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332章

作者:鲇鱼头

  “对了,你抽一队人出来,把湖边那块地弄一下。”冯勋还有其他要求,湖边那块地是给那些难民预留的,现在还是一片树林,要清理出来的话,一队人至少要工作十天。

  热带雨林地区,树龄百年以上的大树随处可见,殖民开拓团又没有油锯没有推土机,全靠人力的话确实是有点慢。

  好在工人的价格实在是便宜,每人每个月一个兰特都不到,这个价格要是雇华人根本雇不到。

  “我们的人手本来就很紧张——”霍华德为难,但是又不敢直接拒绝冯勋的要求。

  冯勋可是真正的尼亚萨兰人,而且还是警长,这个身份对于霍华德他们这些非洲人来说是高不可攀的。

  前面说了,霍华德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尼亚萨兰人,这个梦想现在看上去也是虚无缥缈,而即便成为真正的尼亚萨兰人,霍华德想进入警察局工作也很难。

  尼亚萨兰的警察局出了名的排外,连白人警察都很少。

  “下午会有新的人手过来。”冯勋就算是相帮路易莎,也肯定不会影响到殖民开拓团的工作。

  “那就太好了——”霍华德兴奋异常。

  结果下午人到了霍华德才惊讶的发现,来的是一批印度人,虽然人数有五百人左右,但是霍华德心中有很不妙的感觉。

  以前殖民开拓团也有印度裔工人,不过那些印度裔工人没有人能坚持两年以上,后来印度裔工人就逐渐被清理出殖民开拓团。

  “见鬼,从爱德华港上船的时候还有五百人,为什么现在只有480?”冯勋对不上号,在尼亚萨兰,工人逃走是很严重的失职,必须要上报的。

  “我们上船的时候确实是有五百人,然后这一路上确实是跟见了鬼一样,先是有人失足落水,然后又从床上摔下来摔断脖子摔死的,有被毒蛇咬死的,还有特么被鳄鱼拖走的,剩下的都是想逃跑,然后被当场击毙。”大胡子船长也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估计这是他这辈子最离奇的一段航行。

  “你打死了十四个?”冯勋难以置信,既然这么想逃走,那又何必接受殖民开拓团的雇佣。

  “不是,只打死了一个,失足落水的十四个。”大胡子船长整个人都是崩溃的,这种事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信。

  冯勋明显就不信,这么拙劣的谎言,估计路易莎都不信。

  “汤姆,过来,告诉这位警长先生,失足落水了多少个?”大胡子警长不废话,直接叫过来一个水手。

  “确实是十四个,警长先生——啊,不,现在是十五个——”水手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就在刚刚,一个工人走在跳板上不好好走非要蹦跶两下,结果直接被跳板弹进河里。

  “看吧,这些印度人就是这么没记性,我能说什么,他们真的是在作死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大胡子船长拿起笔要更改记录。

  “不用,不用,我们会把人捞起来的——”冯勋拒绝,开玩笑,好不容易把人弄到布卡武,活都没干就这么白白死了确实是太可惜。

  “那么祝你工作顺利,警长——”大胡子船长向冯勋敬礼示意。

  冯勋手忙脚乱顾不上回礼,那边确实是已经把人捞出来,这才十几秒功夫人都已经开始翻白眼了。

  这种情况都不需要医生出手,船上的船员都接受过这方面的急救培训,不过人工呼吸就算了,一个肌肉发达程度跟大力水手差不多的水手对着翻白眼的家伙胃部狠狠打了两拳,作死不成功的家伙马上就开始呛水。

  “霍华德,一共480人,签个字。”冯勋抬手把霍华德叫过来,然后忍不住担心:“这些人估计很难管理——”

  “没关系警长,再难管理的家伙到了我这里,我都保证他们老老实实干活。”霍华德有信心,现在殖民开拓团已经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不管是非洲人还是印度人,只要到了殖民开拓团,就只能老老实实干活,想偷懒是不可能的。

  当天晚上,殖民开拓团重新分队,还是一百个人为一个分队,这些印度人全部都被打乱,平均分配到各个分队中,大概每个组两三个,这两三个人是组长们接下来这段时间的主要监视对象。

