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61章

作者:最终永恒

但这种“蹦跶”,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勇气。

他们纷纷化身为哲学家,有人认为,对于终极问题,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

还有一帮人直接宣布根本不存在终极……

上帝应该应该怎么样,上帝又应该应该怎么样。这种“上帝”,并不是宗教描述的那种,而是“自然”。

这群疯子竟然在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巨大的冲击,让肖佐直接呆愣住了。他不得不感叹所有人都比他想象中更加大胆荒谬,各种思维的碰撞就像惊涛骇然一样……

那是一种意识形态即将崩溃的预兆!

好在周边的一位长者立马拍醒了他,微笑地示意,让他及时挺过来了。

“直到现在,还是一身的冷汗,竟然差点猝死!猝死!”肖佐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听到的内容,脸色通红一片。

“……却又感觉到更深层次的独特美感。很多东西是我曾经没有想过的。”

这种感觉用言语难以诉说,甚至还想再来一次。

因为高智商的缘故,他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基本上听一次,就能一模一样的背诵。在这个过程中,一张脸由红到白,再到红,甚至心跳再次加快,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杀机,被自己紧张地喘不过气来!

“那么……答案呢?终极问题的答案。”西雅也是一脸紧张地问道。

“不知道啊。”

过了好一会儿,肖佐才缓过这口气,摊了摊手:“在辩论过程中,我们渐渐地偏向于悲观派。它太遥远了,太遥远了……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终极的问题是什么,哪来的答案呢……”

“真心佩服兰波博士,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他依旧活蹦乱跳地反驳着,坚信自己的还原论真理。”

西雅也不再发问,仿佛陷入到沉思中。

诺亚号中最聪明的一群人,竟然认为,未来是悲观的……这个观点让她有点儿难受。

“这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不知道终极问题,也不知道答案,难道你们……不焦虑吗?”肖佐叹了口气,说道。

他经常偷偷摸摸想这些问题,也是偏于悲观。哲学树,太虚无缥缈,太宏大了。

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很美好,很不错……如果生存仅仅为了生存,那就太不美好、太无趣了,和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

肖佐长长叹了一口气:“我可能提了一个不符合时宜的问题啊,大家都沉默了。许久,于舰长才说道:你这个问题……焦虑啊。怎么不焦虑?尤其是知道的越来越多,甚至明确知道,自己此生都不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时,焦虑更甚。”

“晚上的时候焦虑的睡不着觉,白天反倒受到生理困扰,昏昏欲睡,但又忍不住去想一个没有答案,也不知道问题的问题。”

“又沉默了许久,大家又突然集体大笑。”

肖佐神经质地鼓起掌来:“于先生又说道:后来啊,我逐渐想通了,终极是伟大的,浩瀚的,无垠的……有限怎么能追求无限呢。我们的追求,只不过是在这条道路上前进一点点,一点点。”

“播种者早就说过了,我们本身……就是追寻答案的一部分吧。”

第三十九章 白矮星

星空之大,令人神往,宇宙中每一处高能现象的瑰丽与浩瀚,都是一颗小星球的风景难以比拟的。

两者的风景各不相同,一个娟秀,一个粗犷……

但在一颗小小的星球,总能够找到世界之最,譬如说: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洋,最为巨大的动物等等;这一系列事件放大到整个宇宙中,就不见得如此了。

你总能找到更加庞大的恒星,更大质量的黑洞,更加遥远的星光……仿佛一切都永无止境一样……

越往银河深处,星体越加密集,各种高能现象也就越多。

按照科学家们的推理,银河深处,几乎没有低级文明的立足之地。

就算没有星际文明来打扰,银心处的星球,也会被不时发生的高能现象袭击。

突然间,某颗超新星爆炸了,突然间,又有两颗中子星对撞,就算几十万年一次的频率,对于漫长的进化道路来说,也是太快太频繁。

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连原始生命都很难诞生,更何况稳定地进化出智慧生命了。

但那里反倒是星际文明的天堂,各种高能天体,是最好、最优秀的自然导师。物质在银河深处也更加密集,更容易获取。

当然了,科技实力不够,跑到银河深处也是够呛。说不定某颗脉冲星随意喷射而出的一道射电脉冲,就能把一只舰队给彻底打瘫痪。

“真想去见识一下,高阶文明到底在那里做什么!”

