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317章

作者:鲇鱼头

  “南部非洲现在300多万平方公里,私人土地占了一大半,农业部每年的经费少得可怜,发薪水都不够,换成你,你又能怎么办——”路易·博塔还以为罗克无话可说。

  这个300多万平方公里,并不是农业部测量出来的数据,而是引用尼亚萨兰公文的数据,没有遥感卫星的年代,要测量土地基本不可能,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出版的地图都是歪歪扭扭,和罗克印象中的地图差别很大,不同州出版的地图都不一样。

  别问尼亚萨兰是怎么测量出来的,问就是泄露天机。

  “你们农业部的定位就是错的,政府部门是服务机构,不是管理机构。”罗克概念超前。

  “你们国防部和司法部也是服务机构?”路易·博塔嗤之以鼻。

  “国防部和司法部跟你们农业部不一样,国防部和司法部都是国家暴力机关。”罗克这时候才体会到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落日小学距离罗德西亚酒店并不远,所以车队来到落日小学的时候,在门口迎接的小学校长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

  两位部长看样子聊得很高兴,一个苦大仇深,一个得意洋洋,简直杨白劳和黄世仁的既视感。

  好吧,这时候其实还没有杨白劳和黄世仁。

  和小石城的其他学校一样,落日小学也是实行封闭式管理,透过学校大门,并不能直接看到教学区,要绕过大门后的影壁墙,然后通过操场才能来到教学区。

  “落日小学一共有49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52人,全校教职工117人,只有两名尼亚萨兰大学教育学院的毕业生,我们实在是太可怜了——”校长终于找到机会在罗克面前叫苦。

  不过这个苦叫的不成功,两个尼亚萨兰大学教育学院的毕业生不错了,还有的学校一个都没有呢。

  尼亚萨兰大学教育学院是尼亚萨兰大学规模最大的一个院系,每年可以培养出近千名毕业生。

  这个规模在全世界估计都是首屈一指,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南部非洲的需求,没办法,缺口实在是太大,尼亚萨兰大学已经竭尽全力,但还是供不应求。

  “再坚持坚持,明年提前去找布兰特,他不给你就住在他的办公室。”罗克阴损,布兰特是尼亚萨拉州教育部门负责人。

  对待教育行业工作人员,罗克一向是很有耐心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是说说就算,要给下一代提供最好的教育,就要加大在教育行业的投资,有钱才有未来,没钱说的再好听都是空中楼阁。

  路易·博塔没注意罗克和校长之间的交流,脑海中来回回荡的只有两个数字,49、52——

  要是没记错的话,刚才好像罗克说过,小石城有15个小学。

  这还仅仅只是小石城。

第580章 劫富济贫

  如果每个学校有2500名学生,那么仅仅是小石城,15所小学就有37500名学生。

  这个数字简直让路易·博塔震撼,整个奥兰治的学生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还是所有的中学和小学全部加起来。

  就这校长还在喋喋不休,抱怨市政府对落日小学的支持不够,要不到尼亚萨兰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材生,下拨的经费也严重不足,导致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跟不上,学生家长怨声载道。

  不过路易·博塔实在是没有看出来落日小学的硬件设施怎么差了。

  过了影壁墙,就是宽敞的操场,操场周围的跑道已经硬化,中间是绿茵茵的草地,路易·博塔还不知道这叫足球场,不过这并不影响路易·博塔的认知,就这个操场,就足以秒杀奥兰治境内的所有小学。

  “我们的运动场还是露天的,去年我们就打报告想修一个室内运动馆,市政府却不给钱,附属小学都已经有三个室内运动馆了,我们连一个都没有。”校长的要求多,罗克干脆躲到路易·博塔另一边。

  折让路易·博塔有点奇怪,在路易·博塔的印象里,罗克一直都是很强势的,不管是在比勒陀利亚,还是在应对外部冲突中,罗克从来都没有退让过。

  现在在这个身体发福严重,头发已经基本掉光,脸上还架着一个滑稽单片眼镜的校长面前,罗克居然想绕着走。

  路易·博塔感觉似乎发现了什么。

  “落日小学的联考成绩确实是不如附属小学,不过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资质差,而是我们的师资力量跟不上,如果落日小学有二十名尼亚萨兰大学毕业生——哪怕只有十个,我也可以保证落日小学的联考成绩再上一个台阶。”校长才不会放弃呢,跟着罗克亦步亦趋。

  “皮尔斯,别着急,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罗克不胜其烦,道格拉斯校长和阿布教授开了个坏头,一个比一个倚老卖老。

  走过操场,再穿过一片树林就是教学区,树林很好的起到隔离带作用,校外的喧嚣对这里造不成任何影响,教师们清朗的声音此起彼伏,路易·博塔瞬间就爱上了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叫做希望。

