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73章

作者:鲇鱼头

  这些木材的强度也很高,更换起来也很方便,关键是减轻了重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同时为了增加载重能力,卡车的后轮从两个增加为四个,车底使用了避震钢板,驾驶室和发动机机舱上的钢板也换成了铁皮,改进之后的卡车,载重能力提高到两吨,满载情况下公路行驶速度为45公里每小时,基本达到罗克的要求。

  对于罗克来说,卡车的性能肯定是越强大越好。

  不过现在是1903年,所以对卡车的要求不能太高,关键还是先把卡车造出来,这就已经走在其他所有车辆制造商前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卡车的性能肯定会不断提高,到时候尼亚萨兰卡车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原本按照罗克的计划,等卡车研制成功,新编第一骑兵师就会批量订购,那样新编第一骑兵师就会成为全世界第一支摩托化部队。

  现在不用着急了,既然罗克回到尼亚萨兰,那还是先装备罗德西亚北部师,新编第一骑兵师以后再说。

  火车经过索尔兹伯里的时候,小斯上了火车,和罗克一起前往尼亚萨兰。

  “呵呵,被人赶回尼亚萨兰的感觉怎么样?”小斯见到罗克的时候一脸戏谑。

  “感觉不错,终于有时间可以休息一下了,我决定抓紧时间和菲丽丝生个孩子,我的爵位总得有人继承。”罗克轻而易举的反击,爵位就是小斯最大的软肋。

  小斯的脸色果然难看的很,只要罗克提起爵位,小斯就无力反击。

  “得了,别说一个男爵,现在就是给你一个伯爵,换取你的罗德西亚,你是换还是不换?”罗克让小斯自己选。

  “给我个公爵我都不换!”小斯这会儿果断的很。

  罗克就微笑,这不就结了,有没有爵位不重要,关键是利益,罗德西亚现在就跟小斯的私产差不多,小斯羡慕别人的爵位,英国本土不知道有多少有名无实的贵族还羡慕小斯呢。

  当然了,罗克是不会羡慕小斯的,尼亚萨兰比起罗德西亚一点也不差,罗克现在已经修通了爱德华港到小石城之间的铁路,也就是说现在爱德华港和约翰内斯堡都已经连为一体,罗克现在不需要羡慕任何人,不需要太多,给罗克个三、五年时间,罗克就能把尼亚萨兰建设成人间天堂。

  其实尼亚萨兰现在就已经很不错了,目前全世界对于天堂的标准还很低,只要不发生战争,人人安居乐业,那就是天堂。

第235章 多拉快跑

  每一次回到尼亚萨兰,罗克都会有新发现,尼亚萨兰的进步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罗克刚刚得到尼亚萨兰的时候,尼亚萨兰全境不到十万人,绝大部分都是非洲人,白人只有不到一千。

  罗克接手尼亚萨兰之后,将白人和非洲人全部给小斯带走,自己从清国开始大费周章移民。

  当时的小斯并不赞成罗克的做法,甚至小斯还有等着看罗克笑话的意思,因为小斯并不清楚从清国移民有多容易,也不知道华人的潜力,所以小斯一度认为,罗克最终还是要依靠非洲人发展尼亚萨兰。

  或者,根本就不会有发展。

  到现在罗克得到尼亚萨兰还不到两年,尼亚萨兰的人口已经超过30万,罗克得到尼亚萨兰的时候,尼亚萨兰没有万人以上的城市,没有铁路和公路,小石城当时只有一个简陋的码头,连渔船都只有两三只。

  现在尼亚萨兰万人以上的城市已经有两个,除了小石城之外,爱德华港的人口也已经超过万人。

  千人以上的殖民点,尼亚萨兰有近百个,这些殖民点遍布尼亚萨兰全境,从开发程度最高的尼亚萨湖周围,到刚成为尼亚萨兰一部分的北海地区,都有华人组成的殖民开拓点,这些殖民开拓点都有机会发展成为城市。

  罗克接手尼亚萨兰的时候,尼亚萨兰的工业基础基本等于零,别说拖拉机和水警船,尼亚萨兰连木质渔船都很难造出来,那些非洲人基本上都还处于刀耕火种状态,南非公司开发罗德西亚尚且顾此失彼,根本顾不上尼亚萨兰。

  现在,尼亚萨兰已经可以生产卡车了。

  小斯之前还没有见过卡车,所以在见到卡车的时候,小斯看罗克的眼神就像是看超人——

  不,现在超人还没有出现呢,所以小斯看罗克的眼神就像是看上帝!

