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288章

作者:鲇鱼头

  阿特利激灵灵打了个颤抖,面露恐惧,好半天才说话:“那我们怎么办——”

  “现在的欧洲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阿尔奇德想的更远,一个朦胧的想法即将成型。

  罗克不知道阿尔奇德在想什么,对于意大利和法国来说,他们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南部非洲的战争还在进行中。

  自由法国已经收复国土,意大利已经退出战争。

  可德国和日本还没有投降,数百万南部非洲远征军还在前线战斗,罗克感觉现在自己也是个补锅匠,努力维持摇摇欲坠的联盟。

  “要遏制俄罗斯的野心,就要让数以亿计的欧洲人过上和南部非洲人同样的生活,我不认为我们现在有这样的能力。”艾达在充分计算之后,认为罗克的欧洲复兴计划,可能会导致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破产。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甚至再悲观一点,就算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破产,也可能无法达到目的。

  别的不说,要恢复欧洲的基础建设,就需要一个无比庞大的计划。

  罗克在南部非洲既当爹又当妈,要为南部非洲人创造幸福生活,还要提高南部非洲国际地位,让南部非洲成为人人羡慕的文明灯塔,这可不是仅依靠剥削南部非洲联盟国家可以做到的。

  从感情上说,南部非洲就算对外援助,也得优先提供给南部非洲联盟国家,而不是以文明中心自诩,高高在上,掠夺全世界几百年的欧洲国家。

  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人就开始依靠掠夺和屠杀,将全世界的财富搜刮一空,这才有了欧洲人口中的文明中心。

  现在也该轮到欧洲人过过苦日子了。

  所以这时候搞什么经济援助吗,欧洲人愿意投靠俄罗斯,那就让欧洲人去感受慈父的爱,南部非洲人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我们要遏制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战争再次爆发的可能,如果有三战,南部非洲肯定还会被牵涉其中,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的。”罗克比艾达更清醒。

  如果南部非洲只顾自己,那么俄罗斯肯定可以席卷欧洲,就像世界大战刚爆发时的德国一样。

  如果到时候大胡子能停止扩张野心,老老实实守着欧洲过日子,那么似乎也不是不可能接受。

  关键在于英国。

  以英国人的秉性,不可能接受这种情况的,所以到时候还得打三战。

  这样看的话,影响世界和平的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昂撒人。

  这也对,如果没有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估计根本就不会爆发世界大战。

  没有英国的扶持,就不会有德国的复兴。

  德国打不赢普法战争,就不会跟英国挑起军备竞赛。

  没有军备竞赛,就不会有一战。

  让人遗憾的是,英国并没有接受一战的教训,一战结束后继续大陆均衡,于是又有了二战。

  现在英国人似乎还没有接受教训,温斯顿整天喊着核平俄罗斯,明显是要打三战的节奏。

  “我们干脆联合美国,把联合王国卖给俄罗斯吧——”艾达才是心狠手辣,这种事罗克都没敢想过。

  现在的英国可不是英伦三岛,背后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英联邦国家。

  以俄罗斯的潜力,加上德国的科研能力,再加上英联邦的市场,南部非洲真的只能退回非洲,老老实实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欧洲人声称的“文明中心”名不符实,但是整个欧亚大陆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真有某个国家将整个欧亚大陆整合到一起,那其他大洲只能被边缘化。

  明白了这一点,就理解了英国为什么坚持大陆均衡政策。

  英国别说整合欧亚大陆,连整合欧洲的能力都没有。

  “那样的话,我们的商品卖给谁?”罗克肯定不能同意这种脑残建议。

  一旦失去所有海外市场,南部非洲的工业能力将瞬间萎缩百分之六十以上。

  那就意味着将有百分之六十的工人失业。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看看一战结束后的德国就知道了。

  “卖给印度——”艾达这话连她自己都不信。

  印度人是多,可是没有消费能力,本质上是个三亿奴隶供养三千万公民的国家。

  所以永远别把印度当成一个三亿人的市场,甚至永远都不要涉足印度市场。

  罗克当然也不会满足欧洲人的所有要求,这也是亚瑟拒绝阿尔奇德的真正原因,甜头要一点一点给,甚至给个甜枣之后就要给一棒子,重建欧洲计划可以推迟,圣洛克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

