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93章

作者:远征士兵

那是坦克营在击溃鬼子预备队后的事。

鬼子调来的预备队只有一个中队大概两百人,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增援南门。

中队长是谷口明帆大尉,身为陆军的他没有广中正义一样敏锐的判断力……鬼子陆军虽说能打,但战术方面却略显呆板,他们更强调的是“绝对服从上级命令且不容许质疑”,这直接导致军官或是能升上去的军官,其思维都相对僵化不会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

谷口明帆得到增援南门的命令,他就单纯的以为是增援南门阻击敌人进攻。

于是马上集中全中队的兵力排着密集的队形而且还是一字长蛇阵的行军队形朝南门迅速开进,身后还跟着由两匹马拉着的一门九二步兵炮……这一直是谷口明帆的骄傲,因为九二步兵炮通常是大队一级才配备,而他的中队,因为是第226联队的精锐又作为预备队,这才增配了一门。

这使谷口中队成为整个师团中战斗力都是数一数二的中队。

谷口大尉一边跑步前进一边朝部下大声叱喝:

“加快速度!”

“敌人已经攻上来了!”

……

谷口总以为攻上来的敌人是步兵。

如果只是步兵的话,他这个中队有十足的信心能将对手挡在城门外,就算兵力是他们的几倍也不例外。

然而,当谷口带着部队赶到城门处时,却听到城门传来一阵巨响,接着城门就在一片火光中被炸得粉碎。

“准备战斗!”谷口大尉大喊,同时朝后方一挥手:“把步兵炮拉上来!”

鬼子的动作很快,步兵炮不过两分钟就从马后解下并推到前方。

然而,当他们正在架炮时,却吃惊的发现从城门里冒出一根炮管,接着一辆T26坦克出现在他们面前……

谷口大尉惊得张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反应过来后就赶忙下令:“开炮,马上开炮!”

炮兵用最快的速度装弹并调整炮口,但还没等鬼子做好准备,就见坦克“隆隆”的直奔他们而来……

鬼子炮兵有些慌了,距离太近了,只有二十几米,是开炮还是不开炮呢?

不开炮,就只能任由坦克履带碾上来。

开炮,九二步兵炮的榴弹无法击穿T26厚达25毫米的装甲,不只无法击穿,二十几米的距离,爆开的弹片反而会杀伤自己。

由此也可知,八路军坦克手的素质也是一天天在进步。

比如此时,发现敌人步兵炮后它其实没有有效的武器对付。

机枪打?

九二步兵炮装有炮盾,直射的机枪很难威胁到炮盾后的炮兵。

用坦克炮打?

T26在行进中射击没有精度,基本无法命中。

如果停下车身瞄准,则会挡住身后一大堆坦克前进的路。

最好的选择,就是直面敌人的炮口开上去将它碾倒在履带下……

第104章 反坦克炮

这就是八路军坦克手的成长速度。

王学新在训练坦克上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他只是告诉他们一点:“坦克作战与拿着枪的步兵作战完全不同,它不只是躲坦克里开炮打机枪,你们要完全忘记以前身为步兵时的所有东西,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来打仗!”

战士们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在坦克训练时不仅仅是训练坦克乘员间的协同,更是训练在碰到不同情况时做出的条件反射……

这对他们而言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在之前身为步兵时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现在却要把这条件反射忘掉换成另一种。

比如此时,如果是步兵,看到面前一门步兵炮正用炮口对准他们,第一时间就是卧倒隐蔽然后举枪射击。

但要是开着坦克那就完全不同了……停下,那就会成为敌人绝佳的靶子,而且还是静止的。

距离远,就要全速机动,并观察敌人炮手的动作估算其开炮时间,在开炮前一秒突然转向规避。

距离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直接碾上去吧。

这些操作是在平时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中形成的,而且要成为下意识的反应,因为在战场上,只要稍一迟疑,死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训练显然是成功的,坦克“嘎啦嘎啦”的碾上了九二步兵炮,只几秒钟时间就将其碾成了废铁,直到最后一刻这门九二步兵炮也没敢开火……开火无法给敌方坦克造成损失,反而会因为距离太近误伤自己,于是开火就失去意义。

谷口大尉大喊一声:“炸药包……”

但话音未落,坦克后就抛来了几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在一片“轰轰”的乱响中,谷口中队集中在南大街无法散开的兵力就被炸得一片惨叫。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突然几枚火箭弹带着啸声飞向两侧的街道,一声爆响过后就燃起了几堆火焰。

火光霎时就照亮了整个战场,而且这些燃烧弹是打向远处而不是近处……燃烧弹如果打向近处,火光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但如果打向稍远的位置,就会在远处形成一道明亮的背景,中间一片区域旦凡有敌人在跑动都会变成一道清晰的黑影。

