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021章

作者:鲇鱼头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对于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有了充分了解。

  所以印度人根本不需要武装,这一百万人,对于英国来说其实就是一百万苦力。

  苦力不需要装备,能干活就行。

  冯伏谋划着给意大利人致命一击的时候,柏培拉正在加强防守。

  桑迪·杰里对于柏培拉的安全并不怎么担心。

  别看意大利人气势汹汹,柏培拉虽然已经被意大利人包围,不过还可以通过海路获得补给。

  最近这段时间,各种补给物资源源不断抵达柏培拉,意大利人久攻不下,英国战争部又看到了机会。

  8月15号,一支人数只有150的英军抵达柏培拉,率领这支部队的史密斯·维森少校,抵达柏培拉之后,就要求获得柏培拉所有部队的指挥权。

  桑迪·杰里不是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而是南部非洲驻柏培拉舰队的指挥官,桑迪·杰里本人的军衔是上校。

  按照作战序列来说,应该是史密斯·维森少校率领的部队,接受桑迪·杰里的指挥。

  不过史密斯·维森少校不这么认为。

  史密斯·维森少校坚持既然南部非洲还没有参战,那么史密斯·维森少校,就应该接手柏培拉的防御工作。

  桑迪·杰里不惯英国人的臭毛病,在了解到史密斯·维森少校的要求后,桑迪·杰里就拒绝和史密斯·维森少校见面,根本不给英国人机会。

第2097章 大哥别说二哥

  欧战爆发后,整个柏培拉都已经处于军管状态,城市的防御是由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负责,港口的安全则是由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负责。

  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在七月份刚刚换了新式军装。

  新式军装是罗克更熟悉的四色迷彩,南部非洲野战部队和海军陆战队都已经换装,海军陆战队配发的还是以蓝、白色调为主的海洋迷彩,具备一定的伪装变形效果。

  迷彩服并不是南部非洲首创,1929年意大利就研发了以棕、黄、绿和黄褐为主的四色迷彩,不过并没有大规模应用。

  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不是迷彩服不好,而是意大利人缺乏足够的染料,造不起。

  对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英国的龙虾兵退出历史舞台,也和红色的染料太贵有密切关系,第二次布尔战争后,英国就把军装的主色调从红色改成黄褐色,理由很简单,黄褐色更省钱。

  史密斯·维森少校现在就是一身黄褐色军装。

  所以当史密斯·维森少校看到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士兵身上的四色海洋迷彩的时候,内心的酸楚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也确实财大气粗。

  不仅仅是衣服,海军陆战队士兵的钢盔也使用四色迷彩布料进行包裹,这一方面能增强伪装效果,另一方面还能遮挡金属反光。

  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自然也已经使用四色迷彩涂装,外面又覆盖了一层伪装网,需要的时候插上树枝树叶什么的,伪装效果更强。

  还是水陆两用装甲车呢。

  远处还有同样是四色海洋迷彩的水陆两用坦克呢。

  看看南部非洲人的坦克和装甲车。

  再看看自己已经老掉牙,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的老爷车,史密斯·维森少校感觉自己就像叫花子。

  整个柏培拉有超过一百辆各种汽车,史密斯·维森少校能调动的汽车只有这一辆。

  “抱歉维森少校,杰里上校严重流感,正处于自我隔离期间,如果您一定要见他,那请你过一段时间再来,或者直接给杰里上校打电话。”出面接待史密斯·维森的是参谋霍普少校。

  级别对等。

  “我可以等,不过意大利人不会等,杰里上校病的真是时候!”史密斯·维森冷笑,这个理由太拙劣了。

  南部非洲对于卫生防疫的要求标准很高。

  非洲本来就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疾病,而且通常还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所以南部非洲对于疾病的要求很严格。

  霍普笑笑不说话。

  说对了,就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你。

  你又能怎么样?

