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246章

作者:庄不周

正说着闲话,荀文倩也来了,带着几个女侍,带着一大堆日用品。

见杨修与蔡琰也在,荀文倩笑道:“我知道你们会来,只是没想到你们会来得这么快。要是不嫌弃的话,一起到我帐里吧,我略备酒食,为袁贵人接风,请你们作陪。”

杨修连忙说道:“贵人言重了。他们是我的亲戚,理当我来作东。”

“这就拉上关系了?”荀文倩掩唇笑道:“你们是内亲不假,可是贵人入宫,与我便是一家人,说不得还要住在一个帐篷里,还不如你亲?”

杨修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闭嘴。

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都是四世三公的世族,他的身份更为特殊,身兼杨氏、袁氏血脉,羡慕的人固然多,嫉妒的人也不少。只是天子信任他,没人敢挂在嘴上。如果他刻意张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也许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袁氏姊妹刚到,未必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袁权含笑说道:“多谢贵人,只是舍妹尚未入宫,能不能有侍候天子的福份尚未可知,现在就与贵人以姊妹相称,恐怕不太合适。昭姬出任令史,是我女子的荣耀,我早就想请她一聚。只是时机不凑巧,一直未能成行。今天既然见到了,就由我来请她,贵人若不嫌弃,一并请过来喝两杯,为舍妹说说这宫里的规矩,也好有个准备。”

荀文倩还没说话,杨修便起身道:“那我去安排一下,找点好酒来。还真是巧了,我昨天刚在集市上买了一罐羌人酿的女儿酒,与我汉人的酒风味不同,极是甘美,值得一品。姊夫,你随我来。”

蔡琰也说道:“我那儿也有一罐西域来的葡萄酒,本来还舍不得送人。既是姊姊请我,我便拿出来做贺礼,顺便喝半罐回去,也不吃亏。”

荀文倩忍俊不禁。“令史,你这也太奸滑了。行了,既然你们都这么慷慨,我就不和你们争了。今天就叨扰袁姊姊的,下次我来请,不许再争。”

袁权躬身施礼。“贵人盛情,感激不尽。”

杨修招呼着黄猗出帐,蔡琰也命人去帐中取酒,大帐里只剩下几个年纪相当的女子,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

出了帐,走出大营,迎面走来的人纷纷与杨修见礼。既有官员,也有普通士卒,甚至还有髡头的羌胡。有的还停下来,与杨修攀谈几句,恭敬中不失亲近。

黄猗看在眼里,羡慕不已。“德祖,你可真是少年得志啊,就算令尊在这个年纪,也没这样的成就吧。”

杨修想起了入仕之初的境遇,也心生感慨。若非当时咬紧牙关,扛住了天子的考验,又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得意呢。

“黄兄,你也比我大不了几岁,未来可期。只是宝刀须百炼,美玉须琢磨,你能不能沉下心来,经历一番从里到外的磨炼,说实话,我多少是有些怀疑的。”

黄猗笑道:“德祖,江夏黄氏虽是高门,比起弘农杨氏来,终究还是逊色很多。你能受得,我便受不得?还是说,在你的眼中,我也是一个只能空谈,不能做事的清谈客?”

杨修转头看着黄猗,微微一笑。“试试?”

“试试就试试。”

“行,从明天开始,每天黎明即起,练骑射和刀矛。不用多,射一百箭,砍一百刀,刺一百矛即可。在并凉为官,没点武艺傍身可不行。”

黄猗笑道:“这有何难?”

“这的确不难,可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屈指可数。”杨修说道:“你若能坚持三个月,我便保荐你入仕。三年之内,若不能为六百石,我向你负荆请罪。”

黄猗想了想,答应了。六百石在朝当为中郎,外放当为县令,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不低了。以他目前的身份,三年内能官至六百石,也算是步入正轨,将来二千石可期。

“还有一件事,闲来多读《孟子》。不是要你寻章摘句,而且要取其有益于当世者。就我的经验而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天子的举措,会容易得多。”

黄猗感激地点点头。

这是杨修的心得,一般人不会说的。

——

十一月份,大军集结完毕。

镇西大将军韩遂在城外建了校场,立起高台,请天子刘协阅兵。

刘协率领文武官员,立于高台之上,建翠羽青罗盖。韩遂在高台之下,建皂色镇西大将军麾盖,持节指挥将士演阵。

刘协尚节俭,虽然随身带着象征天子的仪仗,几乎没用过。这次立起翠羽青罗盖,纯属是应韩遂的请求。

当然,韩遂自己没有出面,是通过贾诩表达的。

贾诩也赞成韩遂的建议。天子亲民固然是好,但君子不重则不威,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展示一下朝廷威严,以慑宵小。