于易峰眺望着不远处的那颗白矮星,心潮澎湃。

那里是他们下一个落脚点。

好吧,这颗白矮星,当然不是银河中心。新人类文明现在距离银河中心还远着呢,直线距离……大概还有1.8万光年。

人们现在的位置,依旧位于人马悬臂外围。这个悬臂和猎户悬臂差不多,环境比较友好,能“轻易”见到大量的低级文明。

现在是新人类历599年2月,经过一年时间的航行,人们离开了充满了传奇的三体星,航行到格林星云的一颗白矮星的附近。

挑选这颗星球当然是有理由的,第一,它位于希克斯交易市场的主要路线上;第二,科学家们想要更近距离地观测这颗白矮星,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顺带着将飞船改装一下,变换一个样貌。

对于新人类这个科学家为主体的文明来说,这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白矮星作为银河系中最普遍的天体,理论上占据全部恒星的10%左右,从数目上看,似乎并不稀奇。但新人类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研究它,心中充满了好奇以及期待。

这颗白矮星的个头和地球差不多,但质量却只比太阳稍低一些,大概是地球的三十万倍。

它的表面温度约一万摄氏度,是最常见的那种,亦有非常高的磁场。

“说起白矮星的形成,可比中子星简单得多,也比较温和……”一位老师正在天文台上教育孩子。

因为出生率的急剧减少,整个文明的教育负担也跟着大幅降低。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孩子们可以更加小班化地教育……

中低质量的恒星,在自己的寿命尽头,会因为氢元素的耗尽,变成红巨星,红巨星内部的温度压强不够,不能进行更高一层的核反应,这个坚硬的内核实际上就是一颗白矮星了。

因此,白矮星的组成,基本上以碳元素以及氧元素居多。有些白矮星里边甚至还是一大块完整的钻石。

当这颗红巨星的不稳定状态到底极限,就会彻底爆发,将核心以外的物质抛射出去。爆发过后,红巨星消失,残留下来的内核就变成了光秃秃、圆乎乎的白矮星。

“十秒后进入预定轨道,倒计时开始……”

“……展开家园号飞行平台!”

一声声的命令之下,家园号上的离子引擎不断减速,最终停靠在距离中央白矮星……1.6个天文单位的一颗类地行星上。

这是距离中央最近的一颗星球,原先可能有更近的几颗,早就被当初的红巨星给吞噬掉了。

相当于曾经的太阳系:如果太阳真的将燃料燃烧殆尽,变成一颗红巨星,那么,水星、金星会被彻底吞噬,地球可能会被重创,也有可能被吞噬。

而红巨星导致的引力紊乱,使得整个行星系到现在还充满了各种大大小小陨石碎片。

“快看!快看!”就在这个时候,天文台忽然响起了一阵骚动。

因为这颗白矮星突然发出了明亮的光芒!

人们观测到,一颗十五公里长度的陨石快速坠入白矮星,产生了一次万亿吨级别的巨大爆炸。

这点光芒,就像是欢迎新人类的宇宙级烟火!

庞大的议论声轰然而起,整个爆炸产生的风波,径直传到了诺亚号内部。疯狂科学家们欢呼雀跃,好像捡了什么大便宜一样。

仿佛只有爆炸……才是最高等级的艺术,给他们带来无与伦比的美感。

这个地方陨石乱飞,飞船航行的速度必须减慢,但大家还是相当喜欢这样的“欢迎仪式”。

因为这次爆炸,许多人瞬间爱上了这个地方。

根据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这块陨石在接近的时候,已经被表面大气层烧掉了大半。剩余的部分疯狂地砸到了内部的核心,才引发了这次大爆炸。【1】

但在那一瞬间,陨石已经被白矮星巨大的引力,分解成原子等级。

明亮的光芒消散后,白矮星表面似乎产生了一个浅浅的凹坑,又在几个自转周期内消失不见。

“因为巨大磁场的缘故,它正在不断捕获经过的铁质陨石。理论上长则几年,短则几个月,就会再次发生这样的事件……”

屏幕上显示出各种数据,各种探测仪器完全开启,试图发现这次爆炸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颗白矮星不值钱啊,太普通了!扩充一下知识库还可以,工业上的用处几乎没有!”

黑恰好也在天文台,目睹了这一幕,他感叹道:“最值钱的白矮星,可比什么金属星球值钱多了!”

果然,他的感叹很快就吸引了众多人的注意力。

黑脸上的肉一抖,得意洋洋地说道:“理论上,质量越小的白矮星虽然体积越大,但越容易改造。但是呢……小质量的恒星寿命实在太高,区区138亿年的宇宙年龄,根本没有死亡的小恒星。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得到这种……小质量的白矮星吗?”