  “难以置信是吧?其实没什么难以置信的,过段时间尼亚萨兰就能生产轿车了,还记得你送给亨利的那辆轿车吧,我找人把它给拆了,等尼亚萨兰能生产轿车,我送你一辆。”罗克大方得很,罗德西亚未来会是尼亚萨兰的大客户,罗克现在正在磨刀。

  和尼亚萨兰相比,罗德西亚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增加人口之外,就只能提高工作效率。

  短时间内增加人口是不可能了,德兰士瓦都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新移民,罗德西亚想都不用想,所以只能大量使用机械,来弥补人力不足的缺陷。

  小斯主动跟罗克来尼亚萨兰,本来就是为了考察拖拉机的实际效率,如果拖拉机能提高耕地效率,小斯会大批量购买。

  所以小斯和罗克来到尼亚萨兰之后的第一站就是拖拉机厂。

  尼亚萨兰的拖拉机厂位于距离小石城不远的尼亚撒湖畔,为了提高效率,罗克特意为拖拉机厂修建了一小段铁路和一个小码头,码头虽然只有一个泊位,但是可以停靠万吨巨轮,和小石城港口的规模是一样的。

  尼亚萨兰的拖拉机工厂现在有超过一千名工人,因为发动机的产量供不上,现在每天只能生产不到十台拖拉机,现在生产汽车也需要发动机,所以短时间内,拖拉机的产量或许还会下降,鲁道夫·狄赛尔已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发动机的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拖拉机和卡车的需求。

  其实十台已经不少了,按月计算,每个月已经可以生产300台,这在1903年来说绝对世界一流,除了尼亚萨兰之外,1903年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加起来,一个月的产量估计也不到300台。

  “拖拉机的效率,真的有宣传中的那么好吗?”小斯对拖拉机的效率还有怀疑。

  “狄塞尔先生,你来介绍吧。”罗克不想回答这样弱智的问题,拖拉机的效率不高,那尼亚萨兰农业公司不成了冤大头。

  现在所有生产出来的拖拉机,都要优先供应给尼亚萨兰农业公司,除了尼亚萨兰农业公司之外,就只有约翰内斯堡农业协会软缠硬泡购买了两台用于试验,那两台拖拉机现在还在工作,效率怎么说呢,同等条件下,拖拉机耕地的效率是挽马的50倍。

  “罗德西先生,拖拉机的效率毋庸置疑,上个月,我们尼亚萨兰农业公司一共开发了三十万英亩土地,之所以能开发出这么多,拖拉机的效率是很重要的原因。”鲁道夫·狄赛尔耐心解释,事实胜于雄辩。

  开发土地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尼亚萨兰的地形其实还是有点复杂,基本上是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过渡的地形,要将森林和草原变成可耕地难度很大,很多地形是山坡和丘陵,如果没有拖拉机,开发土地还真的很困难。

  小斯当然知道开发土地有多难,罗德西亚几百万平方公里,现在开发出来的耕地,占据可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要不然罗德西亚的农业也不会是以放牧为主,约翰内斯堡周围的农场已经证明了定点放牧对游牧的优势。

  小斯当然也想定点放牧,但是罗德西亚并不具备尼亚萨兰和约翰内斯堡的优势,所以定点放牧只能想想。

  拖拉机的出现,或许会改变这一点,所以小斯才会如此急迫。

  “塞西尔,你总知道,尼亚萨兰现在对罗德西亚的依赖越来越少,以前尼亚萨拉还需要罗德西亚提供食物,现在已经基本不需要了,这就是科技的重要性。”罗克多多少少还是点一句,至于小斯能不能听进去,那是小斯的问题。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同样的一辆汽车,小斯玩腻了之后转手就送人。

  还是那辆汽车,在亨利手里就只能停在车库里吃灰,不能产生丝毫价值,亨利还要养着一个保养团队,支出的费用蕾西看了都心疼。

  同样是那辆汽车,到了罗克手里,罗克就组织人把汽车拆掉,然后进行改进,最后投入生产,这之间的差别,确实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解释的。

  “是啊,所有知道尼亚萨兰的人,都对尼亚萨兰的发展感到惊讶,所以洛克,先卖给我50辆,还有那种卡车,我也要50辆,不,100辆。”小斯当场下订单。

  鲁道夫·狄赛尔的表情就有点尴尬。

  罗克知道为什么,拖拉机还好点,卡车现在刚刚投产,每个月的产量估计都不一定到一百,现在尼亚萨兰农业公司和罗德西亚北部师都派人待在卡车工厂,生产出来一辆就开走一辆,根本没有多余的卡车卖给小斯。

