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67章

作者:远征士兵

等锄头再回去的时候,家乡已经变成遍地尸骨的废墟。

从此之后锄头就变得异常冷静,就像周围发生的所有事都与他无关似的,只有在战场上面对鬼子时才让他活跃。

王学新需要这样的冷静的人,他适合观察、分析,并做出最佳的判断,因为他们是脑袋思考而不是用嘴巴说。

托马斯少校则是亲自上场,另外还带着一名原本就是背着狙击枪的部下。

可以看得出来,托马斯少校对这场比试很有信心,他笑着拍了拍部下的肩膀,说:“好好打,汤姆,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是,少校!”汤姆朝少校敬了个礼。

周围的几个鹰酱大兵齐声欢呼起来为两人打气。

比赛双方四个人在场中简单的碰了个面后就各自准备了。

目标则是王学新在三百米设置的随机靶……其实就是一个个胸靶,用绳索牵引着可以将它们拉着立起来的那种。

第45章 狙击小组

托马斯少校很聪明,他带着部下上场时两个人分开位于两个位置。

这样可以对目标形成交叉火力避免视线死角……有些目标在这个位置看不到在另一个位置就能看到,实战中甚至还可以互相掩护。

出于公平考虑,在托马斯上场时就是由八路军战士起靶,八路军上场就由鹰酱大兵起靶。

其实王学新觉得这都无所谓,因为这比的项目不是打得准,而是测试两把狙击枪与一把狙击枪在同样时间内谁打的目标更多……因此只要时刻保持着三到五个靶立着其中还有些红靶就可以。

所谓的“红靶”就是用来模拟重要目标,通常会在再隐秘的位置比如在掩体内、石堆后,或者灌木里只露出一角。

这是王学新用来训练狙击手们在战场上要有选择的打更有价值的目标而不是乱打一气。

比如机枪手、迫炮手、掷弹筒射手、军官等等。

战场上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值十个普通目标一点不为过。

不过在训练场上而且是测试谁打更多目标的实验,王学新和托马斯少校一致认为红靶值三个普通靶,同时两发命中同一靶也只计一个靶分……实战中同一个目标可不会死两次。

随着孙尔威一声大喊“开始!”,各个方位的胸靶就接二连三的立了起来。

托马斯少校和那个被称作汤姆的狙击手的确有两下子,他们不愧是用惯了春田步枪的兵,拉栓动作十分娴熟,射击完后还时不时转换狙击阵地……这次测试是以实战出发,实战当然要不断变换阵地。

这也让王学新对托马斯少校多了一层肯定。

他要是与部下两人从头到尾都呆在一个位置不动射击,虽说有作弊的嫌疑但王学新也不好说他什么。

八路军的确也可以跟他们一样不换阵地持续射击,但两支步枪降低难度与一支步枪降低难度相比显然更占便宜。

托马斯身为一名一战过来的老兵,这点计算当然是会的,但他还是没有占八路军便宜。

他在这一点上保持了绅士风度,或者也可以说,他是对自己能获胜有十足的信心,以为根本不需要占便宜。

随着一声声枪响,为时五分钟的射击很快就结束了。

五分钟不长,但狙击手讲究的就是反应和速度,太长时间的测试反而失去了意义。

一个个靶子被送上来清点,不久孙尔威就宣布:“两人一共击35发子弹,命中8个目标,其中3个红靶,一共14分!”

托马斯对这成绩并不是很满意,原因是汤姆几次挑选射击难度太大的红靶而使命中率偏低……像这种难度太大的目标,托马斯少校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放弃。

鹰酱大兵则不约而同的握着拳头欢呼,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如果是实战,他们两人在这五分钟内很可能已经让八个敌人失去了战斗能力。

接着是猫犊子带着锄头上场。

猫犊子手持狙击枪,锄头背着一把冲锋机关枪手持望远镜在旁边跟随。

两人上阵前花了点时间进行沟通……这倒不是“占便宜”,而是托马斯和部下都是单枪匹马,八路军这两人需要协同,自然要分析地形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另外,就算是在实战,很多时候分析地形和沟通都可以在战前进行不会影响战斗时间。

接着两人就进入第一狙击位做好准备,随着孙尔威一声喊,靶子立起的那一刻猫犊子就扣动扳机命中一个红靶。

然后两人迅速更换狙击位,一探头再次命中一个红靶。

……

看到这一幕孙尔威和托马斯少校都愣住了,这命中率高得有些离谱,且击发速度不比两支步枪开火慢多少。

孙尔威甚至小声嘀咕了一声,问托马斯少校:“他们怎么做到的?是枪法比我们更准吗?”

