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747章

作者:鲇鱼头

  英国政府也在与时俱进,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控,尤其是《泰晤士报》这样的媒体,管控尤其严格。

  “我还有一个问题,哈姆雷特先生,你的办公室在前段时间,接受了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0万美元的捐赠,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威利·巴里继续爆料,顿时惊呼四起。

  “你胡说,从来没有这种事——”阿贝·哈姆雷特大惊失色,表情惊恐到无以复加。

  威利·巴里不说话,冷笑着看阿贝·哈姆雷特。

  “你这个大英帝国的叛徒!”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

第1527章 咬人是不对的

  政客接受政治献金很正常,各种基金会向政客捐款也很正常,不过如果是一家美国的基金会,向一个英国议员捐款,那么这就很不正常。

  政治献金都是有利益输送的,拿了人家的钱,就得给人家办事,坏了规矩以后在这一行就无法生存。

  那么洛克菲勒基金会给阿贝·哈姆雷特的办公室捐款,是希望从阿贝·哈姆雷特这里获得什么?

  联想到阿贝·哈姆雷特在国会提议授予南部非洲华人“荣誉白人”称号。

  细思极恐。

  看来美国人掺沙子的能力也很强,果然是不愧是亲爷俩。

  “我的办公室从来没有收到过十万美元的捐款——”阿贝·哈姆雷特极力辩解。

  “当然,这笔捐款汇到你的账户上,肯定是以英镑的形式。”威利·巴里步步紧逼。

  “你不要胡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哈姆雷特强将抵抗。

  “那你敢不敢公开你的账户?”巴里穷追猛打。

  “无聊,我不想和你说话,你说的并不是事实——”哈姆雷特想跑。

  “别想跑哈姆雷特,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那笔捐款到底是怎么回事?”罗宾·切尔西还没走呢,一脸的大仇得报。

  “对,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要不然你就别想走——”

  “美国人为什么给你钱,你到底有没有出卖大英帝国?”

  “不要问有没有,自信点,大胆问有多少!”

  演讲者之角的听众没那么好糊弄,有时间也有能力参加这种活动的,多半都是利益相关,不会轻易放过哈姆雷特。

  “我说了,我没有,这家伙是在胡说!”哈姆雷特否认三连,他还真不敢就这么直接拂袖而去。

  别忘了伦敦可是英国的首都,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切尔西区又是伦敦的富人区,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现场就有好几位老贵族,甚至还有一位上院议员,哈姆雷特要是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哈姆雷特就等着上院的制裁吧。

  别看上院失去了大部分权力,实际上上院对于英国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下院的很多议员,本身就是上院贵族的白手套。

  包括很多工党议员在内。

  这并不奇怪,贵族对于大英帝国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大贵族同时也是大商人,家族产业无数,经济实力雄厚,劳合·乔治虽然在英国首相的历史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艾德礼和丘吉尔,实际上也是个愣头青。

  劳合·乔治执政的时候,英国面对的国内国际局势越来越恶劣,所以在劳合·乔治削弱上院权力的时候,上院的贵族们就顺水推舟,将大部分权力转移给下院,退居幕后对英国进行遥控指挥。

  这样上院的贵族就很爽了,权力都在下院嘛,所以英国发展不好责任都在下院,发展的好的话,上院贵族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你有,你以为把账户设在瑞士就可以瞒天过海吗?做梦——”巴里继续爆料,把不方便公开的财产存在瑞士银行,也是常规操作。

  《瑞士银行法》规定,要求银行对第三者必须保守其与客户往来情况及客户财产状况等有关机密,违反者不但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严重的还要受刑法制裁,这就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可以放心地将其财产存放在瑞士银行或委托其代办有关业务,而不用担心被第三方知悉情况。

  这个规定确实是洞悉人性,牢牢抓住人性的弱点,让人不得不服。

  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夜路走多了总会翻车,瑞士银行近年多次出现泄露客户资料的严重事故,信誉受到很大影响。

  这个“近年”,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段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瑞士银行就以绝对为客户保密著称,很多有钱人都把自己的钱存进瑞士银行。

  结果一场世界大战下来,很多瑞士银行的客户在世界大战中死亡,他们的财产就成为谜团,亲属甚至子女都无从知晓。

  这时候再想从瑞士银行把钱拿走,《瑞士银行法》就成为最好的借口,天知道瑞士银行通过世界大战赚了多少钱。

  这个情况引起了欧洲国家的重视,在英法的联手施压下,瑞士银行不得不交出一部分客户资料,财产总额达一亿英镑以上。

  这只是来自英法的客户,而且只是一部分,世界大战造成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直接灭亡,还有多少客户是来自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

