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56章

作者:最终永恒

如果没有任何意图,人类只要直接跑路便是,一年后,恒星自会将所有的东西吞噬掉,何必使用纳米虫武器,大动干戈?

坐在会议室里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不可能报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他们的心情微微有些沉重,小声地议论着所有方案的得与失。人们豁然发现,什么方案都不保险,什么方法都不可靠。

“有什么是我们有的,别人没有的?”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于易峰忽然问道。

还没等众人发话,他已经兴奋地自问自答起来:

“我们确实有其他文明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盖亚生物玲!”

“玲能够在最微观的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侦查,她可不像机器人那么好糊弄。而且玲的核心在诺亚号里边,也不怕大脑被寄生,被控制。她在外边搞一个分支就可以工作了。”

“这样行吗?”许云进皱了皱眉头,质疑道:“把这八个装置,运送进诺亚号里边,也太过危险了!”

“你们听我说……并不是这样。”于易峰摆了摆手:“……而是在母舰外,建立一个较大的容器!”

他兴致勃勃地在屏幕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这是我们的母舰。”

然后再周边画了一个较小的矩形:“这是容器,两者用水管相连接……”

在这个计划中,先是将“方尖塔”塞到密封的容器中,然后灌上充满了海藻的海水,让玲进行全方位的侦查。

“只不过,这些仪器会浸泡海水,到时候会不会坏掉,就不得而知了。理论上,新人类军用产品,都有在极端情况下运作的能力,但外星人的产品到抵抗海水,谁也不知道。”

“没关系,就算浸泡坏了,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也有修复的可能!”兰波博士立马跳了起来,有些狂热地叫了一声:“只要安全就行!”

另外几名专家也纷纷赞同,他们认为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极高!会议室中也越来越热烈,向前的郁闷一扫而空,只有许云进还是有点沉着脸,放不下心来。

于易峰继续说道:“还有一个难点……需要用一根几万公里长的大水管,将母舰与容器相互连接,否则玲没有办法操控海藻。这根水管是联通内外的唯一通道,要牢牢监控住,不要让什么东西跑出来了!”

“有问题吗?”

“没问题,要是一根水管都守不住,还是不要混了。”

就这样,这一次的计划,通过非常详细的讨论,所有的理论阻碍都被一个个干掉。当所有细节都被解决后,终于被提上了议程,就连最忧心忡忡的许云进都没有办法反驳。

第三十章 美达莫斯文明

从大门中走出时,于易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老许啊,放宽心,不要把这个生物给神话了。”

“超级生命也得符合科学原理,它不可能无懈可击吧。”

“那个昆顿从目前的表现看,最小的分裂单位是鹌鹑蛋大小。就算它再牛逼,就算它能分裂成毫米、微米等级……也会被玲看穿的。”

“玲可是能看到单个纳米机器人的……我绝对不相信在纳米等级以下,它还能保持自己的记忆以及恢复能力。”

许云进也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有点过于谨慎了。

可是他依旧问道:“玲……打得过昆顿吗?如果它在装置里边四处逃窜,我们怎么抓住它?依旧得将这些东西摧毁?”

“放心,放心。”于易峰笑着说道:“玲可以操控纳米机器人啊。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她已经可以用纳米虫雕花了。昆顿没有任何工具,光靠本体单打独斗,绝对打不过她的!”

纳米虫理论上是不可能被电子入侵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现代电子结构。它只有两个功能、分解、繁殖,这种攻击性就如同硫酸一样,泼到哪里攻击到哪里,新人类自己都不能够收放自如地指挥,只能通过供应能量的方式来进行操控。

所以,使用纳米虫进行攻击,于易峰还是非常放心的。

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玩具。是老一代“深空号”的标准模型,各种细节,基本上是等比例缩小,非常精美。

“用纳米虫雕刻出来的,送给你玩玩。”

许云进接过一看,也是啧啧称奇,爱不释手。

连后边的赵耀也探头探脑的瞟了几眼。

它不仅仅是外边精致,甚至连里边的结构,也几乎有模有样地雕刻出来了,原本四十公里级别的东西,缩小到几个厘米,不简单啊!