  德国人还是很懂事的,圣洛克虽然距离加莱很近,城市建筑也很坚固,但是德国人并没有依靠圣洛克跟盟军打一场残酷的城市战,把圣洛克变成血肉磨坊。

  当盟军攻击到圣洛克的时候,德国人很干脆的从圣洛克撤离,将圣洛克完整的交给盟军,甚至连港口里都没有布置水雷。

  这根德国对待法国港口城市的态度截然不同,美军七月份拿下瑟堡,现在还在瑟堡扫雷呢,这个工作估计至少还要持续一个月,瑟堡才能恢复使用。

  巴黎更险,如果不是肖尔铁茨最后一刻反正,巴黎这座千年城市已经变成废墟,圣母院和卢浮宫等等这些著名的历史建筑,后人就只能在照片上瞻仰了。

  因为圣洛克的城市建筑基本完整,所以埃森豪威尔在指挥美军攻打列日要塞的时候,将自己的指挥部就放在了圣洛克。

  巧合的是,埃森豪威尔选定的指挥部位置,是雷纳德·卡佩在圣洛克的庄园。

  在建设圣洛克的过程中,雷纳德贡献巨大,他的庄园位置非常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积当然也很大,遛狗跑一圈能让狗都累那种。

  让埃森豪威尔惊讶的是,他在入住庄园的时候,庄园里居然有电。

  “所以德国人在撤离的时候,连电厂都没有破坏——”埃森豪威尔心情相当复杂。

  埃森豪威尔是在圣洛克收复一个星期之后抵达,如果德军撤离的时候将电厂破坏,那么根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复。

  想想莫斯科战役后的莫斯科,再想想瑟堡攻防战之后的瑟堡,埃森豪威尔简直要怀疑,南部非洲和德国有什么秘密协议了。

  这肯定不可能,南部非洲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或许有瑕疵,但是在立场这方面,南部非洲从来没有动摇过。

  “不仅是电厂,港口生活区,仓库,办公大楼,甚至连地铁都可以正常使用,德国人甚至按照南部非洲标准,对地铁进行了一丝不苟的保养。”埃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沃尔特·比尔斯也心情复杂。

  如果仅仅是德国人的示好也就罢了,不列颠空战之后,盟军对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所有港口城市进行猛烈轰炸,防止德军潜艇利用这些港口。

  在时间长达数年的轰炸中,圣洛克同样毫发无损,这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这当然也可以解释,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盟军轰炸机是以南部非洲为主力。

  南部非洲空军肯定不会轰炸自己的城市。

  即便是沦陷的城市。

  “这里,是南部非洲在欧洲的展示窗口。”埃森豪威尔意味深长。

  人跟人的差距,比人跟狗都大。

  法国为了感谢加拿大军队在维米岭战役中的贡献,将维米岭的一块土地赠送给加拿大,作为两国在战争期间由鲜血凝结的友谊的见证。

  加拿大在那块飞地上立了个碑。

  圣洛克同样是法国赠送给南部非洲的,当时是一片荒地,位于海边的荒郊野岭。

  南部非洲在这片土地上生生建起了一座城市,把这座城市当成是南部非洲在欧洲的展示窗口,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欧洲人是通过圣洛克前往南部非洲,或者旅游,或者干脆就是移民。

  关键是票价便宜。

  鲸湾到圣洛克的距离,跟到朴茨茅次差不多。

  乘坐南部非洲豪华游轮从圣洛克去鲸湾,票价比从朴茨茅次乘坐客货混装的轮船前往鲸湾便宜一倍。

  一边是豪华游轮,一边是客货混装,这同样不是一道选择题。

  “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比尔斯脸上的邪恶笑容一闪即逝。

  战争时期,要在一座城市里做点什么手脚简直不要太容易。

  “你一定是疯了,想都不要想。”埃森豪威尔不会跟比尔斯一起疯。

  圣洛克是南部非洲领土,雷纳德的庄园是借给埃森豪威尔的,埃森豪威尔是客人,在入住庄园的时候,甚至命令随行人员,必须保护好庄园里的一草一木。

  要是没这道命令的话,那雷纳德估计会损失惨重。

  雷纳德作为法国第一富豪,庄园陈设肯定尽善尽美,随便墙上的一副油画,都是有资格进拍卖行的。

  以美国大兵的纪律,埃森豪威尔如果不严格要求,知道什么叫兵过如篦么。

  “不如我们也去找法国人,也弄一个这样的飞地——”比尔斯思维灵活,既然不能搞破坏,那就搞竞争嘛。

第2441章 都闭嘴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人更喜欢移民美国。

  这是个无奈的选择,欧洲人其实并不喜欢美国,这从法国人对待美国人的态度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可是不移民美国又能去哪儿呢,亚洲太远,非洲太落后,美洲则是充满机会的新大陆,谁都想去试试运气。

  直到南部非洲横空出世。

  南部非洲远征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太出色了,欧洲人对南部非洲的富庶也有了新的认识,南部非洲从穷乡僻壤,一跃成为不亚于美国的移民天堂,圣洛克的出现锦上添花,时刻提醒欧洲人除了美国之外,还有更好地选择。

