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35章

作者:远征士兵

“怎么说?”赵刚疑惑的问:“是让楚云飞讨价还价?可人家还了,你拼着命咬着不放啊,这生意要是做黄了……”

“老赵!”李云龙把头一扬:“这事你就别操心了!你想想,咱们这一回真要是给了两百、两千发的,晋绥军心里有底了,他还能急着要吗?这往后还能有生意吗?”

赵刚“哦”了一声就恍然大悟。

这话说的是,鬼子在这后方坦克也不多,两百发火箭弹足够打上一场防御战了,这要是再有两千发……那只怕这一两年都不急着买,于是这生意才真叫黄了。

眼前这一千万斤粮食够根据地渡过难关吗?

肯定不够!

两百多万人一分,每个人也就五斤,没几天就吃完了。

往后怎么办?

反之,像李云龙这么抠抠搜搜的,总让楚云飞那得不到足够的火箭筒,那才能做成长久生意。

王学新知道这些时不由大为叹服,这特么的就是这时代的“饥饿营销”啊!

不过楚云飞那边也不傻,他马上就明白李云龙有意不给他足够的火箭弹是想钓住他这头大鱼。

认识到这一点后,他就摇头说道:“这么买可不是办法,这一点点的买下去,时间久了就是帮八路军渡过难关,到时我楚云飞,就成了党国的罪人了!”

“可是团座!”孙铭说:“目前为止,这种武器就只有八路军那有。如果考虑从国外进口反坦克炮,一来价格要比火箭筒贵得多,二来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以及能发挥的作用可能还不如火箭筒!”

这是华夏反坦克装备尴尬的地方。

此时华夏海岸线被鬼子封锁,国外物资和装备很难运进国内,即便能运进来价格也是翻了数十倍。

同时反坦克炮又是老大的一个家伙,没有规模化或是没有坦克、炮兵掩护,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低,往往是花大价钱费尽千辛万苦买了来,一个战果都没有就被敌人摧毁了。

这也是顽军奇缺反坦克装备的原因之一……不是买不起,也不是买不到,而且在空、炮、坦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几门反坦克炮就是敌人的靶子。

这同时也是楚云飞如此重视火箭筒甚至明知是坑也要往里跳的原因。

楚云飞在指挥里来回走动,思考着火箭筒的重要性以及权衡利弊,甚至已在脑海里进行推演。

他是黄埔五期出身,对战略、战术方面的研究当然不弱,他知道这火箭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效的单兵反坦克装备。

既然是单兵装备,就意味着它对空、炮、坦的依赖程度很低,于是可以在其它方面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反坦克。

从这角度来说,李云龙开的价格一点都不贵,这可是让一支军队拥有了反坦克能力,使其在战场上与敌人战车部队有一拼之力。

这能挽救的生命,以及取得胜利乃至改变装备态势所带来的利益,哪里是这些粮食能比得上的。

问题就在于……

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应该批量装备,而李云龙那开的价格却无法批量装备,甚至楚云飞还相信有一天真跟鬼子打起来急需火箭弹时,李云龙这家伙又该给火箭弹涨价了!

“我们应该从他们手里买技术!”楚云飞下了决心:“买生产火箭弹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如果买不到技术,我们宁可不要!”

“可是团座!”孙铭有些担忧:“这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是会下金蛋的鸡,他们能卖吗?”

“所以……”楚云飞说:“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买,而要用技术换技术!”

第40章 生产线

楚云飞随后就犯难了。

用什么技术跟八路军换才好呢?

什么技术才能从那个跟人精似的李云龙手里换来会下金蛋的金鸡呢?

太先进的八路军用不上,太落后的人家又看不上!

接着楚云飞就想到了刘树才,他们这些搞军工的应该更了解。

楚云飞没多想,找来了刘树才张口就问:“八路军最缺什么?”

刘树才一愣,八路军可是什么都缺啊,这要他说什么好呢?

不过刘树才想了想,很快就明白了楚云飞这话的意思,团座这是要拿东西去换八路军的火箭弹技术呢!

