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15章

作者:鲇鱼头

  水上飞机从发现日军舰队到被击落时间非常短,发出的电报内容也很短,并没有关于日军舰队的详细说明,甚至来不及发送具体位置。

  大概方位是有的,侦察机的侦查方向都很明确,即便没有详细位置,也能推测出很多信息。

  一个小时后,隶属于印度洋海军的一架海鸥侦察机飞抵水上飞机被击落的区域,日军战舰却已经消失,不知所踪。

  这没关系,不管日本联合舰队向哪个方向走,最终目的地肯定是关岛,越来越多的侦察机和潜艇向这一区域集结。

  又半个小时后,一艘隶属于东印度海军的“幽灵潜艇”发出预警,在关岛西北方向大约900公里处发现日军舰队,舰队中有日军大型航空母舰和战列舰。

  这个位置距离水上飞机被击落的位置大概270公里,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落水上飞机的舰队不可能跑这么远,参谋人员因此判断这可能是日军的分舰队。

  由于分舰队中包括日军大型军舰,唐力马上命令侦察机前往这一区域侦查,并且命令在关岛待命的联合舰队出港作战。

  “海鸥”在抵达相关海域时依然没有发现日军舰队,“幽灵潜艇”因为速度不够也失去目标。

  这时候夜幕逐渐降临,飞行员的视野受到极大限制,一架正在巡逻的陆航“猎豹”战斗机发现一架日军的水上侦察飞机,日军飞机很快被击落,双方的侦察机已经开始短兵相接。

  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编队核心之后,谁能首先发现敌方舰队所在位置,成为海战能否获胜的关键。

  这一点早已在南部非洲之前举行的军事演习中得到证明。

  日本人也已经提高对航空母舰的重视。

  但是重视的程度还不够。

  在成功偷袭珍珠港之后,日本海军信心爆棚,日本政府宣布日本已经成为“海军最强国”,根本不把美国、英国和南部非洲海军放在眼里,在联合舰队前往马尼拉之前,日本海军第1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中将甚至声称:不管是什么任务,我都可以完成。

  结果南云忠一率领的第一航空舰队在马尼拉遭到南部非洲海军蛙人的突袭,“赤城”和“苍龙”双双被击沉,第一航空舰队实力大损,这一次出征关岛,去年建成服役的“翔鹤”号和“瑞鹤”号双双出战,联合舰队主力倾巢而出。

  马尼拉惨败并没有让南云忠一改变态度,到现在南云忠一依然坚信日本海军实力超群,足以击败南部非洲海军,因为“赤城”和“苍龙”并不是在战场上被击沉,而是被南部非洲以偷袭方式击伤,南云忠一甚至还对“赤城”和“苍龙”抱有幻想,希望能将“赤城”和“苍龙”打捞出来送回日本维修。

  这肯定是幻想了,马尼拉现在每天都会遭到南部非洲空军的空袭,依然坐沉在马尼拉的“赤城”和“苍龙”已经面目全非,南部非洲空军甚至都不在将“赤城”和“苍龙”作为攻击目标,因为已经失去攻击价值。

  整个晚上,印度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侦察机都忙着寻找日本联合舰队的位置。

  日本联合舰队也一样,除了四艘大型航空母舰之外,日本联合舰队这一次还有四艘只能搭载水上飞机的所谓“航空母舰”参战,这个标准是日方认定的,全世界只有日本把只能搭载水上飞机的平台叫“航空母舰”。

  按照这个标准的话,那么全世界所有重型巡洋舰和一部分轻型巡洋舰也能算成航空母舰。

  凌晨六点,一架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的F6F舰载机在关岛西北方向大约600公里处发现日军联合舰队,大批盟军战斗机顿时蜂拥而至。

  首先抵达日军联合舰队上空的,是从美国“企业”号上起飞的鱼雷机。

  对于日本人,美国人恨之入骨,率领鱼雷机群的美军指挥官,在没有空中保护的情况下,就向日军舰队展开突袭。

  结果是非常惨痛的,日军联合舰队是完整编队,防空火力非常强大,而且还有从航母上起飞的“零式”舰载机保护。

  12架美军鱼雷机全部被击落,大部分鱼雷机甚至都没有得到发射鱼雷的机会,只有三架鱼雷机盯着疯狂追击的“零式”和铺天盖地的防空火力艰难发射鱼雷,但是没有击中任何目标。