就这样,几人讨论完毕后,相互告别,于易峰又将舰长室的大门关上。

他紧紧握了握拳头,长长松了口气。其实……他也没什么底。

但这样的计划,还是要尝试一下的,至少风险可以控制。

就这样,计划下来后,诺亚号中的工厂正在加急生产,一块又一块的高强度材料加班加点地建造着。

就目前而言,就算成为星际文明,也已经四百多年了,人们的科技实力以及工业能力,进步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两公里长度的封闭盒子,再加一些监控设备,从技术角度一点都不复杂,三天的时间就已经打造出来。

为了保证安全,工程师们还特地将这些材料加厚加粗,还在里边赛了几颗核弹,保证一刹那间,就能将所有设备完全摧毁!

等这个容器的最后一道工作完成后,意味着对于昆顿的探测计划,马上就要开始了。

在运输飞船的牵引下,这些“方尖塔”,被渐渐拉近“家园号”母舰周边。

各种小型飞船四周环绕着高速飞行,将方尖塔牢牢地监控住。如果真的有什么圆珠弹射出来,将会遭受无情的打击。

于易峰等人,则一个个站立在家园号的侧翼。这个平台上站满了士兵以及各种科学家,神情肃穆。

周边还有一根直径十五米的大水管,延伸了……将近六万公里的长度。

它正是连接“家园号”,与大型密封容器的唯一通道。

为了防止昆顿沿着水管跑进来,人们绞尽脑汁地想了各种方法。

水管很长,但是非常薄,均匀程度精确到纳米等级,几乎是完全的直线。它使用的材料是一种类似于光纤的东西,一层红色的光在水管壁蔓延着。

如果真的有什么物体附在水管壁上,或者渗透进了水管,将通过这层光线,人们会立刻发现异常,然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开始吧!”

一声令下,充满了藻类的海水很快就被抽调过去。

这一次的调查,因为规模的浩大,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但人们不敢有任何松懈,一旦昆顿真的跑进了母舰中,整个家园号都要直接自爆,只弹出中间的诺亚号。

这个代价可实在是太大了。

随着海水的大量抽调,玲很快就开始工作,仪器上暂时没有任何反应,这很正常。

等待是无聊的,也是疲乏的。好在超人类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可比普通人长久了许多。普通人隔三岔五就会开小差,这种大脑疲乏的生理反应,不可能通过意志克服;而超人类可以长久的集中十个小时,疲乏之后,可以通过换班来解决。

于易峰等人一边观察,一边闲聊道:“我在想,是什么样的文明才能将昆顿创造出来?边缘文明……这个名词,黑,你有听说过吗?”

黑的脸抖了抖:“没有,应该不是我们银河系的……否则的话,这样的高阶文明,理论上我们应该听说过。而且几百万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凭空冒出来一个L8级的高阶文明。概率太低了。”

于易峰放弃了这方面的纠结,“那么换个话题吧……又是什么样的文明,才能将它捕获呢?这个难度应该小得多。”

黑久久地没有回话,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昆顿”这玩意。

“唉,我所掌握的信息,早就已经过时了。”

他深深地感叹着:“铁打的银河,流水的文明,这句话却永远不会过时。智力上的不足,大繁荣之后的衰败,击败了无数志存高远的文明。一百万年,一千万年,葛立恒数,TREE(3),SSCG(3),与无穷相比较,和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出乎预料的是,黑今天的谈兴很浓,讲起了以前缄口不语的东西。