刘树才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

身为一名老军工,刘树才也很想知道那固体火药柱是怎么弄出来的。

想了想,刘树才就说道:“团座,如果要跟八路军交换技术,就只有一个东西能让他们忍痛割爱!”

“什么东西?”楚云飞好奇的问。

“子弹生产线!”刘树才回答。

楚云飞不由沉默了,过了好半晌才问了声:“没有别的吗?”

也难怪楚云飞会犹豫,他很清楚八路军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弹药基本靠缴获和复装。

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在此之前重庆方面有少量的补给,不过早在去年就断供了。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弹药一直都是限制八路军战斗力的一大瓶颈,而且可预计的将来也没有解决方法。

但是现在,他却要用子弹生产线去交易……

“团座!”刘树才说道:“那李云龙可不是傻子,咱们要是给他一些没用的技术,他能把火箭弹的技术给出来?不能吧!所以必须得是他们急需的!”

这话是说在楚云飞的心坎上了。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自己不割点肉,就想把别人的宝贝换来……尤其这个“别人”还是李云龙,那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接着刘树才又说道:“团座,我们可以把状况最差的一条生产线给出去,一开始勉强能生产几天,之后就闹故障,那些泥腿子一不会修二没零件更换……”

楚云飞听着不由大喜,点了点头说道:“有理,不过此事,我要去向司令汇报并征得他的同意!”

说着转身就匆匆走出团部往司令部赶。

楚云飞所说的司令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

阎老西听完楚云飞的分析后也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

虽然他十分忌惮八路军的壮大,但一来他更担心晋绥军没有火箭筒两下半就让鬼子给灭了……阎老西与鬼子谈判何尝又不是缓兵之计,他这个土皇帝又怎会甘心把自己的地盘让给鬼子!

另一个,阎老西还考虑一点:先不说这子弹生产线需要保养和维护,生产子弹的铜也是奇缺资源,八路军如果没有铜,拿到这条“半死不活”的生产线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于是没有迟疑,阎老西马上就把这事交给楚云飞全权负责。

他只交待了楚云飞一声:“此事只能我们几个人知道!”

“明白!”楚云飞挺身回答。

这事当然要暗中进行。

这是担心重庆方面知道此事后会给晋绥军扣上“通敌”的帽子。

更重要的还是,重庆方面要是知道这事,只怕就会逼晋绥军交出火箭筒技术了。

楚云飞心下暗叹,晋绥军这是在夹缝中生,不容易啊!

消息很快就由孙铭传给李云龙。

孙铭是这么说的:“李团长,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想用子弹生产线换整套火箭筒技术,有劳李团长与贵军首长接洽!”

任李云龙胆大包天也被这话惊得呆愣当场:“啥?子……子弹生产线?你这是拿我寻开心的吧!”

“句句属实!”孙铭正色回答:“如贵军有意交换,可随时派人与我联系!”

离开前孙铭又补了句:“李团长,此事不管是否成功,我都希望贵军能保密!”

“那当然!”李云龙拍了拍胸膛:“孙副官,你让楚兄尽管放心,八路军口风严着呢,要漏出了风声,准是你们的人出的问题!”

李云龙在这时候了还不忘在嘴上占点便宜。

李云龙一回到团部就急不可耐的对赵刚大叫:“老赵,发财了,这下真他娘的发财了!”

赵刚正在写标语。

这段时间又是大生产又是推广边区币,宣传部的人手都用不过来了,他这个写了一手好字的政委就客串着帮帮忙。

此时一听李云龙这么叫唤,还以为是粮食生意做成了,就停下笔来兴奋的望向李云龙:“他们同意换了?一千万斤粮食?”

李云龙“嗨”了一声:“一千万斤粮食算啥啊?他们打算用子弹生产线换!”

“子弹……生产线?”赵刚惊得手里的笔都掉到了桌上,写一半的标语就此白费。

不过赵刚顾不上这些,他疑惑的问:“老李,你可别拿我寻开心,这……可能吗?”