  第二波抵达战场的还是美军鱼雷机群,带队的指挥官还不知道上一波鱼雷机的悲惨命运,抵达战场之后同样直接向日军舰队发起攻击。

  “零式”舰载机的飞行员们开心极了。

  鱼雷机携带着沉重的鱼雷速度并不快,为了保证攻击效果还得贴着海面飞行,“零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低空作战,这种葫芦娃救爷爷的战斗方式,对日本联合舰队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早上6点15分,从塞班岛起飞的“猎豹”终于抵达战场,和“零式”展开激烈空战。

  “猎豹”拥有性能优势,“零式”则拥有日军联合舰队防空火力的帮助,战斗进行的空前激烈,一架“猎豹”在击落一架“零式”之后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猎豹”直接栽入大海,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跳伞也没用,别指望日军会遵守《战俘公约》,给予战俘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即便是培养非常困难,身价昂贵的战斗机飞行员也不行。

  日本人连美国俘虏都可以肆无忌惮的杀害,南部非洲也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抵达战场的“猎豹”越来越多,形势对日军开始不利。

  “零式”在和“猎豹”交手的时候,还要注意对付不断向舰队发起攻击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

  一架“零式”在追逐一架“海鸥”轰炸机的时候,不慎被自家的防空炮火击落,“海鸥”也中弹,不过凭借强大的防护力还是挣扎发射鱼雷,飞行员在发射鱼雷之后并没有将机头拉起,而是直接撞向正在起飞战斗机的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

  “海鸥”撞击在“飞龙”号的飞行甲板上,“飞龙”号甲板瞬间燃起大火,短时间内失去作战能力。

  千万不要对日军的损管能力抱有太大期待,另一个时空的美国“约克城”,在参加珊瑚岛海战的时候糟重创,拖着长达十英里的油迹返回珍珠港,只用了三天三夜就恢复战斗能力。

  同样在珊瑚岛海战遭重创的“翔鹤”却错过了随后发生的中途岛海战。

  这个时空也一样,“赤城”和“苍龙”到现在还没有捞出来呢,捞出来也多半失去维修价值。

  维修并不比重新建造一艘更容易,关键还是价值,日本人靠从美国收购即将拆毁的船只获得建造军舰所需要的钢铁,这些重新回炉的钢铁强度又能有多大。

  南部非洲和美国从不这样干,船只报废的话更多是在军事演习中被当做靶船击沉。

  上午7.30分,来自印度洋舰队的“苍鹰”战斗机,和来自太平洋舰队的F6F舰载战斗机也加入战斗,此时战场上方的日军舰载战斗机,和联军战斗机的比例达到1:3,日方联合舰队现在甚至都还没有起飞鱼雷机和轰炸机呢。

  要出动鱼雷机和轰炸机,首先总得发现联军舰队位置。

  日本人对于侦察机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甚至连专业的侦察机都没有,舰队的侦查任务是由战列舰和重巡携带的水上飞机负责的。

  水上飞机缺乏攻击能力,也缺乏防护力,飞不高也飞不快,航程虽然还不错,遇到联军战斗机十死无生。

  况且水上飞机的数量还严重不足,战列舰最多带三架,绝大部分重巡只能带一架,靠这点水上飞机,要在数百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找到联军舰队位置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就算找到联军舰队所在位置,日方的鱼雷机和轰炸机要对联军舰队实施攻击,首先还得突破联军战斗机的拦截,还得突破联军舰队的防空火力网才行。

  日军现在使用的攻击机是97舰载攻击机,这款飞机是日军在1935年研发的,接近十年前的老机型了,日方虽然之后对97舰攻进行过升级,性能还是严重不足。

  97舰攻可以携带鱼雷,因为缺乏俯冲能力,也可以携带炸弹进行水平轰炸。

  97舰攻的最快速度只有377公里每小时的水平,放在时下战斗机动辄时速六七百的标准下,只要被战斗机发现就是死路一条。

  至于战列舰,另一个时空的中途岛海战,日军联合舰队的战列舰,空有口径超级大的主炮,从头到尾根本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甚至就连防空火力,也被证明不适合配合航空母舰作战。

  这一次也一样,联军航母编队在和日军航母编队激战的同时,日军进攻关岛的主力舰队还在200海里之外呢,依“大和”27节的最快速度,要抵达战场需要大约七个半小时,等“大和”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就算能及时赶到,“大和”也追不上航母30节起步的速度。

  南云忠一在战斗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向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发电报求助。

