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332章

作者:最终永恒

百亿亿吨啊!比未来号重了八个数量级。

这是何等巨大的工程,辛勤劳动几百年,并不算多。

一颗行星建设的过程,也是文明成长的过程,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娱乐业,统统需要。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只工作不休息。

结果整个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岗位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大规模人口荒的现状。就算附属文明的人口,承担了一些边缘化的灵活性工作,还是远远不够。

“缺人啊……”于易峰微微有点头疼。一想到在御夫星时期的全民超人类计划,也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

如果没有实行那个计划,现在的人口就算没有十亿,也有七八亿了吧?再不济,出生率再低,一两亿还是有的。

结果现在……

“但也不好说,不实行那个计划,许多重要科学家都老死了,这些科学家可是六十亿地球人中挑选出来的,万中无一啊……”

“不转变为超人类,平均智力达不到像现在那样,几乎全民天才的程度。我们很可能到现在为止,还只是一个L3文明,生产力甚至不及现在。”

于易峰思索了一番,放弃了这方面的纠结,反正后悔也来不及了。而且他还是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新人类历722年的《人口普查报告结果》显示,这么多年下来,新人类的人口数量,终于突破了660万大关,男女比例基本均衡。

在这之中,有5.2%的人口,还在学校里学习,派不上太大的用场。其余的,基本上是高素质人才。

土著蜥蜴的人口数量大约增加了26%,总量达到了六千万……

不得不说,这个数字严重不及预期,六十多年才提高了26%的人口,岂不是开玩笑?

相比之下,奇怪的一幕发生了。繁殖能力更低的赤炎角人,出生率反倒更高一些,甚至还有二胎、三胎的出现,总人口大概是一百八十万。

人口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就靠这么不到一亿总人口,对整颗星球进行改造,还是稍稍有些吃力的。

很快就有相关的研究人员,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

人们发现,蜥蜴人口出生率低,是因为科技红利造成的一系列结果。

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美好,生孩子养老的概念不复存在。

然而越发达,抚养孩子的相对成本就越高,收益率越低。

现阶段对于蜥蜴人而言,培养一个孩子,不仅仅要养活,还要养好。教育资源在这里永远是稀缺物质,使得蜥蜴们的培养成本大幅增加。

其次是培育周期的加长,也让出生率变得更低。农业时代,十岁就能下地干活,而在星际时代,三十岁还在学校里读书,这也对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负担。

毕竟这些蜥蜴,可没有全面免费的共产制度。

“蜥蜴的平均寿命增长到了一百一十岁。前三十多年得用来读书,接下来还要工作四五十年,最后才能养老,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率低是正常的。”

一位负责人口普查的专家说道:“对它们而言,生活压力也不小啊。内部网络论坛中,各种抱怨很多。”

“压力……难道我们的孩子就没有压力吗?但是不读书也不行啊……”

于易峰双手一摊:“不读书,连种田都不会,现在都是科技种田了。难道想要我们免费养他们吗?不可能的……”

“智慧生命总是贪心啊,他们想要更好的福利待遇,很正常。那就拿出更多的贡献,更高的价值!”

“更好的待遇,包括延长寿命等等,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但只有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让我们帮他们……”

相对而言,赤炎角人的出生率更高,是因为有着较高的危机感。这个文明下意识地河西一进行比较,从人口方面一直都是弱势,工业方面也是弱势,毕竟附属文明之间,一直都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状态。

这种隐隐的危机感,一直鼓励文明内部大量生育。

最重要的是,赤炎角人天然的寿命是很长的,就算没有特殊延寿手段,也可以存活三百多年。这样的寿对比之下,30多年的学习时间就稍稍可以接受了。

“人口政策方面的调控还要继续,但未来到底如何发展,要让他们自行解决,我们还是不要多管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科学发展

说起附属文明内部,杂七杂八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科技没有新人类发达,生存斗争之激烈,以及各种犯罪现象,让人有一种回到地球的感觉。

于易峰心中有点庆幸,当初将新人类社会与附属文明全部隔绝了。

但这种竞争以及矛盾,也是一个低级文明的日常。用一句话来解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也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智慧生命的需求也在不停地增多。

就譬如说赤炎角人,在原始时期,他们认为能够吃饱,然后安稳地睡觉,就已经非常幸福了。如果能有一些精神上的享受,做一些游戏、祭祀活动、舞蹈等等,已经可以说是人间天堂。

但现在呢?

如果让他们回去过原始人的生活,绝对没有办法很好地生存了。

现在的赤炎角人,需要更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各种电子设备,需要精神刺激、精美的食物以及廉价高效的交通工具,还需要有面子等等……这些都是需求。

但一个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吗?

