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36章

作者:最终永恒

“据说……回去接受心理辅导了,咱不用瞎操心……唉,成功怎么就这么艰难呢?”

陈洛克看着屏幕上寥寥几个点击,几张推荐票还是自己投的,推荐了一次之后就裸奔了,心中一阵挫败。

梦想在现实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如果没有同伴们的热心资助,他们这些搞翻译的,估计要饿死在这里。

“以我们的能力,除了打打工,好像没什么其他可以做的。如此无能,难道去偷,去抢?!”

这种事实,让陈洛克面如死灰。

在生存压力面前,只能脚踏实地。

连肚子都填不抱,谈何而来的梦想?

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文明给他们的,如果不能付出自己的力量,文明将不可避免地慢慢衰弱下去。

如果把他们一辈子流放在这里,一直这样碌碌无为地生存着,直到老去,或许……才是最大的一种惩罚吧。

陈洛克长叹一口气,拿起一本程序编辑的书籍,读了起来……

……

于易峰看完后续的跟踪报告后,饶有兴趣地评论道:“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问题学生,都有了巨大的收获。这一次的教育活动还是非常成功的,有推广的可能……”

“对了,关于罗嘉嘉的后续事宜,处理地怎么样了?土著星球没什么问题吧?”

“心理辅导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罗嘉嘉本人也变得积极向上起来了。”

“关于土著星球,我们的‘家属’还领取了政府的死亡赔偿金。不过该国政府上层可能出现了一些关于外星人的猜测……”一位工作人员回答道。

于易峰笑道:“只是猜测而已,不用去管他们是怎么想的。就算我们被发现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的旅游、教育、军事计划照常进行。大不了,派人去威胁一下他们的政府高层。”

他深刻地知道低级文明政府的尿性,一些猜测,只会变成高机密档案,而不会付出太多的行动。

难道还真的想因为一些猜测,闹得人心惶惶?

不会的。

一颗原汁原味的土著星球,好处远远大于毁灭、大于殖民。它可以源源不断地用来培育新人类公民的意识形态,让年轻人变得更加成熟、上进,也让军人变得更加铁血、勇敢。

这样的好处是无形的,是资源买不到。

这个土著星球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

优秀组员们是否创业成功,抑或问题组的《星空之下》是否太监,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于易峰将目光投放到最新的科技领域、工业领域。

御夫4、御夫5的开发确实是一项大工程,但并不是前沿科学,只要按部就班。

前沿科学反倒是……黎曼猜想,不,黎曼定理引发的数学狂潮,再推动了大量的科学进步。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数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复变函数可以用在电磁学方面的;数学的场论几乎只要有物质运动的地方都可以用到;数理统计在热力学、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很大;黎曼几何、张量在广义相对论中是主要的工具;泛函分析在凝聚态物理中很有用处。

数学无处不在。

而证明黎曼猜想的一系列新型数学工具,让前沿的物理学又开始突飞猛进起来。许多原本难住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路……

第一百四十五章 引力波广播

时间就这样开始加速……

一个月……

两个月……

三个月……

御夫2上的科幻“大作”《星空之下》还是太监了。坚持了这么久的写作,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当作者发表“太监感言”的时候,还是有少量读者粉丝感到十分惋惜。

正版读者的素质还算高,表示可以理解;盗版读者反而都在骂娘,各种问候作者,问候作者家人等等……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天天偷东西,有一天偷不到了,反倒开骂,仿佛自己损失了什么一样。

可是没办法,没有订阅,连生存都不能,人总是得回归现实的……况且原著只写到这里,陈洛克他们也没得抄了,只能太监……

“坚持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容易了!”

