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58章

作者:鲇鱼头

  受伤的美军士兵在地上哀嚎。

  四号坦克毫不怜悯,直接从伤兵身上碾过去,履带上滴着血。

  轰——

  “豹”式的坦克炮直接开火,一公里外的四号直接变成一个火球。

  四号F型的正面装甲为50毫米80度,一公里的距离上,“豹”式的主炮可以轻松击穿。

  四号的攻击力也不弱,一千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85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这对于“豹”式来说远远不够。

  “豹”式炮塔的正面装甲厚达105毫米,舱体的装甲厚度为80毫米,外面还覆盖了一层反应甲,四号要击穿“豹”式的装甲,得接近到100米之内才有可能。

  美国人对于的军队战斗力并不了解,所以吃了大亏。

  北非德军对于“豹”式的战斗力同样不了解,战斗全重达到45吨的“豹”式,跟英国人装备的外贸小坦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一辆三号向“豹”式射击,炮弹准确击中“豹”式炮塔,却被弹开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

  轰——

  “豹”式从容不迫,远处的三号再次变成一团火球。

  越来越多的“豹”式地抵达战场,在沙丘上拍成一线。

  吨位更重的“虎”式速度慢,还在吭哧吭哧爬坡,等他们爬上来,对面的三号四号更绝望。

  这种远远拉开挨个点名的战术,被南部非洲坦克手们戏称为“排队炮决”战术。

  时代确实是进步了,从排队枪毙变成排队炮决,武器装备更先进了,战争的本质没有变。

  嗡——

  数架直升机从“豹”式上空略过,向远处的德军坦克低空突袭。

  德国人不管三号还是四号,都没有安装高射机枪,缺乏应对直升机的有效手段。

  南部非洲的攻击直升机安装了火箭弹和榴弹发射器,因为没有精确制导,其实对坦克也缺乏攻击力,对步兵却是大杀器。

  德国人还是很务实的,直升机刚出现就开始撤退,完全不给直升机屠杀步兵的机会。

  梁昊见到弗雷登道尔少将的时候,弗雷登道尔少将狼狈又尴尬。

  之前话说的有多满,现在败得就有多惨。

  战斗持续不到两个小时,第2军撤到布拉维的时候,损失坦克300辆左右,失踪人员达到近7000人,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战死,更多人是被德军俘虏。

  第2军一共就三万人,一仗下来减员超过百分之二十,基本上被打残,至少需要三个月休整才能重返战场。

  消息传回阿尔及尔,埃森豪威尔异常愤怒,声称要把弗雷登道尔少将送上军事法庭。

  自从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列日要塞战役之后,美军从来没有遭受到这么大的损失。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击败艾斯纳姆的德军,我们要拔掉这个钉子。”上将巴顿努力控制,担心多说一个字就失控笑出声。

  吉罗上将不说话,视线落在面前的签字笔上。

  这签字笔可真签字笔。

  亚历山大眉头紧皱,美国人果然靠不住,还是南部非洲比较靠谱。

  美国参战的时候,英国人欢欣鼓舞,认为美国人的加入,会彻底改变轴心国和盟国的实力对比。

  现在看来,美国人的表现似乎并没有达到英国人的预期。

  英国人不仅希望美国人的加入,能彻底击败德国人。

  同时希望美国人可以对南部非洲形成有效制衡,这样盟军内部就会再次形成微妙平衡。

  现在情况很明显,法国人和南部非洲关系越来越好,英联邦内部矛盾重重,英国人希望能加强和美国的联系,共同对抗越来越强势的南部非洲。

  所以纵然“格兰特”和“斯图亚特”缺陷明显,英国还是捏着鼻子从美国采购了上千辆。

  美国人在坑欧洲这方面从来不遗余力。

  “格兰特”和“斯图亚特”有多渣,美国人再清楚不过。

  所以美国人现在把现役的“格兰特”和“斯图亚特”大量出售给英国人,送给俄罗斯人,自己的装甲部队则开始大量装备“谢尔曼”和M5轻型坦克。

  M5是M3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在于加大炮塔容量,使用倾斜装甲,并且应用了焊接技术,车体结构有了进一步改进。

  就算应用再多的新技术,M5依然是轻型坦克,先天缺陷很明显。

  美军装备轻型坦克的目的,是希望轻型坦克能在战场上承担多重任务,成为战场上的多面手。

  这注定是幻想,轻型坦克的防御力严重不足,连火箭筒都可以对轻型坦克构成巨大威胁,生存力不足,攻击力也不足,弗雷登道尔少将昨天晚上连夜给埃森豪威尔写报告,指出轻型坦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适合作为战斗坦克使用。

