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94章

作者:庄不周

第二天一早,刚吃过早饭,刘协就收到了左将军杨奉的急报。

荆州牧刘表的贡赋到达弘农,杨奉恳请截流一部分物资,供养将士。

杨奉也快断粮了。

刘协随即召来了少府田芬,让他计算一下杨奉部的军功赏赐还缺多少,能不能一次性的补发给他。

刘协话音未落,田芬就连连摇头。

现在还不知道刘表送来的贡赋有多少,有多少是钱,多少是物,其中又有多少是粮食。万一数量不够,全部杨奉截流了,陛下你吃什么,公卿大臣吃什么,这里的几万将士、家眷吃什么?

面对田芬一连串的反问,刘协也直挠头。

贫贱夫妻百事哀,皇帝也不能例外。

没钱没粮,这日子过得憋屈。

不能再滞留华阴了,必须去一个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

刘协随即问田芬,除了荆州和黄白城,还有哪儿有粮食。

田芬脱口而出。“河内、太原。”随即又说道:“首选太原。”

“为何?”

“河内有粮,但运输不便。水运则逆水而上,易倾覆。陆运则道路险,车马难行,可能只能靠人肩挑背扛,消耗大而运力小。太原可以利用汾水,顺水而下,消耗少而运力足。不过……”

刘协打量着吞吞吐吐的田芬。“不过什么?”

田芬咽了一口唾沫。“匈奴人屯聚河东平阳。太原来的粮食,可能会被匈奴人劫走。臣听说,太原太守闻说陛下在华阴,曾遣使贡献,刚进河东就被人劫杀了,十有八九是匈奴人干的。”

“干你娘!”刘协脱口骂了一句粗话。

狗日的匈奴人,敢劫老子的财?

田芬勃然变色。

即使他没听过这句詈语,仅看刘协这神情,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陛下身为天子,当慎言慎行,不可学闾里小儿无赖粗言秽语。”

“好,朕换一句文雅的。”刘协瞪着田芬,喝道:“你先去弘农验收荆州贡赋,然后去平阳宣诏。平阳乃是卫霍故里,岂可容匈奴人居之。他若不自行,朕当亲率精锐,屠灭其族。”

田芬暗自后悔。

一时嘴快,平白惹来一身麻烦不说,还给了天子去河东的借口。

——

赵温、张喜居中,士孙瑞等人分坐两侧,在摇曳不定的灯光照耀下,脸色忽明忽暗,神情各异。

田芬像是犯了罪的小孩子,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局促不安。

“诸君,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赵温咳嗽了一声,幽幽地说道:“陛下去河东之意已决,不如就这样吧。关中荒残,没有一两年时间,难以恢复,的确不适合立朝。”

魏杰微微欠身。“依司徒之见,当以何人镇抚关中?”

赵温与一旁的张喜交换了一个眼神。

张喜说道:“以理论,当效故事,以太尉统兵镇关中为宜。只是现在太尉在河东,又不知兵事,难以成行。南北军护卫天子有责,也不宜轻离。不如另择良将,拜为虎牙、扶风都尉,以镇关中。”

士孙瑞嘴角微撇。

张喜此论,看似公允,其实用心良苦。

先以他没有太尉之名,排斥在外,又以南北军有护卫天子之责,将魏杰、宋果排除在外。

几个关中人想回关中的计划还没出口,就被堵死了。

“既然太尉在河东,不如就由司空镇关中吧。”魏杰说道:“留司徒辅佐天子,三公各司其职。”

张喜瞪了魏杰一眼。“魏伯俊,我本书生,没有你们关中人擅长用兵,当不起这样的重任。”

“司空此言,范围未免太广了些。”虎贲中郎将宋果挺身而出,正面硬刚张喜。“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乃是世人公认,又不是我关中人自诩其能,司空何必言带讥讽。”

