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465章

作者:鲇鱼头

  “胡戈,这样的船票要多少钱一张?”赫斯林教授脸色难看。

  “抱歉老师,我去找杜克少尉借钱买船票,这些都是杜克少尉安排的——”胡戈实话实说,他现在也差距到杜克少尉别有用心,但是胡戈并不讨厌。

  说句不好听的,也应该没谁讨厌这样的别有用心,虽然被人设计的感觉不太好,但是自从登上“开普敦”号,赫斯林教授一家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开普敦”号从上到下对他们的尊重,这些尊重都是发自内心的,并没有恶意。

  现在的赫斯林教授一家,又有什么值得杜克少尉算计的呢。

  “一个小小的少尉,他一年的薪水都不够这一张船票。”赫斯林教授虽然不知道头等舱的价格是多少,但是很明显一两百英镑应该是不够。

  “或许这是阿布教授安排的——”胡戈捡好听的说,不过也经不起推敲,阿布教授的经济实力没问题,但是要买头等舱的船票,仅仅凭借经济实力是不够的。

  “老头子,别想那么多,就当这是一次旅行,自从咱们结婚之后,你还没有带我旅行过呢。”赫斯林夫人另辟蹊径,这确实是个好理由,赫斯林教授马上就很无奈。

  “我是工作太忙——”赫斯林教授辩解,他确实是工作忙,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别说去遥远的南部非洲旅行,赫斯林教授和赫斯林夫人婚后连德国都没出过。

  “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家人,这不是你狡辩的借口!”赫斯林夫人摆出葡萄架要倒的架势。

  “我没有狡辩——”赫斯林教授满脸无奈,如果说赫斯林教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怕的人,那么赫斯林夫人一定排名前三。

  排名第一的当然是小格雷特,这个世界上,只有小格雷特敢肆无忌惮的揪赫斯林教授的胡子。

第946章 要不要我们打个赌

  话说赫斯林教授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大帅哥,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赫斯林教授留起了胡子,秃了头顶。

  生活和命运的双重打击并没有击垮赫斯林教授的精神世界,他在学术上获得的成就足以让全世界为之侧目。

  船上的日子是漫长而又无聊的,作为高智商的一家子,赫斯林教授一家人很快就学会了打麻将,并且沉溺其中,于是“开普敦”号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每天不是在讨论量子物理,而是充斥着“三万”、“五筒”、以及充满惊喜的“胡了”。

  不得不说,麻将对于学习汉语还是很有帮助的。

  每到这个时候,赫斯林教授就会带着小格雷特去甲板上散步,因为赫斯林夫人嫌弃赫斯林教授打麻将的水平太臭,宁愿拉着奥托一起玩,也不愿意让赫斯林教授上手。

  这让赫斯林教授感到悲伤,多少年了,从来没有人在智商层面上鄙视过赫斯林教授,可惜赫斯林教授却在麻将上折戟沉沙。

  “开普敦”号豪华邮轮上的客人也是鱼龙混杂,不过二等舱一下的客人不能到甲板的最上层散步,船长科林·佩格对赫斯林教授一家关怀备至,每当赫斯林教授去散步的时候,总会有一名膀大腰圆的服务生就在赫斯林教授不远处。

  “爷爷,咱们离南部非洲还有多远?”小格雷特经常会问这个问题。

  有了充足的营养之后,小格雷特的变化很快,她现在眼睛明亮,性格开朗,对陌生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以前苍白的小脸上有了血色,瘦弱的身体也渐渐变得健康,现在的小格雷特梳了一个小辫子,外面穿着一件米黄色的小风衣,脚上是粉红色的靴子,真的是人见人爱。

  “大概还有五千公里——”赫斯林教授也不太清楚,他和小格雷特坐在围栏旁边的长椅上,早上初升的朝阳照在赫斯林教授和小格雷特的脸上,悠扬的海风吹乱了小格雷特的头发,海鸥从身边掠过,旁边的海面上有一群海豚在海浪间穿梭,远处的海面上有一艘货轮驶过来,主动鸣笛和“开普敦”号打招呼,小格雷特马上就捂住了耳朵。