然后,T26坦克上的机枪就响了起来。

那子弹“哒哒哒”的一阵乱扫,就像秋风扫落叶似的,在谷口中队的人群中打出了一片腥风血雨。

这时还有几名鬼子躲在暗处投掷手榴弹,但都因为距离过远只在坦克前方爆炸。

还有两名鬼子抱着炸药包试图冲向坦克,但才刚跑几步就被不知从哪里射出的子弹打倒在地……

燃烧弹打出去后,鬼子就在明处,而在另一面的八路军跟随步兵就在暗处,以暗打明,鬼子直到死都不知道死在谁手里。

接着,另一坦克又加入了战团,两辆坦克一左一右的沿着街道并排推进。

确切的说不是并排推进,而是交替前进。

这是坦克在巷战时常用的战术,坦克前进时往往由于路面不平上下颠簸,这不仅会使坦克炮失去准头,对机枪的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有时明明看到目标就在前方跑动,对着他一阵疯狂的扫射但却怎么也打不中。

在这情况下,两辆坦克齐头并进同时推进是十分危险的,这时更需要的是一辆坦克停车,用机枪和火炮为另一辆坦克提供火力掩护,一旦发现敌人步兵就用机枪扫射,若是有躲藏在建筑里的敌人就用坦克炮轰炸。

另一辆坦克就乘着这时前进一段距离,然后停车为另一辆坦克提供掩护,这两辆坦克后方还跟着一辆坦克随时准备增援……这就是坦克的三三制战术。

不久谷口中队就被全歼。

其实并没有被全歼,有几名鬼子乘着夜色躲进了民房再由小巷逃走了。

鬼子就算是精锐部队也免不了有人当逃兵,这其实是人的天性。

在战斗中,鬼子成建制的朝对方发起自杀式攻击,那其实是因为没有机会逃……一个个的都登记在册,上级严令板载冲锋,后方甚至还有机枪督战。

这时冲与不冲没什么区别,都是死。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不冲,就成为帝国的耻辱被枪毙,家人因此蒙羞。

冲,就会成为帝国的荣耀,家人将因此受奖。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当然也是无奈的选择。

王学新没有看到谷口中队覆灭的一幕,因为他带领着一个连的坦克沿着中路进攻。

作战计划是坦克进城后分三路进攻。

这是必需的,因为运城街道狭窄……这时代可没有什么三车道四车道之说,因为街上基本没车,就算有也是偶尔一辆马车,十几米宽的街就能算是大街了。

T26轻坦宽3.41米,两辆并排着走在街上都显得有些拥挤,二十几辆坦克当然不可能一窝蜂的挤在一条街上走同样的路线……这也是各坦克连驾驶员和车长要一遍又一遍的背进攻路线的路线的原因。

坦克按连为单位分成三个方向进攻,分别是东路、西路和中路。

预备队是跟西路迎头撞上的,王学新的中路则是一头撞上了鬼子赶来增援的反坦克炮。

这些反坦克炮是安达二十三在听到消息后紧急调来的。

坦克炮是他专程从太原调来防御运城的,“一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一共十一门。

对于这十一门反坦克炮,安达二十三是这样分配的:

北、东、西各三门,剩下的两门放在老北街由他亲自指挥用作机动。

至于南门,那不是坦克会进攻的地方,所以不需要反坦克炮……也幸亏是这样,否则八路军的坦克部队可能根本就进不了城。

这种“一式反坦克炮”可以算是鬼子的第一款“专业”级反坦克炮。

鬼子之所以会研发这款反坦克炮,是因为在诺门罕战役中被毛熊的坦克打得狼狈不堪,于是才催生出这款主要用于对付T26坦克的反坦克。

这会儿恰好用来对付八路军的T26。

第105章 耻文化

安达二十三是在听到上竹大佐报告敌情时才发现大事不妙的。

给安达二十三打电话的是第226联队的参谋,此时的上竹大佐正在忙着指挥战斗,根本就抽不出身来打电话。

上竹这第226联队的问题,在于他绝大多数的兵力都布设在城外……城外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布设了一个大队,还有一千多人的兵力的确布设在城内,但那些大多是联队炮中队、步兵炮中队,还有运输中队等等,尤其这些炮的炮口还是对准城外的通道,于是八路军坦克一冲进城门,上竹就发现自己手里几乎无兵可用。