原本在士孙瑞的计划中,是要推荐他回关中的。张喜明言反对,他很不舒服。

张喜也沉下了脸,正要出言喝斥,赵温咳嗽了一声。“诸君,现在军中将领有一半是凉州人,你们还为了关东、关西争来争去,也不怕让人笑话。”

张喜、宋果悻悻地闭上了嘴巴。

“陛下说得是,河东自三代起,便是华夏衣冠之地,不能由匈奴人占据。只是这些匈奴人本是大汉藩臣,如今匈奴内乱,他们被逐出部落,无奈之下,向朝廷求助。朝廷不能主持公道,已是无奈。再驱逐其人,甚至要屠灭其族,未免不合抚夷之义。”

赵温叹了一口气。“诸君,谁能两全之策,既解陛下之怒,又安匈奴之心?眼下朝廷艰难,轻起战端,绝非上策。”

士孙瑞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尚书令裴茂。“既说河东之事,岂能不听听河东人的意见。巨光,你有何高见?”

赵温苦笑。

士孙瑞话里有话。

说河东之事,要听听河东人的意见。说关中之事,自然要听听关中人的意见。

可是他只能装听不懂。

此时此刻,可以听河东人说河东事,却不能由关中人主关中事。

河东人的实力,岂能与关中人相提并论。

关东人可以接受天子去河东,却不能接受天子回关中。

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第161章 欲加之罪

裴茂看着手中的木简出神,赵温连喊了两声,他才反应过来。

赵温很不舒服。

在这么多人面前,裴茂装聋作哑,不给他面子,是觉得天子必去河东,河东人就可以睥睨天下了,还是觉得他儿子裴潜成了天子近臣,富贵可期?

“令君,何事出神?”赵温垂下眼皮,端起案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茶。

裴茂拱手致意,面带惭愧。“司徒,方才心有疑惑,一时出神,失礼了。”

“有何疑惑?不妨说来听听。”赵温眼皮一挑,司徒的威严尽显。

裴茂比他小十多岁,官职更是差一大截。若不是尚书台作为三台之一,是内朝要员,裴茂连参与这个会议的资格都没有。就算参加了,也只能旁听,没有资格发言。

裴茂举起手中的木简。“天子将接见郭图的实录抄送我等,是何用意?”

赵温皱了皱眉,嘴唇动了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得不说,他对此也有些疑惑。

天子接见郭图,因郭图无君臣之礼,将郭图送入廷尉狱,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郭图有罪当罚,但天子将实录抄送公卿,却不是常例。

天子想表示什么?

见赵温不说话,张喜忍不住开了口。

“还能有何用意?陛下坦荡,对我等推以赤心。”

裴茂拱手施礼。“司空所言甚是,茂受教了。”

张喜哼了一声,神情不屑。想夸天子就直说,玩什么小心思。

裴茂又道:“君投我以桃,我等是不是应该报之以李?”

“这是自然……”

张喜话刚说口,袖子就被人扯了一下。他转头看向赵温。赵温双目如电,盯着裴茂。

“令君此言,莫不是指我等欺君?”

众人一听,登时变色,齐唰唰地看向裴茂。

你父子想奉承天子,那是你父子的事,但拖着大家下水,甚至诬以罪名,这就不能忍了。

裴茂吓了一跳,连忙摇头否认。“司徒言重了。我只是想,我等在此讨论,是否也能如实记录,呈送天子,将来载入史册,由后人评说?”

此言一出,赵温就愣住了,盯着手中的茶杯,半天没说话。

众人的眼神也退缩了,有的垂头不语,有的左顾右盼,唯独没有人接裴茂的话。

如实记录,呈送天子,已经很难了。

更何况载入史册,由后人评说。

说亏说,言语如风,过耳入心,没有证据。变为文字,载入书简,但凡被人看出一点私心,不仅现在名节有亏,将来还会遗臭万年。

一念及此,眼前的那份实录就像烧得通红的炭一样,烫手得很。

士孙瑞眼神闪烁,若有所思。

见此情景,裴茂没有再追。“司徒方才是想问河东事?”