“咋不可能了?”李云龙回答:“不过人家要的不是火箭筒,是生产火箭筒的技术!”

说着李云龙就“嘿嘿嘿”的笑了赶来:“没想到小东北这家伙还有这能耐,整出来的东西把壬申制造厂那一大帮老军工都给难住了,愣是要用子弹生产线来换!”

(注:阎老西为了防止重庆方面将太原兵工厂“收归国有”,于1932年将太原兵工厂更名为壬申制造厂,下属分厂也更名为民办企业,比如西北机车、西北农机制造厂等等)

赵刚听到这就明白了,他皱了皱眉头,慎重的说:“原来是要技术,老李,这可不一定是个好事!”

李云龙点了点头,他心里其实清楚这其中的利弊,这要是把火箭筒的技术给了楚云飞,就是一锤子买卖,往后就甭想卡他们脖子啦!

只不过……

一想到有机会换到子弹生产线他就兴奋,他娘的这火箭筒老值钱了,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赵刚沉默了下,就说:“这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得向上级汇报一下!”

李云龙满口答应着,心下想,这不向上级汇报我也没辙啊,我又不知道这技术!

第41章 权衡利弊

首长有多年的战斗经历,在战场上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胆气。

然而,他在听说楚云飞愿意拿子弹生产线换火箭筒技术时就坐不住了,起身在指挥部里焦急的走来走去。

也难怪首长不淡定,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首长长期与阎老西周旋,知道阎老西的太原兵工厂可不是玩虚的。

它创建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与沈阳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并称民国三大兵工厂。

更重要的还是,太原兵工厂与其它兵工厂不一样,他自成体系生产的是晋造六五式步枪,这枪仿制的就是鬼子的三八大盖。

步枪用的是六五式,那子弹当然就是与三八大盖通用的6.5毫米口径的步枪弹。

而八路军手里有大量的从鬼子那缴获的三八大盖。

所以,拥有这样一条子弹生产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八路军可以自产原装子弹!

从只能捡子弹壳复装,到能自己生产全套,这可是一大飞跃,不仅有可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还能极大的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然而,把火箭筒技术给了楚云飞,也就意味着八路军失去了难得的技术优势。

考虑了一会儿,首长就停下脚步,对警卫员下令道:“马上把张万和找来,还有那个小东北!动作快!”

不久,王学新就和张万和一起走进了指挥部。

王学新是在来时的路上碰到张万和的,那时张万和刚下山走到山脚。

“去指挥部?”张万和问。

“是!”王学新回答:“首长让我去一趟!”

“可不也叫了我吗?”张万和呵呵笑道:“同时叫上咱们俩,估计是问跳雷的事了。这还用问吗?上回打鬼子时就立了大功!肯定能行啊!”

张万和一路上都跟王学新讨论跳雷的好处,甚至都想好了该怎么跟首长汇报。

不过张万和这一回却是猜错了。

到了指挥部后,首长按捺着激动先让两人在桌前坐下,警卫员分别给两人倒满一牙杯热水……这是根据地的习惯,这天寒地冻的,用牙杯装着热水既可以解渴又可以暖手。

然后首长才说道:“李云龙那边传来消息,晋绥军打算用子弹生产线换我们火箭筒的技术!”

张万和手下一颤,牙杯里的热水都洒了出来。

他吃痛的甩了甩手,嘴里却问道:“首长,这说的是生产步枪子弹的生产线?六九式?”

首长呵呵笑着点头道:“要是别的生产线,咱们就不考虑我也不为难了嘛!”

王学新虽觉得这是好事,但不像首长和张万和那么激动。

他们在子弹方面就像是个穷怕的人突然发现一个宝藏,那是欣喜若狂。

可对于王学新这个现代人而言,别人眼中的宝藏不过就是个小补丁,一条生产线而已,多大点事啊?

首长说:“首先,我要知道,如果我们拿到这条生产线,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从这话就知道首长保持着冷静和理智,或者也可以说是努力保持。

上一篇:禁区之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