  “好好享受你们的晚餐吧,这大概是你们最后一顿温馨的晚餐,明天早上醒来之后,迎接你们的就是新的人生——”霍华德手里提着根鞭子在营地内乱窜,不过没人理他,这些新来的印度裔工人就跟饿死鬼一样,非洲裔工人吃土豆咸鱼都快吃吐了,这些印度裔工人却就跟没见过一样。

  “你们都是特么饿死鬼投胎吗?”霍华德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随手拽起来一个印度裔工人。

  “我不知道我上辈子是不是饿死的,但是我知道,如果我还留在印度,我肯定会饿死。”印度裔工人嘴里塞满了食物,英语发音也不够标准,霍德华居然能听懂也是神奇。

  “饿死?都已经1911年了,印度还会饿死人吗?”霍华德明显是不知道印度的情况,别说1911年,2011年印度也照样饿死人。

第616章 兄弟睨墙

  如果只看纸面数据,二十一世纪的印度的粮食还可以出口创汇,确实是不应该饿死人。

  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在《2017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的数据,印度大约有1.9亿人营养不良,这个比例大概占印度总人口的14.5%,在印度15至49岁的育龄妇女中,有51.4%的人贫血。

  这也就意味着,印度政府宁愿把粮食卖到欧洲去养牛,也不愿意低价出售给国内营养不良的贫困人口。

  这也难怪,毕竟牛在印度是神牛,确实是应该被供起来。

  非洲基本上不存在饿死人的情况,这里的物产实在是太丰富了,现在的非洲人口又很少,随随便便检点果子挖点木薯都饿不死。

  印度的情况和非洲截然不同,虽然印度的面积也不小,但是印度人口太多,大部分土地又都是土邦王公所有,所以饿死人在印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每隔几年印度就会爆发大规模饥荒,饿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方面英国政府从来不统计。

  从这些印度工人身上也能看出印度人的处境,这些土豆配咸鱼的味道真的不怎么好,很多非洲人都不愿意吃,看到这些印度人吃饭的样子,围观的非洲人好奇的很,还有人把咸鱼扔给那些蹲在地上吃饭的印度人,嘴里还各种怪叫。

  这个行为很有歧视色彩,白人就经常这样把食物扔给非洲人,现在非洲人也终于有了可以施舍的对象,施舍的人和被施舍的人都很开心。

  办公室里的冯勋不开心,路易莎晚饭前给冯勋送来了一些精心烤制的华夫饼,并且接受冯勋的邀请留下来一起吃晚饭,冯勋为此特意开了一瓶酒,温暖的烛光下,气氛还是很不错的。

  只可惜就在刚刚,尼亚萨兰州政府正式拒绝了路易莎她们的入籍请求,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路易莎明显失望的很。

  “以后还有机会——”有些话冯勋不能说的太明白,现在尼亚萨兰州政府真的不能接纳路易莎她们,不过就向冯勋说的一样,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机会。

  罗德西亚北部师是打着保护难民的旗号占领了布卡武,如果路易莎她们成为南部非洲人,那么罗德西亚北部师也就没有了借口,所以路易莎要想成为南部非洲人还要再等等。

  “没关系,我们本来就是一群被遗忘的人,最起码你们现在还没有抛弃我们。”路易莎很快就振作起来,她们这个小团体,如果没有军队的帮助,要在布卡武生存下去很困难。

  “这里以后会成为罗德西亚北部师的驻地,你们在这里的安全不用担心。”冯勋对罗德西亚北部师还是很有信心的。

  “你要走了吗?”路易莎攥紧了手中的叉子。

  “没有,不仅不会走,以后还可能常驻布卡武,这里也需要警察局。”冯勋的话让路易莎笑逐颜开。

  有了驻军,再有警察局,布卡武虽然名义上还是刚果自由邦的领土,实际上已经成为尼亚萨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个道理冯勋和路易莎都明白,刚刚担任比利时驻南部非洲领事的查尔斯·西尼尔也明白。

  在得到这个职务之前,查尔斯·西尼尔是一名开普敦的商人,之所以接受比利时政府的任命,查尔斯·西尼尔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比利时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意。

  “要不然能怎么办?刚果自由邦以前是国王的私人领地,后来虽然被比利时政府接管,但是比利时政府可没有给过我一分钱,所以刚果自由邦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就是个倒腾点木材石料养家糊口的可怜人。”查尔斯·西尼尔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刚果自由邦的处境,不过查尔斯·西尼尔并不为比利时政府担心,现在查尔斯·西尼尔已经加入英国国籍,是标准的南部非洲人。