总不可能把炮兵中队调上来与坦克作战吧,联队炮装备的可都是些山炮、九二步兵炮,用他们对付坦克那就跟找死差不多。

于是上竹就忙得焦头烂额的,他把自己的警卫队也调到城头作战,甚至就连他自己也拿着手枪站在城头。

上竹希望能够利用城墙居高临下的优势稍稍拖延八路军的前进速度好等援军赶到,毕竟此时城墙上面对的是八路军的后背,八路军只能把他们清除然后才能继续前进。

但事实证明上竹大佐想多了。

八路军的进攻是分两面的,也就是城墙正面和背面同时进攻。

王学新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坦克从城门涌入,跟随步兵跟在坦克后前进,只要一过城门就会把自己的后背亮在位于城墙上的鬼子枪口下。

虽说城墙上的鬼子不多,但鬼子只要架起几挺机枪或是从城墙上往城门口投掷手榴弹打掷弹筒,都能让战士们遭受不小的伤亡。

另一方面,就是城门较小而且还需要空间给坦克先过,要是一窝蜂的都从城门进入,很可能会在城门处堵成一团无法动弹。

因此,侦察连的任何就是从正面进攻。

当坦克部队突破城门接二连三的冲进城内时,侦察连就在和尚的带领下在城墙脚下“甩锄头”。

所谓的“甩锄头”,指的就是甩工兵锹。

侦察连装备有可以爬城墙的多功能工兵锹,因为工兵锹用战士们的土话说就是锄头,因此就把抛出工兵锹钩住城头的战术称作“甩锄头”。

侦察连的战士平时没少做这样的训练,这甚至还成了侦察连战士空闲时的娱乐之一……没事干的时候就玩甩锄头,钩树枝、钩房顶、钩城墙,就看谁钩得又准又快,输的就出香烟。

因为玩得多了,会儿战士们那一把把“锄头”甩了上去,几乎个个都钩中城头。

城头的鬼子原本就不多,只有两个小队一百多人,再加上又是在黑暗中而且注意力又被八路军突入城中的坦克所吸引,尽没有多少人发现沿着城墙往上爬的侦察连战士。

其实就算发现也没用。

因为坦克攻进城内后,跟随步兵马上就沿着城内的阶梯往城头上攻,鬼子顾得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

接着,和尚等人一爬上城墙就宣告战斗进入尾声了,他们端着冲锋机关枪朝鬼子后背一扫,鬼子就惨叫着倒了一地。

和尚还是喜欢用盒子炮。

他喜欢有喜欢的道理,因为和尚只需要一支手抓着绳索配合着脚上的动作就能往上爬,另一支手就能拿着盒子炮对准城头。

和尚是这么说的:“咱们是吊在城墙上啥掩蔽都没有,要是鬼子发现了咱们的位置探出身来打枪怎么办?冲锋机关枪得两支手操作,俺盒子炮在手,冒一个就打一个,冒两个就打一双!”

和尚这本领在战场上还真派上了用场,这一回他就一口气打掉了三个冒出头来的鬼子……和尚不只顾着自己的上方,旁边有鬼子冒头一样逃不过他的眼睛。

爬上城头后,和尚就更是有如虎入羊群了,两手各拿一支盒子炮左右开弓,一阵“叭叭”脆响转眼就打倒了五六个。

上竹大佐一看形势不妙,赶忙带着残兵退守城楼防守。

上竹大佐在组织防御的时候,参谋不等大佐命令就向指挥部求援……其实从一开始,参谋就应该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并请求支援了。

但是,鬼子与八路军作战有一种优越感,应该说是对华夏军队存在优越感,他们认为华夏战斗力远不如帝国军队,帝国军队战胜是应该的,战败就是不可饶恕的耻辱。

这直接造成了帝国军队与八路军作战都存在这样的压力:如果打了败仗,就会成为全军的笑柄。

因此,上竹大佐以及他的参谋,在遭到八路军偷袭时,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向安达二十三报告。

因为如果马上报告,就意味着耻辱成了既成事实。

如果不报告,凭借着自身的力量挡住八路军的进攻,那么这事就相当于没发生,于是也就不存在耻辱。

因此战场上鬼子的军队还存在这样的情况,打了败仗后一直不上报,直到集蓄力量再次将阵地夺回来时,才向上级报告。

这已经成了鬼子的潜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鬼子的“耻文化”。

直到此时参谋见已经撑不下去了,再不上报请求增援连命都没了,这才不得不报。

安达二十三坐镇指挥部也仅仅只是好奇南门为什么炮声和枪声变得激烈了,他还以为上竹大佐所报告的“遭到敌人喷进弹的猛烈轰炸”正成为事实。

正想打电话去询问,这时第226联队的电话就来了。

“中将阁下!”参谋在电话里焦急万分的报告道:“八路军攻进城了!坦克,他们的坦克攻进城了!”

上一篇:禁区之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