托马斯观察了一会儿,脸色十分难看的摇了摇头,回答:“不,他们并不是枪法准,而是两人分工合作紧密协同,这才达到了最佳的狙击速度和命中率!”

被托马斯少校这么一提醒,孙尔威认真也从协同这方面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也看懂了。

事实的确像托马斯说的那样,这两人虽然共用一把狙击步枪,但他们其实是协同而不是共用。

观察手通过望远镜能更全面、更准确的观察目标并对目标价值做评估和比较……当狙击手射击时,观察手就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并决定下一狙击位和角度。

这样一来决策方面的事就由观察手负责,狙击手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根据观察员提供的方位找到目标并将它击倒。

因此他们几乎每次都是最佳选择,再加上战士本身的枪法,于是命中率才高得惊人。

五分钟结束。

原本还兴高彩烈的鹰酱大兵此时已经没有半点声音了,因为这结果根本不需要检验,差距大到毫无悬念。

事情也果然如此,验过靶后孙尔威就叹服的望向王学新,说:“一共击发21发子弹,命中15个目标,其中4个红靶,一共23分!”

这个成绩在王学新的意料之中。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这是实战的经验,两名狙击手协同合作的效率会远高于两把狙击枪,这也是现代为什么总是用两人狙击小组的原因。

“我们输了!”托马斯少校上前握着王学新的手,说:“你是对的,虽然我们能击发更多的子弹,但因为在射击的同时还要思考狙击位及目标选择,于是不够专注直接导致命中率下降。而你们的协同方式……我认为这是种很好的战术!”

说着托马斯就转向孙尔威:“少校,我建议我们部队使用这种狙击战术,你不会有意见吧!”

“当然!”孙尔威笑了起来,他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说道:“虽然我知道我们的合作会很成功,但没想到它会这么快出现!”

孙尔威暗道这批装备没有白给。

事实上,仅仅只是两人狙击小组这战术,其价值就远超这批装备了。

第46章 M1卡宾枪

两人狙击小组还不只是托马斯和孙尔威看到的这些。

他们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火力互补。

王学新朝站在面前的猫犊子和锄头两人扬了扬头,解释道:“狙击枪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缺点是射速慢,如果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很难在短时间内远距压制敌人进而会陷入被动……”

托马斯少校赞成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在实战中经常出现,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在一两百米的距离上面对三名以上步枪手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原因是步枪在一两百米的距离命中率很高,步枪手与狙击手在这方面的差距不大,而敌人却有人数多的优势,于是战斗就呈一边倒的局面。

如果像鹰酱这样,两名狙击手都装备狙击步枪,他们在近距离面对一个班的敌人时往往就只有撤退一个选择。

但如果这两人分别装备狙击枪和冲锋机关枪,结果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冲锋机关枪虽然精度不高但具有火力优势,一把冲锋机关枪能轻松压制住一个班的步枪手,这可以与狙击枪远近搭配形成互补,使敌人无法近身始终在远距一个接一个的被狙击枪消灭。

托马斯少校有些奇怪,他问王学新:“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战术的?”

王学新半开玩笑的回答道:“因为我胆小,托马斯!”

“什么?”托马斯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胆小”这个词是对一名战士的污辱,鹰酱也不例外,所以他不敢相信王学新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你没听错!”王学新解释道:“因为我胆小,就绞尽脑汁想在这世上活得更久一些。于是……”

王学新摊了摊手,托马斯和孙尔威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

从此托马斯少校,确切的说是所有的鹰酱大兵都收起了对八路军的轻视之心。

托马斯少校事后还数次向孙尔威感叹:“我一直以为我们站在世界的顶端,但今天才发现已经落后了!”

