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180章

作者:最终永恒

第四十五章 宗教文明

就这样,人们快速开始了迪格星土著的审讯工作……

期间倒没什么大事,只不过这些土著全都胖了一圈,被圈养的生活毕竟是不一样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各种生物学家、语言学家的紧张忙碌下,人们很快掌握了他们的语言,也获得了大量详实的资料……

首先让人们震惊的是,这个文明,历史太、太、太悠久了!

他们的文字历史,竟然“号称”……有十二万年!

十二万年啊,真的太悠久了,这样的超长历史,已经完爆人类或者尼克斯人!

但这么久的时间,它们的科技竟然只发展了这么点,甚至,连几千年的尼克斯人都有所不如。

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蜿蜒曲折的社会进程,仿佛长时间地原地打转一般……

必然有什么东西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就在这一天,“泰坦z”的大型会议室中,许多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包括军方人士、生物学家、社会学家,还有于易峰等一众政府高层。

他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清它的性质特征,将虚无缥缈的“盖亚生物”抓住!因为于易峰心中的危机感已经一天比一天强烈,他们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尽快行动!

当然了,这一次会议,也顺带探讨迪格文明的历史以及文化……

还有……这个土著文明,到底是怎么灭绝的!怎么把自己的星球搞成了一片废土?

从已有的证据看,“盖亚生物”在迪格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见所有的参会人员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位年轻的女主持人上台,在屏幕上播放各种图片以及相关文字。

她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庄重地说道:“各位女士们先生们,众所周知,这个迪格文明,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宗教文明。他们的膜拜对象,很可能就是……我们眼中的盖亚生物。”

“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一直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所以,号称的十二万年的历史,只是一个不准确的数字。”

“没有历史文献?”于易峰心中顿时一愣,“这就有些麻烦了啊。”

历史这种东西,不是每一个文明都有完整的记载。地球上的一些国家也是这样的,譬如说印度,还有古代楼兰等国家,他们没有史官,文明没落后,所有的历史无从考证。

而迪格人更是如此,王朝变更不知道多少代了,但是没有历史资料,所有的历史都搞不清楚。

只听到那位女主持人继续说道:“……具体的历史难以考证,不过,我们依旧可以通过一些宗教典籍、史诗、故事,发现‘盖亚生物’的蛛丝马迹。”

“宗教典籍中的故事,口口相传了上万年,或许很多是杜撰的……但也有一些故事可能真实存在过,大家可以辩证地参考一下。”

在这位主持人口中,迪格文明的宗教文化,被一点一滴拼凑出来。

首先,是该文明的发展背景以及生物学资料。

迪格人,诞生于海洋,是一种由两栖类动物进化而来的智慧生命。

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原先的尾巴还没有退化掉。

有着这一条乒乓板一样的尾巴,可以更好地拍动水花,快速游泳。在这颗多水的星球,能帮助游泳的尾巴,还是相当有用的。

所以,每一名迪格人都是天生的游泳健将,随便挑出一个,也比人类的游泳冠军更加牛逼一些,这是生物的进化使然……

“就算现在,他们的游泳本领依旧没有退化掉,只要一出生就会游泳。”

“但因为长时间的陆地生活,让他们进化出了汗腺,陆地生存能力进一步的同时,却让皮肤呼吸的功能丧失。”

“所以,他们和我们一样,不能水下呼吸,在大海中游泳时,依旧有淹死的风险……就好比地球上的某些两栖类动物也会淹死……”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物学资料,由一个功能性机器人一一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于易峰也领了一份资料,仔细翻看。

他不自觉点了点头,心中暗想:“如此看来,迪格人与人类的身体构造以及遗传物质有相当大的差别。至于面部特征相似,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生物学家正在研究为何会产生这方面的巧合,短期内并没有太好的结果。”

言归正传,这种两栖类智慧生物,即可以获得陆地上的食物,也可以获得海洋中的东西,生存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想要更好地适应陆地,汗腺显然更加重要,毕竟这颗星球这么炎热,不出汗很容易热死。

至于淹死这种问题……庞大如蓝鲸也会淹死,完美的生物是不存在的。

“如此看来,迪格114行星的环境与地球大同小异,不过水多了些、卫星近了一些,哦……还多了一个历史可能相当相当悠久的‘盖亚生物’!”