  神奇吧,一个英国人,居然可以担任比利时驻南部非洲领事,关键是所有人都认为这很正常,只因为查尔斯·西尼尔是比利时裔。

  “查尔斯,如果你保持现在的状态,你会发财的!”克里斯蒂安哈哈大笑,或许查尔斯·西尼尔不够爱国,但无疑查尔斯·西尼尔是个聪明人。

  查尔斯·西尼尔和克里斯蒂安有很多业务往来,两个人因此熟悉,克里斯蒂安是南部非洲最大的建筑商人,也是查尔斯·西尼尔的大客户,所以查尔斯·西尼尔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至于这样会不会伤害比利时的利益,谁在乎呢。

  “那还要感谢你这个老朋友的照顾,半年前开普州政府从我这里订了一批货,到现在都没有给钱,我要是以领事的身份去要钱,开普州政府会不会给我?”查尔斯·西尼尔浮想联翩,领事这个身份还是很显赫的。

  “哈哈哈哈,你可以去试试——”克里斯蒂安哈哈大笑,他的公司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我今天去印了一盒名片,烫金的那种,我本来想用黄金做,但是比利时政府不给报销——”查尔斯·西尼尔遗憾得很,烫金肯定不如纯金。

  “那你还舍得发吗?”克里斯蒂安的眼泪都要笑出来了,黄金名片克里斯蒂安也有,不过使用场合比较特殊。

  “当然舍得发,送张黄金名片,比直接送钱好多了,我现在可是领事。”查尔斯·西尼尔一本正经,这也是存在即合理。

  查尔斯·西尼尔找克里斯蒂安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克里斯蒂安的途径认识罗克,然后尝试承接尼亚萨兰企业在欧洲的业务。

  这个业务和克里斯蒂安的业务有一定程度冲突,尼亚萨兰的产品在欧洲一部分是克里斯蒂安在代理,一部分是艾达代理,查尔斯·西尼尔想来分杯羹很正常,毕竟尼亚萨兰产品的高利润是出了名的。

  “你现在可是领事,直接去找勋爵不更好?”克里斯蒂安戏谑,这个领事身份对于有些人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就只是块敲门砖。

  “我以领事的身份去找勋爵做什么?交涉布卡武的问题吗?想想以前的约瑟夫·奎勒,连国防部的大门都进不去,我怕勋爵把我扔出来。”查尔斯·西尼尔也是无奈,也就南部非洲没有外交部,要不然查尔斯·西尼尔这个领事想见阿德也不是那么容易。

  和阿德相比,罗克就简单粗暴,国防部不负责外交,所以罗克根本不搭理约瑟夫·奎勒,这种事比利时政府应该通过正常途径去伦敦,然后由伦敦和南部非洲交涉。

  但是考虑到伦敦和南部非洲之间的距离,所以这个交涉的过程估计需要的时间有点久,最起码是半年起步的那种,拖个三五年也很正常。

  “勋爵不会把你扔出来的,因为你根本见不到勋爵——”克里斯蒂安这时候就只能庆幸自己当初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查尔斯·西尼尔找克里斯蒂安帮忙也不是白帮,黄金名片这种时候就派上了用场,还是真金白银最实惠。

  罗克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意外,不得不承认这年头聪明人也是多得很。

  “我们要是和查尔斯·西尼尔签个转让刚果自由邦的合约,不知道比利时政府承不承认。”克里斯蒂安脑洞大,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当初美国从俄罗斯买阿拉斯加的时候,俄罗斯方面的负责官员据说就赚了一大笔钱。

  “想都不用想,我们根本没有和比利时签合约的权利。”罗克还真认真思考了一下,不过也只能无奈放弃。

  听上去克里斯蒂安的脑洞很奇葩,实际上现实中奇葩的事多了,三国瓜分波兰的时候,俄罗斯和普鲁士、奥地利将波兰代表排除在外,直接决定了波兰的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国作为战胜国,别说参与分配胜利果实,连收复失地的权利都没有,这同样是奇葩。

  “要不然我运作一下,直接掏钱把刚果自由邦买了算了。”克里斯蒂安财大气粗,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呢,这得多少钱。

