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605章

作者:鲇鱼头

  引来好几个士兵的不善目光。

  “先生们,对这些女人和孩子好一点,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一定有所回报,如果她们受到伤害,那么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不会置之不理,上面的人怎么做,和我们都没有关系,总不该让我们为之负责。”布鲁斯对付这些士兵就很有办法。

  士兵们唯唯诺诺,他们也不傻,肯定不愿意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当炮灰。

  给士兵们一些绳头小利,布鲁斯接下来直接去找比尔·罗宾逊。

  比尔·罗宾逊坐在办公桌后,看向布鲁斯的目光非常复杂。

  “抱歉上尉,我为我刚才不理智的语言道歉,我不是针对谁,只是有感而发。”布鲁斯大大咧咧直接在比尔·罗宾逊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比尔·罗宾逊一言不发,静静看着布鲁斯的表演。

  布鲁斯不废话,从兜里掏烟的时候,看似无意带出一张兰德银行的支票。

  “抽一根?”布鲁斯目不斜视。

  比尔·罗宾逊不接,也不说话,木雕一样。

  布鲁斯微笑,抽出一根自顾自点上,向比尔·罗宾逊点点头起身就走。

  暗红色的桌面上,白色的支票无比刺眼。

  比尔·罗宾逊看向支票的眼神充满愤怒,胸口在剧烈起伏,呼吸明显加重,有那么一瞬间,比尔·罗宾逊甚至握住了枪柄。

  这时候比尔·罗宾逊也终于看到支票上的数字,五百美元。

第1236章 滑铁卢

  时下一辆福特汽车的售价才仅仅300美元,500美元对于比尔·罗宾逊来说已经不少了。

  又不是要求比尔·罗宾逊作出什么违背原则的事,只是在比尔·罗宾逊的权力范围内,对临时营地内的移民给予一些适当的照顾,最起码不要虐待她们就行,这也不是多过分的要求。

  布鲁斯不仅为临时营地送来了食物,还有一些衣服和被褥,都是移民们急需的生活必需品。

  衣服都是产自南部非洲的普通衣物,临时收集的肯定也不可能有多合身,布料也不算高档。

  这些衣服最大的作用不是挡风遮雨,而是让临时营地内的人们明白,南部非洲没有放弃她们,让她们看到希望。

  布鲁斯离开营地的时候,比尔·罗宾逊的房门依然紧闭。

  布鲁斯没有再去打扰比尔·罗宾逊,直接坐上卡车离开临时营地,接下来布鲁斯还要送更多的物资过来,直到这些移民离开临时营地。

  临时营地情况逐渐稳定的时候,菲律宾和东印度的冲突愈发激烈。

  两国渔民之间的撞船事件,最终是以东印度赔款而结束。

  操纵渔船撞击菲律宾渔船,最终造成对方船长死亡的东印度船长,被东印度法庭判处15年监禁,但因为船长的身体原因,法庭判决监外执行。

  换句话说,船长一天牢都不用坐,每个月到警察局报道一次就行。

  这个结果并不能让菲律宾满意,菲律宾方面试图将船长引渡到菲律宾接受审判,这个要求被东印度直接拒绝。

  12月10号,美国太平洋舰队两艘军舰出现在椰城外海。

  椰城方面紧急出动近海巡逻艇对美方军舰进行拦截,要求美方军舰立即掉转航向,退出东印度水域。

  “呵呵,不用理会,‘勇敢’号继续前进——”勇敢号驱逐舰舰长吉米·加罗波罗对东印度近海巡逻艇的喊话不屑一顾。

  “勇敢”号是美国在1918年建造的维克斯级驱逐舰,这是美国海军历史上产量第五高的驱逐舰,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一共建造了111艘。

  维克斯级驱逐舰舰长95.86米,宽9.43米,满载排水量1247吨,装备四门四英寸50倍径舰炮,以及一门3英寸23倍径舰炮,和12个21英寸鱼雷发射管。

  四英寸大概是101毫米,和战列舰相比不值一提,但对于排水量不超过300吨的近海巡逻艇来说,维克斯级驱逐舰还是优势明显。

  “先生,我们已经进入东印度海域,再往前就是椰城——”大副詹姆斯·怀特轻声提醒,“勇敢”号是来示威的,不是来宣战的。

  “我知道,不需要你提醒。”吉米·加罗波罗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看向詹姆斯·怀特眼神凌厉。

