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549章

作者:庄不周

第1018章 一以贯之

消息传回行在,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刺史巡视郡县,出现冲突在所难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平原郡的事有些复杂,不仅涉及到皇亲国戚,还涉及到渤海移民,更涉及到了左将军杨奉。

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或者形成惯例,则各地驻军会有样学样,有意无意的主动参与地方事务,甚至可能出现杀良冒功的现象。

与此相比,死者中有征东大将军刘备的旧部反倒没那么重要。

周忠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刘协。

几乎在同时,太尉府也收到了杨奉的报告,长史杨阜将事情报到了刘协面前。

刘协听完他们的汇报之后,随即召来司徒杨彪,让他取出平原郡去年的上计报告,重新审核。

平原虽属青州,却与冀州毗临,几乎是在天子的眼皮底下。

平原郡如此对待渤海移民,眼里还有朝廷的诏书吗?

平原太守是谁,为什么在整件事中消失不见?作为一郡太守,他在这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之所以委任刺史,查的就是这些人。

刘协下诏,着三公府派员去平原彻查,搞清楚整件事的过程,有一个查一个,绝不姑息。

听完刘协的命令,杨彪沉默了片刻,问了一个问题。

河北有四将军驻守,中原却只有韩遂所部的两万人,如果每个刺史都是像甄尧这么搞,韩遂应付得过来吗?

刘协打量了杨彪两眼,一声轻笑。

“如果平原太守不从中作梗,这件事或许根本不会发展到这一步。你以为渤海移民是好惹的?要不是太守府压着,有左将军坐镇,他们早就把那些大族掀翻了。闹黄巾的时候,渤海、平原都是重灾区,民风剽悍得很。”

刘协曲起手指,敲敲案几。“这一次,我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以民为本,什么叫子弟兵。军中将士来自百姓,每天辛苦训练,不是为了保护那些贪得无厌的东西,镇压百姓,而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合法权益。”

杨彪后背或起一丝凉意,半天没说话。

太尉长史杨阜若有所思,轻轻地点了点头。

——

出了御帐,杨彪、周忠并肩而行,杨阜稍微落后一些。

杨彪接连叹了两口气,却不说话。

周忠笑道:“没想到吧,最后主要责任是你司徒府的。”

杨彪斜眼瞅瞅周忠。“度田本来就是司徒府的责任,我也没想过推给你司空府。”

周忠笑得更加灿烂。“那你唉声叹气地作甚?”

“我是惭愧自己反应太慢,一直没有领会天子的深意。”杨彪收回目光,看向远处,又是幽幽一声叹息。“其实韩遂在河南防秋汛的时候,我就应该明白了。”

他转头看了一眼杨阜。“义山,你也大意了吧?”

杨阜尴尬地点点头。“诚如司徒所言,我一直以为那是为了给凉州军正名,没想到天子的深意在此。”

他咂了咂嘴。“子弟兵,这个称呼真是精准,应该是以民为本的最佳体现。以民为兵,护民之利。兵民合一,上下同欲,何敌不克?”

周忠如梦初醒,顿时觉得脸火辣辣的。

长久以来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原来如此,还真是一以贯之啊。”周忠苦笑道:“天子忍了五六年,直到此刻才把话挑明,真是用心良苦。文先,我们都老了,不服不行。”

“是啊,不服老不行。”杨彪也苦笑着摇头。“画地为牢,身虽不腐,心却早就朽了。”

他顿了顿,又笑道:“天子能在圣贤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孟轲的以民为本落到实处,是儒门之幸。以此为准绳,加以时日,儒门必能光大,六千万人皆为礼义之士,岂不善哉?”