紧接着,市场上出现了一款新型电池,经过严格的测试,生产成本降低了3.5%,储蓄能力却提升了5.7%。这样一个专利,拍出了……六千六百万的天价,引发了一波小小的轰动。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颗腐朽的星球,开始出现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但也仅仅只是有趣,并不会改变腐朽的根本。

往池塘中倒入几杯清水,依旧只是一摊死水……

少数人成功,大多数人失败,商场如战场,二八定律永远起到支配作用。在这种没有依靠的情况下,人们收获的成果,与付出的汗水往往不成正比,还得依靠一些机遇以及手段。

赤裸裸的丛林生存定律,在富裕的新人类文明已经消失了……但人们依旧能够在这颗星球重新学习,他们将了解各种社会的阴暗面,接触各种潜规则……

也正是这样,让新人类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更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从稚嫩迈向成熟,从懵懂走向明理。

原先的社会是普遍“幼稚”,新生代从小出生在非常和谐的环境,他们以为,这个社会本身就是这样;但现在,通过社会实践,反思,总结后,渐渐过渡到普遍睿智,这是难以想象的一大步。

一年,两年,三年……

转眼间,新人类文明来到御夫星系的第32个年头,整个工业体系早就已经完全建成,包括御夫4的地表基地,以及气态巨行星的空中采集基地、反物质生产基地等等。

庞大的第二代母舰“家园号”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轮廓。

而原先的“深空号”将改建成一个大型战斗堡垒。

甚至,军方还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建造另外两艘大型军用飞船的超级计划……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项非常有趣的技术出现了:那就是……引力波广播!

这种以暗物质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可以精密测定空间的高频引力波动,引发了人们的巨大兴趣。

甚至于易峰本人也从繁忙的工作中被惊动,急匆匆地赶到这场宣讲会中。

“根据我们的研究,宇宙的信息广播,总共有四种路径,第一是恒星脉冲信号。”

“通过引发恒星内部的某些反应,调节亮度,以实施大规模信号传播。”

屏幕上开始播放这种“恒星广播”的原理,只要在恒星周围布散几千颗核弹,组成核弹链,同时爆炸后,会扩散油膜物质,发出大量的光亮,以散布信息。

“不过这种手段实在过于粗糙,而且传播的信息也不多……只能告诉别人,这里有文明,通常来说不予采用。”

一位看上去很年轻的男士正在屏幕旁边讲解,他正是引力波研究组的主要负责人……陈安博士。

“第二种是中微子通讯,但只能定向通话……想要用中微子向整个宇宙,四面八方广播,需要更大的功率,基本上不可能。”

“这一种方法,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它可以抗击电磁脉冲的干扰,可传递的距离遥远。”

于易峰坐在底下,摸了摸下巴,中微子通讯的研究成功,对文明来说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它意味着……战争中的各种通讯,至少不会因为电磁脉冲的干扰而失效了。只不过,中微子接收设备的体积比较庞大,只有大飞船才能安装。

中微子通讯的速度,理论上也只有光速。

陈博士在上方的讲台上,继续说道:“更高级,更普遍的当然是引力波广播了,只要有合格的技术,能够向整个银河发信号。当然,低级文明肯定无法感受到这种信号……”

引力波通讯,也是本次会议重点要讲的内容。

显示屏幕上播放出一张水波样的图案,一圈一圈地往外扩散,就如同水的涟漪一样……

引力是空间弯曲所产生的,弯曲的空间随时间向外震荡,就导致了引力波的产生。

“引力波通讯比电磁波更加节能,因为引力波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度微弱,它的衰减也是极度缓慢的……确切地说,引力波是黎曼曲率张量分量的周期性变动,在时空中的传播……”

“你可以简单地认为,它只会随着距离,分散速度与距离的平方有关系,但几乎不会被物质阻碍……也不会发生电磁波那样的干扰现象。”

这位陈博士看上去很年轻,但实际上已经三百多岁了。

在这个社会,以外表来分辨人的年龄,早就已经不准确。

他的话刚刚说完,底下就有一位女士举手,焦急问道:“陈博士,那么……第四种广播呢?您不是说有四种吗?”

在座的所有人都会心的笑了起来。很显然,大家的心情都不错,不急着了解原理,而是想要听一些科普。

因为,引力波广播的发明,意味着……

新人类,终于可以接收到星际文明之间的通讯了!

这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

不知道,银河系中的广播是一片嘈杂,还是一片寂静?