  山本五十六并没有回复南云忠一,他率领的主力舰队依然在向关岛前进,只要“大和”抵达关岛,就可以将关岛军港以及岛屿防御设施全部摧毁。

  这注定也是奢望,联军拥有的战机,比日军在战前估计中的多很多,就算分出一半战机对付南云忠一率领的舰队,依然有余力对付山本五十六率领的主力舰队。

  上午9点,一架“海鸥”侦察机在关岛西部250海里处发现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军主力舰队。

  两艘“城市”级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号和“索尔兹伯里”号,以及“尼亚萨兰”号航空母舰主动迎击。

  这三艘航空母舰携带的战机数量总计为350架。

  山本五十六率领的主力舰队,只有两艘水上飞机航母,携带的水上飞机一共50架。

  10点50分,三个战斗机中队的“苍鹰”分别从三艘航空母舰上起飞,在舰队上方完成编队后,向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军主力舰队前进。

  这个命令过于谨慎了,日军舰队根本没有战斗机保护,水上飞机那点可怜的攻击力,凭借“海鹞”自身能力就可以应付。

  换句话说“海鹞”在实施攻击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战斗机的保护。

  三个战斗机中队的“苍鹰”总计36架,对手是50架性能落后的水上飞机。

  战斗结果没有任何意外,“苍鹰”在战斗过程中只损失了一架,日军起飞的水上飞机全部被击落。

  日军只起飞了不到40架水上飞机,剩下的水上飞机根本没敢起飞。

  就算全部起飞也没用,只能给“苍鹰”飞行员们送荣誉,印度洋舰队这一次又诞生了两名王牌飞行员。

  这两名王牌飞行员在参战之前都已经累积了三架击落成果,战斗中其他飞行员们很配合,尽量把击落机会留给这两名飞行员。

  两个幸运的家伙不负众望,战斗结束后战果分别累积到五架和六架,顺利晋升为王牌飞行员。

  顺便说一句,在关岛海战爆发前,南部非洲印度洋舰队已经拥有45位王牌飞行员。

  唯一的遗憾是,这45位王牌,击落成果最多的也只有37架,跟动辄好几百的那些著名王牌不能比。

  南部非洲跟德国不一样,德国是飞行员数量少,所以王牌的战果很恐怖。

  南部非洲战机多,飞行员参战的机会有,大多数时候都是狼多肉少,飞行员想成为“王牌”,除了自身实力足够之外,还需要其他飞行员们的配合。

  没有空中保护的日军主力舰队,比南云忠一率领的航空舰队更惨。

  航空舰队在面对袭击的时候,还可以放出“零式”抵抗一下,“大和”在面对攻击的时候,只能凭借自身防空火力硬扛。

  南部非洲最新装备的红头鱼雷射程超过20000米,为了保证攻击效果,轰炸机飞行员们通常会在10000米之内发射鱼雷,这个距离已经超出日军观察人员的目视范围。

  对了,日军的战舰到现在还没有安装雷达呢。

  不是不想装,而是根本就没有。

第2215章 日本的国难日

  想装雷达也得有的装才行,南部非洲海军20年前就已经把雷达安装到军舰上,现在雷达已经从米波进化到分米波级别,火控雷达都已经开始出现了,不过还缺少计算机的辅助,并不是完全体的火控雷达。

  日本人也有雷达,不过想把雷达应用于实战还需要时间,“海鸥”总是能提前发现日军舰队,奥秘就在于搜索雷达的使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山本五十六根本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由于南部非洲鱼雷机和轰炸机不需要面对日军舰载战斗机的拦截,所以鱼雷机和轰炸机可以在最舒服的位置发动攻击。

  鱼雷的最大射程是两万米,实际上在两万米距离上发射效果并不好,距离日军战舰发射鱼雷的命中率越高。

  日军联合舰队现在就像被拔掉了牙齿的老虎,只能被动挨打。

  南部非洲的鱼雷机在日军防空火力网之外发射鱼雷,能不能击中目标没关系,反正鱼雷多得很,回去装了鱼雷再过来,乱拳打死老师傅,使用的鱼雷多了,总会有鱼雷能击中目标,这就是个概率问题。

  轰炸机也不需要面对密集的防空火力俯冲,不管是从多高的高度上扔炸弹,下面的军舰都得走“之”字型规避。

  也别管100公斤航弹能不能击穿战列舰厚重甲板这个问题,50公斤航弹可能差了点,100公斤航弹至少对付装甲薄弱,甚至没有装甲保护的防空武器。

  日军毫无保护的高射机枪射手倒了霉,近失弹对他们也能造成伤害,如果有炸弹不行落到军舰上,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金属风暴。