周忠看看杨彪,欲言又止。

杨彪描绘的未来的确很好,但在这样的盛世来临之前,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成为牺牲。

而且听杨彪这句话暗含了另外一层意思,似乎由孔而孟,由孟而荀,儒门是一直在前进,并不存在今不如古的情况。

虽说今文、古文在古今这个问题上有分歧,但像杨彪这么鲜明的认定今胜于古,而且是革命性的进步,着实让周忠有些不安。

如果说这话的不是杨彪,而是杨阜,他少不得要厉声喝斥一番。

可是也正因为说这话的是杨彪,对他的触动才更大。

像杨彪这样的老臣都支持天子的想法,还有能挡得住天子的改革?

度田也许只是开始,更多的改革会接踵而至。

那样的盛世,会是我们希望的盛世吗?

——

杨彪亲自赶到平原,彻查整个事件。

事情并不复杂,正如刘协所料,这件事的关键是平原太守魏陶。

魏陶是魏郡人,和审配有些交情。之所以能出任平原太守,也是审配推荐给袁熙的。审配自杀,袁熙被流放,魏陶心情不满,一直想找机会为他们出气,对度田也一直不赞成。

他家的田就被分了。

这一次,他本想将事情引到外戚上去,想利用士大夫对外戚的反感,进而质疑天子度田的用意。万万没想到天子根本不吃他这一套,直接派来了司徒杨彪本人。

在杨彪这样的老臣面前,他那点小花样根本瞒不住,被杨彪问得哑口无言,只能俯首认罪。

趁此机会,杨彪对平原郡的官员进行了一番整顿,但凡与魏陶有关,反对度田的,一律罢免,槛车征送廷尉,又请示了天子,从郎官和司徒府的候补官员和掾吏中挑选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出任官职。

太守一职,由司马芝接任。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先后得到裴潜、司马懿和董昭的推荐,在魏郡度田时担任内黄令,手段刚柔并济,表现上佳,给天子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在司徒府挂了号,成为排位靠前的候补官员,仅次于曹昂。

这一次,他顺势补位,成为平原太守,年仅三十。

消息一出,举众哗然。

很多人都觉得杨彪此举失于孟浪。

司马芝太年轻,仕途经验也少,如何能一跃而为二千石?

很快就有人推出了所谓的内幕:司马芝的妻子是河内太守董昭的从女。他能这么快的升职,是因为董昭的推荐。

面对这样的质疑,杨彪也没有多解释,只是命人调出几个在魏郡度田其间表现良好,得到超擢的官员政绩,发表在邸报上。

只要能力够强,三十岁为二千石算什么?

第1019章 水到渠成

荀彧转任河南尹,平原太守魏陶槛车征廷尉,这两件事先后登在邸报上,整个官场为之震动。

但这一切,都不如紧接而来的一篇文章更有震撼力。

司徒杨彪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儒门再易论》。

在文章中,杨彪将儒门的发展史简化为两次变革。

一是孔子化官学为私学,打破了世卿对学术的垄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造就在了庞大的士族。

这些接受了教育的士在春秋、战国时代纵横挥捭,百家争鸣,以不同的方式寻找致太平的道路,最终辅助高皇帝终结了乱世,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并由董仲舒完成了学术上的统一。

二是今日之变革,天子教化百姓,将士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四民皆士,以求大治。

如今朝廷的政策正在推进,但学术上的革新却还没有出现,仅有《孟子》一书,无法适应当下的形势。希望有志之士能放下成见,以真正的仁心对待大汉的六千万子民,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最后,他语重心长的总结了一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些人的天下。如果只顾少部分人的利益,不顾其他人的死活,黄巾之乱就无法真正平息,将来会一再出现。

为求长治久安,必须度田,使所有人都可以免于饥饿之厄。

天子已经做出了榜样,士大夫们不应该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只有上下同欲,真正的太平才会来临,真正的盛世才会出现。

如果前面还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后面则近乎恳求。恳求那些抗拒度田的士大夫们暂时放下一己之私,为盛世的来临打下必须的基础。

当百姓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时候,教化和礼义都是空中楼阁。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不是杨彪,而是另外一个人发表这样的文章,免不了被人反驳,甚至被扣上谀君的罪名,大批特批,批倒批臭。