  詹姆斯·怀特不再说话,《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美国海军部分将领心高气傲,已经公然喊出取代英国皇家海军,主宰全球海洋霸权的口号。

  当然了,这个口号并没有经过皇家海军的同意。

  日本海军:MMP,你要称霸全球海域,有没有问过大日本海军的意见——

  两艘东印度近海巡逻艇,并没有和吉米·加罗波罗想象中一样退让,反而加速向“勇敢”号冲过来,一艘在“勇敢”号前方阻拦,另一艘在向“勇敢”号逐渐靠近。

  “呵呵,不自量力——”吉米·加罗波罗冷笑,并没有命令“勇敢”号转向或者降低速度。

  天空中这时候突然响起发动机的轰鸣声,吉米·加罗波罗举起望远镜观看,两架南部非洲鱼雷机突然出现在“勇敢”号正前方,机腹下的鱼雷清晰可见。

  吉米·加罗波罗的表情终于从轻蔑转为严肃。

  作为一艘驱逐舰,“勇敢”号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安装任何防空武器。

  没有防空武器,在面对空中鱼雷机的时候就只能被动挨打,没有任何反制手段。

  一千多吨的吨位,面对动辄四百、五百口径的鱼雷,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一发足够入魂。

  “返航——”吉米·加罗波罗盯着鱼雷机的眼睛简直要冒火,恶狠狠的看一眼“勇敢”号前方的近海巡逻艇,终于选择退却。

  这时候“勇敢”号和近海巡逻艇的距离其实已经很近了,“勇敢”号的舵手全力转弯,和近海巡逻艇擦身而过。

  已经处于俯冲状态的鱼雷机也紧急拉起机头,从“勇敢”号斜上方呼啸而过。

  吉米·加罗波罗这时候才感觉到衬衣都已经被冷汗湿透。

  消息传回南部非洲,罗克紧急命令印度洋舰队一艘重巡一艘轻巡和两艘驱逐舰紧急驰援东印度,加强东印度的军事力量。

  “洛克,要尽量保持克制,尽力避免和美国海军的直接冲突。”菲利普已经决定明年一月份访问美国,在那之前,菲利普不想看到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我们的移民还在奎松的临时营地挣扎,时时刻刻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你让我怎么保持克制?”罗克真的很无奈,美国看似气势汹汹,其实也是外强中干。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军方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正在蓄意挑起南部非洲和美国之间的对抗。

  罗克也想以和为贵,奈何有些人不同意,一直在挑衅罗克的底线,罗克不可能一直退让。

  “我已经和赫伯特对移民船这个问题进行了沟通,伦敦也在向华盛顿施加压力,洛克,要保持耐心。”菲利普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罗克不说话,说白了那些移民都是华人,如果是白人,看看菲利普还有没有这么冷静!

  “华盛顿已经承诺会敦促驻菲美军尽快放人,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驻菲美军借口有菲律宾人受到虐待,也在争取美国国会的支持。”菲利普也很无奈,美国·军方有些人,和小胡子其实也是一丘之貉,唯恐天下不乱。

  罗克当然也不会一味的委曲求全,伦纳德·伍德之所以强硬,是因为美军在菲律宾的绝对优势,给了伦纳德·伍德一个错觉,让伦纳德·伍德自以为在菲律宾无所不能。

  其实美国在菲律宾的优势也真的没多大。

  就在十二月稍晚些时候,菲利普访问美国前夕,在菲律宾南部巴拉望岛,终于爆发了反抗美军的民族起义。

  事情的起因还在于伦纳德·伍德对菲律宾的高压统治,进入十二月,菲律宾政府对居住在巴拉望岛的巴拉望人征收重税,遭到巴拉望人的强烈反抗。

  和以前的零星反抗不同,一个叫帕蒂尼奥的巴拉望人公开宣称,要结束美国在巴拉望的殖民统治,号召所有菲律宾人加入到反抗美军残暴统治的行列中。

  帕蒂尼奥领导的反抗势力发展很快,圣诞节之前,短短半个月内,帕蒂尼奥的反抗军迅速发展到十万人。

  伦纳德·伍德措手不及,命令麦克阿瑟率领菲律宾仆从军前往巴拉望岛,镇压帕蒂尼奥率领的反抗军。

  “帕蒂尼奥叛军很可能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如果不断绝外来援助,很难对帕蒂尼奥形成毁灭性打击。”麦克阿瑟临行前,希望得到更大的程度的援助。