  “请你转告杰里上校,我们需要马上向意大利人发起进攻,打破意大利人对柏培拉的包围,意大利人正在集结兵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史密斯·维森少校心急如焚,柏培拉并不是没能力打破意大利人的包围。

  当然了,要打破意大利人的包围,首先要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全力以赴,印度士兵是靠不住的,他们站岗的时候都能睡着。

  五天前,意大利人趁夜色向柏培拉发动了一次进攻。

  站岗的印度士兵站着都能睡着,导致意大利人摸到阵地前沿,如果不是巡哨的雇佣兵认真负责,差点酿成大祸。

  印度人就是这么神奇,随时击穿下线。

  从那天之后,杰里再也不敢让印度人执行任何和战斗有关的任务。

  这大概也是印度人的目的。

  “抱歉维森少校,你知道的,南部非洲还没有正式加入战争,所以如果您想反击,那么请您去找乔纳森·萨里中校,或者是保护伞的尼克·伯纳德先生。”霍普心平气和,参谋这个职位就是这样,随时都要保持冷静。

  史密斯·维森顿时气结。

  乔纳森·萨里率领的印度部队,如果能完成击败意大利人的任务,史密斯·维森又何必来找杰里。

  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要是能听史密斯·维森的指挥,史密斯·维森才不会来找不自在。

  更何况,乔纳森·萨里也不听史密斯·维森的指挥。

  萨里的军衔是中校,维森的军衔是少校,虽说殖民地军官地位肯定不如本土服役的军官,可军衔在这儿摆着呢,乔纳森·萨里也是听调不听宣。

  至于保护伞。

  史密斯·维森来到柏培拉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尼克·伯纳德,试图获得保护伞公司雇佣兵的指挥权。

  尼克·伯纳德果断拒绝。

  保护伞公司跟柏培拉的协议,是和柏培拉殖民政府签订的,不是和英国战争部签订的。

  史密斯·维森是英国战争部的人,保护伞公司有权力拒绝任何来自柏培拉殖民政府之外的命令。

  就算柏培拉殖民政府,也没权利命令保护伞向意大利人发起攻击,毕竟保护伞的协议,仅限于保护柏培拉。

  对于这样的协议,史密斯·维森是不太认可的。

  尼克·伯纳德的回复很简单,如果史密斯·维森对协议不满,那么协议可以解除,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会开开心心的从柏培拉撤离。

  史密斯·维森顿时傻眼。

  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撤离。

  南部非洲水兵和海军陆战队也会撤走。

  到时候指望印度人,和史密斯·维森手下那150个英军士兵对抗总数已经破万的意大利仆从军?

  别搞笑了。

  意大利人弱,那也得看跟谁比。

  跟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相比,意大利人确实弱。

  跟印度人相比,意大利人就是天龙人。

  150名英军士兵就算三头六臂,又能杀死多少意大利人。

  所以南部非洲舰队,是史密斯·维森打破僵局的关键点,只要得到桑迪·杰里的支持,那么史密斯·维森就能大干一场。

  这可是军功。

  想想蒙哥马利,世界大战爆发前才少将师长,现在已经是中将军长。

  最新消息,蒙哥马利已经被任命为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

  蒙哥马利的升迁还算正常,再看戴高乐,简直是坐了火箭一样,已经抵达人生巅峰。

  在南部非洲舰队碰了钉子,史密斯·维森又去找英国驻索马里殖民政府。

  英国驻索马里专员埃尔维斯爵士,在意大利向英属索马里发起进攻之后,突然感染疾病,已经返回英国接受治疗。

  现在英属索马里殖民政府的最高官员叫米奇·马库斯。

  米奇·马库斯是柏培拉本地人,年龄25岁,身强力壮,没病。

  “抱歉维森少校——”米奇·马库斯满脸苦笑,史密斯·维森这几天听了太多抱歉,只有米奇·马库斯是真心实意。

  “别对我说抱歉,我想知道的是,我们能不能修改和保护伞公司的协议?”史密斯·维森怒气冲冲,英属索马里花的可是大英帝国的钱。

  花了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这在史密斯·维森看来简直就是欺诈。

  至于修改合同,在史密斯·维森看来也不困难,保护伞公司不愿意冒险,在史密斯·维森看来只是因为给的钱不够多,只要给的钱到位,有钱能使磨推鬼。

  “恐怕不行——”马库斯的动作和表情都很无奈:“——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和保护伞公司联系过,希望保护伞公司能对整个英属索马里提供保护,保护伞公司以能力不足为由拒绝了我们的要求。”