  比尔斯的意思也很明确,美国似乎也需要一个类似圣洛克的展示窗口,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美国。

  埃森豪威尔对这个提议很有兴趣,于是发电报给华盛顿,询问这件事的可能性。

  华盛顿在忙着选举呢,没工夫找法国人要飞地。

  戴高乐也没心情处理这些事,他现在每天忙的焦头烂额,治理法国这样的国家,比自由法国难太多了。

  在自由法国,戴高乐一手遮天,所有命令都会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戴高乐充分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快乐。

  收复巴黎,戴高乐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掣肘,这让他一度萌生去意。

  “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团结高效的政府,我宁愿辞职,而不是和他们一起同流合污——”这话戴高乐只敢跟自己的秘书克劳德·莫德里克私下说,一旦传出去,会对戴高乐的个人形象造成巨大打击。

  1944年的法国,情况非常不妙,工业生产和1938年相比只有三分之一,煤炭的产量下降50%,粮食产量减少一半,物价和去年相比飙升了整整六倍。

  为了减少开支,戴高乐将一些自由法军部队调回北非,但这远远不够,戴高乐还想让一些抵抗军成员退役回到家中,这个决定招致抵抗军的强烈反对。

  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法国国内有30万抵抗军。

  到10月份,法国的抵抗军数量已经超过70万人。

  法国战前一共才70万国防军,可想而知现在的70万水分有多大,不知道有多少是这两个月才匆忙加入反抗军的,他们毫无疑问是想混进抵抗军队伍获得好处,而那些为了扩充自身实力,完全不顾法国财政承受能力的抵抗军首领居然全盘接收。

  谁都知道,两年之内,甚至明年,法国就会举行大选。

  到时候每一张选票都很重要,凭借这些抵抗军和他们家属的选票,很多抵抗军首领,最起码也能在当地混进议会。

  所以这时候戴高乐让抵抗军退役,等于是出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临时政府现在的情况也不秒。

  戴高乐在北非的亲密战友雷纳德,已经迅速成长为戴高乐最主要的对手。

  另一边虎视眈眈的是法国工党,好在现在工党成员还在忙着清算,暂时没有对戴高乐展开正面进攻。

  否则单单是贝当和戴高乐两人互相特赦,就能做很多文章。

  清算工作从巴黎收复后就已经开始,多位维希政府的部长被人们从监狱里,或者是乡间别墅里找到,或者就地处决,或者审判之后再处决,总之难逃一死。

  他们还算幸运的,有大约两万名德据时期,和德国人有过特殊关系的女人被拉到街上游行,她们被剃了阴阳头,衣服被剥到腰间,浑身涂满柏油,遭到人们的羞辱和殴打。

  更惨的是那些和德国人有过亲密接触的特殊工作者,她们中的很多人被活活打死,就连她们的家人也不敢为她们说话。

  现在的法国,最可能的情况是,跟意大利一样建立一个多党执政的联合政府。

  而这偏偏是戴高乐绝对无法接受的。

  “想让法国人团结起来,很难。”克劳德比较委婉,事实上不是很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他们为什么总是搞不明白,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恢复强大的法国,否则我们只能沦为二流国家。”戴高乐痛心疾首,为了法国的强大,戴高乐可以做任何事。

  这两个月,戴高乐终于体会到当初雷诺和贝当的心情。

  这样一个人人只顾自己利益,从不为他人着想的国家,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私下里抱怨归抱怨,工作时间,戴高乐还是准时来到议会大厦,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走进议会大楼的时候,戴高乐的心情略烦躁。

  这两个月议会就像菜市场,每天只要一开会就吵架,有时候就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真正的工作反而没人在乎。

  冬天已经来了,法国北部已经开始下雪,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还有数以百万计无家可归的法国人只能住在帐篷里,这个冬天对于他们来说会很难熬。

  议会的议员们,至少不会饿肚子,晚上也有温暖的火炉。

  执勤的卫兵向戴高乐敬礼,他们是对戴高乐最忠诚的群体。

  戴高乐回礼的姿势略敷衍,克劳德在戴高乐身边低声汇报:“——今天总理阁下将提交他的一揽子方案,刚刚收到的消息,总理先生从南部非洲争取到了一亿兰特的贷款,这一亿兰特将会用于对贫困家庭的补贴,以及从南部非洲购买食物,和棉衣等等。”

  戴高乐面无表情,雷纳德跟南部非洲的关系明显比自己更好,谁让雷纳德有个在南部非洲当财长的妹妹呢。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