  麦克阿瑟所指的,就是和巴拉望岛只有一海之隔的加里曼丹。

  巴拉望岛距离加里曼丹岛最窄处只有不到20公里,虽然海峡对面是英属马来亚,但是考虑到英国和南部非洲的关系,麦克阿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帕蒂尼奥叛军很可能正是在英国的支持下,才能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

  美国在菲律宾,实行的也是单一殖民地经济模式,菲律宾作为美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没有自己的军工产业,原本根本没有反抗美军统治的能力。

  让伦纳德·伍德和麦克阿瑟都没想到的是,帕蒂尼奥叛军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武器装备甚至比美国组建的菲律宾仆从军更先进,如果没有外部力量支持,这个情况根本无法解释。

  “我已近命令舰队封锁巴拉巴克海峡,不允许任何船只通行,道格拉斯,你要强硬一点,把那些叛军全部吊死,要让所有人看到犯上作乱的下场。”伦纳德·伍德气急败坏,巴拉望岛的叛乱,等于是给了伦纳德·伍德狠狠一记耳光。

  别看未来的菲律宾曾经公投要加入美国,美国都不接受。

  现在的菲律宾对于美国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海外殖民地,美国还是很重视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希望菲律宾能成为美国的“南部非洲”。

  只可惜菲律宾人不争气,无法达成美国的期待,这和伦纳德·伍德的高压统治有很大关系。

  结果巴拉望岛爆发的叛乱,充分证明伦纳德·伍德对菲政策的失败,如果不能尽快平息巴拉望岛的叛乱,那么伦纳德·伍德就要面对国会的质询。

  无论如何,巴拉望岛的叛乱,都意味着伦纳德·伍德在菲律宾的总督生涯进入倒计时。

  1月1号,就在菲利普启程前往美国的当天,麦克阿瑟率领菲律宾第一师登上巴拉望岛。

  此时的麦克阿瑟肯定不知道,他已经迎来人生的第一个滑铁卢。

第1237章 南部非洲人参战了

  一月一号,巴拉望岛北部的小镇迪尼,一队身穿墨绿色制服反抗军正潜伏在靠近海边的密林里。

  这支反抗军大概三百人左右,他们的制服统一,装备精良,全部装备了美军制式的春田步枪,队伍中甚至还有几挺马克沁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

  大部分反抗军成员都是巴拉望人,其中几个高鼻子深眼窝的白人特别醒目。

  这些白人是来自棉兰老岛的徳裔,世界大战爆发后,东印度向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发起进攻,当时美国还没有参战,一些居住在德国太平洋殖民地的德国人就逃到菲律宾,大部分都居住在棉兰老岛。

  当然了,这些情况是这些白人自己说的,他们的真实情况没有人知道。

  至少这些巴拉望士兵不知道。

  “记住你们在训练营里学会的东西,你们已经接受了整整一个月训练,现在是时候拿出你们的毕生所学,将这些美国人的仆从军赶下大海,相信我,这些美国人的仆从军不堪一击,一旦开战之后你们就会发现,你们战无不胜——”一些白人军官分散在队伍中鼓舞士气,他们的英语非常流利,不过和美国人的英语不太一样。

  以这些巴拉望士兵的见识,还分不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别。

  就在距离反抗军大约五百米的迪尼小镇,一队菲律宾仆从军正在登陆。

  和反抗军相比,这些仆从军的装备很简陋,很多人使用的居然还是老式单发步枪。

  除了步枪和刺刀之外,绝大部分仆从军连手榴弹都没有,他们的服装也破烂不堪,很多人甚至没有没有鞋子,营养状况似乎也不太好,虽然说不上骨瘦嶙峋,多少也有些营养不良,看上去瘦的可怜。