这番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思考。

“小质量?越小的质量,体积越大,越值钱?”于易峰也是好奇地想着。

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白矮星质量上限,就是中子星的质量下限,可以通过泡利不相容原理、普朗克常数等参量算出来,大概是1.44倍的太阳质量。

但白矮星的质量下限,人们竟然……不知道?!

理论上,白矮星一定有质量下限的,如果自身引力太小,无法维持电子简并压力,立马就会发生爆炸。

“可是这个下限是多少呢?下限……”许多科学家开始建立模型,分析计算。

结果又泛起了难:粒子间平均间距远大于康普顿波长时,不需要考虑量子力学,近似认为退简并,好像没有明确界限?

难道是0.08的太阳质量不成……这是能够形成恒星的极限。

又有人在讨论,应该如何破坏一颗白矮星,如何将一颗大的,分解成几颗小一点的,那样就可以拿来卖钱了。

各种奇思妙想纷至沓来。

第一,是用黑洞等更大质量的天体,用离心力将白矮星强行撕裂。这种方案可行性未知……因为白矮星已经是极度坚固的物体,想要将它撕裂,实际上非常困难,需要极大的力量。

第二,利用反物质。如果找到一种屏蔽引力的方式,或许可以用反物质对白矮星进行切割。

当然了,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切割中子星,只要有足够的反中子就行。

……

【1】白矮星的表面也有少量大气哦,氢或者氧。

第四十章 更高的航行速度

面对这颗白矮星,几位科学家脑洞大开,正在互相调侃:“所以,反物质已经是非常牛逼的武器了。只要足够多的反物质,摧毁中子星也不再话下。”

“黑洞呢?黑洞,可以用反物质摧毁吗?”

“不知道,如果夸克能在黑洞中成型,理论上黑洞也可以用反物质摧毁……如果夸克被压碎成更加细小的东西,那就不行了。”

……

到最后,黑看到话题严重偏离,终于忍不住,自顾自公布了最终答案,“我们本次的最终目的地——两千光年外的希克斯交易市场,位于一颗0.14倍太阳质量的白矮星上边。”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它和一般的白矮星完全不同,以氧和氖为主,甚至还夹杂着钠和镁……”

这么小的白矮星是怎么形成的呢?

听到他的描述,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什么,大声叫道:“超新星爆发?!”

黑得意地挑了挑眉毛,答案确实是这样。

在某些双星系统中,当一颗白矮星不断吸收巨型伴星的物质,质量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时,核心将达到碳聚变的点火温度,引发热失控反应。

于是,一颗由白矮星引发的超新星产生了,它将释放大量的能量,瞬间惊天一爆。

这样的超新星被称为la型,完事后,不会形成中子星,而是啥都没有了。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还有一种lax型的小规模爆炸,可能是白矮星在吸积物质的过程中,其核心在爆炸时尚未完全燃烧殆尽,结果爆炸之后,残留下一个宝贵的内核。

这种小质量的白矮星内核,比类地行星的金属内核,也就是人们在尼克斯星曾经发现过的GB131稀有的多。

它被希克斯文明得到,改造成了一个交易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战争堡垒。

种种神秘,更加让人感叹宇宙的神奇壮丽。

超新星,是生命杀手,不知道摧毁了多少低级文明;但它又是生命的起源,原子量较大的物质,只有超新星才能批量制造。没有这些重元素,将不会有任何生命的诞生。

这样的探讨,随着白矮星逐渐恢复平静,终于告一段落。

于易峰走到众人面前,板着脸说着:“各位,现在我宣布一个决议。根据机器人检测的结果,我们脚下这颗类地星球,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只是一颗最普通的行星。我们将在这里整顿一段时间,为接下来的超长距离航行做好准备。”

“……载人飞船以及科考飞船,不允许进入距离白矮星1个天文单位以内的区域。所有关于白矮星的大型实验需要审批。”

这番话引起了一片唉声叹气。

但如果他不加上后边那句话,估计真的会有不要命的科学家,试图推动陨石攻击白矮星,或者用反物质去攻击一番,以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

这样就实在太危险了,白矮星虽然脾气温和,也不是新人类能够随意乱搞的。

于易峰现在忙着呢,根本没有功夫去操心这些疯狂科学家,只要他们不作死,就不会多管。

“呼”,看到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于易峰长长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