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422章

作者:庄不周

“天气,以及北方森林里的野蛮人。”

——

周瑜、蒋干走出大帐。

大雪已经停了,太阳出来了,却没什么暖意,苍白得像个病人。

两人慢慢地走着,雪在脚下踩得吱吱作响,仿佛在佐证阿琳曼的话。

刚刚九月,龙城已经下了三次雪,一次比一次大。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又是一个寒冬,会有不少人熬不过去,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或者成为北方森林里来的野蛮人捕猎的对象。

北方森林里很早就有野蛮人,但之前鲜卑人势大,野蛮人轻易不敢来,来了也不是鲜卑人的对手。如今形势不同了,鲜卑人被汉军击败,元气大伤,再也挡不住那些野蛮人。

要想活命,他们只能南迁。

可是汉军强悍,不仅边塞守得严实,还屡屡主动出塞作战,狼骑更是年年扫荡,鲜卑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部落的生存,骄傲了大半辈子的阿琳曼也不得不低头。

“你相信那头母狼吗?”蒋干说道。

周瑜点点头。“虽然现在还没见过她说的野蛮人,但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他顿了顿,又道:“我记得吕布也说过,这几年的确比以前十年前冷不少。”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我们就不能耽搁了,应该尽快向朝廷汇报。就算不救鲜卑人,大汉也要提高警惕,以备不测。”

“是啊,如果天气越来越冷,北方的蛮胡被迫南下,中原迟早会受到冲击。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就算能维持住一时,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周瑜抬起头,看着惨白的太阳。“子翼,我想去往北走一走,看看那些蛮胡究竟是什么样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亲自看一眼,我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无法给朝廷一个可靠的答复。”

蒋干咂了咂嘴,没吭声。

周瑜说的道理,他懂。可是再往北走,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到龙城,他就觉得严寒难当,再往北会是什么模样,他不敢想象。

那么冷的地方,怎么还会有人?

他想象不出来。

“要不……和狼骑联络一下,让他们护送你?”

周瑜摇摇头,回头看了一眼阿琳曼的帐篷。“何必舍近求远?”

“那头母狼?”蒋干脱口而出,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我信不过她。那女人是疯子,为了那个莫名其妙的想法,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的确如此。”周瑜笑道:“所以在她实现计划之前,她可以忍受任何屈辱,不会因为一两句不中听的话就动了杀机。”

蒋干扬扬眉,还是不肯接受周瑜的计划。

“子翼,天子为了平定北疆,能在休屠泽忍受风沙两年。你我出使,就是为了搞清楚漠北的情况,如今岂能畏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蒋干连忙举起手。“停,停,你不要再念了,我耳朵都起茧了。不过我提醒你,有些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难。”

“不管多难,我都能做到。”周瑜斩钉截铁的说道。

“是么?”蒋干斜睨着周瑜,嘴角带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周瑜神情坚毅。

“你想与母狼一起北上,打探消息,双方就要有足够的诚意。如果母狼厌倦了那头小狼,想让你做面首,你愿意吗?”

周瑜面色大变。“这……不可能吧?”

蒋干哼了一声,背着手向前走去。“你看,你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义无反顾。母狼会不会要你做面首,我不敢断定。但她为了拉拢你我,肯定会安排几个鲜卑女人侍寝暖被,你接受不接受?”

周瑜加快脚步,追上蒋干。“子翼,你说的……”

蒋干没说话,只是转头看向远处的大帐。

周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阿琳曼为他们准备的帐篷门口,站着四个鲜卑女人,肌肤胜雪,衣衫鲜艳,像是雪地中盛开的鲜花,生机勃勃。

第781章 轻重缓急

一匹快马,带着凛冽的寒意,冲进了长安城。

就像一颗石子扔入水塘,溅起几朵水花,很快就消失在论讲的洪流之中。

大鸿胪寺甚至没把周瑜的报告当回事,扔在一边。过了几天,才在朝会时顺便提了一嘴。大鸿胪卿王绛还不忘嘲讽两句,说周瑜立功心切,觉得鲜卑人不够打,要去北海看看有没有新的对手。

刘协却上了心,让大鸿胪寺将周瑜的报告原件送过来。

这些大臣不清楚,他却有些印象。

公元三世纪,欧亚大陆东侧的大汉帝国轰然倒塌,中原大地在五胡乱华的悲剧中苦苦挣扎时,大陆西侧的罗马帝国也在北方蛮夷的侵扰下陷入战火之中,最终分崩离析。

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天气变冷,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时代。蛮夷为了生存不断南下,在原本就醉生梦死的腐朽王朝上狠狠踹了一脚,并取而代之。