  迪尼小镇只有大约几十户人家,现在小镇居民已经被转移到远离海边的内陆地区安置,自由军之前在镇内布置了一些陷阱,希望能给仆从军制造一些麻烦。

  是的,巴拉望叛军的正式名称是“自由军”。

  和以前的零星反抗不同,“自由军”的含义是,希望争取巴拉望,乃至所有菲律宾人的自由和平等。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那么简单,“自由军”的形成,标志着巴拉望叛军已经提出自己的政治口号和纲领,有自己的理想和政治诉求,这会对美国的殖民统治造成根本性打击。

  已经登陆的仆从军似乎根本意识到危险正在降临,一名仆从军士兵在进入小镇时不慎一脚踏空,然后整条街道就陷入剧烈的爆炸中。

  和单纯的爆炸不同,自由军在炸药中添加了辣椒和胡椒,以及一些德国人提供的其他成分,结果炸弹爆炸后,整条街道就陷入浓重的白色烟雾中。

  毫无准备的仆从军伤亡惨重,至少有二十多人在刚才的爆炸中阵亡,伤员不能得到及时救助,反而因为空气中的不明物质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榴弹发射器开火,重机枪掩护,步兵立即发动进攻,进攻!”指挥自由军部队作战的艾伦·多布森及时下达作战命令。

  嗵嗵嗵——

  榴弹发射器反应迅速,500米距离上,榴弹发射器能够发挥最大威力。

  咚咚咚——

  重机枪的吼叫摄人心魄,枪口炎喷出差不多半米长,一米粗的树木都挡不住重机枪子弹的冲击力,完全暴露在重机枪射界内的仆从军官兵无处躲藏。

  一名仆从军军官试图组织抵抗,却被不知道哪儿飞过来的一颗子弹正中头部命丧当场。

  原本就劫后余生的仆从军,从榴弹发射器和重机枪打响之后就陷入彻底的混乱,有些仆从军士兵趁乱逃走,更多仆从军士兵晕头转向,还有人跪地举枪投降,战斗打响的很突然,结束的更突然,从仆从军士兵引爆炸弹到战斗结束,最多不超过半个小时。

  “完美!我们干掉了最少60人,俘获了180人,还有几十个伤员,我把他们留在原地自生自灭,希望他们可以活下去——”马修·斯莱特回来的时候,M5风衣的衣兜里鼓鼓囊囊,腰间的皮带上插着一把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

  M5风衣是南部非洲推出的一种野外服装,这种服装最显著的特色是宽大的兜帽和宽大的口袋,一经推出就广受市场欢迎。

  至于M1911,这可能是美军历史上最著名的手枪,在美军服役足足七十多年,以坚固耐用威力强大著称。

  “你应该给他们一个痛快。”艾伦比较人道,那些受伤的菲律宾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助,那么他们只能在痛苦的哀嚎中等待死亡,这个过程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几个小时。

  “你说什么呢,我从来不杀俘虏!”马修义正辞严,话还没有说完,远处海面上的驱逐舰突然开炮,空气中响起炮弹飞过的呼啸声,远远越过马修和艾伦,飞向远处的密林。

  没有射表和雷达的年代,舰炮的命中率低的可怜,更何况是在数千米的距离上,和打击敌人相比,似乎发泄的成分更大。

  “快速打扫战场,等待迎击美国人的下一次登陆,刚才有没有打死美国人?”艾伦不在乎仆从军的伤亡,击毙美国人,才能让美国人感觉到切肤之痛。

  “当然,最少十个!”马修哈哈大笑,从兜里掏出一包美国烟递给艾伦,烟盒上还沾染着鲜血。

  “咦,你自己留着吧——”艾伦嫌弃。

  “我们可是穷疯了的叛军,没把那些美国人拖得清洁溜溜,就算是很人道了好吧。”马修哈哈大笑,点烟的时候露出一点手腕,艾伦随便斜了一眼,表是真多。

  然后再看看马修的手,十根手指头居然带了六个戒指。

  果然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马修当然也没有忘记艾伦,笑嘻嘻的摘下一块手表和两个戒指递给艾伦,见者有份。

  艾伦这一次毫不客气接过来,一块表两个戒指,卖给军人服务部,怎么着也能卖个十几二十兰特。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