  到了这里,皮尔斯校长也终于闭了嘴,和罗克一起用姨母眼神巡视这片教学区。

  两千多学生的学校,规模还是挺大的,因为这里是小学,最高的教学楼也只有三层,为了最大程度采光,窗户的数量和面积都扩大到极致,每个窗户后面还都有窗帘,路易·博塔仔细观察,居然没有一片玻璃是破碎的,这简直是奇迹。

  就连农业部的办公大楼都做不到这一点。

  考虑到这里的孩子还都是活泼好动的儿童,路易·博塔都不知道皮尔斯是怎么做到的。

  皮尔斯显然没有注意到路易·博塔的关注点,在教学区也没有多停留,热情的邀请罗克和路易·博塔去校长办公室休息下。

  罗克和路易·博塔这才注意到,他们这群人有点多,站在教学区乌泱泱的一大片,肯定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对正常教学造成影响。

  那就去校长室。

  路易·博塔还以为条件这么好的一个学校,校长室不说富丽堂皇,起码也应该庄重大气,雍容典雅,没想到皮尔斯的校长室居然是在办公楼最顶层的角落里,不仅面积不大,而且办公家具居然都很破旧,沙发扶手都有磨破的趋势。

  这让路易·博塔实在是很惊讶。

  还是认知上的差别,在路易·博塔的认识中,上位者就要有上位者的格调,衣食住行都一样,随时随地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无损自己的形象。

  毕竟皮尔斯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着落日小学,这样的校长办公室,其实并不适合招待客人,简朴是个好习惯,但是对客人也要有足够的尊重和礼貌。

  罗克显然也是没想到,所以表情就很难看。

  “我这里平常没什么客人,来的最多的是要捐款的学生家长,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工程师、银行高管、大公司管理层,最起码也是成功商人,看到我的办公室这么惨,捐款都会多捐点。”皮尔斯的脸上这时候居然露出和孩子一样的狡黠,办公家具确实是旧了点,但是拿出来待客的都是好东西,果然茶叶是来自清国的绿茶,茶具也是英国生产的高级茶具。

  “你是校长,别把自己弄得跟个商人一样,现在条件是艰难了点,再过几年,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分配过来。”罗克的口吻终于不再是敷衍。

  路易·博塔的心情就别提多复杂了,这还艰难?

  落日小学还有两个尼亚萨兰大学教育学院的毕业生,整个奥兰治都没有一个,尼亚萨兰大学教育学院每年“批量生产”的一千多毕业生,几乎全部都被尼亚萨兰内部消化,只有德兰士瓦和罗德西亚每年能弄走几十个。

  或许接下来还要加上贝专纳。

  “没关系勋爵,我都已经五十岁了,再过几年就会退休,落日小学刚刚建成我就在这里工作,我的两个孙子都是落日小学毕业,他们现在都在尼亚萨兰大学上学,我的儿子在军工集团工作,女儿在兰德银行工作,我这辈子没有遗憾。”皮尔斯也终于不再死缠烂打。

  才五十岁,孙子都已经上大学了,结婚真早。

  不过这种事以后不可能发生了,考虑到南部非洲的人口基础,联邦政府在这方面没有规定,但是尼亚萨兰有规定,在尼亚萨兰要年满十八周岁以后才能结婚,太早结婚的话,如果女方怀孕会有很大危险,限于目前的医疗水平,这年头的产妇死亡率还是很高的。

  “皮尔斯校长,落日小学每年能从州政府和市政府拿到多少经费?”路易·博塔关心的还是钱。

  皮尔斯眨巴着眼看罗克,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看我干什么,有多少就是多少——”罗克就很无奈,别见外的这么明显行不行,好歹路易·博塔也是部长,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别拿人家部长不当干部。

  “州政府少得可怜,只有餐费补贴,还经常折现,送过来的鸡蛋很多都是破的,水果就只有芒果和香蕉,苹果一个星期才给一次,牛奶也不新鲜——”皮尔斯习惯性的倒苦水,路易·博塔的心在不断下沉。

  罗克拉着脸不说话,鸡蛋破了炒炒还能吃,有什么好抱怨的。

  “市政府也抠门得很,建个运动馆都不给钱,我们这些教职工每年的薪水才一万四千兰特,可是我们这里有2545名学生,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才几个钱——”皮尔斯不露声色偷换概念。

  “市政府是给你们发薪水,不是给学生的。”罗克终于忍不住。

  感谢兰特的坚挺,117名教职工,平均每人每年的薪水能达到120兰特,就算在英国本土也是妥妥的中产。

  考虑到尼亚萨兰的物价更低,所以兰特的购买力更强,再加上尼亚萨兰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所以尼亚萨兰的家庭收入水平还是很高的。

  门口突然传来轻轻地敲门声,是皮尔斯的助理。

  “什么事?”皮尔斯这时候就是端庄脸。

  “校长,斯蒂尔先生到了。”年轻的助理一脸的星星眼,罗克一年都不见得视察一次学校。

  “请他等一下。”皮尔斯不犹豫。

  “好的校长——”助理身姿摇曳的那叫一个风姿绰约。

  “斯蒂尔是谁?”罗克好奇,记忆力没有这个名字。

  “一个法国商人,还没有在尼亚萨兰入籍,想把孩子送到落日小学上学——”皮尔斯突然意识到不妙。

  “这种情况多吗?”

