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63章

作者:鲇鱼头

  德国统治时期,巴黎基本没什么变化,马照跑,舞照跳,巴黎还是那个穷奢极欲的巴黎。

  究其原因是德国需要一个样板,证明德国发动战争的正确性,毕竟法国人都那么给面子的停止抵抗了,德国人也要表现出慷慨仁慈的一面。

  收复巴黎之后,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撕破,本土派、北非自由法国、以及共产国际等等各方势力轮番出动,巴黎又变成了爱德华·达拉第熟悉的巴黎。

  这里仅特指巴黎的正治生态。

  “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亲自去尝尝。”有些事雷纳德也无法控制,只能顺势引导。

  共产国际喊了很多年的工人当家做主,法国工人朝思暮想。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认清自己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所以你们就任由他们带领法国走向深渊?”爱德华·达拉第对共产国际的敌视不会改变。

  “法国是民主国家,这是法国人自己的选择,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雷纳德装傻,这就是他比爱德华·达拉第聪明的地方。

  爱德华·达拉第是个爱憎分明的人,讨厌什么就会不加掩饰的表现出来,不留任何余地。

  雷纳德跟爱德华·达拉第比起来,就是个安全无害的老好人,所以雷纳德当总理可以一当就是四五年,爱德华·达拉第最短的总理生涯只有十天。

  雷纳德也不是开玩笑,他现在对共产国际的策略,说好听点是完全配合,说难听点是摆烂。

  就在雷纳德和爱德华·达拉第见面的时候,巴黎最大工厂的厂房里,雷纳德聘请的管理团队和律师,正在和共产国际组织的工会进行谈判。

  这座工厂本来是前任法国首富路易·雷诺名下的汽车工厂,生产的雷诺汽车在法国本土很受欢迎,是法国本土最大的汽车品牌。

  德国入侵后,雷诺工厂为了生存下去,主动为德国人生产军工物资,结果战争结束后,雷诺汽车工厂也被没收,现在是由雷纳德组建的管理团队接手。

  雷纳德也没想到,雷诺汽车最大的对手不是南部非洲车企,而是共产国际组织的工会。

  从收复巴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小半年,雷诺汽车却一直没有恢复生产,工会的要求很苛刻,大幅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时,还要求增加工人的福利,并且严格实行双休制和八小时工作制,每年出法国政府规定的节假日之外,还要额外增加30天带薪休假。

  现在的法国还不是福利社会,工会的这些要求,管理层是肯定无法满足的。

  不过工会的态度也很坚决,如果不满足工会的要求,那么工人就不会复工,并且占领工厂,阻止管理层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工的可能。

  按照雷纳德的一贯习惯,工人罢工的话,那就直接辞退好了,再招一批人,最好是从北非招人,那些北非人更听话。

  戴高乐组建的自由法军,兵力最高峰的时候达到120万人。

  现在战争虽然还没有结束,法国政府却已经将主要精力,从战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样一来,120万自由法军,至少要退役110万,否则法国政府迟早还得破产。

  一百多万人吃马耗,对于现在的法国政府来说,不堪重负。

  至于大裁军之后的国家安全——

  这个问题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已经承诺过了,如果法国裁军,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将保证法国的安全。

  “我们终日努力工作,换来一日三餐和一身伤病,以及你们的美好生活,我们在肮脏嘈杂的车间,你们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老板在海滩度假,所以我们也有权利获得企业发展应有的红利,你们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用双手创造的!”来自马赛的共产国际代表埃文·亨利话说得慷慨激昂,身上的昂贵手工西装,跟肮脏嘈杂的车间毫无关系。

  “先生,你身上的西装,比我的都贵,你的薪水也肯定比我更高,所以你的生活,应该比我更幸福才对——”刚从巴黎大学毕业不久的兰德尔很无奈,他不久前还是身无分文的穷学生,入职雷诺汽车之后,才有钱置办这身行头。

  也就战争期间,很多巴黎原本的专业人士逃亡国外,兰德尔这样的穷学生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换成战争爆发前,兰德尔想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得从最底层的实习生干起。

  “小子,你刚刚走出校门,我已经工作了三十年,所以我理应比你领取更多薪水。”亨利理直气壮,这就是资历的作用。

  “好吧,你说的都对——”兰德尔不想跟亨利吵架,解决问题才是正事:“——我们的目的是尽快复工,只有创造出价值,才会有利润可以分配,否则我们都将一无所获。”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法国不缺技术,也不缺资源,更不缺市场,唯独人的矛盾无法调和。

  “如果你们不满足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就不会复工,永远不会!”亨利自以为拿捏了兰德尔的死穴,寸步不让。

  这话没毛病,不复工就没利润,那雷纳德还能去海滩度假吗?