蔡琰、杨修等人也赞成这个看法。

于是,刘协便戴上了白玉为珠的天子冕旒,穿上了华丽的铠甲。侍中贾诩、杨修等人皆着官服,在身后随侍。散骑常侍全副武装,在高堂两侧护佑。虎贲、羽林则在台下列阵。

最为耀眼的,当属三百甲骑。

当三百甲骑护卫着刘协,出现在集结完毕的数万汉羌大军面前,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无以言表的威压。

就连韩遂都不自觉的挺直了腰背,睁大了眼睛,以拳抚胸,轻叩胸甲,向天子致敬。

三百甲骑之外,最吸引人目光的则是马云禄率领的一百女骑。虽说女骑并没有单独列阵,而是与羽林骑一起,连甲胄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她们的出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少人都在暗自惊呼,原来女子穿上甲胄这么好看。

这一幕,让刘协想起了某次大阅兵时的名场面。其实这也很正常,人非圣贤,看到英姿飒爽的女兵,谁不心动呢。

真的帅啊。

有幸侍从的西域奸商安东尼最擅长察颜观色,见刘协多看了女骑士两眼,立刻凑上前去。

“尊敬的皇帝陛下,你最忠诚的奴仆安东尼最近买到了几个女奴隶,武艺高强,是天生的女骑士。陛下如果需要,我愿意献给陛下,以示我对陛下的无限忠诚。”

第422章 似是而非

刘协看都没看安东尼一眼。

蛮子就是蛮子,眼皮子太浅。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是你可以说话的地方吗?

更何况是这种话。

是人言乎?

不过自己也有责任,平时太随和了,不太讲究威严。

以后要注意。

王越上前,手掌按在安东尼的肩上。看似云淡风轻,安东尼却承受不住,腿一软,险些跪在地上。

刘协一动不动,俯视着下方不远处的镇西大将军麾盖。

眼前的一幕让他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年先帝在平乐观阅兵,大将军何进所在的位置就与此相仿。那时何进因平定黄巾之功,已经权倾天下,先帝想立幼子的想法被生生压制,建西园八校尉以分大将军兵权,最后也在袁绍等人的操作下成了笑话。

西园八校尉中除了蹇硕之外,全是何进的人,或者说,全是袁绍的人。

韩遂本事不大,野心不小。

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朝堂上的无意常常也是有心——这都是不可接受的。

几乎在一瞬间,刘协就想好了怎么对付韩遂。

你不是想做大将军么,如你所愿。

韩遂坐在马背上,头顶就是皂盖,就算仰起头也看不到天子。万人瞩目之下,他也不敢如此放肆,只能集中注意力检阅。

请示了天子后,韩遂下令阅兵开始。

先是步卒演练。

范围有限,又是天子面前,数万步卒不可能进行大阵势的演变,只能表演了一些进退分合的变化,以示训练有素。出于安全考虑,弓弩这些远程武器即使带了,也不能上弦,自然更谈不上表演。

步卒之后,骑兵上场,表演了包抄、突击的战术。

总体来说,这些人的表现都不错,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只不过刘协即使是在行军途中,也是天天操练,见惯了各种高强度、高水平的战术配合,再来看这些郡兵的表演,未免不以为然。

就这?还不如大学新生入学的军训呢。

演校完毕,韩遂策马,来到高台之下,躬身施礼。

“金城侯,镇西大将军臣遂,请诏出兵平叛。”

“可!”刘协淡淡地应了一句,袖子轻轻晃了晃,尽显天子威仪。

韩遂转身下令。“奉天子诏,出兵枹罕,讨平叛乱。起!”