  “——还是有点多。”

  “一般都是怎么处理?”

  皮尔斯马上就闭嘴,一个字也不说。

  “捐多少?”罗克不客气,忍受了半天骚扰,终于抓到小辫子,那肯定要穷追猛打。

  “一般是一千兰特——起步——”皮尔斯一脸的大势已去,简直垂头丧气。

  罗克和路易·博塔都挺惊讶,一个学生就是一千兰特,还起步,十个就是一万,落日小学2545名学生,收个百十个根本不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造成影响,117个教职工每年的薪水也才一万四千多,教育果然是个劫富济贫的行业。

  “这样的学生每年也就三五个,我准备增加一个班,看看能不能收满——”皮尔斯破罐子破摔,这时候要是再遮遮掩掩,那就有欺上瞒下的嫌疑了。

  “商人都是那么有钱的吗?”路易·博塔今天的惊讶太多了,一千兰特可不是小数字。

  “别低估学生家长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决心,附属小学的捐款最高是一万五千兰特。”罗克不感慨,捐一万五千兰特的冤大头是克里斯蒂安,因为这一万五千兰特,他的第三个儿子现在和盖文在一个班,是盖文的忠实小跟班,其实人家比盖文还大一岁呢,这又是因为某个原因,生生让自己的儿子推迟一年入学。

  不过这个机会值多少钱就不好衡量了。

第581章 好吃不过饺子

  别以为只有华人会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投资巨大,白人也是一样,尤其是当教育掺杂太多其他因素的时候,别说一万五,附属小学的校长心黑点,就算是十五万克里斯蒂安也愿意掏。

  既然已经被看破,皮尔斯也不再遮掩,干脆让助理直接把斯蒂尔叫过来。

  看到沙发上似笑非笑的罗克和路易·博塔之后,斯蒂尔直接擦了好几下眼睛,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然后一千兰特就直接变成了三千。

  “咱俩一人值一千。”罗克无话可说,有这样的校长,活该以后落日小学蒸蒸日上。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我这么值钱。”路易·博塔表情复杂得很,尼亚萨兰真神奇,子爵没个子爵的样子,校长没个校长的样子,就连商人都和比勒陀利亚的商人不一样。

  “你的年薪五千兰特,比一千值钱多了。”罗克怒视乐悠悠的皮尔斯,很难想象他那破旧的办公桌里到底有多少张这样的支票。

  转眼就到下课时间,安静的校园内顿时喧嚣起来,无数个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从各个教室里飞奔出来填满了走廊操场以及教学区中心的空地花园,罗克看的心旷神怡,路易·博塔也是一脸的姨母笑。

  尼亚萨兰的校服还是很有特色的,男孩是清一色的西式套装,带着小马甲的那种,加上个领结就可以当做晚礼服穿,女孩的校服是小西装加上和膝盖一样高的裙子,很有苏格兰特色的那种红色方格裙,再加上白色长筒袜和黑色圆头小皮鞋,真的是不让人心旷神怡都难。

  这些服装都是从约翰内斯堡纺织厂定制的,每一套的价格是5.5兰特,基本上没赚什么钱,同样的衣服在伊特诺要卖12兰特,质地和样式都完全一模一样。

  罗克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没什么感觉,路易·博塔想起奥兰治那些在农场里帮忙的孩子,心情就格外复杂。

  这些有机会接受完整教育的孩子,和那些农场里帮忙的孩子,长大之后从事的职业应该会截然不同,这里的孩子未来可能有人会成为律师,成为会计师,成为工程师,甚至进入联邦政府成为高级官员,奥兰治的孩子,如果是长子德华,长大了之后多半还是会成为农场主,但是其他孩子就前途堪忧,他们多半会沦为穷白人。

  希望到时候他们还有机会移民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那样他们也有机会成为农场主。

  该死的长子继承制!