  还真能。

  毕竟雷纳德又不靠雷诺汽车的利润过日子。

  说句不好听的,雷诺汽车能创造的利润,甚至还没有代理尼亚萨兰汽车的利润高。

  毕竟代理这种事,他成本低啊。

  “好吧,下班时间到了,我们今天的工作就到这里。”兰德尔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彬彬有礼。

  亨利表情阴沉,火冒三丈。

  这几个月,以兰德尔为首的管理团队,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跟工会谈判,谈崩了也不着急,明天从头再来,哪怕亨利破口大骂,兰德尔也不着急,表现出的涵养,跟亨利以前接触过的工厂管理层大相径庭。

  亨利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以前跟工厂管理层打过很多交道。

  大多数时间,工会跟管理层绝不会闹翻,双方都很有默契,工会提出要求,管理层砍一刀,工会让一步,双方都可以接受,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皆大欢喜。

  兰德尔好像根本不在意雷诺汽车是否复工,这让亨利无所适从。

  毕竟罢工是工会最大的筹码,真到了罢工那种程度,连法国政府都要出面干涉。

  当年的巴黎公社,最初可就是从罢工演变而来的。

  “他们如果一直不复工,那么我们怎么办?”看着兰德尔一行人说说笑笑潇洒离去,甚至在讨论待会儿去哪儿喝一杯,真正的工人出身的奥克斯心急如焚。

  工厂是否复工,对于兰德尔和亨利来说不重要,他们有雷纳德和共产国际发薪水。

  奥克斯这样的工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复工了又能做什么?生产了坦克卖给谁?”亨利也一筹莫展。

  维希政府时期,雷诺工厂被改造用于生产坦克,再改回来,需要一大笔费用。

  这笔费用共产国际不想出,也出不起。

第2532章 遍体生寒

  围绕着雷诺汽车工厂,工会和管理层之间的谈判只是一部分,兰德尔离开雷诺工厂就去了爱丽舍宫,他还要代表资方和战时资产处置中心的人谈判。

  雷诺工厂因为在二战期间帮助德国生产军火,被法国政府没收,不过按照法国宪法规定,法国政府并没有经营雷诺工厂的权力,所以最终雷诺工厂还是得由资本接手。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兰德尔的老板是雷纳德。

  雷纳德同时还是临时政府的总理。

  所以兰德尔和临时政府的谈判,等于是雷纳德左手打右手。

  战时资产处理中心主任道格拉斯也知道这个情况,不过他也没办法,法国自有国情在此。

  “工会完全不配合,复工遥遥无期,所以我们无法支付后续款项,除非你们下令解散工会,交给我们一个干净的雷诺工厂。”兰德尔有恃无恐,雷纳德只支付了不到一千万法郎就得到了雷诺工厂,占了个大便宜。

  雷诺工厂的资产价值,即便不考虑雷诺汽车这个品牌,和工厂里的机器,仅仅是雷诺工厂的土地,价值就在一亿法郎以上。

  雷纳德接手雷诺工厂的价格恰好就是一亿法郎,不过这笔钱到现在只支付了大约800万,后续资金按照约定要在一年内支付。

  当然,这必须建立在雷诺工厂顺利复工的前提下。

  现在这个情况,法国政府想拿到后续的钱很困难。

  “兰德尔先生,这并不在我们的约定范围内。”道格拉斯心情是崩溃的。

  解散工会!

  开什么玩笑哦,共产国际可是目前法国支持率最高的党派,雷纳德都不敢这么做。

  所谓的“解散工会”,只是接手团队拖延不给钱的借口。

  “我们的约定是,你们有责任协助我们复工,搞定工会是协助工作的一部分。”兰德尔咬死不放,协助复工,是雷纳德接手雷诺工厂的条件之一。

  “这是你们的工作,跟我们没关系——”道格拉斯推个一干二净,这种得罪人的事,只要不想死最好别干。

  道格拉斯可不想被人砍死在家门口。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复工工作就要无限期推迟,我们将开始处理雷诺工厂的资产,以挽回损失。”兰德尔图穷匕见,谈判什么的都是假的,那块地最值钱。

  道格拉斯送走兰德尔,上楼去找雷纳德。

  不找不行,这事也只有雷纳德才能解决。

  “总理先生很忙,今天没有多余的时间。”雷纳德的秘书拦住道格拉斯,总理可不是想见就见的。

  “我找总理先生是为了雷诺工厂——”道格拉斯希望网开一面,雷诺工厂现在可是雷纳德的资产,道格拉斯不认为雷纳德会坐视不管。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秘书公事公办,请道格拉斯先预约。

  法国总理虽然是个高危职业,确实很忙,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雷纳德都没有时间。

  道格拉斯无奈,他并不怀疑兰德尔的决心,同时也担心兰德尔会铤而走险。

  转天一早,道格拉斯来到雷诺工厂。

  雷诺工厂外,菲丽丝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拉起条幅,正在对工人进行宣传,希望更多工人接受再就业培训。

  “学会新技能,能让我拥有新工作吗?”

