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420章

作者:鲇鱼头

  德国的科学家可以合成氮和药棉,但是无法合成脂肪和蛋白质,一种几乎没有谷物的“黑色面包”开始流行,谁都不知道里面的成分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几乎没有肉的腊肠,每人每周只有三磅土豆和一个鸡蛋,生活水平连英国集中营里的俘虏都不如。

  1915年冬天,柏林一家医院报告,全年有八万儿童因为缺少食物死亡。

  这才仅仅只是一家医院而已。

  和德国一样,奥匈帝国的情况同样糟糕,在奥地利,一家人每天只允许在一个房间内取暖,因为要节省燃料。

  维也纳的人们在杀掉了马之后用狗拉车,后来连狗都被吃光了,人们开始养兔子种甘蓝,甘蓝就是包菜,这个冬天也被称为是“甘蓝之冬”。

  罗马尼亚王国投降后,德国物资短缺的状况得到一部分缓解,虽然这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德国总算可以继续下去,圣诞节刚过,罗伯特·尼维勒就迫不及待的来找罗克,和罗克商量新年之后对德军的攻击行动。

  和他的前任霞飞一样,罗伯特·尼维勒制定的计划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进攻,进攻,再进攻!永不停歇的进攻!

  “侦察机对德军的防线进行侦查,发现德军正在目前的阵地后方修建更加坚固的防线,我们的攻击计划肯定要调整,否则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惨剧还会重演。”罗克希望罗伯特·尼维勒能更慎重,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正等着英法联军送上门。

  “我们的兵力现在远胜德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德军。”罗伯特·尼维勒态度坚定,德军在凡尔登战役后期的主动后撤给了罗伯特·尼维勒一种错觉,似乎德国已经无法坚持下去。

  “优势兵力现在没多少作用,面对越来越先进的武器,部队人数优势的作用正在不断减小,现在大雪封山,坦克部队的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罗克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打就要稳准狠打在德军的七寸上。

  关于部队的人数优势,有一点要说明,一百万军队和一万军队相比确实是有优势,但是一百万军队和五十万军队相比,优势就不再是那么明显,和以前的战争相比,武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指挥官稍有不慎,前线部队就会损失惨重。

  “英国远征军需要多长时间准备?”罗伯特·尼维勒表情难看。

  “至少四个月,我准备派出轰炸机对德国境内的工厂,指挥中心,交通枢纽,以及柏林进行轰炸,破坏德军后勤供应的同时,让德国人真正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这样我们在正面战场的压力就会小一些。”罗克也有计划,如果能用轰炸机和大炮解决问题,罗克绝对不会派出地面部队。

  “不行,四个月太久了,我们没有这么长时间。”罗伯特·尼维勒不同意四个月后才发动进攻。

  “为什么不呢?看看我们的情报,德国和奥匈帝国境内都因为粮食短缺频频爆发骚乱,只要我们持续对德国和奥匈帝国进行封锁,那么就算我们不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也会在几个月内崩溃,要改变现在的局面,德军就必须主动向我们进攻,就像年初的凡尔登战役一样,如果我们的防线更坚固一些,机枪和大炮的数量更多一些,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等待德军过来送死。”罗克是真的不着急,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皇家海军就封锁了德军的海岸线,阻止德军通过海洋获得物资,现在德国的情况已经如此严重,只需要再封锁德国一段时间,罗克相信德国就会崩溃。

  事实上,另一个时空德军认输也是源于德国国内爆发的危机,当时的德军并非没有一拼之力。

  “洛克,我知道德军会进攻,但是我们的情况比德国更糟,咱们的政府和民众也需要前线的胜利消息,如果我们长时间拖着不进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罗伯特·尼维勒也是从自身出发,所以才希望尽可能早的向德军进攻。

  “罗伯特,听我的,如果前线传来的消息不是胜利消息,而是损失惨重依然没有进展,那么我们会遇到什么?”罗克知道法国上上下下都没耐心,但是那和罗克没关系,罗克这个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是英国战争部任命的,和法国政府没关系。