  “别想这些没用的,干好你的活就行了——”罗克知道克里蒂斯安是故意胡说。

  对于刚果自由邦,罗克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就在六月底,刚果自由邦出现了一个叫刚果党的组织,这个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叛乱爆发后逃往周边国家地区的白人,他们对叛乱发生后比利时政府的毫无作为非常失望,因此成立刚果党,并且宣布刚果自由邦独立。

  刚果党的党魁并不是艾赛亚·张伯伦,而是一个叫艾萨克·潘西的比利时人。

  面对叛乱,比利时政府确实是反应迟缓。

  但是面对新生的刚果党,比利时政府反应就快得很,就在刚果党宣布成立的第二天,利奥波德二世决定从自己的私人财产中拿出来一部分组成远征军远赴刚果自由邦平叛。

  这里的叛军除了刚果自由邦境内的非洲人之外,肯定也包括刚刚成立的刚果党。

第617章 自由之城

  和粗暴残忍无法沟通的非洲人相比,白人组成的刚果党明显是更好的接触对象。

  刚果自由邦有一千万非洲人,比利时全国人口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所以刚果自由邦叛乱的时候,比利时政府和利奥波德二世都无计可施,打是打不过的,把比利时所有成年男子都武装起来拉倒刚果自由邦也打不过。

  不过就这样直接放弃刚果自由邦,确实是让比利时政府和利奥波德二世痛彻心扉,现在刚果党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和一千万非洲人相比,刚果党只有几千人,就算打不过也可以坐下来谈一谈,文明人之间的事要用文明的方式解决。

  不过让利奥波德二世和首席大臣弗兰斯·斯霍拉特没想到的是,刚果党虽然只有几千人,但却是几千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士,如果利奥波德二世和弗兰斯·斯霍拉特认为随便招募点农夫就可以消灭刚果党,那利奥波德二世和弗兰斯·斯霍拉特就错了。

  就在利奥波德二世宣布组建远征军的同时,艾萨克·潘西率领刚果党军队击败围困利奥波德维尔的叛军,及时挽救利奥波德维尔内的近四千欧洲白人。

  这些白人并不全是比利时人,这一时期的欧洲人口流动性很大,刚果自由邦境内比利时人只占一部分,还有法国人、德国人、爱尔兰人,甚至还有布尔战争结束后来到刚果自由邦的布尔人。

  叛军围城期间,带领利奥波德维尔居民奋勇抗击的阿尔瓦·贝基就是来自法国。

  刚果自由邦的叛乱爆发后不久,利奥波德维尔就被叛军包围,围城时间长达四十五天,幸亏利奥波德维尔紧靠刚果河,所以才能维持到现在,不过城内的弹药即将耗尽,此前阿尔瓦·贝基已经准备撤往刚果河对岸的布拉柴维尔。

  前往布拉柴维尔是阿尔瓦·贝基最后的选择,布拉柴维尔是法属赤道非洲的领地,和利奥波德维尔隔河相望,法国人是为了防止比利时人渡过刚果河,所以才在利奥波德维尔的对岸修建了布拉柴维尔,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刚果自由邦和法属赤道非洲的关系。

  艾萨克·潘西的到来得到利奥波德维尔的热烈欢迎,阿尔瓦·贝基特意为刚果党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庆祝整个城市逃过一劫。

  这时候阿尔瓦·贝基还不知道艾萨克·潘西的身份,还以为刚果党部队是比利时征服派出的援军。

  “从来就没有援军,你觉得国王会在乎我们的死活吗?不会的,我们是被抛弃的人,没有人在乎我们的死活。”艾萨克·潘西满腹怨言,被抛弃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在面临巨大危险时被抛弃,这足以让艾萨克·潘西和比利时决裂。

  “那你们——”阿尔瓦·贝基一头雾水,艾萨克·潘西的军队超过五千人,而且一看就训练有素,这样的人不应该藉藉无名。

  艾萨克·潘西不回答,等一部分军队入城控制了城门之后才面带微笑:“我们是刚果党,未来刚果自由邦的主人!”

