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272章

作者:庄不周

张鲁决定派人赴行在,向朝廷称臣,并与天子论道,看看天子在道学上的修为究竟有多高。

张喜求之不得。

张鲁称臣,他的益州之行可谓旗开得胜。

欢喜之下,张喜又说起了天子巡幸凉州的听闻,尤其是建立女军的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女军的规模虽然不大,却证实了天子的设想。经过适当的训练,女子也有如男子一般从军征伐。

既然能从军征伐,其他的事自然也都可以做。

张喜将此当作天子奉道,平衡阴阳的举措。

张则虽然觉得女子为官、为军着实有些儿戏,但对天子步步为营的推进还是满意的。这至少解决了他的一个担忧,天子虽然年少,却不鲁莽,他甚至比很多成年人都有耐心。

张则接受了张喜的邀请,决定陪张喜去一趟成都。

张喜心中欢喜,立刻给天子上书表功。

第477章 不从人愿

荀彧拿起一张刚刚印好的书页,迎着光细看。字迹很清晰,虽然和抄写的还有些差距,却已经不影响阅读。

好处则是显而易见的,抄写时难以避免的讹误可以基本避免,效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大批量的复制成为可能,而且越多越合算。

天子心心所念的教化有了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如何?”唐夫人笑盈盈地问道,眼中充满了成就感。

天子交待的任务,她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比预期的快得多。在请教了几个拓碑高手,解决了墨的技术问题,雕版印刷几乎是水到渠成。

从此,文秀纸坊有了新的业务拓展,也不用担心纸的销路了。

“好,好。”荀彧接连赞了两声,放下书页。“一般要印多少份,成本会比抄写更低?”

“两百份以上就可以,越多越合算。印的成本很低,主要就是雕版费事。即使是最熟练的匠师,刻一块版也需要两天。”

荀彧盘算了一下。“那以后全郡发放的文书就由文秀纸坊来承接吧。”

“行,我们就按成本价,不赚你的钱,免得有人说闲话。”唐夫人说着,从身边随从的手中接过一份文书,递给荀彧。“请大尹签字用印吧。”

荀彧接过文书看了一眼,不禁笑道:“你连契约都准备好了?”

“知道你忙,难得来一趟,自然要都准备好。”唐夫人说道,推过笔墨,又取过一盒紫泥。

荀彧提笔,签上自己的名字,又取出河东尹的印,却不知道怎么用。通常来说,印都是盖在印泥上的,但眼前的这盒紫泥却很稀,不像是能封在纸上的。唐夫人取过他手中的印,在紫泥中稍微蘸了蘸,然后在荀彧的签字一摁,又小心翼翼的晃了两下,提起印,纸上便多了一个浅浅的印文。

“这是什么新泥?”

“合适在纸上用的印泥,还在试验。”唐夫人取过一块布,将印上的印泥擦干净,还给荀彧。

荀彧拿起契约,反复看了看,连连点头称赞。

纸张的大规模推行的确带来了不少方便,却也并非十全十美。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用印变得极不方便。之前都是用封泥,但封泥不能直接用在纸上,必须再加一个木盒,以便封泥,让人很头疼。

如果能用这种直接在纸上用的印泥,那就方便多了。

“谁想出来的?”

“坊里与人签约供货合同,每天都有契约要签,总用盒子不方便。有人用唇脂代替,我觉得可行,便命人试制了这种新泥。”

荀彧忍不住笑了一声:“看来还是陛下说得对,女子或许体力不如男子,但聪明却毫不逊色。文秀纸坊接连推出新品,大概和你们坊中女子多有关系。这新泥还有吗?给我一盒。”

唐夫人哑然失笑,却还是让人取过一盒来,递给荀彧。“要用新泥,最好用朱文印,而且印面要平整些,要不然印面不全。铸的印好些,凿的印要将毛刺磨平。”

看看唐夫人侃侃而谈,荀彧感慨不已。眼前的唐夫人才是他熟悉的那个女子,处变不惊,自信从容,仿佛没什么事能难得住她。

荀彧看了看四周。“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唐夫人会意,拿起荀彧签好的合约,让随从侍女去收起来。侍女们退下,两人并肩走到廊下,冬日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的脸,却抹不去荀彧眼中的忧虑。

“我听文倩说,你经常给她送东西?”

唐夫人微微颌首。“这座纸坊是我私人的,我想给谁送,就可以给谁送。”

“但文倩不仅仅是荀家的,她首先是天子宫里的贵人。”荀彧轻声说道:“天子宠她,胜于皇后,已经不合规矩。如今她又有了身孕,虽说九成是女儿,但万一是个儿子呢?”