  “不管有没有英国战争部的配合,我们都会准时向德军发起进攻。”罗伯特·尼维勒临走的时候撂狠话,威胁意味十足。

  罗克不予理会,只要罗伯特·尼维勒敢进攻,那么罗伯特·尼维勒下课就会开始倒计时。

  “勋爵,咱们还是适当意思一下,要不然恐怕无法向国内交代。”保罗·科克尔提醒罗克,罗伯特·尼维勒回头肯定会告状的。

  “咱们又不是不进攻,只是方式不同,我们取得的战果不必法军少。”罗克不担心,圣诞节和元旦期间虽然没有大规模进攻,但是小规模交火却从来没有停止,圣诞节后,前线部队中的精确射手们又开始上班打卡,德军每天的伤亡都在数百人以上。

  别小看一天几百人,积少成多一个月就上万,这种损失德国也受不了。

  更何况罗克还准备对德国境内的目标进行轰炸,这同样是抓紧消耗德军的实力,明明有这么愉快的方式可以利用,却偏偏投入地面部队向德军的坚固阵地发动进攻,罗克知道罗伯特·尼维勒有压力,但是对于罗伯特·尼维勒的这种脑残行为,罗克不予评价。

  元旦过后,天气终于放晴,地面的积雪还是很深,英国远征军的轰炸机从比利时境内起飞,对德国境内的目标开始进行轰炸。

  第一批参与的轰炸机一共有120架,这些轰炸机被编为四个联队,分别对德军在比利时境内的目标进行重点轰炸,布鲁塞尔是重点,一旦英国远征军攻占布鲁塞尔,就可以向烈日要塞发起进攻。

  布鲁塞尔位于德军防线的最前方,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军城,德军在布鲁塞尔驻扎了大量部队,修建了四道坚固防线,罗克的参谋们给出的预测是,南部非洲如果采用常规方式进攻布鲁塞尔,那么最好先做好伤亡30万人的准备。

  而且还不一定拿得下。

第840章 崩溃边缘

  在拆除掉部分防卫武器之后,四发轰炸机的载弹量达到惊人的1.9吨,以五十公斤标准航弹为例,轰炸机出动一次,投放的炸弹重量相当于一个重炮旅的一次齐射。

  以南部非洲的炮兵师为例,一个重炮旅装备有36门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弹重量为45公斤。

  执行轰炸布鲁塞尔任务的是第一轰炸机联队,40架轰炸机从一号开始对布鲁塞尔市内的多个目标进行连续轰炸。

  德军战斗机升空试图对轰炸机进行拦截,但是遭到强风战斗机的毁灭性打击,在连续三天空战之后,德军在比利时境内的空军部队几乎消耗殆尽,比利时对英国远征军的轰炸机彻底开放了领空。

  对布鲁塞尔开始轰炸的同时,更多的坦克被送到比利时,英国远征军开始训练更多的坦克手,准备用于接下来对德军的进攻。

  和罗克预料中的一样,罗伯特·尼维勒没有在罗克这里得到支持,于是转而寻求英国政府的支持,希望能通过英国战争部迫使英国远征军配合法军部队的进攻。

  让罗伯特·尼维勒没有想到的是,和内耗不休的法国政府不同,温斯顿担任首相之后,基钦纳的地位再次被巩固,为了拉拢保守党,温斯顿邀请劳合·乔治担任财政部长,这个职位在和平时期很重要,但是在战争期间,财政部长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战争部购买物资并不需要财政部的批准。

  在英国政府和英国战争部,罗伯特·尼维勒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支持,罗克在英国远征军内的地位稳如泰山,罗伯特·尼维勒的英语就算是再标准,也无法获得温斯顿和基钦纳的好感。

  罗伯特·尼维勒的母亲是个英国人。

  一月十号,协约国高层在罗马召开会议,温斯顿前往罗马的时候,顺便来到罗克位于敦刻尔克的指挥部。

  英国远征军攻入比利时之后,罗克将指挥部迁移到敦刻尔克,这里更靠近前线,同时也更靠近英吉利海峡。

  在敦刻尔克还有英国远征军的物资转运中心和野战医院,最大的野战机场也建在这里,在这里罗克终于用上了他的装甲指挥车,温斯顿对这一点非常羡慕。

  “还是你在这儿比较自由,天知道我在伦敦都是经历了什么,没完没了的会议,没完没了的文件,有时候我在夜里会突然惊醒,还好你这边不断有胜利消息,我现在才理解为什么阿斯奎斯以前总是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我的睡眠现在也严重不足,而且质量很不好。”温斯顿看上去状态不大好,他消瘦的厉害,眼睛下面的眼袋很明显,表情充满疲惫,连最喜欢的雪茄都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

