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38章

作者:鲇鱼头

  不管未来会怎么样,现在援助肯定还是要给的,否则希腊政府就会回头去找英国人。

  “希腊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罗克对希腊军队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

  亚瑟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

  希腊战役爆发初期,希腊军队确实表现挺不错的,一度攻入意大利占领区,差点将意大利军队赶下海。

  后来等德军介入,希腊军队就一败涂地,所以真不是希腊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全靠同行衬托。

  “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援助被用于正确的方式上,希腊军队很优秀,相信他们有结束内战的实力。”罗克才不让南部非洲远征军当雇佣兵呢,当顾问倒是可以。

  说是顾问,实际上所有有关军事的决定,都是由顾问做出的,希腊方面的军事主官只是摆设,根本没有军事指挥权。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罗克太明白了。

  希腊也一样,只要控制了希腊军队,也就等于控制了希腊政府,就算未来帕潘德里欧跟南部非洲的关系恶化,有军队在手,也可以随时换一个首相。

  “这倒没问题,战争结束后,我们肯定是要裁军的,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军官,如果就此退役,那也是巨大的浪费。”杨·史沫资赞成,这也算是以战养战了。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并不会消失,搞不好跟上一次一样,又只是短短二十年的间歇期,等新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战争还将继续下去。

  德国即便最艰难的时候,也坚决维持十万国防军,为未来的崛起留下种子。

  南部非洲也一样,只要有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军官团,那么就算南部非洲大裁军,也随时可以恢复到全盛时期。

  “好的,回头我就去找国王陛下——”亚瑟不想跟帕潘德里欧打交道,这个人很聪明,但是不讨喜。

  真正的聪明人,就应该像木木那样,时刻跟南部非洲保持友好关系,竭尽所能满足南部非洲的所有要求,以经济利益换取政权的稳固,这样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自然也就找不到任何借口针对木木。

  帕潘德里欧不行,在他心里,希腊利益远高于南部非洲利益,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利益代言人,不符合南部非洲要求。

  乔治二世的情况不太好,他也算是命运多戕,一生经历过两次流亡,颠沛流离,身体早已大不如前,从去年开始就辗转病榻,所以才一直留在塞浦路斯养病。

  从内心来讲,乔治二世很想返回希腊,就算死,也希望死在雅典,而不是死在塞浦路斯的医院里。

  “不要着急,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亚瑟立意高,乔治二世就算回到雅典,也不可能成为罗克那样大权独揽的人,甚至连伦敦那位乔治六世都不如。

  “我的情况我自己知道,已经不可能完全恢复健康了,所以我希望回到雅典,我是希腊王国的国王,我要回到我自己的王国里。”乔治二世迫不及待,他受够了流亡的日子,希望早日重回王位。

  亚瑟能理解乔治二世的心情,只有失去过才懂得珍惜,更何况失去过两次呢。

  这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乔治二世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否则就不会第二次流亡国外。

  “好吧,如果联合政府决定恢复君主制,那么你就随时可以返回希腊。”亚瑟画饼,乔治二世能不能回希腊,还得看希腊人愿不愿意接受他这个国王。

  跟英国那位南斯拉夫王国国王彼得二世一样,战争爆发时抛弃国家逃往国外的国王,想回国千难万难,国民是否接受只是其一,还得看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脸色。

  说白了就是承诺的利益够不够。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只要愿意,肯定能帮助乔治二世返回希腊,哪怕希腊联合政府集体表决废除君主制,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可以帮助乔治二世复辟。

  关键是这样做,对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有什么好处。

  “勋爵,我需要你的帮助。”乔治二世知道关键所在。

  亚瑟不说话,笑看乔治二世献上膝盖。

  “我回到雅典之后,希腊将永远成为南部非洲最忠诚的盟友——”乔治二世慷慨激昂,可惜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成为南部非洲的盟友,乔治二世还有其他选择吗?

  没有了!

  选择俄罗斯?

  那是自投罗网,俄罗斯分分钟会废除君主制。

  那选择英国?

  同样不靠谱,英国可以抛弃希腊第一次,就可以抛弃第二次。

  当然乔治二世也可以选择美国。

  问题是美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小的可怜,跟南部非洲和英国远远不如,乔治二世如果选择美国的话,最大可能还是会丢掉王位。

  南部非洲可以换一个不听话的首相上来。

  难道就不能换一个听话的国王?