就只有这么些差别,却造成了社会发展历史上的天差地别……

“就因为这个历史极度悠久的盖亚生物,他们竟然变成了狂热的宗教文明……在这之中,我们也得到了第一个信息……”

“有没有十二万年暂且不说,至少在远古时期,盖亚就已经出现……是这样吧?”

“是的,这个群体生物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但从已有的资料看,在远古时期,它并没有现代这么聪明,并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

于易峰听到几个熟悉的声音在后边小声地讨论,回过头一看,发现正是海格尔教授等人,连忙对他们打了声招呼:“教授,这位主持人是您的学生吧?她叫什么名字?”

“她叫卡莲娜,今年刚刚40岁……”海格尔教授笑着说道,“宇宙社会学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

这位名叫“卡莲娜”的主持人,是一位相对年轻的宇宙社会学家,是海格尔教授杰出的学生之一。

她面对这么多重要人士,并没有怯场,显然准备地相当充分。

“在最原始的时期,这些迪格土著大都居住在海边,他们依靠自己过硬的游泳本领,捕猎浅海区域中的各种生物……”

迪格人是游泳健将,但并非海洋中最强的生物。对他们来说,海洋中依旧有着各种各样难以捉摸的危险……而且因为卫星较近,潮汐引力巨大的关系,这里的波涛太狂暴了,各种海啸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海中捕猎,哪怕只是简单的采集,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生命。大海一发威,甚至会将海岸边的村落完全淹没……”

“他们生存状态的好坏,得靠大海,他们崇尚大海,却又敬畏大海……”

“对于死亡的惧怕,是所有智慧生命的共性。所以……最原始的宗教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经诞生了,那就是海神‘乌摩鲁’!”

于易峰点了点头,这样的社会发展在意料之中。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智慧生命的共同天性。恐惧心理,对宗教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许多迪格人认为,死亡之后会回归海神的怀抱,也一定程度减少了心中的巨大恐慌。

海神“乌摩鲁”的传说,是迪格文明宗教文化中的核心。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起源于大海,又归宿于大海。

太阳从海中升起,又从海中落下;月亮也是从海洋中升起;没有人走到过海洋的尽头,也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大。

种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全都被归结到了“海神”身上,对于原始文明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请。

但通常来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宗教都会被科学给推翻。不过迪格人完全不同,这种文化,一直流传了……十二万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就非常奇怪了……

第四十六章 捉摸不透的盖亚

从目前已有的结果看,原始的智慧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产生了宗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样本数据太少,人们还很难得出最终结论。但目前已知的智慧文明看,人类、土著蜥蜴、尼克斯人、迪格人,都产生了宗教……

“文明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本质上是一个混沌问题。漫长的时光长河,只要有略微的变量,就能产生大规模的蝴蝶效应。”

“相应的,文明的思维模式就会产生巨大差异!”

迪格人的宗教心理根深蒂固,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盖亚生物”这个变量的存在。

“想一想,一名现代人面对一个强大的盖亚生物,他会好奇,会感叹,会想要研究……”

“如果是一名原始人呢?”

“他看到自己难以理解的东西,自然会认为是神灵所为……而且这个神灵,从虚无缥缈变得真实存在,宗教思维就变得更加根深蒂固了。”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个画面,是一群土著人做着各种宗教仪式,“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的思维方式相当奇怪。几乎每个人都是狂信徒,一谈到他们的海神,就变得相当狂热……”

“许多古代战争甚至现代战争,就是因为宗教引起的,原因是……信仰的海神不同!”

“有人将它称为‘乌摩鲁’,有人称为‘乌摩罗’,每个国家的信仰不同,就引发了战争……”

于易峰点头:“其实不难理解,这种战争,在我们的发展历史中也出现过。”

每个地区的人,都喜欢将神灵描述成自己的样子。欧洲人觉得,上帝是“白人”,印度人觉得释迦摩尼就是“印度人”。反正,神灵都是自己方的。

当白人看不惯“黑人模样的神”,黑人看不惯“白人模样的神”。黑白之间势必要为自己的“真神”,为自己的“信仰”,为自己的“集体”,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当然了,这种宗教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宗教信仰,还有掠夺财富,掠夺人口等原因……或许后者才是主要因素……

这位女主持人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挑选出的这些宗教故事,从原始时代开始,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实的,还是凭空杜撰出来的……需要辩证地看待!”