  “那是你选择让自己忙起来,如果想偷懒,就学学扑恩加莱总统——”罗克不是在嘲笑谁,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扑恩加莱是现任法国总统,这一点很有意思,法国总理走马灯一样的更换,自从世界大战爆发后两年半已经换了四个,总统却一直是扑恩加莱。

  法国的政体就是这样,总统不做事就不会出错,具体工作都由总理来做,结果总理就成了替罪羊,总统安然无恙。

  罗克的意思很明显,英国内阁成员一共23个,温斯顿这个首相只负责大方向,具体的工作由分管各部门的内阁大臣负责,谁负责的工作出了问题就找谁就行了,真没必要事事躬亲。

  “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我拼了命才当上首相,可不是为了混日子的。”温斯顿有追求,他从来不是个得过且过的人,这从他当记者时还带着枪就能看出来,虽然他的枪给他惹了很大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温斯顿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带着枪,那么路易·博塔也没理由扣押温斯顿,记者不是军事人员,当时布尔共和国也需要记者帮忙宣传。

  回到指挥部,罗克才知道温斯顿来找罗克的真正目的。

  英国政府没钱了。

  “我们去年的军费开支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十,税收只能覆盖支出的四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要给俄罗斯帝国和法国、意大利军事援助,上帝保佑,现在我总算不用担心塞尔维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了,要不然我们需要花的钱更多。”温斯顿愁云惨淡,就罗克所知道的情况,英国每周要在南部非洲采购大约1500万英镑的物资,到现在为止,不计算英国政府欠兰德银行的贷款,英国政府一共欠南部非洲联邦政府7800万兰特。

  需要说明的是,英国政府从兰德银行借的钱,是以兰德矿区的黄金作为抵押,也就是说,如果英国政府战后不还钱,那么兰德银行就可以将兰德矿区的管理权收走。

  “法国、意大利都不要紧,一定要小心俄罗斯帝国,搞不好是会血本无归的——”罗克再次提醒,就目前的情况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参战国赔钱都赔定了,就算是战胜国,战争结束后也无法收回成本。

  世界大战之前的所有战争,基本上战胜国在战争结束后都能收回成本,世界大战是个例外,持续的时间太长,参战国投入的成本太高,已经到了将战败国生吞活剥都无法收回成本的地步。

  另一个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一共花费了91亿英镑,法国花了1500亿法郎,折合59亿英镑,德国花的最多,一共花了98亿英镑。

  “我知道有可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尽量让俄罗斯帝国坚持下去,否则如果东线的百万德军被释放出来,你知道那是什么结果。”温斯顿也是没办法,谁都知道俄罗斯帝国的情况不妙,但是谁都束手无策。

  罗克心有余悸的连连点头,他当然知道如果东线德军全部被释放出来是个什么结果。

  1916年初,协约国在西线共有400万军队,大约175个整编步兵师,其余全部是辅助部队。

  西线德军共计有250万人,大约134个步兵师,如果再加上一百万,那么英国远征军或许在比利时能顶得住,凡尔登的法军肯定会崩溃。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罗克一定要把指挥部放在沿海地区,一旦情况不妙,罗克随时上船就能跑回英国。

  “我们现在只剩下价值四亿的有价证券和价值8700万的黄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得到更多贷款,那么英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周内破产。”温斯顿来找罗克还是为了钱。

  “去找兰德银行啊——”罗克不想跟温斯顿谈钱,伤感情。

  “找了,能抵押的已经全部都抵押了,阿斯奎斯首相为了找你的兰德银行贷款,甚至以大英帝国的税收作为抵押,你看看还有什么能看得上的?别客气!”温斯顿非常不满,看罗克的眼神充满鄙视。