  呜——

  “开普敦”号的鸣笛声是小格雷特听过的最大的声音,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小格雷特的耳朵一整天都在嗡嗡作响,从此小格雷特就记住了这个教训。

  “那艘船真大,那上面装的是什么?”小格雷特手指着货轮问赫斯林教授,纤细白皙的手指令人心生怜爱,赫斯林教授温柔的抚摸着小格雷特的头发。

  “那是货船,上面装的是对未来的希望——”赫斯林教授心平气和,他现在已经能接受德国战败的结果。

  “该死的汽笛,大清早的让人不得安生——”一个还裹着睡袍的胖子骂骂咧咧从船舱里走出来,估计是被汽笛吵醒,心情很不好。

  赫斯林教授没有主动打招呼,注意力都在小格雷特身上。

  “先生,早安!”胖子主动和赫斯林教授打招呼。

  “早!”面对陌生人,赫斯林教授有距离的礼貌。

  “您的女儿真可爱,告诉叔叔你叫什么?”胖子马上化身为怪蜀黍,这个眼神不行啊。

  “谢谢,是我女儿的女儿。”赫斯林教授纠正。

  “哦哈哈哈哈,那真是太巧了,我女儿也有个女儿,聪明伶俐,乖巧可爱,我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她。”胖子不尴尬,虽然有点冒昧,但是并不让人讨厌。

  “您的目的地是哪儿?投亲还是访友?”胖子大大咧咧,直接在赫斯林教授身边坐下。

  赫斯林教授皱眉。

  还没等赫斯林教授说话,膀大腰圆的服务生就疾步过来,敞开的外套内能很清楚的看到腋下的枪柄。

  不过当服务生看到胖子的时候,马上就停住脚步,表情惊疑不定。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尼亚萨兰的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洛克,船上的日子太无聊了,勋爵一直说要尽快开通民航,但是飞行研究院的那帮家伙效率太慢,一个简单的隔音问题都解决不了,其实我觉得即便有点噪音,只要可以节约时间也是可以忍受的,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可惜飞行研究院的那帮人不理解这一点。”克里斯蒂安自顾自喋喋不休,这段话里的信息量比较大,赫斯林教授需要时间消化。

  这个克里斯蒂安就是那个克里斯蒂安,去年克里斯蒂安把自己的姓氏改为“洛克”,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毕竟英国国王的姓氏都改了。

  “民航是什么?”赫斯林教授终于被勾起了兴趣。

  “民用航空,就是对现在的轰炸机进行改装,把原本装炸弹的位置换成座椅,就可以用于城市间的交通,多简单的一件事,结果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如果是在我的企业里,我就把那帮家伙全部扔到矿井里挖矿。”克里斯蒂安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根雪茄递给赫斯林教授。

  赫斯林教授礼貌拒绝。

  克里斯蒂安把雪茄放嘴里,用冷峻的眼神看愣在旁边的服务生。

  膀大腰圆的服务生马上就掏出一个打火机,恭恭敬敬为克里斯蒂安点上。

  这让赫斯林教授有点惊讶,上船之后,这还是赫斯林教授第一次见到这个服务生对赫斯林教授一家人之外的其他人这么恭敬。

  简直恭敬到狗腿的程度。

  “克里斯蒂安先生,这位是慕尼黑来的赫斯林教授,科赛尔校长的朋友——”服务生轻声提醒,声音和他的体型极不相称。

  “没关系,科赛尔校长也是我的朋友,我会好好照顾赫斯林教授的。”克里斯蒂安毫不在意挥挥手,服务生还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敢开口,默默退到十米开外。

  “你认识科赛尔?”赫斯林教授惊讶,他不认为阿布会和面前这个粗鲁的暴发户成为朋友。

  “当然认识,科赛尔教授的实验室就是我建的,哦——我在南部非洲有一些生意,做一些建筑、贸易、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克里斯蒂安谦虚,克里斯蒂安的生意规模可真不是“一些”那么简单。