  但是不卖又不行,毕竟尼亚萨兰都是人家小斯送给罗克的,虽然当初塞西尔·罗德斯把尼亚萨兰送给罗克的目的并不单纯,这个情还是要承的。

  “塞西尔,拖拉机没问题,卡车真的不行,现在卡车的质量还不够稳定,过段时间再说吧。”罗克半真半假。

  关于质量,这其实是个很神奇的问题,很多人或许认为,这个时代刚刚生产出来的汽车,质量一定很不稳定,在路上跑着跑着就抛锚是很正常的事。

  确实,汽车刚刚诞生的时候确实是质量不稳定,但是现在距离卡尔·本茨发明轿车已经过去了25年,距离英国的詹姆斯发明的蒸汽汽车已经过去了75年,现在的汽车,和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不管是发动机,还是汽车使用的材料,现在的汽车和以前的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福特公司1908生产的福特T型车,很多零部件过了几十年都依然可以使用。

  尼亚萨兰生产的拖拉机也是这样,罗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永无止境,拖拉机厂一直在持续对拖拉机进行改进,每个礼拜,拖拉机厂的工程师们都会对农业公司的拖拉机进行检测,不仅仅检测拖拉机的工作状态,还会询问农业公司的拖拉机手们,在使用拖拉机过程中遇到的状态。

  从尼亚萨兰的拖拉机定型之后,现在又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十余次改进,所以拖拉机的表现才会越来越出色。

  卡车当然也是一样,罗克对卡车的要求同样是没有止境,和拖拉机不同,罗克对卡车的要求不仅仅是能拉,还要能跑得快,同时还要更加可靠,更加耐用。

  至于油耗,这方面罗克倒是不担心,现在才1903年,石油远远没到左右世界经济的程度,全世界的石油都便宜得很,现在罗克还没有心思折腾石油,再过一段时间,随着尼亚萨兰的机械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罗克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别废话,罗德西亚北部师都已经开始装备卡车了,你现在告诉我卡车的质量还不够稳定,要是质量不稳定,你会真金白银的买来卡车装备罗德西亚北部师?”小斯根本不相信罗克的话,谁有了好东西,都会先紧着自己人。

  “真的没骗你——”罗克无语,这种事也没法解释,恰好就在这时,一辆为拖拉机工厂运送零部件的卡车,停在拖拉机工厂的大门口无法启动,拖拉机厂的工程师们迅速围拢过去。

  这在拖拉机厂就不是个事。

第236章 效率

  无法启动的原因不是卡车出现了故障,而是卡车司机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不小心打伤了自己的下巴,需要送到医院治疗。

  汽车的发动机在启动的时候,需要让曲轴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顺利启动发动机。

  这一时期的发动机,外侧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接口,启动的时候就要司机利用外接的曲柄摇动曲轴,使其达到运转的速度。

  所以这个时期的司机是个体力活,这不是其实女性,而是女性的力量太小,根本无法启动发动机,就算是男人,一般也是要两个人配合,才能顺利启动发动机。

  罗克现在还没有开过车,不知道汽车的启动方式居然是如此的原始,所以罗克马上又给鲁道夫·狄赛尔安排了任务,要改变发动机的启动方式,以电力代替人力,通过电机带动发动机启动。

  这样一来,驾驶员只需要坐在驾驶室里拧一下钥匙,发动机就会顺利启动。

  “恐怕很难,现在的电机太大,很难应用到发动机上。”鲁道夫·狄赛尔非常为难,他是研究柴油发动机的,又不是研究电动机的,现在研究整车已经很复杂了,实在没有能力去一个新的领域从头开始。

  “没说让你自己去研究,你不会,可以去找会的人。”罗克不担心没人会,实在不行罗克就派人去找尼古拉·特斯拉,那位才是玩电的大行家。

  给汽车增加一个电动机,肯定会增加汽车的成本,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没必要,但是罗克知道电动机的价值,所以就算会增加成本,罗克也要往上堆,不仅仅为了方面卡车司机,而是为了这方面的技术,和永不满足的理念。