屏幕上开始播放第一个宗教故事:

当时,整个文明还处于最原始的部落时期,海岸边居住着一名叫“图拉丁”的渔夫。

渔夫对于整个部落而言,是非常高尚、非常重要的职业,是一种“尊称”。

图拉丁是一位捕鱼好手,凭借敏锐的直觉,矫捷的身手,经常可以找到比普通人更多的海洋食物。再加上他是酋长的儿子,在部落中地位甚高。

不过,当时的自然环境是恶劣的,食物永远是原始部落的第一要义……

因为许多海洋生物会发生季节性迁徙,部落想要吃饱,也不得不随之迁徙。

迁移带来了动乱,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不同部落之间离得太近,就会发生战争。

为了争夺肥美的渔场、争夺陆地资源,或者为了抢奴隶等等……战争总是有这么多的理由。

“光通过采集或者捕猎,获得的生存资源非常有限,也相当不稳定,所以当时迪格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二十岁……”

“血腥以及杀戮是那个时代的常态。这也是绝大多数原始文明的相似点……【在温饱还没有大规模解决的时候,道德这种东西,是很难孕育出来的。】”

“很遗憾,图拉丁所在的部落,在一次战争中被打败,他本人也变成一个奴隶。”

从酋长的儿子,到变成一个奴隶,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奴隶们早出晚归地劳动,获得的食物却只能存留一小半,能不能吃饱,只能靠主人的恩赐。

“神啊,难道您抛弃我们了吗?”许多奴隶抱怨。

但图拉丁却不这么想,他是一位狂热的海神信徒,听到这些抱怨的话,心中非常不屑。他认为,所有的一切……只是神灵在考验自己罢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每当获得食物时,他都会偷偷在固定的地区,献祭三分之一,以献给心目中的“海神”。

每隔几天,他会在沙滩上挖一个坑,然后将食物放入坑中。每当潮水上涨后,食物就会消失,沙坑也会被填回去。

他认为是“海神”将这部分东西收走了,海神接受了他的礼物!

有一天,他再次来到沙滩上,忽然发现,这个小沙坑变成了一个大沙坑!里面……竟然放了几条活蹦乱跳的鱼!

【神从来不会抛弃任何人,只是人抛弃了神!】

这个故事最后,还以这段话结尾。告诉大家要当一个虔诚的信徒……

好吧,非常典型地宗教式写作,相当的无厘头,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于易峰也是跟着皱了皱眉头,如果这个故事出现在地球上,他会认为是在鬼扯,或者是熊孩子的捣乱。

但放在迪格114行星,而且是那种原始时代……那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因为这颗星球毕竟不一样,还有一个藻类群体意识……

盖亚生物是否真的这样做了,为什么?同情?怜悯?

“我想问一下,盖亚生物从古到今,与土著的交流多么?”于易峰站起来问道。

主持人回答:“实际上极其稀少,一直以来都极其稀少!图拉丁的故事,是文字记载的第一例,被称作‘神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神灵在他们心目中,由虚转实,变得真正的存在!”

“难道它具有自我意识,真的想当神灵?它具有很大的同情心?”有位生物学家揣测道,“也说不定这个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而已。”

既然没有讨论出结果,紧接着,屏幕上播放第二个故事:

自从图拉丁开始,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效仿着祭祀。而图拉丁本人,也成为了“海神之子”,摆脱了奴隶的命运。

但海神“乌摩鲁”性情难以捉摸,很少回应这种祭祀,也从来没有人见过海神的真正样子。

他们只知道,海神……会馈赠!

海神的性格难以捉摸,出手却非常慷慨,往往只需要一点点食物的代价,就能换回许多鱼!

有时候只有几条,有时候却是……一个池塘!一池塘的鱼……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啊!

虽然这种“神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出现一次,但迪格人还是孜孜不倦地祈祷着,乞求神灵的帮助。

失败的次数,只能说是自己不够虔诚,偶尔万中无一成功一次,立马就会成为人上人!谁也不敢与“海神之子”作对!

于是,这片沙滩成为了“神灵”的恩泽之地……

越来越多的部落听闻这个传言,搬迁到这里,尝试着祭祀。

他们大打出手,战争也越来越频繁,每个部落都想独占这个地盘,把其他部落打出去,以证明……自己才是“海神真正的儿子”!

这就是最初关于国家的思想,经过常年的征战后,一个不大的国家就这么形成了。

“非常奇特啊,国家的形成,竟然和神灵有关。不得不说,这个盖亚生物一定程度推动了原始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