  这个问题恐怕永远没有答案。

  “胡说,我根本没有瑞士银行的账户——”哈姆雷特坚决否认。

  这个事绝对不能承认,否则就不仅仅是利益输送的问题了,隐瞒收入是会遭到英国税务部门调查的。

  而一旦税务部门介入,哈姆雷特不死也要脱层皮。

  “那么你能解释下今年三月份你去瑞士干嘛了吗?”巴里不着急,剥洋葱一样将哈姆雷特一层一层剥开。

  “我去度假,这是我的权利——”哈姆雷特表情铁青,他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事不说请的话,他的政治生涯或许就此终结。

  “哦,我差点忘了,你在阿尔比斯山还有一栋度假别墅,看样子议会给你的薪水真不少——”巴里揶揄,英国议员的薪水确实很高,大概是普通人收入的50倍左右,可是也没有高到随随便便就在阿尔比斯山买度假别墅的地步。

  阿尔比斯山是欧洲的顶级度假胜地,实力一般的英国贵族去阿尔比斯山度假都得租房子住,哈姆雷特直接买,经济实力还是很强的。

  “买别墅的钱是我经商赚到的——”哈姆雷特眼中的慌乱一闪即逝。

  “你在1913年亏损了15万英镑,当年差点申请破产,之后和人合伙开采加的夫的煤矿,你的股份只占百分之十——哦,你的那个煤矿因为煤矿工人大罢工已经关门歇业了,你哪来的收入?有没有缴税?”巴里问题越来越尖锐,哈姆雷特表情惊恐。

  除非动用国家力量,否则瑞士银行确实是不会交出哈姆雷特的账户。

  不过缴税记录却是可查的,英国的税务部门,对于富人的监管一向很严格,毕竟穷人就算扣的再死,也很难榨出太多油水。

  哈姆雷特这时候才注意到,伦敦地方税务局的副局长杰克逊·斯温伯恩就在现场。

  当巴里问到有没有缴税的时候,杰克逊·斯温伯恩和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耳语了几句,年轻人用嘲讽的眼神看了哈姆雷特一样,起身离开。

  “我的每一个便士收入都已经交过税了,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而且你也没有权力问我这些问题,如果你想采访我,那么去我的办公室预约——”哈姆雷特警铃大作,推开面前的人就想离开。

  “站住,你还没有回答问题!”

  “议员先生,难道要像丧家之犬一样狼狈逃跑吗?”

  “你这个chicken out!”

  听众们议论纷纷,有人直接破口大骂。

  chicken out在英语里的意思是胆小懦弱,引申意思是“白毛鸡”,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女权运动为了羞辱那些看似健康,但是没有上前线的男人的一种方式。

  世界大战期间,一些英国女人为了促使英国男人上前线,就用白羽毛侮辱男人,当面把白羽毛插在男人身上,或者是夹在信里寄给男人,这就是所谓的“白羽毛运动”。

  不生活在那个时代,很难理解这种行为给男人带来的羞辱,数百男性因为不堪受辱自杀,有些甚至是还没有成年的孩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人还是很有血性的,那些没有参军的男人,大多是因为无法通过体检,所以才留在英国本土。

  英国女权的可恶之处在于,即便是那些因为负伤返回英国本土养伤的伤兵,只要表面上看不到伤处,她们也照送不误。

  以至于英国政府专门设计了一款用来证明身份的银胸针,以保护那些伤兵不受骚扰。

  政客嘛,脸皮总是比较厚的。

  哈姆雷特根本不在乎听众的质问和辱骂,迫切想逃离这个往日让他沉迷不已的演讲者之角。

  “等一下哈姆雷特先生——”斯温伯恩拦住哈姆雷特。

  “呵呵,斯温伯恩勋爵,上午好,我现在有点急事,我们回头再聊——”哈姆雷特努力挤出一丝笑容,税务官可不能轻易得罪。

  “不,我不是要和你聊天,而是要询问你一些税务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拒绝,不过下一次我在找你时,会带上警方的搜查令,以及法院的传票。”斯温伯恩的话让哈姆雷特不寒而栗,敢偷税漏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哈姆雷特呆若木鸡,他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事情怎么会演变成现在这个程度。

  “哈姆雷特议员,我现在如果想采访你,还需要去你的办公室预约吗?”巴里双手插在马甲的衣兜里,神态悠闲。

  “当然可以,我随时欢迎你的预约——”哈姆雷特恶狠狠,从牙缝子里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那样子别说采访,倒是很想咬巴里一口。

第1528章 惊喜

  咬人是不对的,狗咬人也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那家伙是个疯子,他已经彻底疯了,他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可信,我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哈姆雷特被带上车的时候,还在极力为自己辩解。