  “科技的发展应该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一蹴而就。”赫斯林教授不谈生意,对克里斯蒂安刚才的话颇有微词。

  “这话没错,但是我们也没有要求轰炸机在飞行中一点噪音都没有,也没有要求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和战斗机一样快,仅仅是简单的改装而已,又不是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研究,这难道很困难吗?”克里斯蒂安有他的逻辑,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也确实是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其实民航也并不是天顶星技术,另一个时空的1919年,巴黎和伦敦之间就开辟了全世界第一条航线。

  以南部非洲积累的飞行技术,这个时空的民航只可能比另一个时空的民航更先进,更安全。

  “抱歉,我并不了解这个领域——”赫斯林教授不是那种随便在陌生领域发言的嘴炮,对于不了解的领域,赫斯林教授一向都很谨慎,乱开炮的那是公知,很容易被打脸的。

  “科赛尔最近的身体怎么样?”赫斯林教授看似不经意间关心科赛尔。

  “这我也不太清楚,我也已经很久没有回尼亚萨兰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尼亚萨兰会是什么样,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每一次回到尼亚萨兰,我都感觉是去了一个陌生的地区,尼亚萨兰真的是日新月异,去年罗德斯先生修建的罗德斯大厦还是南部非洲第一高度呢,今年连前三都没有进入,不过罗德斯先生准备在洛城修建一座新的罗德斯大厦,一定要把兰德银行总部比下去。”克里斯蒂安不经意间岔开话题,联想到刚才克里斯蒂安介绍的经营范围,赫斯林教授能理解克里斯蒂安为什么这么高兴。

  不用问,修建新大厦这个业务,多半还会由克里斯蒂安的建筑公司承担,要不然克里斯蒂安肯定不会这么高兴。

  “罗德斯大厦有多高?”赫斯林教授轻易就被克里斯蒂安带走了节奏,摩天大楼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是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

  “以前的是260米,计划要修的是310米,全世界第一高楼。”克里斯蒂安骄傲,这也是所有南部非洲人的骄傲。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摩天大楼成为南部非洲那些大企业的特殊爱好,尼亚萨兰农业公司在爱德华港的总部高达245米,兰德银行在洛城的总部大楼高达230米,约翰内斯堡医药公司在紫薇城的总部大楼高达220米,法瓦尔特钢铁公司在比勒陀利亚的总部大楼高达215米。

  这还不包括正在修建的尼亚萨兰军工集团总部,尼亚萨兰航空集团总部,以及远在伊丽莎白港的阿丹公司总部。

  “修建摩天大楼也要循序渐进,从260米跨越到310米,呵呵——”赫斯林教授不认为这个跨越可以实现,要知道高到一定程度,每增加一米,难度都会呈几何级数上升。

  “要不要我们打个赌?”克里斯蒂安胸有成竹,跨越式发展这种事在欧洲不大可能,但是在南部非洲——

  简直是司空见惯好不好。

第947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盖房子这种事,要是一层一层盖上去确实是比较难,但是如果取个巧,在屋顶上修个塔什么的还是可以操作下,反正目的是为了争“第一高楼”的名头,又不是真的要住人。

  赫斯林教授虽然不知道南部非洲的那些奸商们会怎么操作,但是赫斯林教授有教授的谨慎,所以赫斯林教授不搭理克里斯蒂安,直接带着小格雷特回房间看赫斯林夫人娘几个打麻将。

  房间里激战正酣,娘几个全神贯注,桌上服务生送来的早餐动都没动,赫斯林教授眼中怒火勃发,胡子跳了几跳,终究还是忍下来。

  忍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谓温良淑德妻贤子孝都是浮云,老头子唯一的作用就是带孙子——

  不,连孙子都没有,只有孙女。

  赫斯林教授看着一脸兴奋跃跃欲试的小格雷特很担心,女孩子还是不要学这些不好的东西,看看胡戈和奥托,脸上贴满了纸条,胡戈脸上的大半纸条居然还写着艾玛的名字,明显是替艾玛贴的——