从某个意义上说,“物质需求”其实有限的,“精神需求”是无限的。

曾经有人统计过,地球时代的顶级富人们,一年用在“物质”上的金钱,有一个上限。钱再多也吃不了更多的食物,也没有办法同时开两辆汽车,买一架飞机也有管制,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飞行……

但追求精神享受花费的金钱,却没什么上限。

把钱用来装逼打脸、打赏女主播,或者用来赌博寻求刺激,钱再多也不够花的……

又譬如说新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对物质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觉了。每个公民都开始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当然了,附属文明的生产力不够,连满足所有人的物质需求,都不能做到。科技的发展不是这么容易的,对它们来说需要资金以及人才。

所以,生活的不满意,导致附属文明网络上也弥漫着对政府的各种抨击,有骂政府腐败的、工作效率低、好友拿着纳税人的钱,却不干活的等等。

有些的确是事实,有些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不顺心,归结到政府,归结到大环境头上。

“相对而言,还是新人类的网络干净的多……”于易峰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

这种杂事,他根本懒得去管,又不是他本族的文明……

贪污、腐败之类的事情,放在低级文明其实很正常。在一个文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时候,这种违法行为就不可能完全杜绝。

而且附属文明的个人素质并不算特别高,如果新人类直接给他们极大富裕的生活环境,肯定会有九成以上的人口,会立马懒惰下去。

所以,于易峰等人早就渐渐让他们内部自治,只要不是大方向的变动,几乎不怎么干涉。

这种内政,麻烦不说,处理不好,还惹一身骚。他怎么搞得清楚哪只蜥蜴廉洁,哪个赤炎角人腐败?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调查这种事情上面,新人类也不用发展了。

所以,目前新人类给与的帮助,依旧是有偿的,双方也只是平等交易关系,主要是经济文化上的相互交流。

现在这种内政自理的情况下,民众就算有抱怨,也怨不到新人类头上,忠诚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附属文明暂时也只能这样了,他们的科技,只能帮助我们生产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业零件。目前他们最大的作用,还是士兵以及高级工人方面……”

“盘古号95%以上的工程,还要让我们自己来解决啊。”结束了这一番谈话,于易峰微微感叹了一句。

计划不及变化,到了现在这一阶段,原先的某些方案,还要稍稍大幅改动……这又增大了工程量。

到新人类历723年为止,盘古号的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了27.3%,地表工作接近完成,还有大量的地底空间可供开发。

也是在这一段逃亡的时间里,新人类在空间技术,特别是引力学方面的进步,可谓突飞猛进。刚刚的那一段科学普及讲座,实际上就算关于空间科学方面的。

人工重力以及反重力手段的大规模普及,是的诺亚号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反重力交通工具:反重力飞车、反重力列车等等。这些反重力交通工具的载重量比不上磁悬浮交通,但却没有太大的限制,不需要铺设什么轨道。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利用反重力原理,建造出来的超级工厂,与电磁力混搭后,能够实现更高的生产力。

超人类庞大的智慧潜力,再加上“暗物质偏向盾”的启迪,以及空间科学的发展,也让曲率引擎的研究更进一步。

就目前而言,最新飞船的曲速,最高能够达到80倍的光速!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而根据丁一东教授的一份报告,如果能够完成最新型号的行星引擎,就连盘古号战星,也可以达到20倍的光速!

事实证明,机动性这个东西,在宇宙中永远是不嫌多的。

所以,于易峰打算花费十来年的时间,将盘古号的引擎重新打造一番,顺便将玲所需要的大型海洋给建设好。

“新的引擎,是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说,只需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再次改造、扩建就行。是时候找一个时机,停下来休息一阵了。”他的目光移向黯淡的窗户外。

“盘古号”目前的运动方向,是人马悬臂。

新人类计划穿越猎户臂、人马臂,向着南十字悬臂的方向靠拢,参加那个四百多年以后的会议。

铁奎文明到底想做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于易峰还是有兴趣见识一番的……

就如此,盘古号在虚空中,渐渐停了下来。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天文学观测,向着一颗就近的恒星飞了过去。

挖矿的时间又要到了,不,不能说是挖矿,而是补充一种最为简单的资源——水资源!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然“煮开水”星球

这是一颗1.05倍太阳质量的黄矮星,光照强度比太阳稍稍强一些。它看上去平平无奇,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恒星。

不过,它却是人们从周边上百颗恒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因为,这颗恒星附近一颗名副其实的“海洋星球”!

这种充满了水资源的海洋星球,在银河系中并不罕见。譬如说……曾经的木卫二。木卫二外边有一层比较厚实的冰壳,保守估计,冰壳底下的水资源至少有五十千米!