  不能作为战斗坦克使用,那就只能承担侦查、警戒、巡逻等辅助任务。

  在南部非洲军中,这些任务都是由轮式装甲车负责的。

  “第2军已经失去战斗能力,短时间内无法参与战斗。”埃森豪威尔面对现实,美军还得练,不行就是不行。

  隆美尔也确实是不好惹,对付德军还得上南部非洲人。

  这么一想也不错,南部非洲人冲锋陷阵,美国大兵跟在后面捡便宜,想明白这一点,埃森豪威尔恍然大悟,简直痛恨数天前的自己。

  有人不反省。

  “第1军还可以战斗,我有信心击败隆美尔。”小巴顿感觉机会来了,和隆美尔交手,是小巴顿一直以来的执念。

  埃森豪威尔看一眼小巴顿,目光复杂。

  “弗雷登道尔少将身体不适,无法继续指挥第2军作战,你去指挥第2军,尽早让第2军恢复战斗力。”埃森豪威尔让小巴顿去接手第2军的烂摊子,在组建装甲部队这方面,小巴顿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那么就这样决定了,梁,你的第17师尽快组织对艾斯纳姆的进攻,我们首先要维持防线。”上将巴顿不动声色,让梁昊去教美国人如何作战。

  “是的将军,我一定完成任务。”梁昊喜形于色,南部非洲人打德国人,那就是吃饭睡觉打怪兽。

  联军的会议结束,美国将军们还得继续开会。

  这一次会议的焦点在于如何让第2军恢复战斗力。

  “‘格兰特’和‘斯图亚特’在战斗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装甲部队存在重大缺陷。”弗雷登道尔少将不是在检讨,更像是甩锅。

  小巴顿表情难看,抢功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小巴顿在迪奥训练中心的工作就是负责组建训练坦克部队。

  弗雷登道尔少将的话,直接把锅甩给小巴顿。

  “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给华盛顿发电报,尽快完成部队换装。”埃森豪威尔情绪低落,对于困难的准备严重不足。

  “从本土把坦克运过来,坦克手还需要时间磨合,这样的话,第2军在本年度之内都别想恢复战斗力。”小巴顿情绪急躁,等到明年黄花菜都凉了。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盟军全力以赴,隆美尔根本坚持不到明年。

  如果美军跟在南部非洲军队后面捡便宜,那么小巴顿万里迢迢来到北非还有什么意义。

  “你想说什么?”埃森豪威尔直接。

  “即便是‘谢尔曼’,和德国人的四号实力也只在伯仲之间,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从南部非洲购买坦克呢?南部非洲的‘虎’式和‘豹’式,在我们的坦克手手中,会发挥全部的战斗力。”小巴顿异想天开,美国人想买,也得南部非洲愿意卖才行。

  不止小巴顿一个人看上了“虎”式和“豹”式,英国人也想得到“虎”式和“豹”式,给钱南部非洲都不卖,理由是产量不足,自己都不够用。

  大胡子也想得到“虎”式和“豹”式,不仅想让南部非洲以无偿方式援助,而且还想让南部非洲转让技术,在俄罗斯国内生产。

  这更是异想天开,罗克就算再力挺俄罗斯,也不会挺到这个份上。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小巴顿勇于尝试,随着时间推移,“虎”式和“豹”式的优势也在逐渐削弱,德国最新的五号坦克,据说性能和“豹”式就不相上下。

第2274章 胜利的曙光

  德国人在坦克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十年间从最开始的一号坦克,到现在的五号坦克,进步速度令人惊讶。

  五号坦克的研发始于1938年,最初方案还是20吨级,和四号并没有拉开差距。

  年初俄罗斯军队开始大量装备T34,给德国装甲部队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德国人也不得不修改方案,五号的吨位从20吨提高到30吨,再到更高的40吨,吨位越来越重。

  吨位越来越重,需要消耗的钢铁也越来越多,德国的钢铁生产能力,跟南部非洲和美国相比还是有差距,南部非洲和美国可以肆无忌惮提高吨位增加防御力,德国人却做不到,40吨几乎就是极限。

  最终版本的五号坦克,和南部非洲的“豹”式坦克性能指标差不多,倾斜装甲,高射机枪,铸造式指挥塔,装甲裙板等等。

  值得一提是五号坦克虽然使用的是75毫米坦克炮,威力却不弱,精度也不错,贯穿能力比88毫米的KwK36L56火炮更高。

  和对技术充满热情,善于吸收先进经验的德国人相比,美国的坦克设计远远落后,以1941年的标准来说,谢尔曼都不是最出色的,巴顿肯定不喜欢。

  按照巴顿的标准,“豹”式坦克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坦克。

  如果让巴顿选择,甚至连“虎”式都不用,装甲部队只需要装备“豹”式就足够了。

  这也是美国组建装甲部队的思路,“格兰特”本身就定位为战场多面手,实际上却造了个四不像,用来攻坚攻击力不足,用来防御防御力不足,用来侦查速度不够,看来看去只有警戒靠谱一点,毕竟德国人不可能无声无息干掉“格兰特”。

