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070章

作者:鲇鱼头

  在尼古拉·特斯拉加入之后,南部非洲近年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制导火箭,只不过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才没有应用到战争中。

  即便如此也够德国人喝一壶。

  火箭炮跟火炮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移动性。

  这一点对于所有重火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仅是火箭,南部非洲军队的机枪,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一个射击位不能停留太久,否则就会遭到各种迫击炮的集火打击。

  火炮阵地也一样。

  德国人对于火炮的使用,熟练度不在南部非洲军队之下,南部非洲的炮兵阵地开火后,德国炮兵中的“科学家”们,很快就能计算出南部非洲军队炮兵阵地的位置,继而组织炮兵进行火力反制。

  南部非洲军队当然也一样,在越来越多光学仪器投入使用之后,南部非洲军队同样拥有强大的火力反制能力,德军的炮兵阵地同样要经常换地方,要不然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火箭炮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火箭炮,真正实现了打了就跑,迫击炮在使用的时候还要安装测距呢,火箭炮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发射完毕,德国科学家还没有计算出火箭炮的位置,火箭炮就已经逃之夭夭。

  至于空军。

  不止是克里特岛战役,自从南部非洲军队参战后,南部非洲空军的作战能力对于德国空军来说就是一个迷,时强时弱。

  强的时候,南部非洲空军可以组织对柏林进行大轰炸,可以打得德国空军主动停止不列颠大空战,将几乎所有先进飞机,以减少损失为由,布置在德俄边境。

  弱的时候,德国空军可以轻易突破南部非洲空军的封锁,要不然德军也没能力对伊拉克利翁实施伞降。

  在第一天的战斗遭受重大损失之后,南部非洲空军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轻易夺走176师阵地上方的制空权,好不容易重拾信心的威廉·李斯特,已经脆弱不堪的心灵再次遭到重大打击。

  威廉·李斯特早就知道南部非洲空军壕,但是没想到“壕”到这种程度。

  为了阻止德军进攻,给176师赢得重整防御的时间,南部非洲空军派出重型轰炸机,在第176师的阵地前形成一个宽度达两公里的火场,一天一夜之内投下近10万枚燃烧弹。

  对,不是高爆弹也不是燃烧弹,就是简单粗暴,而且还添加了很多特殊成分的燃烧弹。

  只能说南部非洲的橡胶是真的多。

  说到橡胶,在西班牙和德国的贸易中,橡胶是重中之重。

  所以小胡子其实也没有那么渴望让西班牙加入轴心国。

  一旦西班牙加入轴心国,那么盟军就会对西班牙实施封锁,到时候德国就将失去西班牙这个重要的贸易渠道。

  同样出于这个原因,美国其实也不想让西班牙加入轴心国。

  南部非洲的轰炸机很给力,短短一天之后,德军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第176师的阵地已经恢复原状,固若金汤。

  这一次德国人再开始炮击,南部非洲军队就不再进入坑道,而是坚守阵地。

  战斗终于进入双方最不想看到的状况。

  就硬拼。

  第176师官兵,冒着德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坚守阵地,寸步不让。

  第176师虽然没有装甲部队,反坦克武器是不缺的,所以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同样损失惨重,在第一天损失了19辆坦克之后,第三天的损失是27辆,第四天的损失是31辆,第五天——

  德军在第五天停止了进攻。

  不停不行,原本要派到东线,后来又回到希腊的三个德国装甲师已经快打光了。

  欧战爆发时,德国一个装甲师拥有336辆坦克。

  随着德国的扩军,德国坦克生产的速度,严重跟不上德国扩军的速度,所以装甲部队的规模在缩小,目前德国一个坦克师,仅有150—200辆坦克。

  这也没办法,德国在1939年,钢产量只有可怜的790万吨。

  同年南部非洲的钢产量是6100万吨。

  到1940年,德国在吞并在波兰法国之后,钢产量激增到2600万吨。

  南部非洲在1940年的钢产量是8300万吨,德国抢遍欧洲,钢产量增加值还是没有南部非洲多。

  2600万看上去其实也不少。

  可是德国在生产坦克的同时,还要生产飞机,生产军舰,生产步兵必不可少的单兵武器,以及国计民生所需的各种其他工业品。

  这么一算,留给德国人每年用来造坦克的钢真没多少。

  所以从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过去了,德国装甲部队也不过从10个师增加到21个师。

  就这小胡子还要求德国兵工企业,要生产吨位更重的坦克呢。

  吨位越重需要的钢铁就越多。

  南部非洲“虎”式坦克重量超过50吨,德国最先进的四号坦克重量只有30吨。

  30吨打50吨,别的不说,火炮口径不够的话连装甲都打不穿,那还打个嘚啊。

  据说南部非洲还在研制装甲更厚、火力更猛的坦克。

  所以威廉·李斯特现在很担心,如果他把三个坦克师都葬送在克里特岛,那他该如何向小胡子交代?