可是杨彪底气十足,既有四世三公的底蕴,又有清白人家的传承,学问、道德、文章、政绩都是一等一的好。

敢站出来,理直气壮地指责他的人,还真找不到。

是以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士大夫们有人赞同,有人哀叹,反应不一。

但阻扰度田的人明显少了,消极怠工如魏陶辈也不见了,度田的进度肉眼可见的加快,各州刺史的监察工作也顺利了许多。

虽然背地里的阻扰不可能完全消息,但舆论上至少达成一致。

反抗朝廷是不畏强权,阻碍大同盛世的到来却是与整个儒门为敌,没有几个人敢光明正大的反对。

本来将矛盾引到朝廷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最大的世家就是皇家,最大的地主就是天子。可是面对刘协,这些指责都缺乏说服力。

作为天子,刘协的妻妾并不比一般的豪族多,衣食也谈不上奢侈,甚至连皇宫都破破烂烂的,没有加以修缮。

长安如此,洛阳更是如此。

这种情况下还要指责他没有诚意,不能以德治国,实在说不过去。

——

相较于士大夫的复杂,普通百姓——尤其是冀州百姓——的态度则比较一致。

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那些圣贤、大同之类的东西,但他们清楚一点:天子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为了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吃上饭,穿上衣,天子几乎要和读书人开战了。

而且,天子为黄巾正了名。

他们不再是无恶不作,犯上作乱的蚁贼、蛾贼,只是穷得没有饭吃的普通百姓,不得不拿起简陋的武器,舍命相搏。

这一点对冀州百姓最重要。

黄巾的大本营就在冀州,冀州人付出的代价也最大。仅是广宗一战,黄巾战死者三万余人,赴河而死者五万余人,被俘的妇孺老弱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数,谁会宁肯投河也不投降?

那些读书人满口仁义道德,却不肯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

如今这句话却从天子口中说出来,让冀州百姓喜出望外,百感交集。

这样的天子才是我们的天子。

百姓这么想,军中的将士更这么想。

刘协当初在华阴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的故事被人广为传诵,甚至有被神话的倾向。

而传播这些神话最积极的,就是左将军杨奉及其部下。

据说杨奉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当年天子和我讨论用兵时,都没你这么牛逼。

——

夏日炎炎,蝉声高亢。

唐夫人的马车在河南尹治所前停住。她提着裙摆下了车,从侧门快步走了进去,穿过长长的走廊,直到后院。

荀俣眼尖,第一个看到了唐夫人,欢呼着扑了上来,投入她的怀中。

荀彧的夫人唐氏抬起头,看到唐夫人,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拍了拍衣摆,笑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没提前通知一声,好去接你。”

唐夫人摆摆手。“有什么好接的,又不是第一次来。文若呢,什么时候有空?”

“今天不在府中,去城外了。农学堂的石广元几个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铁犁,据说一人一牛就能耕地,他赶去看看。如果可行,他打算做一些,今年秋天也可以少买一些牛。”

唐夫人哈哈一笑。“原来他已经知道了,倒免得我饶舌了。”说着,她从侍女手中接过一卷纸,递给唐氏。“这是他们准备印的书,我看到这犁,觉得有用,特地赶过来让文若看看。”

唐氏接过,看了一眼,感激地说道:“真是让你费心了。”

“看你这话说的。”唐夫人嗔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见外。我知道,杨公那篇文章发表之后,文若有些压力。不过他也不用想太多,天子对他的信任不会少,对颍川人的期望也一直很高,他大可不必担心。”

唐氏顿时精神起来。“天子有消息来?”

“嗯。”唐夫人含糊地应了一声,转而问道:“文倩最近可有书信来?”

唐氏点点头,让荀俣去取荀文倩的家书,想了想,又补了一句,让荀俣将荀恽的家书也取来。

唐夫听了,有些紧张起来。“长倩的情况如何?”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