  “我造了一辈子汽车,也只会造汽车,我今年已经50岁了,不想学其他东西,也学不会——”

  “我们就守着工厂,哪儿也不去!”

  工人们议论纷纷,大多数工人对于培训抱有抵触态度。

  这也正常,法国政府已经承诺,在引入新团队接手之后,雷诺工厂会以最快的速度复工。

  同时工会也承诺,会为工人争取更好地待遇。

  这还有什么必要去找新工作呢。

  更何况工作也不好找,现在的法国,工作机会并不多。

  “只要愿意学,总是能学会的——工作当然有,而且收入丰厚,足够维持生活需求——朋友,你需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承诺,而是牛奶和面包——”

  基金会工作人员苦口婆心,他们的话准确击中工人们的软肋。

  法国政府和工会虽然给了各种承诺,可是距离兑现遥遥无期,绝大部分工人都已经失业很久,他们需要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现在雷诺工厂的工人,依靠法国政府和工会提供的帮助,只能勉强生存,温饱都谈不上。

  “不要相信他们的话!他们都是骗子!”亨利怒气冲冲,他最担心的情况终于出现了。

  工人是工会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了工人群体,工会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菲丽丝基金会的再就业培训,在亨利看来就是对工人的分化,这会严重削弱工会的力量。

  “你们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欺骗的呢?”工作人员的话,坦诚的接近残酷。

  确实,对于财大气粗的菲丽丝基金会来说,身无分文的工人,的确是没什么价值。

  “别否认,你们就是在欺骗,和那些黑心的资本家一样!”亨利本质上也是寄生群体,对于基金会的套路并不陌生。

  工人确实没钱,不过工人本身就能创造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我们是在帮助你们,你们在这里每天只能喝那些没有任何营养的菜汤,吃比石头还硬的黑面包,你们都已经多长时间没有拿过薪水了?你们自己可以填饱肚子,可你们的家人呢?”工作人员的话句句扎心,大部分工人都沉默不语。

  现在还留在雷诺工厂的工人,大多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离开巴黎,所以才不得不留下来。

  真正年轻力壮了无牵挂的,都已经在战争爆发前逃离工厂,这些上了年纪的工人,才是工厂真正的主人。

  “雷诺工厂在战争期间帮助德国人生产军火,现在面临破产清算,就算重新复工,生产出来的军火也无人买单,反倒是其他行业比如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你们应该都知道,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重建,整个法国都面临重建,工作到处都是。”菲丽丝基金会神通广大,真的能帮工人们找到新工作。

  巴黎还算好,被战争破坏的并不严重。

  法国南部的那些沿海城市,尤其西南沿海的瑟堡等港口城市,几乎被战争彻底打烂,早在去年冬天就已经开始重建,这个工作将持续很多年。

  “不要相信他们的鬼话,雷诺工厂以前是生产汽车的,未来法国也需要大量汽车,只要坚持下去,胜利终将属于我们。”亨利从周围工人们的表情上,意识到事情不妙。

  画出来的饼,终究不如真正的面包和牛奶。

  雷诺工厂的未来再光明,跟这些已经四五十岁的工人,又有多大关系呢?

  “随便你们吧,我们只是建议,并不是强迫你们做出决定,希望你们晚上回家的时候,在面对妻子期待的眼神,以及嗷嗷待哺的孩子们时,能想起我刚刚说的话。”工作人员胜券在握,不怕工人们不配合。

  一天不配合不要紧,时间长了总会有人向生活屈服。

  “你是干什么的?你叫什么?”亨利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让面前的这个家伙表演下去了。

  “我是菲丽丝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我叫威尔逊,你是想喊警察逮捕我吗?”威尔逊有恃无恐,就算警察来了,也不能把威尔逊怎么样。

  菲丽丝基金会,可是法国政府花了大价钱从南部非洲请来的。

  法国的重建需要海量资金,依靠法国政府的实力,根本无法完成。

  菲丽丝基金会实力雄厚,又不像资本那样令人反感,所以法国政府希望菲丽丝基金会能参与到法国的重建工作中,双方一拍即合。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