坑死!

不过老爷子也是有心计的,不会把心里话都跟尚可喜的闺女坦白了,还重重点头道:“好!坑死这个祸国殃民的逆贼为格格你的阿玛平南王报仇雪恨!”

尚淑英一听这话才站起身,向格斯泰盈盈一福,正容道:“若大仇得报,都统之大恩,淑英和尚家满门必不敢忘!”

格斯泰笑着点点头,心道:你先别忙着谢恩,等老夫坑死了刘进忠也要把你抓了送去北京严惩……依着大清律,你的罪过也够得上一个凌迟了……到时候可别怨我!

老头子盘算停当,又温和地问:“格格,王大头现在何处?他身边有多少兵马?要如何才能将之铲除?”

尚淑英道:“王大头现在驻扎宿州,而他之所以要搞这一次北伐,明面上是要用围魏救赵的法子解南京之围,但实际上的目的还是取淮西兵源之地。”

“取淮西兵源之地?他身边没有兵吗?”

“他身边当然有兵,但是从广东带出来的嫡系不多,只有山字营一千六七百步卒和三四百骑兵,满打满算只有两千出头。后来他又请北王帮他在江北募得数千壮丁,才勉勉强强凑出了一万人,号称淮军。靠着这点本钱想在南京城南呼风唤雨,实在是有点少了,所以他才运动出现在这场淮西征伐。

因为他自己的本钱太少,才联络卢三好、陈永华和我家北王一起入股。他出兵一万,我家北王也出一万,卢三好出五千,陈永华则出兵费……既然这买卖是四家的股份,那北王、卢三好、陈永华当然不能白白出本钱。

依着约定,四家打下淮西后就以淮河为界分地盘,淮北全是王大头的,淮南由北王、陈中堂、卢中堂三家来分。所以王大头现在人就在淮北,确切的驻地是宿州城。不过他带来的万余淮军并不会集中在宿州,而是会分散到淮北各处募兵占地。目前留在他身边的人马应该就两千多人,这个数用来对付诈降的尚总镇、年太守已经足够了。”

格斯泰转眼看了看和尚淑英同来的年遐龄一眼,年遐龄点点头:“都统,格格所言非虚。下官派出去的细作来报说王大头已经把他的淮军当中的淮西人都派到淮北各处集镇去招兵了,还给普通兵卒开出了三两银子的月饷,给什长开出十两的月饷……”

“兵卒一个月三两银子,什长一月十两银子……”格斯泰吓一跳,“年太守,你们徐州的绿营兵不知道这个价吧?”

“不知道,现在还不知道,要知道就麻烦了!”

必须得不知道啊!

绿营兵一个月拿一两半,还要七扣八扣最后不知道能不能到手一两?大明那边豁出去了,直接给三两,还不克扣不拖欠……那还诈降什么呀?必须真投降!

格斯泰想想不对,又问:“王逆那么有钱的吗?一个大头兵就给三两,一什么什长就是十两……这个什长一年不得一百二十两?一个县令才多少?如果不贪污,一年也就几十两。”

“王大头、陈永华、卢三好这三人的确特别有钱!王、陈二人瓜分了海贸大利,而且王、卢二人地盘上佛山铁业,江宁织造业本就冠于天下,江南士绅又热衷向南京买功名……他们怎么会缺钱?”

尚淑英顿了顿,又说,“而且他们搞到银子以后也不用发铁杆庄稼,也没有个内务府帮助花钱!有多少银子就能花多少银子在兵费上,当然可以高薪养兵了!

那个卢三好为主,王大头、陈永华为辅的应天团练军总共一万六七千人,一年花费的军饷就高达七十七万四千两!”

“那么多……”格斯泰额头上汗珠子都出来了。

怪不得安亲王在江宁啃着硬骨头了……不,不是硬骨头,是他妈的花岗岩啊!

尚淑英柔声道:“所以……格都统,咱们得抓紧一点啊!如果拖得久了,王逆派出去找兵的人回来了,宿州那边多个两三万淮西兵还不是随随便便的?而且徐州的绿营要是知道了对面的待遇,这个对朝廷的忠心可就……”

格斯泰沉默片刻,然后“啪”的一拍桌子,喝了一声:“兵贵神速,本官所率之兵都是马队,两日后就能入徐州,再休整两日便出兵去取王逆性命!年太守,徐州方面能出多少兵马助战?”

“三千!”年遐龄道,“徐州主兵可以出一千五,归德、泰安、济宁三镇团练使各派了五百甲兵来援。”

“好,一万三千,够用了!”

……

“轰隆隆……轰隆隆……”

马蹄声轰隆隆如闷雷一般滚动着,万余五颜六色的八旗、绿营骑兵,以参领或营为单位,组成了十个行军纵队,沿着徐蚌官道(徐州——凤阳蚌埠集)浩浩荡荡的南行。

在他们身后,则是三千绿营打扮的步卒,扛着长枪、鸟枪,拖着粮车、炮车,一起开出了固若金汤的徐州坚城。

而在更远的徐州东南的官道上,更有无数各色的军旗迎风翻卷,还有无穷无尽的八旗和绿营的步卒拖着火炮,拉着辎重,在江北大营总管大臣穆占的催促下竭力行军而来!

江北大营总管大臣那拉·穆占脸色沉沉的,自打前天得到格斯泰差人发送来的禀帖后,脸上就跟刮了浆糊似的,一点儿笑容都看不见了。

格斯泰这个跟过多尔衮的老家伙不知道咋的,刚到徐州就发飙了,也不等穆占率领的步军抵达,就先领着一万三千步骑先行离开徐州坚城去突袭符离集和宿州城了!

格斯泰还在禀帖上说什么王大头中了尚可教、年遐龄的诈降计,将会率领所部山字营两千人到符离集迎接尚、年二人送出的徐州绿营兵的家眷……而这就是发起突袭,活捉王大头,全歼山字营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