  那些有钱买轿车的人可不会在意轿车的成本。

  “勋爵,咱们没必要每一样东西都自己研究。”鲁道夫·狄赛尔有不同意见,或许在鲁道夫·狄赛尔看来,尼亚萨兰在机械上能做到目前这种程度已经差不多是极致,不可能要求更高。

  “鲁道夫,只做你该做的事。”罗克不想跟鲁道夫·狄赛尔解释,这些事也很难跟他一个技术狂解释清楚,就像尼亚萨兰的华人,罗克从来不告诉他们为什么吃饭要排队,排队和道德无关,也和素质无关,罗克是用强制性的规定逐渐规范华人的行为。

  这个也不是一概而论,对于已经成年的华人,罗克确实是懒得解释,对于那些正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华人,罗克还是很有耐心的。

  当然罗克也不会过分强调道德和素质的作用,尼亚萨兰的学校不是要培养彬彬有礼的道学君子,这年头的道学君子是很吃亏的,罗克希望下一代华人有强烈的开拓精神,这样尼亚萨兰才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回过头来,罗克又去了位于尼亚萨湖畔的造船厂。

  造船厂现在生产水警船的同时,也在开始对货轮进行仿制。

  上个月,造船厂尝试生产了一艘3000吨级的内河运输货轮,罗克来到造船厂的时候,造船厂正在仿制5000吨级的远洋货轮。

  “咱们现在对于货轮的需求量还不算大,现有的移民船也足够使用,我们尝试把柴油机用在远洋轮船上,如果能够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外承接订单,其实现在德国人已经和我们联系,希望购买水警装备的水警船,不过我们没有同意,如果把水警船卖给德国人,那么可能会对我们在北海的利益产生影响。”邓肯的表情异常骄傲,如果愿意,造船厂现在就可以赚取外汇。

  好吧,其实外汇对于尼亚萨兰根本没有诱惑力,全世界购买力最坚挺的货币就是英镑,和英镑相比,德国马克不管是购买力还是稳定性都要低一个档次,所以邓肯对于德国人的订单基本上没兴趣。

  “不卖是对的,咱们现在不缺钱,造船厂主要还是要首先满足咱们自己的需求。”罗克也不同意卖水警船,北海现在就是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两家的,德国人购买水警船只能用在坦葛尼喀,罗克才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虽然现在看起来,北海的渔业资源还是丰富,尼亚萨兰的渔民犯不上越界捕捞,但是未来的情况谁都说不定,随着尼亚萨兰人口的增加,北海渔业的规模肯定也是越来越大,小斯在北海边上成立了一个罐头工厂,专门生产鱼肉罐头用来销售,罗克要是把水警船卖给德国人,恐怕小斯也不会同意。

  在北海,德国人现在只有一艘不到100吨的巡逻艇,装备的武器是两挺马克沁重机枪,这在300吨级的水警船面前根本不够看,尼亚萨兰的水警船说白了就是对付德国人的,把船卖给德国人就等于是资敌。

  现在德国还不是尼亚萨兰的敌人,甚至在针对刚果自由邦——比属刚果上,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还有合作,未来不好说,其他人不知道,罗克心里很清楚,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差不多只剩下十年。

  “咱们在水警船上的研究基本上停止了,目前这个级别的水警船,在非洲基本上找不到对手,所以接下来造船厂会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远洋货轮上,希望咱们的远洋货轮能卖到欧洲去,到那时咱们才有资格喘口气。”邓肯的压力也是大得很,罗克就像是南霸天,挥舞着鞭子把邓肯他们这些官员催的脚不沾地。

  效果当然也是很明显的,尼亚萨兰的发展有目共睹,这才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如果给尼亚萨兰20年,那尼亚萨兰能发展成什么样?

  罗克非常期待。

  “咱们的移民现在已经达到一个瓶颈期,最近清国加大了对移民的控制,能顺利抵达尼亚萨兰的移民越来越少,上个月抵达尼亚萨兰的移民船,基本上都没有满员,接下来的移民或许会越来越少,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源,咱们还要想其他办法。”邓肯是尼亚萨兰农业公司的负责人,现在面临的困难也不少。

  30万人口,听上去不少,但是撒在尼亚萨兰全境还是很不起眼,在得到赞比西河流域,以及北海沿岸之后,尼亚萨拉的面积已经超过40万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连一个人都合不到,距离罗克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在罗克的设想中,尼亚萨兰最少要有2000万人,才能保证尼亚萨兰未来的发展。

  这里的2000万人肯定是远景规划,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按照罗克的设想,最起码要从清国移民个三五百万才行,相对于清国4.5亿人口来说,这个要求其实并不算高。