  德国人要大量装备五号坦克还有得等,毕竟制造一辆五号坦克消耗的资源,是四号的两倍以上,德国的工业能力不允许德国人大量制造五号。

  南部非洲的“豹”式坦克,保有量已经达到一万辆以上,德国工厂就算现在开足马力,也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五号装备部队。

  坦克的生产能力和保有量是两码事,毕竟战场上还在不停地消耗。

  “豹”式坦克的消耗量很低,毕竟南部非洲的装甲部队都没怎么打过仗,严格来说,第17师是南部非洲装甲部队在北非战场的第一次整体作战。

  梁昊态度很谨慎,作战之前首先对艾斯纳姆进行充分侦查。

  结果让梁昊很不开心。

  隆美尔更谨慎,艾斯纳姆德军在重创美国第2军之后连夜撤走,根本不给盟军报复的机会,这个策略很完美,达到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效果,盟军要从西线向德意联军发起进攻,需要时间调整部署。

  这个结果让亚历山大很高兴,西线暂时失去进攻能力,东线英军就可以自由发挥,蒙哥马利已经迫不及待了。

  经过长达两年的作战,第八集团军现在实力空前强大,蒙哥马利手下拥有10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为23万人,坦克1440辆,火炮2311门,飞机1500架。

  和蒙哥马利相比,隆美尔布置在东线的部队只有4个德国师和8个意大利师,总兵力约8万人,坦克540辆,火炮1219门,飞机350架。

  从人数上就能看出来,德国大本营给隆美尔的支持力度大大降低,正常情况下12个师总兵力大约在18万人左右,现在居然只有8万人,这意味着隆美尔近半年内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补充。

  这也正常,小胡子现在把所有精力动用在击败俄罗斯上,给隆美尔的援助自然就会减少。

  以德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坚持两线作战。

  更何况现在还不是两线,别忘了希腊方向还有威胁,小胡子必须安排一部分兵力用于防备盟军可能的进攻。

  现在小胡子是孤掷一注,如果能击败俄罗斯人,那么轴心国主力就可以掉头南下和盟军决战。

  如果不能,那么就德军就只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丧失战场主动权。

  这也意味着被动等死。

  参考东线德军的部署,蒙哥马利决定从阿拉曼西南地域向西迪哈米德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将德意联军东线部队压迫至沿海一带,配合海军予以歼灭。

  这个计划并不是蒙哥马利原创,而是前尼罗河集团军总司令韦唯尔在任期间制定的。

  韦唯尔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北非英军和德意联军的实力差距太大,韦唯尔空制定出计划,却无力付诸实施,结果让蒙哥马利捡了便宜。

  蒙哥马利也是很谨慎的,在战役发起前通过部队伪装和错误情报,使德军对英军的进攻方向和战役发起时间做出了错误判断。

  9月13号,在这个西方人普遍认为不吉利的日子里,北非英军向德意联军发起进攻。

  德国人的情报工作虽然并不好,隆美尔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布置,德意联军采取纵深梯次配置,依托支撑点式环形防御,和大面积布雷相结合的坚固防线,阻滞和粉碎英军进攻。

  这个战术是有效的,蒙哥马利在之前虽然派出飞机对德军阵地进行了三天的轰炸,战役发起前又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炮击,不过英军在突破了德意联军的前沿阵地之后,进攻速度就开始放慢,整整一夜都没有击穿德军防线。

  隆美尔确实很过分,安排在第一线防御的部队全部都是意大利人,德军部署在纵深阵地。

  意大利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有问题,隆美尔为了增强德军部队的实力,将德意联军所有坦克都集中配备给德军部队,油料也被集中起来,意大利军队装备的军车,甚至都因为缺少油料无法启动。

  对于隆美尔来说,意大利人唯一的作用是警戒,提醒德军即将遭到英军的进攻。

  蒙哥马利手下的坦克虽然数量更多,隆美尔手下的反坦克炮也不少,而且蒙哥马利对于装甲部队的使用有问题,不能发挥出装甲部队的全部战斗力,这就让进攻英军步履维艰。

  不同环境下,装甲部队的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

  俄罗斯战场那种残酷的城市攻防战,装甲部队必须和步兵互相配合,才能保证装甲部队不会遭到无谓损失。

  北非这边是沙漠戈壁,坦克手油门一脚踩到底可以随便飚,伴随步兵也就失去意义,严重拖累装甲部队的攻击速度,继而影响到英军部队的攻击效果。

  这要是换一个对装甲部队理解更深的将军,放弃步坦协同,把所有坦克集中起来重点突破,虽然会遭到一定损时,但肯定可以攻破德军阵地。

  战术顽固不化的结果很严重,整整四天,英军都没能攻破德军阵地,仅仅向前推进7英里。

  这当然也和第八集团军的配置有很大关系。

  第八集团军人数虽然多,大部分部队都是英印部队,这就决定了第八集团军的上限不高。

  武器装备再先进,也得看使用武器装备的人是什么人。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