于易峰心中,也是非常期待聆听银河的声音,想要和真正的星际文明沟通。

陈博士笑了笑:“第四种是超模广播,引力波的一种变种。你可以把宇宙看做肥皂泡,利用宇宙弦的振动进行超大规模的传播。”

……

里边的知识并不深奥,于易峰满心欢喜地听完了这个报告,科学技术的进步,绝对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儿。

然后,他跟随众人,前往1号天文台,那里有一个引力波实验室,许多天文学家已经接收了很长时间的广播,收集了不少信息。

一进门,他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数据,一大串一大串地显示在屏幕上,不停地滚动着。

“这些都是……引力波广播探测出来的数据吗?”于易峰也不客气,直接好奇地问道:“这么多?”

“是啊,整个银河系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热闹一些!”天文台的汤姆逊教授笑着:“具体的翻译工作我们还在继续,可能要过几天。”

他的双眼通红,很显然因为极度亢奋,这些天的精力有点透支。

不过没关系,这些老一代的科学家,基本上都转变为了超人类,身强体壮,透支一点精力也没大差。

“引力波广播与望远镜的理论其实差不多,但我们的测量技术远远比不上老牌的L4文明,所以依旧有许多误差,也只能探测到较高强度的波段。我们正在调试其中的参数……”

听到这位教授的介绍,于易峰越来越感受到科学技术的晦深如海。

人类的知识面,在深度上已经不错了,但是广度上……远远不够。

出乎意料的是,引力波广播,竟然只是一个L2级别的技术!

是的,理论上,L2就可以拥有!

测定引力波,可以用暗物质,也可以使用激光,人类目前使用的是暗物质手段。

暗物质是没有电磁相互作用的,又是质量较大的粒子,它们的性质不活泼,非常安静,受到引力波的作用比普通物质更加明显一些。

所以暗物质理论出现后,只要对其中的一种独特的粒子,实现超高精细的操控,再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信号放大,就能实现这项“接收广播”的技术了。

人类已经制造出了最简单的纳米机器人,但现在才堪堪将引力波广播实现,不得不说慢了点。

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很正常,任何一个层次的科技分支,新人类文明还有大量的细节没有点亮,更何况某些特殊的高难度分支。

“唉,没有和其余文明的交流,碰撞,必然会导致科技进步缓慢。不同文明的思维,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于易峰说道。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杂七杂八的信息

面对浩瀚如海的科技分支,于易峰感叹道:“如果有了足够的硬实力,我们肯定不会长期地待在这里了,这个地方虽然安逸,却只能按部就班地发展。”

“还是得去银河闯荡,与真正的星际文明碰撞、交流!”

汤姆逊教授点点头,也深表遗憾:“我们的人口素质虽然高,但数量始终不多,想要将科技发散出去,深入挖掘,还是太困难了……特别是经验的积累方面,我们只能浅尝辄止。”

“必须要与同等的存在交流,甚至交易!”

他罗列出一系列的数据,继续说道:“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只能观测到高强度的引力广播,以及黑洞、中子星之类的大质量星体。想要再进一步,却是非常困难。我们猜测,火星飞碟中的引力波望远镜,使用的是不同的观测技术,或许涉及到引力子层面!”

“因为引力波引发的作用效果,实在是太小了,光靠测定空间的位移,没办法太精确……”

于易峰笑道:“不要强行和火星飞碟文明相比较,它们的引力波望远镜,可是L4文明的技术啊。甚至有可能是独有技术!独有技术价值也不用我说了吧……是一条科技树走到极限才形成的,远远超出同等文明的东西。”

“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独有的技术呢。”

引力波望远镜,本来是自带接收广播的,但人类发现它的时候,这个功能已经彻底损坏,也没有办法维修。

直到现在,人们终于发明了自己的广播,解决了这个烦恼。

这一次的翻译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为了更快速地破译引力波信息,外星人“黑”也参与其中。

他看到于易峰,微微有些紧张。脸颊微微颤抖,忙不迭地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倒了出来:“我知道……还记得一点点,这是一种二进制的通讯密码。为了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不同星际广播的频率是不大一样的,但是为了方便起见,有一种通用二进制语言。”

“这种语言,也是银河间最通用的语言。”

“只要翻译出这种通用密码,大多数的广播都听得懂了。我还勉强记得一些代码……”

光靠人体自带的大脑,黑没有办法直接翻译出全部的二进制代码,但还是给出了少量通用密码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