  当然这时候的辩解是没意义的,巴里不是一个人,他还带着摄影记者,哈姆雷特被伦敦地方税务局带上车的一幕,肯定会出现在明天的报纸上。

  谁让英国人这么爱好名人八卦呢。

  《泰晤士报》不会刊登这样的新闻,但是可以把照片卖给其他报纸,相信《太阳报》一定很有兴趣。

  哈姆雷特的照片要见报的时候,罗克也在为照片苦恼。

  前文说过,南部非洲的传媒业非常发达,爱德华王子对这个情况肯定不够了解,要不然王子多少会小心一些。

  南部非洲的一家报纸拍到了爱德华王子光天化日下幽会某人的照片。

  照片上王子和辛普森夫人在一辆勋爵轿车的后座上抱在一起激吻,两个人都很投入,丝毫没有意识到记者正在偷拍。

  还好南部非洲有新闻审核制度,报社再将准备印刷的报纸送到新闻出版署之后,被新闻出版署直接叫停。

  “照片如果见报,会对皇室声誉造成巨大影响,我们已经将底片和照片全部收回,拍摄照片的记者也处于我们的控制中,不过到底还有没有照片流落在我,我们并不能确定——”新闻出版署署长肯尼担任过南部非洲《泰晤士报》总编,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

  虽然新闻出版署行动迅速,可是样报都已经印刷出来了,到底有没有照片流落在外,确实是搞不清楚。

  这种照片对于花边小报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一张照片卖个三千五万英镑都有可能。

  别以为三千五千很少,南部非洲的部长级高官,每年的薪水也就大约相当于五千英镑。

  “殿下也太不小心了,这件事陛下知道吗?”罗克暗暗叫好,有照片流落在外,才有文章可做。

  辛普森夫人虽然美艳,可是也没到让人忘乎所以的地步。

  爱德华王子可是英国王位的第一继承人,说句不好听的,想要多漂亮的女孩都易如反掌。

  可是爱德华王子却偏偏对有家庭的女性更感兴趣,这实在是让人挺无语的。

  也不无语,对于英国王室来说,不管多阴暗的是都很正常,喜欢已婚女性算是比较有道德了,更过分的事也有,只是写不出来。

  别问,问就是星星。

  “应该不知道——”肯尼欲言又止,顿了顿还是直接吐槽:“——就算知道,估计也不会太在意,毕竟皇室嘛,有点花边新闻太正常了。”

  这种事肯尼也是见多了,都不用说皇室,对于富翁来说,正常的刺激也已经提不起兴趣,需要一些常人享受不到的东西,才能彰显他们的独特,或者高贵。

  说白了就是正常的东西已经玩腻了。

  当然了,这里的“不在意”,是指不在意这个事实,而不是指照片。

  英国皇室的那点风流韵事也是人尽皆知,不过知道归知道,照片见报又是另外一回事,皇室声誉还是要顾忌的。

  罗克无语摇头,转头就把扎克叫来,这种事还是交给扎克最放心,交给克里斯蒂安都不行。

  英国皇室,对于英国人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罗克虽然信任克里斯蒂安,在这种事上还是要小心,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给犯错误的机会,扎克肯定是不会犯错误的。

  扎克办事很有效率,转天英国本土的《太阳报》,就刊登了王子密会有妇之夫的劲爆新闻,把哈姆雷特被伦敦地方税务局调查的新闻都挤到第二版。

  这则新闻马上就引爆英国,报纸直接卖到脱销,《太阳报》紧急印刷特刊继续热炒,声称还有更多爆料。

  消息传回南部非洲,罗克马上就被乔治五世召见。

  “照片并不是南部非洲记者拍摄的,而是从一个美国人那里购买的——”罗克推得一干二净,把脏水都泼向美国人,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在即,比勒陀利亚有数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天知道是谁拍到的照片。

  “不是新闻出版署已经收回了底片和所有照片吗?那为什么照片还会见报?”乔治五世痛心疾首,皇室这段时间压力也大得很。

  英国的经济低迷,皇室其实也要负很大责任,毕竟英国首相是英国国王亲手任命的,首相在任上表现不好,国王也要负连带责任。

  目前来看,爱德华王子和辛普森夫人的照片,已经在英国本土引起巨大反响。

  这直接导致乔治五世在世界大战期间又是带头降薪,又是互动亲民,又是亲临一线视察,好不容易才塑造的一点皇室正面形象毁于一旦。

  英国媒体对于皇室是非常苛刻的,早在几年前,英国媒体就曾经讨论过皇室还有没有保留的必要,有人建议英国应该学习美国法国,彻底废除皇室,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这样英国才能真正走出经济低迷。

  “这件事发生的比较突然,新闻出版署发现的时候,那个美国人已经消失无踪,所以新闻出版署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已经回收所有底片和照片——”罗克真不是推卸责任,这事的主要责任是在爱德华王子,不是新闻出版署。

  “你们怎么能允许这种事发生?这是不负责任的渎职行为,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乔治五世大发雷霆,大概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类似的意思。

  罗克不说话,追究谁的责任?

  新闻出版署?

  人家有功无过。

  拍摄照片的美国人?

  人家已经消失无踪。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