  疼老婆疼到这个份上也挺悲哀的吧。

  埃尔温不打麻将,坐在沙发上翻看南部非洲版的《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现在不仅有英语版和法语版,还有西班牙语和德语,在南部非洲的《泰晤士报》分别是汉语版本和英语版本,这曾经遭到布尔人的强烈反对,要求《泰晤士报》增加布尔语版本,但是遭到南部非洲《泰晤士报》编辑部的拒绝。

  没办法,南部非洲的布尔人不太愿意看报纸,《泰晤士报》在奥兰治州的销量,在南部非洲11个州里是最低的,每天连一千份都不到,《泰晤士报》编辑部一度考虑裁撤位于布隆方丹的《泰晤士报》分社,但是被罗克叫停。

  《泰晤士报》对于罗克来说,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而已。

  所以就算奥兰治的《泰晤士报》销量再低,罗克宁愿赔钱也要做下去。

  “如果不看报纸我还不知道,南部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居然已经超过了德国和英国,和美国也只有一线之隔,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我记得十几年前南部非洲还是一片荒漠。”埃尔温难以置信,把手中的报纸放在手边的茶几上。

  “这个世界上的奇迹还少了吗,美国人崛起也没有多少年,南部非洲背靠大英帝国的庞大市场,又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只要南部非洲的领导人不犯大的错误,那么南部非洲的崛起几乎是必然,现在的南部非洲,具备一个超级大国的所有条件,要资源有资源,要人有人,要市场有市场——”赫斯林教授对南部非洲的了解更多一些,毕竟这几年,埃尔温一直在战俘营,对南部非洲人的了解很多,但是对南部非洲的了解不够。

  赫斯林教授说的没错,如果只从优势这方面说,美国都不如南部非洲。

  毕竟南部非洲有英联邦内的庞大市场,这是美国不具备的,美国一直提倡的“自由贸易”和“门户开放”,最终目的也是想打开英联邦市场。

  美国人的狼子野心人尽皆知,温斯顿和路易·博塔们也不是傻子,罗克之前跟温斯顿提起过的“英联邦”,名义上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对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宗主国地位,实质上还是为了保护英联邦内的市场。

  这里就能解释英国为什么重视印度,印度的人口不仅仅能为大英帝国提供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同样也是一个近乎无限的庞大市场。

  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非洲开始向印度大量出口粮食在内的各种物资,在南部非洲都被用作饲料的土豆,在印度都能卖上好价钱,更不用说南部非洲生产的工业品,印度的王公贵族是南部非洲产品的忠实粉丝。

  “我们在非洲也有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为什么做不到和南部非洲一样?”埃尔温还是这个老问题,这或许是所有德国人都纠结不已的问题。

  如果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也能和南部非洲一样,那——

  真香!

  “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总体上来说是全方位的差距,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虽然也有矿场资源,但是开发的程度不够,也没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更何况,即便坦葛尼喀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在英国封锁海岸线的情况下,坦葛尼喀的物资依然无法反哺本土,所以这就是个死结,无解的那种。”赫斯林教授知道问题所在,但是没有办法解决。

  一句话说到底,不是坦葛尼喀和南部非洲的差距有多大,而是德国的整体实力和协约国的差距太大。

  表面上看,德国在世界大战期间也有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是盟友,实际上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起到的作用都极其有限,奥匈帝国甚至需要德国的帮助,才能顶住俄罗斯人的疯狂进攻。

  至于奥斯曼帝国,几乎没有对德国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因为罗克在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位置上表现出色,最终促成罗克担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从此德国在西线就处于下风,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溃败。

  “奥托准备移民南部非洲,不打算回德国了——”埃尔温看着乐呵呵打麻将的奥托,欣慰中带着不舍。

  “离开德国那个让他伤心的地方也好,脱离了以前的环境,他或许会开心一些。”赫斯林教授能理解奥拓的选择,短短几年之内国破家亡,一般人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奥托在上船之前委托慕尼黑的朋友处理梅尔克夫妇留下来的房子,并且把梅尔克先生收藏的那些藏书,都送给了赫斯林教授这些老朋友。