他又开始感叹他以前衰败下去的母文明。

火星飞碟文明,全称是……“美达莫斯文明”。

“这倒是第一次听说。”旁边的张鹏笑着调侃。

黑并没有理会他,自顾自说道:“我们和地球人一样,也出生在猎户悬臂。我们的母星比太阳系更加偏僻,几乎是银河的边缘地区。最近的一颗恒星,都在10光年以外,这意味着我们的第一次星际航行变得更加困难。”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的母星周围没有大个的卫星,所以8个小时就能够自转一周。由于星球高速的自转,时不时产生强大的风暴和飓风。所以,我们的星球并没有高大树木,植物必须紧紧依附在地面上才能生存,动物则需变得更强壮。”

“几乎所有陆地生命的形状必须符合空气动力学,最好能够贴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狂风刮起。我们也不会互相说话,因为要在狂风中说话,显然太困难了。一天中99%以上的时间都在刮大风。”

黑说到这里,似乎想起了占据张鹏身体时,学习说话的那种困难,他笑道:“生命总是会朝着最适合生存的方向进化……沟通是产生智慧的重要因素。除了声音之外,信息素在狂风中也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些关键性的因素,我们……竟然进化出了……用脑波直接交流的能力。”

他自顾自赞叹道:“我们真是母星的宠儿,这样的能力,一千万个生命星球中也不会出现一个。”

在场的所有人饶有兴趣地听着,按照天生的种族值,“美达莫斯文明”,确实比新人类文明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它是怎么崛起,又是怎么没落的呢?

第三十一章 迈向星空,只是一件小事

美达莫斯星,猎户悬臂的边缘,一颗环境非常恶劣的星球。由于没有大质量卫星帮助其稳定旋转,这颗星球的自转非常不稳定,就如果一个快要倒下来的陀螺一样,每隔一段时间,自转轴就会发生大量的偏移。

自转轴的偏移,导致曾经的南北极变成了炎热的赤道,曾经的赤道变成了冰冷的南北极。这种环境的巨大变动,再加上超级暴风,使得这里的生命都进化出了异常强悍的生存能力。

美达莫斯星的海洋中,生存着一种名为“安替米西亚”的巨大植物,它的根系深植于海平面以下,甚至能够扎在海底岩石上,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安替米西亚”庞大的树冠直径足足有十公里。

这里是生命的天堂。

“安替米西亚”在寒冷的时候,会自动寻找温暖舒适的地区,也就是会自动随着星球自转轴的变动而游动。

为了防止被大风刮断,“安替米西亚”的树冠不会超过海平面上方一米。而美达莫斯文明就生活在这种巨大的植物上。它们的形状如同一只只十六爪章鱼,肌肉发达,附有吸盘,这些生理结构都可以对抗一整天不停的大风。

关于“昆顿”紧张的检查工作仍在继续,暂时没有什么结果……许多高层都退到一个会议室中,饶有兴致地讨论了起来,省的干扰士兵们的工作。

这个胖子的声音微微有些低沉:“一颗安替米西亚,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这种植物是我们原始时代的家园。”

“我们发展出高等智慧的时候,大脑已经格外发达。而且因为脑波读取的能力,社会成员之间基本上信息是互通的。”

“你知道吗,我们曾经是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我们没有自己的秘密。”

“可以当做是透明思维吧。”

当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拥有读心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会议室中的人们相当惊讶,纷纷大声地议论起来。

于易峰心中也是一惊,思索着:“一个有趣的社会学模型。”

“第一个答案是极好,一个充满了真善美的世界。所有的社会进展都会极快,所有的阴暗面都无处遁形。”

“……如果新人类在这种时候,突然进化出了这种每个人都读心能力……很可能会大乱一波。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呢?”