赵温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道裴茂还算稳重,没有逼着他们当众表态。

“正是。天子有意去河东讨伐匈奴,你身为河东人,以为可否?”

“不可。”裴茂不假思索,一口否决。

赵温诧异地看着裴茂。他本来以裴茂会迫不及待地支持天子呢,完全没想到裴茂如此直接地反对天子的意见。

“说来听听。”

裴茂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应该还记得,这些匈奴人是族内争斗,单于失位,入朝请援的。适逢先帝驾崩,又有权臣乱政,朝廷自顾不暇,匈奴人进退无依,求归国而不得,这才滞留平阳。虽有劫掠之举,却无叛国之罪,遣使斥责即可,毋须讨伐。”

张喜看向少府田芬,嘴角抽了抽。

田芬的脸色更加难看,忍不住说道:“天子说了,河东乃三代龙兴之地,平阳乃是卫霍故里,不能被匈奴人腥膻所污。不管匈奴人是不是有罪,都必须退出河东。若是匈奴人不退,那就是抗诏,天子一样有理由征讨。”

裴茂笑笑。“若是匈奴人服我华夏衣冠,习我大汉礼仪,不再有腥膻之气呢?”

说着,裴茂转向赵温、张喜,笑容灿烂。

张喜心里一紧,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他立刻捂着肚子,起身说道:“惭愧惭愧,腹中不安,失陪片刻。”连鞋都来不及穿好,趿着鞋,奔出了帐。

赵温慢了一步,看着犹自晃动的帐门,不由自主的骂了一句。

“这老匹夫,逃得真快!”

众人忍俊不禁,只是碍于礼仪,谁也不肯先笑,一个个憋得脸色通红。

过了片刻,有人率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一瞬间,大帐里爆发出一阵狂笑。

帐内的人都知道赵温、张喜奉诏管教李式的事,都成笑话了。

赵温也忍不住笑了。

“诸位,且慢幸灾乐祸。教化万民,可不仅仅是我与司空的责任,你们又何尝能置身其外?”赵温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又看了一眼含笑不语的士孙瑞。“君荣,你也别笑。不管你是卫尉,还是太尉,都有教化之责。”

士孙瑞笑道:“我军务繁忙,教化的事,还是司徒、司空多费心。”

“你……”

“当然,你若是觉得匈奴人不好说话,需要先用武力教训一下,我等责无旁贷。”

赵温收起了笑容。“你也赞同天子讨伐匈奴?”

士孙瑞点点头,神情恢复了严肃,目光扫向案上的木简。“匈奴人虽未叛汉,但抄掠百姓,为祸一方在前,闻天子为李傕所迫,不率部勤王在后,不谓无罪。天子派使者切责,他若能醒悟,自然最好。若是执迷不悟,自然要予以惩戒,以示朝廷自有律法,不可轻犯。”

赵温盯着士孙瑞,眼珠转了转,沉吟不语。

角落里传来一声轻笑。

众人转头看去,正是故太尉,现任光禄大夫的周忠。

周忠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

“卫尉豪迈,不愧是关中名士。只是南北军刚刚满员不久,征讨匈奴人怕是实力不足。我听说,这两天不断有关中壮士投军,卫尉何不等上几日,待南北军恢复孝武时规模,再行孝武征讨四夷故事?”

众人赫然变色。

士孙瑞抚着胡须,沉吟良久,一声轻叹,原本挺直的身躯缓缓放松,弯曲如弓。

周忠转头看向裴茂。“巨光,河东何时以卫霍为荣了?巨光欲以本郡自矜,攀附名臣,也不必攀附这等为太史公不齿的佞幸之臣吧。”

裴茂尴尬地拱拱手,沉默不语。

第162章 君臣共勉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