但他并不觉得这是必然。

中原王朝的覆灭固然与天气变冷有关,但自身的腐朽才是根本原因。对东方而言,是士大夫阶层的醉生梦死。对西方而言,则是奴隶主阶级的彻底腐朽,公民意识的消亡。

没错,此时此刻,东方文明已经从制度上取消了奴隶制,被后人吹捧成文明起源的西方文明——古罗马却还是奴隶制。

古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帝国,古希腊更是如此。

这也是东方文明能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西方文明却彻底沦为记忆的根本原因。

乱华的五胡融进了华夏血脉,继承希腊、罗马文明的却是打败他们的蛮族。

如今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更不能走上历史老路,坐视北方的蛮夷摧毁中原文明,将无数百姓推入死亡之地。

退朝之后,刘协留下了贾诩、杨彪等人,着重商议此事。

见天子如此重视,大鸿胪卿王绛顿时变了脸色,汗如浆出。

刘协也没说什么,让诸葛亮将周瑜的报告读了一遍之后,展开地图。

地图是最近才完成的,很粗略,只是有那么点意思而已。

“诸君熟知史事,应该都听过郭伋的故事。”刘协坐在御座上,捻着手指。“当年郭伋任并州牧,巡视至美稷时,美稷尚有大片竹林。建安元年,朕巡美稷时,已经没什么竹林了。不到两百年,竹林南移了百余里。”

杨彪扶着胡须,颌首附和。“陛下所言,臣也有些印象,只是当时没多想。前两天去农学堂,也听人说起了类似的事,似乎不是一时一地,而是一个普通的趋势。这么说来,倒是不能掉以轻心。”

他转头看着周忠。“嘉谋,你这从子知机,又能吃苦,将来可以大用。”

周忠含笑说道:“能得司徒一赞,他就算是再吃些苦,也是值得的。”

王绛更尴尬。

贾诩轻咳一声。“话虽如此,毕竟不是急在眼前的事,大可从长计议。眼下北疆的紧要之处还是维持稳定,不宜急于开战,更不宜深入大漠。朝廷钱粮紧张,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耗。”

杨彪表示赞同,随即又说道:“凡事当量力而行,不可勉强。臣以为,朝廷还是当着眼于中原,尤其是荆州、益州。”

刘协问道:“赵公可有消息来?”

“暂时还没有。”杨彪一声叹息。“益州太大了,又多山,要想走完诸郡,可比凉州难多了。”

刘协眉梢一动。“赵公不在成都?”

杨彪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臣不清楚,好久没有收到他的消息了。”

刘协看看杨彪,没有再问。

赵温去成都快一年了,开始还有消息来,后来消息渐少,连点音讯都没有了。尤其是免了他的司徒,由杨彪接任之后。

是有了情绪,还是说降不顺利,没人知道。

但是这个情况显然不正常,杨彪应该知道些什么,只是不方便公开说。借着这个机会,提醒他重视荆州、益州,而不是将重心放在北疆,便是明证。

“治国当有轻重缓急,臣赞同太尉之议,眼下当固根本。”杨彪将话题扯了回来。“建安元年俘虏的鲜卑、匈奴百姓今年当归籍,这件事处理好了,不仅可以安定当地的百姓,还能为将来守边打下基础。像那个少狼主的事,越少越好。”

杨彪叹了一口气。“这些都是人才,如果不能为我所用,将来就会成为大汉的劲敌。”

刘协淡淡地说道:“杨公说得有理,太尉府、司徒府多关心一些。不过也不必苛求。人各有志,总体上保证公平即可。”

他掸了掸衣服。“总不能出现一个宴明,就要让所有的鲜卑人、匈奴人都满意。真到了那一步,只怕汉人就不满意了。远近亲疏,人之常情,治国也是如此。慢慢来,不要急。”

“唯,臣等遵旨。”

“当年檀石槐自以为势大,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拒绝了孝桓皇帝和亲。如今他的女儿活下不去,要向朝廷求援,我们也不必过于殷勤。大鸿胪寺安排一下,派人与他们接洽,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要求。合理的可以考虑,不合理的就拒绝。要是他们不知进退,就交由燕然都护处理。”

“唯。”王绛躬身领诏。

会议结束,众人告退,刘协将杨彪留下。

换了茶,重新入座,刘协单刀直入,问起了益州的情况。

杨彪离席,拜倒在地。“陛下,臣有欺君之罪,请陛下惩处。”

刘协看了他一眼,一动不动。“那你也得先说是什么样的欺君之罪,朕才好决定如何惩处你。你一开口就请罪,是真心请罪呢,还是要朕先免了你的罪?”