  马库斯苦笑。

  史密斯·维森猜得没错,关键还是给的钱不够。

  不过英属索马里也没有什么值得保护的,英国殖民索马里这些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殖民政府入不敷出,年年需要本土财政补贴。

  索马里毕竟不是南部非洲,但凡英属索马里能表现出来一点发展潜力,英国政府也不会漠视到这种程度。

  “我真的很好奇,你们都在干什么?堂堂大英帝国,居然需要一家商业公司的保护,还是一群臭名卓著的战争鬣狗!你们应该感到羞耻!”史密斯·维森对马库斯他们这些殖民地官员的工作非常不满。

  史密斯·维森这话说得有点狠,马库斯满脸涨红。

  “史密斯·维森少校,你没有指责我们的权力!现在的麻烦也不是我们造成的,而是你们造成的!”马库斯也能喷,殖民地官员是不够好,不过英国的军人更差劲。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如此猖狂,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英军作战不力。

  英属索马里发展的不够好,跟英属索马里的条件有很大关系。

  英属索马里资源匮乏不说,人力资源也严重不足,地理位置也不够重要,如果苏伊士运河是在英属索马里境内,马库斯他们这些殖民地官员,也不至于这么苦逼。

  跟英属索马里殖民政府相比,英国·军方,尤其是皇家海军,每年的经费可都是大几千万上亿英镑级别的。

  每年投入那么多,结果战争爆发陆军一无是处,海军完全派不上用场,空军已经损失殆尽,连保护英国领空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到底是谁渎职?!!

  史密斯·维森大概没想到,马库斯会丝毫情面都不留。

  房间里的气氛近似凝固,史密斯·维森和马库斯大眼瞪小眼都在喘粗气,就像现在的英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

第2098章 不列颠空战

  英国现在确实是内忧外患,困难重重。

  海外殖民地的安全可以依靠南部非洲军队协助防守,本土的安全问题需要英国人自己解决。

  “弩炮行动”后,英国和维希法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弩炮行动的第二天,维系法国派出空军对直布罗陀进行报复性轰炸,两国之间的关系完全断绝。

  对于英国人来说,“弩炮行动”是必须的,英国需要向人们展示战斗到底的决心,毫不妥协。

  很多法国人对“弩炮行动”表示理解,戴高乐也没有过多评价,形势逼着人们都必须冷静下来。

  7月19号,小胡子在国会发表演讲,向英国释放和平信号。

  随后,德国在南部非洲、美国、梵蒂冈等地的使领馆纷纷行动起来,试图和英国政府取得联系。

  温斯顿很果断,不仅不对小胡子所谓的“和平信号”给予任何回应,而且致电英国驻海外使领馆,不允许和德国人就“和平”问题发生任何接触。

  温斯顿的态度很明显:英国决不投降!

  温斯顿的态度激怒了小胡子,从7月25号开始,英国本土沿海炮台,开始遭到德军轰炸。

  进入七月份,温斯顿的工作忙极了,他不停地和各国领导人联系,每天都要和内阁的阁员门开会,吃饭的时候都在和空军大臣或者海军大臣讨论如何应对德国人的进攻。

  只要有时间,温斯顿就会去各地视察,尤其是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本土的盟军官兵,温斯顿会主动和士兵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从法国停止抵抗,到八月底这段时间,对于英国来说是最艰难的。

  随着南部非洲武器的大量运抵,英军部队缺少武器的情况有所解决。

  第一批运抵英国本土的南部非洲武器是20万支李·恩菲尔德步枪。

  不是温斯顿不想要更先进的尼亚萨兰步枪,价格贵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尼亚萨兰步枪对于子弹的消耗太大,英国现在没能力提供太多子弹。

  是的,大英帝国已经艰难到连子弹都不够的程度。

  随这批步枪同时抵达英国的,还有一千万发子弹。

  听上去子弹的数量很多,可是分配到每支步枪,只有可怜的50发。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