  埃尔温不再说话,看向奥托的目光中带着羡慕。

  赫斯林教授欲言又止,相对埃尔温说一些鼓励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赫斯林教授和埃尔温谈心的时候,罗克正在参加南部非洲联邦政府部长级会议。

  “——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确定会以委任统治地形式交给我们管理,这一点已经被巴黎以文字形式确定,对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的开发也在加速中,自从我们占领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之后,有大约150万人移民这两个地区,其中坦葛尼喀的优质农场已经销售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对西南非洲沙漠地区的改造也在进行中,现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荣耀堡,之前为了给德国人制造麻烦,我们给予荣耀堡部队一定程度的支持,现在世界大战结束,坦葛尼喀成了我们的领土,荣耀堡这个问题愈发明显,我们现在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把荣耀堡部队迁入刚果王国或者刚果自由邦,另一个方案是将荣耀堡部队全部消灭,铲除后患。”罗克心狠手辣,为了永久吞并坦葛尼喀,罗克才不会在乎会不会留下个人污点。

  说到个人污点,真要仔细算起来,欧洲国家的那些领导人没一个屁股上是干净的,特别是英国法国这俩老牌殖民国家,在征服全球的过程中留下的血债简直罄竹难书。

  当初尼亚萨兰支持荣耀堡,就是为了给德国人制造麻烦,现在这个基础已经消失,荣耀堡部队也已经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世界大战期间,荣耀堡部队向欧洲派出了大约12万人,其中超过8万人战死,剩余的部队依然留在欧洲。

  所以要消灭荣耀堡部队很容易,特别是在骑兵第一师和罗德西亚北部师都已经返回南部非洲的清苦下。

  骑兵第一师现在驻扎在坦葛尼喀,罗德西亚北部师驻扎在尼亚萨兰,一南一北,恰好对荣耀堡形成掎角之势。

  “如果是消灭,那么会不会导致在欧洲的荣耀堡部队出现问题?”阿德担心在欧洲的荣耀堡部队知道老巢被抄之后会不会叛乱。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罗克说的含糊,即便荣耀堡部队叛乱,他们也没有机会回到南部非洲,不会对南部非洲造成任何影响。

  “那不行,要更稳妥的处理这个问题,不能因为荣耀堡问题影响到坦葛尼喀的稳定。”阿德还担心如果剿灭荣耀堡部队,会不会造成坦葛尼喀的不稳定。

  “其实我们还有一种处理方式——”亨利积极提议,罗克不在南部非洲的这几年,亨利也愈发成熟,在联邦政府内部的话语权节节攀升:“——我们为什么不把荣耀堡部队赶到西非去呢,看看他们能不能给葡萄牙人制造点麻烦,洛克,你们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卧榻什么酣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罗克先用汉语说一遍,然后又用英语解释一遍。

  参加会议的部长们马上就交头接耳,会议室乱的就跟菜市场一样。

  阿德很无奈的目光瞪罗克,罗克毫无惧色回瞪。

  这又不是我出的主意,瞪我干嘛?!!!

  亨利出完主意就闭了嘴,靠在椅背上怡然自得,反正不管怎么处理荣耀堡部队,都和亨利没什么关系。

第948章 不得不战

  会议结束,罗克和亨利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微笑,自顾自收拾东西。

  刚刚走出会议室,西德尼·米尔纳就叫住罗克和亨利:“洛克部长,马蒂尔达部长,首相请你们两位过去一下。”

  首相召见不能不去,罗克让新招来的秘书费奇去车里等他,费奇是今年刚从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毕业的推荐生,推荐生是指具备一线作战经历,因为表现出色被推荐前往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深造的优秀人才。

  罗克之前的秘书安琪和巴顿都已经下放,一个去了陆军,一个去了海军,所以回到南部非洲之后,国防部又为罗克推荐了几个合适的秘书人选,罗克从备用人员中间选择了费奇。

  费奇的父亲也是曾经和罗克一起在开普敦警察局工作,于情与理,罗克都更信任那帮老兄弟。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