  “洛克,尼亚萨兰每年用在教育上的投资有多少?”路易·博塔坚定决心,奥兰治绝对不能边缘化。

  “这不好说,尼亚萨兰教育局的收入途径很多,你也看到了,州政府和市政府的拨款只占一部分,社会捐赠才是大头,私人捐赠不算多,尼亚萨兰境内的企业捐款更多,落日小学其实是尼亚萨兰军工集团捐赠的,最初的目的是方便军工集团员工的孩子们上学,国王路小学也是军工集团捐赠的,这周围还有几家幼稚园,以及一所正在建设中的中学,都是军工集团捐赠的。”罗克还是骄傲,尼亚萨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良性循环,一部分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生也有捐款,这部分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多。

  和企业捐赠相比,校友捐赠前景更广阔,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最起码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给他留下的回忆都是美好的,这样才有捐赠的动力,如果学生在校期间饱受欺凌孤立体罚,那别说捐款,回头不报复就算是海纳百川了。

  当然现在这个阶段,企业捐赠还是主力,尼亚萨兰军工集团,或者是兰德银行这样的企业,每年的利润都是以百万计的,捐赠一所学校就算标准再高也就十几二十万,这种工程一般都是交给克里斯蒂安的建筑公司,或者是南部非洲的工程兵部队,成本其实也低廉的很,你好我好大家好。

  “所有的投入加起来呢?”路易·博塔决心大。

  “所有的投入加起来的话,奥兰治州政府承担不起——”罗克实话实说,尼亚萨兰也是发展了近十年,才有现在这个经济实力,奥兰治州政府已经没机会了,强行向尼亚萨兰看起只能是自取其辱。

  “尼亚萨兰的教育体系也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1902年尼亚萨兰刚刚开始义务教育的时候,学校里的教师也是人手严重不足,平均每个班一百多名学生,一个学校只有十几个教师,现在尼亚萨兰的很多教师,就是当年尼亚萨兰的第一批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完全有机会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有资格回本土,或者是去欧洲上大学,但是他们放弃了这些机会,宁愿把机会留给他们的弟弟妹妹,尼亚萨兰大学现在开设的成人教育,就是为了给这些教师补偿,只要他们愿意,就算在工作期间,他们也可以继续接受教育,拿到正式的尼亚萨兰大学毕业证书。”罗克忍不住心情激荡,尼亚萨兰的现在,真不是罗克一个人的努力。

  说起来很让人无奈的一个现实,在尼亚萨兰,小学六年级毕业回头教一年级的情况并不罕见,罗克也想高标准严要求,但是教师这一块的资源真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

  “给我几个尼亚萨兰大学的毕业生吧,我保证,他们都可以进入奥兰治州教育局工作,个人待遇绝对没问题。”路易·博塔沉默良久,1902年,《和平协议》还没签字呢,路易·博塔当时还在山上打游击。

  一步慢,步步慢啊,联邦政府真正开始推行义务教育是1907年,当时尼亚萨兰第一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已经快要小学毕业了,哪怕当时奥兰治州积极配合,那么到现在也不会差太远,遗憾的是义务教育都已经推行了三年,奥兰治州的适龄学童入学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三十五。

  如果路易·博塔没记错的话,尼亚萨兰本地出生的适龄学童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基本不具备入学条件。

  “没问题。”罗克答应的很痛快,路易·博塔已经跑出橄榄枝,罗克多多少少也要有所表示。

  这不是坏事,不可否认确实是有部分布尔人极端排外,不过这部分占比很少,大部分极端排外的布尔人都在布尔战争中战死了,现在的大部分布尔人还是安分守己的。

  等到午饭时间,罗克和路易·博塔也在落日小学的餐厅中就餐。

  这又给了路易·博塔新的体验,路易·博塔知道尼亚萨兰有钱,也知道罗克在这方面不会吝啬,但是没想到一顿普通的午餐居然能丰富到这种程度。

  牛肉、牛奶搭配鸡蛋、水果,绝对营养丰富分量十足,主食是一种路易·博塔从来没见过的食物,罗克介绍了之后路易·博塔才知道,原来这种食物叫饺子。

  “尝尝看,很美妙的一种食物,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馅料多种多样,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华人只有在最盛大的节日才会吃——”罗克不吃牛肉鸡蛋,要了满满一大盘饺子加上大蒜和蘸料吃的不亦乐乎。

  “能不能别吃蒜,味太大——”路易·博塔还嫌弃。

  罗克不回答,随手指了指餐盘旁边的一碟花生。

  “什么意思?”路易·博塔还不明白。

  “吃完大蒜再吃几颗花生嘴里就没味了。”罗克鄙视,简单的生活小常识,不要这么每见识好不好。

  路易·博塔半信半疑,还是尝试了下罗克的吃法。

  然后马上就后悔,罗克的口味有点重,蘸料是辣椒油加酱油再加醋,然后再配上大蒜的话,谁吃谁知道,反正路易·博塔简直是涕泪横流。

  罗克没心情嘲笑路易·博塔,落日小学的午餐还是不错的,能看得出来,学校在后勤上确实是用了心,午餐准备的很丰盛,学生们持续井然,在教师的带领下老老实实吃饭,基本上没有浪费现象,吃完饭还知道主动把餐盘冲一冲然后才送回去。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