但这颗海洋星球,和一般的又微微有些不同……

很快,盘古号向着目标位置,慢慢地靠了上去……

这星球有一颗较大质量的卫星,为了避免盘古号本身的引力,与卫星发生一系列的引力交战,战星特地飞到星球的另一端。让这颗海洋星球,将两者相隔离。

然后,盘古号才开启了行星级发动机,试图在整个轨道上保持一定的线速度,以离心力来抵消受到的引力。

“……盘古号的轨道高度以及线速度,将与那颗天然卫星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双方永远不会见面,能将引力引发的混乱降到最小。”

紧接着,大量的飞船,装载着调查机器人,快速地飞了下去。

它们试图调查清这颗海洋行星的具体情况。

一个星期后,整个抽水工程开始快速建立。

“……正如大家所见,我们想要抽取这颗海洋行星的水分。中间的运输管道总共有四万六千公里,中转飞船超过了六百艘!面对这种庞大的工程,我也是莫名兴奋啊!”

“下面友情特邀嘉宾……史密斯先生,为我们介绍整个工程的具体情况。”

最新一期时政节目播出的,正是盘古号目前大力推进的工程——星球表面“水世界”的建设!

上台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很显然也是准备已久。他上台后,从屏幕中点出了一个三维图像,是整个水世界工程,完工后的模拟图。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按照整个规划,我们大概要抽取十亿亿吨的水资源,才能满足整个水世界工程的需要。届时,将会在盘古号表面覆盖一层两公里厚的水层……”

“这一层水资源,将会形成一个大型生态区。战星表面,会形成七大洲八大洋,有海洋、有湖泊……不像现在这样光溜溜的。”

海洋行星,顾名思义,拥有一个超大型的海洋。根据卫星探测,这颗星球的海洋深度,足足有……1300公里!

是的,没有看错,一千三百公里!

这么多的水,新人类计划抽取的这一点,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整个卫星图像上看,它是完全意义上的蔚蓝色,没有任何绿色或者黄色。就如同一块超大号的纯净蓝宝石,静静地漂浮在宇宙空间中,美丽极了。

这种美景也诱发了普通民众旺盛的旅游欲望。

但很多东西,看上去美丽,实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这一颗充满了水资源的星球,并没有诞生任何意义的生命,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它实在是……太热太热了!

太阳直射面的温度,在三百摄氏度以上!整个海洋几乎是沸腾状态,这还怎么旅游?

工程师史密斯先生笑着解释道:“……这颗星球的大气层实在太厚,保温效果太好。过高的温度使得水蒸气大量蒸发。但是,水蒸气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大量蒸发后,又加剧了温室效应,让星球变得更热。”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星球太热,导致水大量蒸发,水蒸气又让星球变得更热。整个星球的温度,开始大规模失控,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

“正如大家看到的,这颗星球海洋的浅表层,几乎是煮沸状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己给自己煮开水的星球。”

“快看,海洋上的水正在沸腾当中!看上去就如同金星!也像一个放大版的开水壶。”

在讲解的过程中,随着镜头的拉大,整个工地现场几乎一目了然。在一个煮沸的环境中,依旧有许多机器人来回穿梭,搬运大量的材料。十几艘航空母舰,漂浮在水面上,充当临时的工业基地。

也因为水汽太足,温度太高,拍摄的镜头很快就出现了一层水雾。

热,太热了!在这种环境下将机器运作起来,对于星际时代的新人类而言,也稍稍增添了一些难度。

现场的观众,似乎也是第一次看到“沸腾中工作”的镜头,旅游的愿望完全泡汤了。顿时,会场中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这颗星球,面向阳光的一面,也就是白天的时候,简直热的要死。到了晚上,因为温度稍稍下降,水蒸气又会大量凝结而下雨,而且天天旺盛几乎都是特大大暴雨……

这种奇特的景象,引发了所有人的好奇。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颗星球抽水,有什么工程上的难点等等……

屏幕上的工作画面还在继续……光是一根从天空中延伸下来的支柱,就大的不可思议。这些支柱全都是空心的,正是本次工程的主力抽水泵。为了大量将水资源抽取到太空中,甚至内置了反重力机器,可以说是最最先进的抽水泵了。

很快,工程师史密斯就揭开整个原因:“我们挑选这样一颗星球,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是一个纯天然的开水壶,安全,高效,无污染!”

“是的,你没有看错,抽上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没有任何微生物,矿物成分也符合标准……几乎是纯净水,能够被人体轻易吸收。”

“我敢保证,它比任何白开水,还要干净自然。”

工程师史密斯的这一番话,把台下的所有人都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