“但人的适应能力是极强的,如果真的全人类都这样,在没有灭族的前提下发展下去,有可能发展成一个更好的社会,一个没有谎言,人人都能无障碍互相理解的社会……”他这样想着。

过了一阵子,听到众人的各种讨论后,于易峰又认为自己刚刚的想法过于美好。

“第二个答案却是极差,换句话说,隐瞒部分想法,比人人都会读心是更为灵活和先进的,既为个体意志与社会准则的直接冲突提供了缓冲带,又给了个体以更多的抉择的权力。所有信息透明,是好事,也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是远古时代就开始信息透明……”于易峰想了想,“可能会受到宗教因素吧……变量太多,难以判断。”

听到众人的探讨,黑笑着说道:“错了,都错了!如果从远古时代开始,大家都已经这样,根本就不会有社会冲击之类的事儿。因为我们会认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这样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本来就是互通的。”

“如果非要拿出一个比喻,我们的文明……就像一窝蚂蚁。一开始的时候,个体是十分分散的,当逐渐形成社会时,因为互相读心的能力,便如同蚂蚁巢穴一样,出现了一个集体意志!”

“我们每个个体,只是庸碌的蚂蚁,社会发展中的一颗螺丝。在每个个体都会读心术的情况下,个人意志其实非常非常地微弱,虽然我们的大脑非常发达,但也仅限于让我们能做出更加复杂的工作。”

谈及自己曾经的文明时,黑微微有些骄傲。

他并不觉得这种现象是错误的,反而有一种曾经伟大的自豪感。

几乎所有人都愣了愣,这样的没有自我意志的个体,听起来好像有点可怜?

现在的新人类,渐渐趋向于一种全面自由,除了特殊的时间段会被政府号召,人们基本上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

而这个“美达莫斯文明”,竟然是全民螺丝钉,还一副“本来就是这样”的样子,这算什么啊?

许多人干笑了两下,不能理解,但是可以接受。

因为仔细想想,好像也蛮正常,全民读心的情况下,个人意志确实会被压制。

黑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了,复杂的大脑,让我们总是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想法。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不可能磨灭的。而且单根个体的读心能力,也仅限于周边的区域,相当有限。”

“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原始时期,我们的思维形态比较简单,也没有各种规章制度,大家还依靠本能各干各的。而我们的集体意志在远古时代也相当混乱,仅限于最初步的分工,譬如捕食、合作、驱赶天敌等等。”

“社会发展的变迁缓慢而又复杂,我们根本就没有经历什么奴隶社会,因为大型植物安替米西亚的存在,摄取食物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安替米西亚’不倒,我们就不会有饿死的危险。”

但美达莫斯文明,并不是没有天敌的。

根据宇宙社会学的发展规律,一个物种想自然进化出智慧,有大概率不是食物链的最顶层,亦不是食物链的最底层。在一种有压力又有余力的情况下,生命才会偶然间偏向于智慧这个奇怪的属性。

因为狂风的关系,陆地上的生物,普遍矮小贴地,但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反而有一种越来越庞大的趋势。

美达莫斯文明的天敌,便是巨龟!

巨龟,一种两栖爬行生物,如果用新人类的单位衡量,它的身高三十多米高,质量两百二十多吨。

它们才是海洋真正的霸主,从简单浮游生物,到庞大的安替米西亚,无所不吃。它们啃食“安替米西亚”的时候,往往顺带着,把来不及逃脱的美达莫斯人也吃掉了。

这还不算最主要的,巨龟往往成群出没,一颗十多公里的,极为茂盛的“安替米西亚”,也有被吃光的危险,这下子美达莫斯人可就没办法存活下去了。

初具智慧的他们,只能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文明,对抗恐怖的巨龟。

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个体的强壮已经不重要。必然要发展出更加强有力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松松垮垮的,否则就有灭绝的危险!

“只有最聪明、最强壮的个体,能够爬到社会上层,这是自然而然的。大家都知道它的想法,是否有私心,是否堕落。这也是我们的原始时代就有的传统。”

“这些聪明的个体,在一次次战争中,开始尝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它们开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让整个社会规范化,发挥出更为强大的作用。”

“这一系列的制度被制定出来后,因为思维透明,大家也只能遵循。更加强悍的集体意志,就这样慢慢地培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