唐夫人刚要说话,荀彧又道:“天子有意拜公达为都护,节制北疆,下诏命公卿讨论都护的权责。”

唐夫人一愣,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以她对天子的了解。天子不直接下诏,而是命公卿讨论,摆明了就是一次试探。

试探的最大目标,自然是荀彧。

荀彧一心想推行王道,而要推行王道,就必须得到天子毫无保留的支持。而要得到天子毫无保留的支持,就离不开天子的信任。任何影响到这种信任的东西,都是荀彧不想要的。

“你担心功高盖主?”

荀彧转头看了唐夫人一眼,摇摇头。“天子手握并凉精锐,谁的功劳能盖过他?我只是不想节外生枝,引起某些人不必要的幻想。”

唐夫人有些意外:“你不希望文倩成为皇后?”

“不想。”荀彧不假思索的说道:“我只希望她平安。我已经与伏完商量过了,送皇后去行在。”

如果荀文倩生下皇子,天子有后,这本是好事。可是对他来说,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不管他想不想,别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将他当作关东人的新代表,极尽所能的将他推到位极人臣的位置。

“皇后吃不了那种苦吧。”唐夫人笑了一声:“行在可不是河东,风沙大得很。”

“那也是她应该承受的。”

唐夫人点点头。“朝中的事,我不管。文倩的事,我心里有数了。等皇后到了行在,这些贡献都会送到皇后手中,由皇后分配就是了。”

“如此最好。”荀彧吁了一口气。“皇后十日后起程,要在新年之前赶到行在,与陛下团聚。你要是有什么贡献要送过去的,可以直接送给皇后,免得多事。”

唐夫人瞅了荀彧一眼,有些无奈地点点头,刚要说话,荀恽快步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文书。荀彧一看,便觉得心头一紧,这是六百里加急的文书,从行在发来,必然是出了大事。

荀彧顾不得多想,取过文书,迅速拆开,只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

“怎么了?”唐夫人也紧张起来。

“文倩生了。”荀彧的声音沙哑。“是男孩。”

第478章 君子豹变

唐夫人和荀恽面面相觑,只觉得天意弄人。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荀彧最不愿意荀文倩生下皇子,偏偏荀文倩就生下了皇子,连神医华佗都看走了眼。

如果这不是天意,什么是天意?

“你也不用担心,天子自有决断。”唐夫人首先镇定下来,和声劝道:“细说起来,这也是难免的事。就算这次生的是皇女,焉知下次还能生皇女?事已至此,不如坦然面对。”

荀彧转头看看唐夫人,笑得有点无奈。

他同意唐夫人的观点。因为天子年少,皇后伏寿、贵人宋都、董宛都没到生育的年龄,天子身边的女子中只有荀文倩适合生育。就算头胎如愿以偿地生了女儿,谁能保证第二胎还是女儿?

所以,荀文倩生出皇长子几乎是必然的事。

或许,天子也料到了这个可能,所以显然特别平静。

荀彧拿起天子诏书,又看了一遍,仔细品味字里行间的意味,只看出了一丝喜悦,却没看出什么担心。

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他想了想,决定回去和刘巴商量商量。眼下能给他建议的人,也只有刘巴了。

“三天以内,我就将贡献送到城中去。”唐夫人说道。

荀彧点点头,匆匆出门。荀恽甚至来不及和唐夫人告辞,一路小跑的跟着荀彧出了门,翻身上马,急驰而去。

“长倩,你护送皇后去行在吧。”荀彧突然说道。

荀恽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喏。”

回到安邑,荀彧径直来到了安邑县廷。一进门,就看到刘巴高坐在堂上,正在训斥掾吏。

“桑田数量只有计划的大半,你这个劝农啬夫是怎么做的?你不要说什么劳力不足,以征发屯田兵之类的,先把佣金的事解释清楚。”刘巴说着,将一叠文书摔在劝农啬夫的面前。“我已经查过了,你给的佣金只有额定价格的一半,剩下的一半都被你吞了。”

劝农啬夫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不要说我不给你机会。”看到荀彧父子进来,刘巴抬手示意稍候。“给你五天时间,吞进去的钱,给我一个子儿不差的吐出来。新年之前,若能完成任务,饶你一命,否则让你全家大年初一出丧。滚!”