杨彪伏在地上,有些僵住了。

天子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很重,显然心情不太好。

“杨公准备跪多久?是不是朕不免你的罪,你就不起来了?”

杨彪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臣岂敢,臣岂敢。”

“说吧,益州究竟出了什么事,以至于赵公滞留不归?”刘协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茶。

杨彪沉默了片刻。“陛下,益州……正在交战。”

刘协面不改色,语气淡淡地说道:“谁和谁?”

第782章 分而治之

益州这几年的情况有些复杂。

简而言之,大致可以分为刘焉、刘璋前后两个时间段。

刘焉死于兴平元年。当时朝政控制在李傕、郭汜手中,朝廷自顾不暇,对益州更是鞭长莫及,能做的只是任命一个新的益州刺史。只是奉命接任益州刺史的扈瑁到了汉中,就被益州人拒之门外,无法前进。

无奈之下,朝廷只得接受益州上书,承认刘璋子继父业,领益州牧。

益州成了益州人的益州,却并非从此太平。

益州人拥立刘璋,是因为刘璋为人温仁,易于操纵。但刘璋温仁,不代表刘璋就蠢。刘璋易于操纵,也不代表益州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事实证明,益州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拥立刘璋接任益州牧后,主事的赵韪就率部赶往朐忍,准备进攻荆州,报刘表进攻益州之仇。但事与愿违,赵韪不仅没能报仇,反而丢了性命,并造成了今日益州大乱的局面。

关于赵韪之死,现在有不同说法。有说赵韪死于进攻荆州的战事,有说赵韪死于叛乱,也有人说赵韪死于刘璋安排的刺客之手。

不管真相是什么,赵韪之死都是益州人的重大损失,权力落入了刘璋及其亲信手中,激起了益州人的愤怒,反对刘璋的叛乱就此起彼伏,一直没有停过。

赵温到达益州之后,听到了截然相反的控诉,无法决断是非。要想搞清楚真相,他不得不四处奔走,询问叛乱者的意图。

益州很大,而且山高水深,耽搁了不少时间。一年下来,赵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调停的进展非常有限。

之前他的大部分行程还在益州北部的蜀郡、广汉、巴郡,还时常有消息来。现在去了益州南部的犍为、越嶲等地,路途遥远,信息不通,好久没消息来了。

也可能赵温有消息,但是被人截了。

听完杨彪的叙述,刘协问了一句。“这个赵韪和赵公同族吗?”

杨彪苦笑着摇摇头。“赵韪是巴郡人,曾任太仓令,是不是和赵子柔故旧,臣不清楚,但他们肯定不是同族。”

“那赵公是想为赵韪鸣不平,还是想为益州人洗脱罪名?”

“赵子柔虽是益州人,做人还是公道的,应该只是为了查清真相吧。”

刘协没有再问,问也问不出结果来。

赵温做人如何,他心里还是有数的。说他做人有底线,不会颠倒黑白,这大概没错。但要说他没有为家乡人谋福利的想法,也不太现实。

毕竟都是人,谁还没点私心。

益州人在朝堂上虽然不像凉州人那么受人排挤,却也属于弱势的一方。因为交通不便,益州不仅文化不如中原,入仕更难。除了蜀郡、汉中出了一些高官之后,总体上话语权有限。

如果被扣上叛乱的罪名,以后就更难在朝堂上立足了。

在不违背公义的情况下,赵温想凭一己之力,为益州人争取一些机会,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如此一来,以刘璋为首的外地人就难免会有想法。

如果猜得不错,张喜之前入蜀应该是听了刘璋等人的一面之辞,还夸下了海口,无形中拔高了刘璋等人的期望值。如今张喜死了,连谥号都没有,再加上赵温的益州人身份,刘璋等人自然会对朝廷缺乏信任。

仔细想来,安排赵温去益州调停有些疏于考虑。

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

“益州大族迟迟不肯称臣,除了对刘璋等人不满之外,恐怕还有反对度田的想法吧?”

“陛下所言,臣以为极是。”杨彪说道:“当然,刘璋等人也未必赞成度田。只不过他们在益州没有土地,度不度田,与他们关系不大。倒是多留些时日,利用当地人对度田的不安,多敛些财更实在。”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