  阿尔瓦·贝基这时候就算是反悔,也没办法改变形势。

  艾萨克·潘西的手下确实是训练有素,他们进城之后就主动接手防务,城墙、望楼、街道上临时修建的碉堡,都被艾萨克·潘西的手下接管。

  这些士兵装备精良,他们使用的是最先进的弹仓式步枪,这种步枪连比利时军队都没有列装。

  除了弹仓式步枪之外,艾萨克·潘西的手下还拥有大量的重机枪和速射炮,阿尔瓦·贝基甚至发现了一些拆开之后,被好几个人分别携带的轻便火炮。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强大的部队,即便阿尔瓦·贝基将这支部队拒之门外,这支部队也可以凭借优势火力轻轻松松把利奥波德维尔打下来。

  “叛乱爆发之后,国王缺乏有效应对手段,事先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提醒,叛乱发生后我们也没有救援,我的妻子和孩子都被叛军残杀,这虽然是叛军的错,但是国王也有责任,我们刚果党欢迎所有的朋友加入,未来我们要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刚果自由邦,把刚果自由邦建设成我们所有人的乐园。”艾萨克·潘西有理想,果然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你说得对,我也要加入刚果党。”阿尔瓦·贝基也不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社会,所有人都只能随波逐流。

  晚上,阿尔瓦·贝基总算是见到了刚果党真正的老板。

  “张伯伦先生,真的是你吗?”阿尔瓦·贝基认识艾赛亚·张伯伦,毕竟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是刚果自由邦此前有数的大企业,阿尔瓦·贝基严格说起来还是艾赛亚·张伯伦手下的员工。

  “是的阿尔瓦,我真为你骄傲,你在叛乱中的表现比弗兰斯·斯霍拉特更好。”艾赛亚·张伯伦给了阿尔瓦·贝基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不是夸张,确实是阿尔瓦·贝基拯救了利奥波德维尔这个城市。

  “上帝保佑,能见到您真好。”阿尔瓦·贝基现在才终于放心,有艾赛亚·张伯伦在,阿尔瓦·贝基就算是找到了组织。

  在这一次叛乱中,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也是损失惨重,很多阿尔瓦·贝基的熟人,以后永远也见不到了。

  因为矿工暴动,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的很多管理人员被杀死,此前有谣传艾赛亚·张伯伦也在叛乱中遇难,要不然就是已经逃出刚果自由邦返回比利时。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阿尔瓦·贝基都绝对没想到艾赛亚·张伯伦居然还在刚果自由邦。

  “我一直都在刚果自由邦,从来没有离开过,叛乱爆发后,我就想方设法和本土取得联系,希望本土能尽快组建远征军——”艾赛亚·张伯伦情绪饱满,脸上的愤怒恰到好处:“——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弗兰斯·斯霍拉特先生给我的答案居然是没有钱,所以无法组建远征军,这简直荒唐,要知道我们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每年上缴的利润就超过百万英镑,钱都去了哪儿!”

  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挖出来的矿石,大部分都卖给了英国的冶炼公司,英镑也是此时全世界最坚挺的货币,很受市场欢迎。

  “上帝,我们就这样被抛弃了——”阿尔瓦·贝基实在是无法接受这一点,在围城的四十五天里,利奥波德维尔所有人都坚信,本土一定会组建远征军,就像英国政府在布尔战争爆发是那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平息叛乱。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利奥波德维尔人才能勇敢的拿起武器和叛军作战,要不然利奥波德维尔早就沦陷了。

  “没错,我们远离家乡努力工作,为国王和达官贵人们赚钱,但是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抛弃了我们,我们绝不接受这样的结果。”艾赛亚·张伯伦情绪激动,身份地位越高,就越无法接受这一点。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但是就在我们宣布成立刚果党之后,我们伟大的国王马上就有了钱,本土已经决定组建远征军,不过他们的敌人不是叛军,而是我们这些挣扎求生的可怜人。”艾赛亚·张伯伦了解情况,现在确实是群狼环伺,内忧外患。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阿尔瓦·贝基不知道艾赛亚·张伯伦的计划。

  “我们已经被抛弃过一次,绝对不能再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刚果自由邦已经不再是国王的私人领地,国王只在协议书上签了个字,就从刚果自由邦每年赚取数千万法郎,对于国王和国内的达官贵人来说,刚果自由邦只是一个生意,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刚果自由邦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的家人在这里,我们的事业在这里,未来我们的孩子将在这里成长,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是某些人的盈利工具,我们是特么活生生的人!”艾赛亚·张伯伦有理想,也有热血。

  “没错,我们要为我们的家人而战!”这句话阿尔瓦·贝基这段时间都不知道重复过多少遍。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