  和美军一样,南部非洲海军第一波鱼雷攻击,并没有任何效果。

  不同之处在于,美军的第一波鱼雷机全部被击落,南部非洲海军的第一波鱼雷机则无一损伤。

  跟美军的鱼雷机指挥官相比,南部非洲鱼雷机的指挥官很谨慎,根本不靠近日军舰队,日军的防空火力自然也就无从发挥。

  对于这个结果,来自洛城的舰载战斗机中队指挥官葛智勇上尉并不满意。

  “洛佩兹,你就不敢再飞进一点吗?这样攻击除了浪费鱼雷没有任何作用。”葛智勇直接在通话器里嘲笑鱼雷机中队指挥官洛佩兹。

  洛佩兹和葛智勇都是来自洛城,他们两家是邻居,两个人穿开裆裤的交情,中学毕业后同时进入空军学院,五年前又同时进入南部非洲海军服役。

  南部非洲军队的编制方式跟英国差不多,一支部队的成员大多都来自同一个地区,很多人甚至都是亲戚,这样在作战中部队就会不离不弃,谁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家人。

  “少特么废话,你如果俯冲扫射帮我引开火力,我就在最近距离向日本人发动攻击。”洛佩兹反唇相讥,看热闹不嫌事大说风凉话谁不会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耳机里传来其他几位中队长的哄笑声,飞行员们其实不怕死,而是怕死的没意义。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对美国和南部非洲的估计,犯了和德国人同样的错误。

  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真不是有了钱就怕死。

  鱼雷机被击中无法飞回基地的飞行员架机撞向日军航空母舰。

  美军鱼雷机飞行员在没有战斗机保护的情况下,明知道很难穿过“零式”和日军舰队防空火力网的拦截,依然前赴后继冲向日军舰艇编队。

  美军前两波鱼雷机编队,一共24架飞机,在完成对日军舰艇编队攻击后全部被击落。

  更早的南部非洲陆军,在马来半岛的热带丛林里和日军展开残酷的白刃战,把日本人逼到变身为人肉炸弹的程度。

  巴丹半岛的美菲联军战斗到弹尽粮绝的最后一刻才被迫投降。

  这一切都证明,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绝对不缺乏勇气,反倒是日军在和南部非洲军队作战的时候显得勇气不足。

  日本人的勇气,通常在面对弱势敌人的时候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面对妇孺的时候。

  山本五十六此时又惊又怒,他率领的主力舰队已经失去空中保护,南部非洲的轰炸机在舰队上方进行水平轰炸,军舰不得不进行迂回机动躲避空中掉落的航空炸弹。

  对于排水量动辄数万吨的战列舰,航空炸弹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鱼雷都无法对战列舰构成致命伤害。

  不过对于缺乏防护力的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说,不管航空炸弹还是鱼雷,都可能将它们直接击沉。

  百密难免一疏,一艘日军驱逐舰在躲避航空炸弹的时候,不慎被一枚红头鱼雷击中。

  重达八百公斤的爆炸部,直接将驱逐舰从中后部撕裂,驱逐舰尾部飞起大约五米高,重重砸在水面上,水兵们根本没有逃离的机会,就被驱逐舰下沉形成的旋涡拖入海底。

  紧接着又有一艘轻型巡洋舰被击中,日军舰队的防空火力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一架南部非洲“海鹞”式轰炸机突破日军防空火力网,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将一枚500公斤航弹精准命中日军“陆奥”号战列舰前甲板。

  剧烈的爆炸将“陆奥”前甲板上所有防空武器一扫而空,一号炮塔受损严重,二号炮塔的转向舵失灵,短短两分钟内,爆炸引起的大火开始向船体腹部蔓延,正在前甲板指挥灭火的松下阳太中佐不慎失足跌落海中。

  这时候“陆奥”号被剧烈的浓烟包围,更多鱼雷机和轰炸机蜂拥而至。

  “最上”号重型巡洋舰向“陆奥”号靠拢,帮助“陆奥”号灭火。

  此时风高浪急,“最上”号不慎和“陆奥”号相撞,“陆奥”号雪上加霜,“最上”号舷侧被撞出一个大洞。

  12点25分,十架“海鹞”分成两队向“陆奥”号发动攻击,四架携带航空炸弹的“海鹞”从空中向“陆奥藏”俯冲,六架携带鱼雷的“海鹞”紧贴海面向“陆奥”逼近。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