  “克里特岛将永远成为南部非洲军队的驻地。”乔治二世总算开始触及实际利益,不过这还不够。

  亚瑟用微笑点头鼓励乔治二世继续。

  这才哪到哪。

  “希腊王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我们需要南部非洲帮助重建国防,同时我也愿意加大和南部非洲的贸易力度,欢迎南部非洲商品进入希腊,如果能在你们的帮助下重建经济体系,那么我和所有希腊人,将感激不尽,未来南部非洲的敌人,就是希腊的敌人,南部非洲的朋友,就是希腊的朋友。”乔治二世彻底投降,将国防和外交拱手相让。

  跟克里特岛相比,这个诚意就很足了,南部非洲当年自治的时候,英国也只保留了外交权。

  这一点落实后,也就意味着未来某天,南部非洲如果跟某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那么不管希腊跟对方国家的关系到底有多好,希腊都得跟着南部非洲对对方宣战。

  “陛下,感谢您对南部非洲的信任,相信我们的友谊一定地久天长——”亚瑟很满意,乔治二世回国的心情,比亚瑟想象中的更急迫。

  要不然也不会投降的这么彻底。

  有了亚瑟的承诺,乔治二世总算放下心来。

  不过现在乔治二世还不能回希腊,还得等联合政府的公投,如果联合政府决定废除君主制,乔治二世的希望就将彻底破灭。

  公投也不是那么好搞的。

  前面说过,仅1924年到1935年这11年间,希腊就经历了23届政府,1次军事独裁和13次政变,政权更迭之迅速,可能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法国能媲美。

  法国只是更换总理的速度比较快,政权始终是稳定的,希腊动不动就天翻地覆,国内矛盾尖锐到无法调和,帕潘德里欧回国后唯一的成果是组建了联合政府,可是在联合政府里话语权还严重不足。

  希腊联合政府是由7个政党组成的,其中还包括3个联合政党,19位部长,背后分别代表至少六方不同势力的利益,简直一团乱麻。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肯定是一方,现在的防长和外长,以及财长,都是南部非洲的人。

  英国作为曾经希腊王国的“宗主国”,在希腊余威犹存,19位部长拿到了4个。

  共产国际同样实力不俗,在得到了6个部长位置之后,民族解放阵线总算和联合政府签订了停战协议。

  帕潘德里欧是代表希腊本土利益的。

  布拉德办公室的情报表明,还有几位部长跟美国人的关系很密切,具体情况还有待确定。

  最后一方自然是代表乔治二世的保皇党,多位部长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对乔治二世的支持。

  尤其让人迷惑的是,有几个立场不够坚定的部长,同时在和不同势力保持密切接触,试图争取更多的支持。

  这种情况下,帕潘德里欧的能力就算再强,也无从施展。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1月19号,在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联合政府举行了一次部长级集体会议。

  结果很遗憾,这次会议虽然决定要由公投决定是否保留君主制,却没有确定公投的时间。

  估计部长们也需要时间观察,毕竟目前的巴尔干,虽然战争结果已经比较明朗,未来形势还是一团迷雾。

  所以要解决问题,还是得去克里米亚。

  只要大胡子同意不再支持希腊的反抗势力,那么希腊王国的情况,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稳定。

第2501章 壮观的灾难

  大胡子对希腊其实没报多大希望,他知道南部非洲和英国对于希腊有多重视,民族解放阵线如果能夺取希腊政权是意外之喜,没有也不会多失望,毕竟这事儿本身就属于有枣没枣搂一杆子。

  罗克也没在希腊的问题上过多纠结,这事亚瑟就能处理,罗克当惯了甩手掌柜,才不会在这种小事上浪费精力。

  温斯顿还是很重视希腊的,曾经担任过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总司令的坎宁安,也是英国代表团成员之一。

  坎宁安43年晋升海军元帅,现在的职务是第一海务大臣,这个职位只能由军人担任,不同于文职官员担任的海军大臣,英军对希腊的干涉,就是由坎宁安具体负责的。

  温斯顿本质上其实也是甩手掌柜,虽然担任过海军大臣,但是对于海军事务明显不够精通,对于希腊的了解也不够,坎宁安面对的最大困难,是连可以供供英军使用的港口都没有。

  希腊港口多的很,可供大型军舰停靠的港口却没多少。

  世界大战爆发前,希腊所有港口对英军无条件开放,英军可以随时使用。

  这一情况在南部非洲远征军击败意大利侵略军之后彻底改变,英军在希腊的地位,彻底被南部非洲远征军取代。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希腊本土的港口都不够安全,如果我们一定要去希腊,那么只能在克里特岛登陆。”现任地中海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约翰·亨利·坎宁安也无奈,英国正在为战争前期的傲慢付出代价。

  亨利·坎宁安跟安德鲁·坎宁安只是姓氏相同,并没有血缘关系,43年安德鲁·坎宁安离开地中海舰队回国担任海军大臣后,亨利接替安德鲁,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兼盟军地中海战区海军总司令。