号角长鸣,最西侧的骑兵方阵率先接令,离开大阵,向西进发。

西为金,主杀,朝廷遣将出征,大军都是由西门而出。如今在金城,没有城门可言,韩遂胆子再大,也不敢以金城郡治比拟京师,大军只能就地开拔。

好在枹罕就在大河上游,向西行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随着大军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的起程,眼前的河谷渐渐空了,韩遂再次向刘协辞行,带着亲卫营向西。

刘协站在高台之上,看着随战旗而动的步骑,回头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微微颌首,却不说话。

刘协回头,看着韩遂的背影,看着那近一万的步骑精锐缓缓前行,眉梢轻轻扬起,又缓缓落下。

韩遂的亲卫营规模不小,居然有一万步骑。

大将军五部,两部最多两千人,也就是一万人。实际上,除了刻意张显实力,或者得到天子格外恩宠,很少有大将军的部曲是满编的,多少都要留一部到两部的空缺,以示没有野心。

韩遂这是大将军的标准,而且满员,甚至超员。

更让人不安的是,他这一万人中有四千汉羌骑兵,远远超过十分之一的骑兵配置。

这当然可以看作凉州战马多的优势,却也能看出韩遂有多么迫切地想展示实力,甚至不惜犯忌。

又或者,他根本就是肆无忌惮。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征讨一个小小的枹罕,韩遂大张旗鼓地征发州郡兵,本身就有类似的心思在里面。只不过他没敢做到极致,多少还是借用了天子的名义。

在那一刻,刘协感受到了韩遂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野心很大,实力也不小,却没有足够的胆量支撑,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像乌云一样浮在心头。

这也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韩遂的中军开拔后,天子行营也跟着起程。

相比于韩遂近万人的庞大中军,天子行营的规模要小得多,连官吏在内,也不超过四千人。因为有韩遂提供粮草辎重,随营游牧的后营被留在了金城,大批的牛羊在附近的河谷中养膘,准备过冬。

但刘协一点也不心虚。

别说韩遂未必有那个胆子,就算韩遂有胆量,他也有足够的把握全身而退,最多损失大一些而已,全军覆没是绝对不可能的。

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他看到了韩遂的实力,韩遂却没看到他真正的实力,三百甲骑就足以让韩遂掂量掂量后果的严重性。就算他不了解郭武、赵云,阎行、张绣也足以让他考虑一下朝廷的底气,更何况还有韩遂的老朋友——卫尉马腾。

除非韩遂打量和马超、张济翻脸。

不过话又说回来,马超还真未必靠得住。

刘协镇定自若,沿途与贾诩谈天说地,尤其是附近的地形。

用兵首重地理,刘协每到一处,都会特别关注当地的地形,在脑海里排兵布阵。其次是天文,越往西走,地势越高,气温也越低,人不仅会有胸闷的感觉,还觉得特别冷。

好在刘协早有准备,囤积了大量的皮袄,套在外面御寒。

“将来可以制一种棉甲。”刘协对贾诩说道:“在甲胄的外面套一层棉,免得手指冻在甲胄上。”

贾诩早就习惯了刘协的各种脑洞,并没有当作玩笑,很认真的思考了一番后,说道:“只怕絮不够用,制作也复杂,朝廷负担不起。”

刘协知道贾诩误会了。他说的棉是棉花的棉,而不是丝绵的绵。

这两种东西看起来相似,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绵来自于蚕丝,产品有限。棉却是可以大量种植的棉花,产量充足。

将来拿下西域后,可以在西域推广棉花。

后世的新疆长绒棉可是顶级棉花,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培育技术,长绒棉暂时可能谈不起来。可是将盎格鲁撒克逊匪帮的祖先弄来做奴隶,摘棉花,倒是可以考虑的。

刘协觉得有必要找奸商安东尼谈谈,问问他那些能做女骑士的奴隶究竟是从哪儿买来的。

第423章 无论东西

安东尼碰了一回壁,难得地安静了两天。

得知刘协召唤,他第一时间赶到。

听了刘协的问题,他立刻来了精神。“尊敬的皇帝陛下,从东到西,几万里的大地上,有多如星辰的国家,但真正的大国却只有四个。除了皇帝陛下的大汉,其他三个大国都是有奴隶买卖的,贩卖奴隶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大生意。”

刘协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华夏文明是一个早熟的文明,战国之后,秦汉之初,就从法律意义上废除了奴隶制度,成为一个平民社会。虽说实际上奴隶买卖还是有,却不再是主流。即使是奴婢,也不能毫无理由的杀害。

不仅活着不行,死了也不行,人殉制度早就成为公认的野蛮制度,为人不齿。

所以孔夫子才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但是奴隶制却没有消失,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

而现在,奴隶制甚至可以说是华夏以外的主流社会制度,贵霜、帕提亚、罗马都是奴隶制,被无数人吹捧的古希腊同样也是,奴隶买卖是正大光明的生意,而且规模和利润都超出想象。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