这话并非托马斯妄自菲薄。

此时的鹰酱的确很强大,就像之前所说的,经济实力、工业能力、科学技术……都站在世界的前沿。

但国家层面是这样并不代表具体到战争上也是如此。

他们的军队尤其是陆军还深陷一战的刻板经验中无法自拔……其实二战时期大多数国家都处大一战思维中,最典型的就是高卢,他们整出一道著名的马奇诺防线。

这防线在现代是个笑话,但在这时代却极为流行。

比如汉斯也有与之对应的齐格菲防线,后期还有大西洋壁垒,毛熊也不例外,这些都属于被动防御,马奇诺仅仅只是其中崩溃得最快的一道而已。

而王学新却将近现代的战术摆到托马斯面前……这就不是存在代差的问题了,而是存在几代的差距。

也难怪托马斯少校一开始看不懂,他一想起当初还信誓旦旦的说,八路军用这种战术作战将无法活着回来……就感到无地自容。

几天后山地连的攀岩装备随之送到,于是山地连的训练就趋于完善。

训练科目除了野外生存、体能训练和连排战术外,又增加了攀岩、泅渡、偷袭、封锁阵地等科目。

其中攀岩和泅渡这两项比较新,其它科目其实是战士们的基本功,只不过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略有调整。

因为时间紧迫……之所以感觉到时间紧,是因为总部不断从情报人员那获知鬼子正在黄河北岸集结部队进行山地训练。

若是习惯于平原作战或机械化作战的部队进行山地训练是必要的。

因为其中有许多士兵甚至在山地中行军都会有问题……平原行军与山地行军是两回事,使用的肌肉不同,就像能跑步的人不一定能做深蹲。

因此,总部都等不及独立团的山地连完善了。

首长是这么说的:“咱们也想一步一步来训练出最精锐的部队跟敌人打,但战场不等人嘛,敌人不会等我们做好准备再进攻!咱们可以边打边学,到时至少不会没有准备!”

参谋长也点头赞成。

于是,王学新组建山地部队的方式和训练科目很快就编成册子分发到各部队学习……这些战术其实不只是用于组建山地连,因为八路军更多的在山区中与敌人作战,因此许多普通部队也在学习。

其中两人狙击小组对所有部队都适用,更是传遍了全军。

集成枪榴弹则是在两周后紧急运送到第一批五十具。

这种集成方式十分原始,就是简单的将枪榴弹发射器集成到了M1步枪护木下方,然后加装了像手枪似的弹仓和扳机……此时鹰酱枪榴弹的发射方式是依靠击发空包弹将枪榴弹发射出去,因此需要加装弹仓。

王学新试了试这枪,的确像他之前想像的那样重量太大不方便操作……集成榴弹发射器的枪一般是质量较轻的突击步枪,如果用本身就不轻的M1加兰德集成,其重量就会增加到跟一把轻机枪不相上下。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中间过渡型将就着用吧!

但几天后鹰酱那边就找到了办法,他们运来了第二批是用M1卡宾枪集成的。

M1卡宾枪就轻多了,还不到五斤重,加上榴弹发射器也只比M1加兰德步枪的空重重一点。(注:M1加兰德空重8.7斤)

另一个让王学新十分满意的是,M1卡宾枪用的还是15发弹匣,这火力持续性用于自卫防御是款很好的装备。

(注:M1卡宾枪研发的目的,就是给军官和后勤人员自卫用的)

孙尔威解释道:“王,这种枪我们还未最终定型,是种新武器,为了满足你的要求加装榴弹发射器才临时投入使用的,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多谢,孙尔威!”王学新对这枪的改装很满意,虽然M1卡宾枪存在威力不足射程不足的问题,但枪榴弹射手在枪方面本身就只要求防御和自卫。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M1卡宾枪的子弹是介于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的准中间威力弹……这使部队的后勤变复杂了。

第47章 中间威力弹

王学新之所以会对M1卡宾枪感兴趣,是因为它可以说是现代突击步枪的先驱……

更普遍的说法是汉斯的stg44,因为STG44是一款实际意义的突击步枪。

但实际上最先有突击步枪意识的还是鹰酱。

鹰酱研发M1卡宾枪的原因,就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拉栓或半自动步枪的威力过乘,射程动不动六七百米,春田步枪的有效射程甚至达到800米。

(注:有效射程指的是步枪能在这距离上保持弹道的稳定,其散射面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能有效命中目标)

但这个有效射程没有太大的意义。

800米的距离,即便是身高一米七的敌人完全站立也相当于在一米的距离看一根细铁丝,就算加装狙击镜想命中也十分困难。

更何况,绝大多数的战斗都发生在500米的距离内。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栓动步枪威力过剩。

它一无法命中,二几乎没有现实需求,带来的缺点却是后座力很大使步枪无法连发……对于栓动步枪而言,能连发的步枪就是机枪,通常无法端在手里“哒哒哒”的对着敌人一阵扫射(电影、电视除外)。

那为什么需要这种枪这种子弹?

更确切的说,把这种枪和子弹留给机枪和狙击枪不就可以了?

上一篇:禁区之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