  同为盟军成员,塞浦路斯分舰队也要接受地中海战区海军总司令的节制,不过麦克·托兰明显没有这个觉悟,他给亨利的回复,已经表明了南部非洲远征军的态度。

  麦克·托兰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地中海舰队要使用希腊本土港口,那么南部非洲远征军不会负责地中海舰队的安全。

  这个威胁很致命,自从亚历山大港遭到意大利海军蛙人的突袭之后,皇家海军对于港口的选择就慎之又慎。

  南部非洲远征军有着远超意大利人的实力,就算民族游击队无法威胁皇家海军,南部非洲远征军制造事实,然后把责任推到民族游击队头上,这个责任两个坎宁安都担不起。

  “雅典怎么说?”安德鲁对希腊联合政府还有最后一线希望。

  “雅典认为希腊的局势已经稳定,不需要皇家海军的帮助——”亨利表情难看,雅典的态度,充分证明英国在地中海地区影响力的衰弱。

  一直以来,希腊都是英国在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盟友。

  埃及不是,连正常国家都算不上。

  法国和意大利是英国的竞争对手,只有希腊,才能为英国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现在希腊彻底倒向南部非洲,英国在地中海孤掌难鸣,地中海舰队的前途也堪忧。

  “——!”安德鲁忍不住爆粗,他也没想到短短几年之内,英国的国际环境就崩坏到这种程度。

  可这又能怪谁呢!

  温斯顿没责任,他已经做到了他所有能做的,没有人——没有其他英国人能比他做得更好。

  安德鲁也问心无愧,他不管在地中海舰队司令,还是在海军大臣,第一海务大臣的位置上,都兢兢业业,竭尽全力,没有一刻懈怠。

  亨利的责任也不大,他接替安德鲁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的时候,很多事已经无力回天,换成安德鲁,也无法挽回皇家海军在地中海的颓势。

  这就是让安德鲁迷茫的原因。

  既然所有人都没有责任,那么为什么大英帝国就优势不再了呢?

  安德鲁不想在克里特岛登陆,那对于恢复英国对希腊的影响力没有任何帮助。

  可是安德鲁也没能力通过其他渠道,逼迫南部非洲远征军保证英军的安全。

  这个问题还是得让温斯顿协调。

  没错,就是协调,即便亨利担任着盟军地中海战区海军总司令,他没权力给南部非洲远征军下达命令,甚至连协调都做不到。

  战区司令这个职位,更多是象征意义,对于盟国海军只能协调。

  塞浦路斯分舰队只服从亚瑟的命令,希腊境内的南部非洲远征军是陆军,接受亚瑟和巴顿的双重管辖。

  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温斯顿也很头疼,他终于明白当好甩手掌柜,也是需要天分的。

  “现在派地中海舰队去希腊就是多此一举,关键是要搞定俄罗斯人,否则地中海舰队去希腊又能做什么,进山跟游击队打游击吗?”罗克不怕揭伤疤,温斯顿对于游击战术是有切身体会的,当初在南部非洲,温斯顿就曾被布尔游击队俘虏。

  “希腊的关键在雅典,只要解决了雅典的问题,希腊百分之九十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温斯顿大言不惭,说句不好听的,他对于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上个世纪各个国家都没多少战争潜力,主要经济带都处于首都周边,基本上首都被攻占,就可以宣布战争结束。

  可游击战的核心不就在于农村包围城市么,破产版本的以战养战。

  “那剩下的百分之十呢?”罗克不想跟温斯顿解释游击战的威力,他一个贵族出身的纨绔子弟也无法理解。

  “剩下百分之十是希腊人自己的问题!”温斯顿理直气壮,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可是这样做肯定会前功尽弃。

  “这个问题等我们去了克里米亚再说吧——”罗克不认为温斯顿的方式有效,英军的插手,只会让希腊的情况变得更复杂。

  克里米亚也不是好去的。

  温斯顿跟罗克和罗斯福在塞浦路斯见面,目的是在和大胡子见面之前达成一致,共同对抗俄罗斯的扩张。

  现在这个目的完全没达到,没有一致意见不说,内部的分歧貌似还越来越多。

  温斯顿的想法是好的,可罗克和罗斯福都有自己的考量,俄罗斯的威胁固然大,联合王国的墙角也得继续挖,甚至跟俄罗斯的威胁相比,联合王国的墙角更重要一些。

  俄罗斯的影响力再扩张,也不大可能扩张到美洲和非洲,对于美国和南部非洲没有直接威胁。

  大英帝国岌岌可危的国际地位,对于美国和南部非洲来说,更让人垂涎三尺。

  跟英国相比,俄罗斯其实也是后起之秀。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南部非洲应该跟美国和俄罗斯联手,先把大英帝国切割了再说。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