  恐怕到时候死都难以谢天下。

  还好,第176师没有让威廉·李斯特纠结太久,当时间来到6月15号,同样是在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第176师主动撤离,给了威廉·李斯特挽回颜面的理由。

第2159章 先打起来才有机会

  现在威廉·李斯特无比确定,南部非洲和英国一样,无意为希腊流血牺牲,虽然蓬比亚还处于南部非洲的控制中,不过威廉·李斯特的参谋们预计,南部非洲军队在十天内就将彻底从克里特岛撤走。

  要得出这个结论并不难。

  和143师一样,176师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同样是在没有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主动放弃阵地。

  威廉·李斯特的参谋们预计,如果176师继续坚持,德军至少要付出三倍的代价才能突破176师的阵地。

  仅仅是突破阵地而已,并不是全歼。

  在拥有制空权,以及充足的后勤供应情况下,德军根本没有可能全歼第176师。

  即便这只是一支南部非洲联盟部队。

  有了这个判断为基础,在176师主动撤退之后,德军并没有迅速推进,而是主动停下脚步休整。

  第176师的阵地,也给了威廉·李斯特极大震撼。

  和德国相比,南部非洲确实豪富,富到连构筑阵地都可以使用大量钢铁的地步。

  而且第176师撤退的时候,完全没有对阵地进行任何破坏,就这样把一个近乎完整的阵地留给德国人。

  威廉·李斯特的参谋们估计,第176师在构筑防御阵地的时候,至少使用了15000吨钢材,以及大量的圆木,混凝土,水泥等等。

  在将阵地留给德国人的时候,南部非洲人似乎并不担心德国人会利用阵地上遗弃的物资。

  这肯定不是资敌,更像是南部非洲的指挥官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不仅没有让威廉·李斯特心情放松,反而对战争的前景更加不乐观。

  就算德国人击败了俄罗斯,那么有能力击败南部非洲人吗?

  南部非洲在地中海范围内囤积了近50万重兵,如果在德国进攻俄罗斯的同时,南部非洲在希腊、意大利、或者法国的任意一点登陆,这些国家的仆从军会不会抵抗?德军有没有能力阻止南部非洲军队的登陆?远在俄罗斯的德军主力又是否来得及回防?

  这一切都没有答案。

  让德军停下脚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驻扎在蓬比亚的第35师。

  和南部非洲联盟部队不同,第35师是拥有装甲部队的,虽然只有一个坦克团,也足够让威廉·李斯特提高警惕。

  欧战爆发前,德国和南部非洲的关系也很密切,对于南部非洲装甲部队的实力,德国的元帅和将军们都很清楚。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组建装甲部队的国家,南部非洲即便在和平时期依然保留了装甲部队这个编制,这同样是世界唯一。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在南部非洲装甲部队面前吃足了苦头。

  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南部非洲装甲部队又有了长足了进步,威廉·李斯特现在还不知道“豹”式坦克的具体性能,但是德国的情报人员早就从“豹”式坦克的体积上,推断出“豹”式坦克的重量不少于40吨。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德国现在还没有任何一款可以驱动一辆重达40吨的坦克,使其性能达到德军要求的发动机。

  更何况威廉·李斯特手下的装甲部队,装备的坦克大多都是二号,其中甚至还有“年代久远”的一号——

  要知道一号坦克是1934年才列装部队的,现在就已经冠以“年代久远”,这确实让威廉·李斯特很无力。

  德军停下脚步的时候,蓬比亚的安东尼·琼斯正热切盼望着德国人的到来。

  经过半个月的休整,第35师已经恢复巅峰状态,亚瑟考虑到第35师面对的情况,又给安东尼·琼斯送来了近100辆“豹”式坦克,使第35师的坦克数量达到150辆,如果按照德国标准,第35师现在已经是一个标准的装甲师。