  其实也不少,相对于4.5亿来说,四百五十万就是百分之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口流失。

  不过罗克没想到的是,现在尼亚萨兰的总人口才刚刚30万,清国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

  清国的反应,比罗克设想中快得多。

  “想办法,让梁鼎新去想办法,和东亚的蛇头、海盗合作,无论如何,今后两年内,尼亚萨兰的人口最起码要达到100万人,要不然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搞不起来。”罗克也是没办法,不管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都需要海量的人口,看看现在的罗德西亚就知道人口的重要性。

  小斯之前跟罗克提出,希望罗克能让一些华人去罗德西亚。

  对于这样的要求,罗克当然不会拒绝,所以虽然尼亚萨兰自己的人力资源都不够用,罗克还是向罗德西亚派出了五千多人,这些人在罗德西亚境内大多都集中在卢安瓜河流域,他们在卢安瓜河流域附近建成了五个大型殖民开拓点,已经开垦出近十万英亩土地,将近五十万英亩的山地和草原改造成适合放牧的牧场。

  这个效率不管是和罗德西亚的白人还是非洲人相比都远远超出,和华人相比,白人和非洲人的农耕技术真的不行,小斯在开发罗德西亚的时候,对于境内的沼泽和山地、丘陵,一般情况下都是放弃的,只开发那些适合成为牧场的土地。

  华人没有这么挑剔,不管是山地、丘陵还是沼泽,到了华人手里,基本上都可以开发成良田,这一点现在看上去还不够明显,因为适合开垦的土地太多,华人没必要去啃那些硬骨头,等到适合开发的土地开采殆尽,华人就会向山地、丘陵和沼泽动手,就像现在的小石城周围一样。

  罗克刚刚得到尼亚萨兰的时候,小石城基本上没有任何开发的痕迹,只要几个非洲土著组成的原始部落,在小石城附近进行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农业公司刚刚开发小石城的时候,也是先紧着那些容易开垦的土地来,等到容易开垦的土地被开采殆尽之后,农业公司就开始组织人手向山地、丘陵进军。

  现在也仅仅是两年而已,小石城周围已经全部都是良田,那些原本被认为根本不适合开发的山地和丘陵,现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这种效率,白人和非洲人想都不用想。

第237章 凑数

  在罗克眼里,别管是白人还是非洲人,对于华人来说都是累赘,白人还好点,尼亚萨兰现在需要白人的知识体系,非洲人就算了,整个尼亚萨兰也就只有爱德华港还有大概几千名非洲人,他们在修建完和爱德华港和铁路之后,正在修建爱德华港室内的公路,等公路全部修建完毕,罗克就会把那些非洲人全部“礼送出境”。

  晚上,罗克在鹰堡举行晚宴,宴请小斯和尼亚萨兰所有级别以上官员。

  鹰堡现在已经完成所有建设,除了建筑之外,绿化工作也已经完成,主楼前面是一个巨大的草坪,宴会就在草坪上进行。

  宴会是可以携带家属的,菲丽丝作为女主人,第一次出现在尼亚萨兰的官员们面前。

  这对自幼接受礼仪训练的菲丽丝来说就是小意思,待人接物只是最基本的方面,夫人外交也是很重要的。

  罗克不管菲丽丝,和小斯一起和官员们高谈阔论。

  安东和马丁也参加了晚宴,最近这几个月,罗德西亚北部师出尽了风头,十几名军官在平息纳塔尔叛乱后被封为爵士,安东和马丁都位列其中,这一次宴会上,安东和马丁也备受瞩目。

  “我们正在和比利时人勘定边界,比利时人要求我们退出东湖,按照国际惯例,将东湖的一半交给比利时人管理,想得美!现在整个东湖是出于我们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实际控制中,比利时人想都不要想。”马丁霸气四溢,吃到嘴里的肉,谁都休想让马丁吐出来。

  利奥波德二世将刚果自由邦交给比利时政府之后,比利时政府终于开始行使权力,确定比属刚果的范围。

  按照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的约定,东湖(比属刚果称姆韦鲁湖)是尼亚萨兰和比属刚果的分界线,按照国际惯例,东湖应该是一家一半。

  但是这个国际惯例并不是时时都有效,所谓的“国际惯例”也是实力决定的,现在东湖全部处于尼亚萨兰的实际控制中,比属刚果想要走原本属于它的那一半估计是有点难。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