劝农啬夫如逢大赦,磕了个头,连滚带爬的走了。下堂的时候,差点撞倒荀彧。

刘巴环顾四周。“还有谁要报告?报告之前,先想好自己那些理由能不能说服自己。如果不能,还是回去想想,先完成任务为先。”

“喏。”众掾吏齐声答应,鱼贯下堂。经过荀彧面前时,一一行礼,却没人敢停住脚步。

荀彧皱着眉,看着这些安邑县的掾吏们出了门,这才举步登堂。

“子初,你理政一直这么蛮横吗?”

刘巴起身相迎,哈哈一笑。“这些人中,你认识几个?”

荀彧仔细想了想,好像都不认识。“你换人了?”

“换了大半。这些人都是从屯田兵中挑选出来,粗通文墨,熟悉吏务,但是行伍之气甚重。你和他们好好说话,他们不会当回事,只有杀气腾腾的才管用。”

“屯田兵?”荀彧更加吃惊。

安邑周围安置了不少屯田兵,对安邑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他却不知道刘巴从屯田兵中挑选掾吏,毕竟绝大部分屯田兵都是文盲,根本无法承担吏务。

太守府、县廷的大部分掾吏都出自几个家族,本质上还是读书识字的人有限,只能从那些大族中挑选,没有更多的选择。

“屯田兵中有人才。”刘巴得意地笑道。“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中不少是聪明人,只是之前没机会读书。如今天子推崇教化,诸将响应最为积极,屯田兵中通晓文墨的人很多。一个干不好,随时可以换另一个。不像那些大族子弟背后有家族支撑,就算是犯了错也不能轻易惩处。”

见刘巴说得眉飞色舞,荀彧哭笑不得。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天子之前有手书来,提到一件事,打算在军中推行考试制度,以代替举荐制度,尽一切可能的招揽人才。当时觉得天子此举有些激进,现在看来,只怕天子早就有这样的准备,在军中推行教化就是伏笔。

经过两三年的教化,十几万屯田兵中挑选几百个通晓文墨的掾吏轻而易举。可用的人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就大了,不必再受制于人,也不能再受制于人。

“子初,还是你反应快。”荀彧半真半假的赞了一句。

刘巴能发现屯田兵中有大量可用的人才,自然和他与屯田兵接触密切有关。其实刘巴之前是很反感那些出身寒微的诸将,别说主动与人结交,就算对方来拜访他,都未必肯见。如今看到屯田兵中有可用之人,有助于他摆脱河东大族的掣肘,他却主动起来。转身之快,令人咋舌。

“君子豹变,唯道是从。”刘巴不以为然。“大尹难得登门,不会是来取笑我的吧?”

荀彧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有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刘巴会意,挥手示意随从退下,自己将荀彧引到一旁的书房,上了茶。

荀彧将刚刚收到的诏书拿了出来,摆在案上,推到刘巴面前。刘巴看了一眼,眼神一闪,突然笑了。“贵人生了,是个皇子?”

荀彧苦笑。“奈何?”

刘巴没有接诏书,端起茶杯,浅浅地呷了一口。“你是担心张喜辈不甘雌伏,欲推你父女上位,为关东人张目吧?”

荀彧点头,一声叹息。

“的确有点麻烦,但也只是麻烦而已。”刘巴劝道:“大尹,推不推,是他们的事。准不准,则是天子的事。就算天子准了,你也可以不接受嘛。当然,我不赞成你拒绝。”

“嗯?”荀彧不解地看着刘巴。

“天子器重你,将兴王道的重任托付给你,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事。就算贵人不生皇长子,你将来也会位极人臣。这是天子对你的信任,与荀贵人无关,也与皇长子无关。”

“但外戚之祸……”

刘巴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荀彧。“你能指挥并凉精锐吗?”

荀彧眼神闪了闪,欲言又止。

刘巴笑了。“不掌握兵权的外戚,就算有威胁也有限。天子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何谈什么中兴?大尹,只要你不图谋兵权,就不用担心天子的猜忌。”

“可是公达……”

“那才是真正的隐患。”刘巴一声叹息。

第479章 君子器

从军事角度来说,荀攸奇袭弹汗山是成功的。从政治角度来说,却不够明智。

天子迟迟没有封赏,最后虽然有意设幽燕都护府,却将都护府的权责交由公卿讨论,足以说明了天子的不快。

荀文倩生皇子是天意,荀攸刻意提携臧洪却是人心。

天意不可违,人意却不可不防。

刘巴不像荀彧那么内敛,有所顾忌,他对荀攸的表现直言不讳,斥之为愚蠢,完全不像是荀攸能干得出来的事情,只能归之于一时发昏。

本来这件事就够麻烦的了,如今荀文倩生了皇子,更麻烦。

即使是刘巴,也束手无策。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