  176师的防御阵地,是以机枪阵地为核心,缺少反击能力。

  第35师的防御阵地是以“豹”式坦克为支点,进可攻退可守,能打坦克能打步兵同时还具备一定防空能力,安东尼·琼斯很像把蓬比亚变成第二个伊拉克利翁,成为德国人的坟场。

  “176师在上午十点已经全部撤离,现在岛上只剩下我们第35师,真正意义上的孤军。”鲁盛丝毫没有紧迫感,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个躺椅放在指挥部前的草坪上,吃着点心喝着茶笑看云卷风舒,惬意无比。

  “那又怎么样,德国人不还是不敢来。”安东尼·琼斯喟然长叹,实力太强也不好,茶都没有心情喝。

  先不说这俩是不是有点懈怠,他们的悠闲姿态,明显让指挥部其他工作人员心情更加放松。

  德国人征服了整个欧洲又怎么样,在南部非洲军队面前不还是裹足不前。

  看看狼狈逃跑的英军,再看看已经彻底躺平的法国人,以及满脑子钱串子的美国人,自豪感真的油然而生。

  1941年的当下,美国还没机会用持续的洗脑,来美化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的行为。

  英国也没心情贬低俄罗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正迫切希望德国人和俄罗斯人斗个两败俱伤。

  停止抵抗的法国人最倒霉,虽然戴高乐创建了自由法国,不过世界大战之后,法国还能不能保住五常资格都不好说,现在戴高乐只能抱着南部非洲的大腿摇旗呐喊。

  南部非洲成为唯一还在抵抗的国家。

  英国政府这段时间,正在拼命宣传不列颠空战的伟大,希望借此凝聚英国的民心士气。

  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英国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也就小胡子没有继续海狮计划的决心,再加上南部非洲不计成本的援助,否则英国去年冬天就应该和法国人一样停止抵抗了。

  这种情况下,南部非洲人是真的很自豪。

  “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惜我们最多只能留到20号。”鲁盛稍遗憾,克里特岛作为未来地中海著名的度假地,风景确实没得说。

  安东尼·琼斯持保留意见。

  再好的风景,时间长了也会视而不见。

  更何况对于南部非洲人来说,克里特岛也没有任何出奇之处,如果是度假,塞浦路斯或者十二群岛是更好的选择。

  南部非洲得到的情报表明,德国最迟会在22号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入侵俄罗斯。

  所以就在三天前,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再次向俄罗斯政府发出警告,提醒俄罗斯人注意德国人的动向。

  大胡子依旧顽固,不仅不提起重视,连最基本的回复都没有,这让罗克都开始怀疑大胡子有没有看到罗克亲手签署的电报。

  应该是看到了的,毕竟南部非洲是当世最强大的国家。

  大胡子应该不同意这一点,否则他就会给予罗克应有的尊重。

  “如果德国进攻俄罗斯的时候,我们从背后给予德国人重重一击——”安东尼·琼斯念念不忘的还是和德国人一决雌雄。

  “想都不要想,勋爵绝对不会这样做。”鲁盛对罗克无脑吹捧,南部非洲参谋部已经制订了好几个反攻欧洲大陆的计划,时间都是未定。

  以战略的标准来看,欧洲大陆其实处处都是漏洞,小胡子就算把400万军队都拉到沿海地带驻防,还是可以轻松找到漏洞。

  所以小胡子才这么迫切的希望击败俄罗斯,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只有这样德国才有可能和盟军对抗。

  当然小胡子也没有放弃和盟军的沟通,就在一个星期之前,小胡子还通过美国人,向南部非洲和英国释放“和平”的信号。

  南部非洲和英国态度一致。

  和平可以,不过必须以1939年以前的欧洲大陆情况为前提。

  小胡子是肯定不会接受这个前提的。

  “你觉得,德国人有没有击败俄罗斯的可能?”安东尼·琼斯担心俄罗斯人会跟法国一样。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芬兰战役的结果充分表明,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而德军在征服欧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比在克里特岛战役中的表现强大无数倍。

  所以罗克和温斯顿的祸水东引,唯一的漏洞就在于俄罗斯能不能顶住德国的攻击。

  萨尔会议期间,温斯顿表示过对俄罗斯的担心。

  罗克不担心。

  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是没有大胡子想象中的那么强。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