  真特么风水轮流转,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

  不可说,不可说,咱还是说英国。

  “温斯顿,我是个军人——”罗克表情诚恳。

  “装!你特么继续跟我装,你敢说你跟兰德银行没关系?你敢说你跟那个艾达没关系?你好像是忘记了当初把我安置在哪个酒吧里了吧——”温斯顿的记忆力是真好,罗克自己都忘了。

  纵然是温斯顿提醒,罗克还是想了好半天才想起来,那还是罗克第一次和温斯顿见面,温斯顿在阿德的庄园里喝得烂醉,罗克和亨利把温斯顿安置在艾达的桌山酒吧。

  “好吧,好吧,你要多少?”罗克无奈,温文尔雅的温斯顿都能爆粗口,可见温斯顿有多生气。

  “六千万,每个月!”温斯顿狮子大开口,英国政府每周要在南部非洲采购价值1500万英镑的物资,话句话说,英国政府以后都要赊账。

  尼玛,罗克现在要是订个“本小利薄,概不欠账”的牌子挂在阿德官邸的大门上是否来得及?

  估计是来不及。

  “六千万,还每个月——”罗克每说一句,温斯顿就点一下头,看着罗克的眼神充满希翼。

  罗克没有调戏温斯顿太久:“你以为兰德银行有多少钱?你这是特么想把兰德银行搬空!”

  把兰德银行搬空,估计也没几个亿。

  “随便你怎么想,反正咱们现在都在一条船上,要是船沉了,你一分钱都赚不着!”温斯顿就跟泼皮一样准备耍赖。

  “温斯顿,这可不像你——”罗克上价值。

  “少废话,南部非洲还是不是大英帝国的海外领,你这个尼亚萨兰伯爵还会不会为国王效忠,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还想不想要了?”温斯顿灵魂三连。

  当然是!

  当然会!

  当然想!

  “再加上两河流域——”罗克开价,这时候要是不狠狠敲一笔,罗克就不是罗克了。

  “行,随便你,只要你不怕撑死!”温斯顿不还价,罗克要什么给什么,英国政府都已经在崩溃边缘,温斯顿才不会在乎两河流域的最后归属。

  左右不过是土地,对于大英帝国来说真的不稀罕。

第841章 人不如狗

  当时间来到1916年,所有的参战国都处于崩溃边缘。

  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酝酿着一场革命,这个冬天圣彼得堡爆发了严重的燃料危机,许多工厂因为缺少燃料被迫停工,面包房里还有面,但是缺少燃料无法将面粉做成面包,工作了一天的女人们排队几个小时也没有得到食物,整个城市都处于不安的骚动中。

  德国的情况也同样危险,英国远征军的轰炸机正在轰炸比利时境内的军事目标,德军却因为各种原因缺乏反制能力,为了增加工厂里的工人,德国人强行征调比利时人充实工厂,但依然无济于事。

  德国的后勤供应出现了严重问题,德国需要飞机和英国远征军的空军抗衡,需要直射炮对付英国远征军越来越多的坦克,同时还需要常规武器满足前线部队的消耗。

  按照物资的重要程度,机枪和步枪被作为最重要的物资优先满足,1916年初,德国境内的兵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3000挺机枪和12.5万支步枪,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前线需要。

  就和法金汉所担心的一样,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上台后,对权力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蔓延到其他领域,元旦之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为了削弱英国的战争能力,决定开始无限制潜艇战,同时决定成立波兰王国,以便于得到波兰人的忠诚。

  这两个决定都是坏主意,无限制潜艇战不仅攻击军用目标,也开始攻击民用目标,英国的商船损失直线上升,一月份达到前所未有的65万吨。

  不过这没能让英国屈服,反而使英国上下众志成城,内阁更加团结,如果说以前还有谈和的可能,那么现在除非某一方被彻底消灭,战争才有可能结束。

  成立波兰王国也是一个败笔,兴登堡和鲁登道夫都是军人,他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战胜协约国上,而不是轻易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在决定成立波兰王国的时候,鲁登道夫希望能招募到100万波兰士兵,这样就能极大缓解德军的兵力不足问题。

  最终只有几千名波兰人参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整个一月份,罗伯特·尼维勒都在试图联合英国远征军,向德军发动新一轮进攻。

  罗克拒绝了罗伯特·尼维勒的计划,英国远征军按照自己的节奏,正在对比利时境内的德军持续消耗。

  和法军部队相比,英国远征军的效率也有目共睹,这让罗克有足够拒绝罗伯特·尼维勒的底气。

  新年之后,远征军轰炸机就开始对比利时境内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德军缺少战斗机保护自己的领空,在几乎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轰炸机的效率很高,现在参与轰炸的轰炸机数量达到400架,一共分为十个联队出击,比利时境内有价值的军事目标已经几乎全部被摧毁,从二月份开始,远征军轰炸机开始深入德国境内。

  与此同时,远征军的精确射手们也恢复了“上班打卡”,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名精确射手在前线参与“狩猎行动”,每天都有上千名德军伤亡,分散到每天,这个数字虽然不多,但是一个多月累积下来,德军付出的代价相当于一次中等规模战役造成的损失。

  一月中,协约国高层在罗马举行会议,法国终于意识到英军装备的那些新武器的威力,飞机和坦克都是可以改变战场形态的新势力,法国已经得到了“强风”战斗机,以及“轻骑兵”坦克的生产授权,但是要形成规模还需要时间,所以法军部队离不开英军部队的协助。

  在比利时,法军部队甚至已经处于辅助地位,英国远征军才是比利时方向的主力部队。

  法国总理白里安在罗马会议上提出,是否可以成立一个统一指挥协约国部队的联合指挥部,更有效的和同盟国作战。

  成立联合指挥部当然可以,但是指挥权是个大问题,白里安希望是现在的法军总指挥罗伯特·尼维勒担任总司令。

  温斯顿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话说,从历史战绩上来看,罗克的战绩远胜在凡尔登战役后期表现出色的罗伯特·尼维勒,随着英国远征军的持续增兵,英国在西线的实力已经不亚于法国,所以应该是罗克担任总司令,才能更好的对抗德奥联军。

  白里安让步,同意罗克担任副总司令。

  意大利王国参加会议的总司令卡纳多吉和俄罗斯帝国新任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将军也有话说,他们倒是不想竞争总司令,但是副总司令总要有一个。

  俄罗斯帝国就算了,卡纳多吉则是招致多位协约国领导人的语言暴力。

  就意大利王国在伊松佐河战役中的表现,副总司令?

  搞笑的吧!

  没等这个问题商量出结果,一月二十八号,圣彼得堡被彻底引爆,俄罗斯帝国有退出战争的危险。

  所有的进攻方案都被暂时搁置,一旦俄罗斯帝国退出战争,那么德军在东线的百万兵力就可以彻底释放出来,西线的压力顿时倍增,这时候就别想着进攻了,先把防守做好了再说。

  罗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毫不意外,另一个时空俄罗斯帝国是在年底才决定退出战争,这个时空的战争走向已经和另一个时空截然不同,罗克也不知道俄罗斯帝国什么时候暴雷,所以先稳固防守是正确的。

  当然了,英国远征军这边,即便是防守也是充满了攻击性的,坦克部队被罗克分散到第二道防线加强防守,轰炸机部队出击的更加频繁,铁道交通线是轰炸的重中之重,远征军空军白天将铁路炸毁,德军组织工程兵、比利时人、和俄罗斯帝国俘虏连夜修复,这看上去似乎就像是个死循环,就像是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的那样:国家不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止战争,只有等到国家的人力资源枯竭,战争资源耗尽,战斗意志丧失之后,战争才会停止。

  整个二月份到三月份,西线不管是英法联军还是德军都在挖战壕,英法联军的防御是各自为战,德军的新防线比现在的防线更靠后一些,叫做“兴登堡防线”。

  2月18号,驻扎在安特卫普的骑兵第二师和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

  冲突的原因让人啼笑皆非,骑兵第二师的一名训犬员没有关好军犬的笼子,一只军犬偷偷溜出营地出去浪,结果被一群安特卫普人抓住后给吃掉了。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