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16章

作者:庄不周

刘协忍着笑。“阿宛,不可妄语。这是太尉杨公之子,黄门侍郎杨修杨德祖。”

董宛吓了一跳,讪讪地笑了笑,转过身,背着杨修缩缩脖子,撇了撇嘴。

刘协说道:“阿宛,杨侍郎刚刚入仕,不太熟悉情况,你为他解说一番。”

董宛有点心虚,瞟了刘协一眼,本想求饶,却迎上了刘协鼓励的目光。她犹豫了片刻,结结巴巴地说起了营中的情况。

“家父的部下大多来自关……东,其中大半……是洛阳人。董卓烧了洛阳城,强迫迁都,洛阳百姓无……无处可去,不少人就来投亲,所以……”

董宛虽然紧张,还是将大致将情况说清楚了。杨修听完,看向董承大营的眼中一片死灰。

本以为董承几个大营里都是战士,没想到还有近一半人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眷属。

这还怎么打?

杨修偷偷看了一眼一旁的刘协,舔了舔嘴唇,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刘协也很崩溃,不过他见过更崩溃的,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杨彪和士孙瑞的判断,所以还能保持基本的镇定。

他不了解董承大营的情况,杨彪、士孙瑞总应该清楚。既然他们还有信心,就说明情况并非无计可施,更不会像杨修以为的那样绝望。

等了一会儿,董承带着几个校尉、司马来了,一一引见,介绍他们之前在新丰之战中的战功。

刘协认真地倾听,不时追问一些详细的情况,与王越等人之前提及的战事经过进行验证,同时也对这些将领多一些了解。

虽说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但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毕竟是少数,历史大潮中更多的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翻盘的希望有很大一部分就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

见刘协虽年轻,却思路清晰,提的问题大多在点上,非常实际,态度又平易近人,言语从容不迫,看不出太多紧张,这些将领既意外又欢喜,心情放松了不少,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君臣有问有答,气氛融洽。

“你们的家眷都在营吗?”刘协问道。

几个校尉、司马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只有一个叫韩泓的河内籍司马举起手。“臣的家眷不在营中。”

“你的家眷在哪儿?”

“应该在黎阳。”

刘协大惑不解。“为何在黎阳,又是应该?”

韩泓有点不安。“臣与故洛阳令司马防有姻亲之旧,托其长子司马朗照顾家人,后来听说司马朗带着亲族去了黎阳,所以臣的家眷应该也在那里。只是这些年兵荒马乱,音讯不通,所以臣也不敢确定。”

刘协理解地点点头。“想他们吗?”

“想,臣离开洛阳的时候,妻子有孕在身,不便移动,所以没有从军。一晃数年,臣也不知道她生的是男是女,如果活着,应该发蒙读书了。”韩泓说着,红了眼睛。

“那你也要好好活着,别让你的孩子见不着生父。”

韩泓忍着泪,点点头。“谢陛下,臣一定……努力活着。”

董承微微蹙眉,欲言又止。

“诸君,战场凶险,生死难料,但多做一分准备,就能多一分机会。”刘协不急不徐地说道:“李傕、郭汜凶残,诸君想必都很清楚,毋庸朕多言。但如今的李傕、郭汜已非数年前的李傕、郭汜,这一次……”

刘协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或许正是诸君报仇的机会。”

众人狐疑地打量着刘协,面面相觑。

连杨修都有点意外。天子想鼓舞士气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亲自出马未免太草率了。

你以为我能说服杨定,你就能说服这些人?

太想当然了。

刘协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却也不急,等了一会儿,让他们的情绪充分发酵,然后才说道:“当初董卓被诛,西凉诸将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以为朝廷要诛尽西凉人,不得不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近十万大军围攻长安城的情景,想必你们都有印象。”

众人连连点头,不少人眼中露出强烈的不安。

刘协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如今李傕、郭汜还有十万大军吗?”

众人互相看看,董承也会过意来,笑道:“他们互相攻杀,长安城血流成河,哪里还有十万,能有五万人就顶天了。”

刘协看了董承一眼,很满意。亲戚毕竟是亲戚,知道适时捧哏。

“他们现在有孤注一掷的必要吗?”

韩泓双手一拍,说道:“陛下说得对,他们根本没有拼命的必要。上次在新丰,郭汜一看形势不对,根本没有死战的打算,跳上马就跑。”

“那我们呢?”刘协立刻反问道:“我们有路可退吗?”

韩泓微怔,脸上的神色渐渐凛冽起来。“前有段煨、张济,左有南山,北有大河,哪里有路可退。若不能战而胜之,我们不是死于西凉兵的马蹄之下,就是为鱼鳖。既然如此,不如一战。”

刘协打量着韩泓,挑起大拇指。“常听说燕赵多烈士,没想到河内也有韩君这样的猛士。”

韩泓的胸脯挺得更高。

董承看在眼中,若有所思,再看向刘协的眼神便有些不同。

杨修目光微闪,恍然大悟,随即说道:“陛下高屋建瓴,令臣茅塞顿开。”

刘协转头看向杨修,含笑道:“那你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

“唯!”杨修躬身一拜,转过身,看向韩泓等人,眼神充满自信。

第27章 家室不宁

杨修说了很多,但宗旨不外乎刘协所言,只是他分析得更详细,以便所有人都能听明白。

归根到底一句话:形势变了,李傕、郭汜不仅实力大不如从前,也没有死战的决心,只要能守住十天半月,他们必然撤退。

如何建立一条坚固的防线,就成了能否取胜的关键。

这条防线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心,就算给他们现成的防线,他们也未必有信心守住。

何况这条防线还需要他们去构建。

得知不必和西凉兵野战,只需要守住阵地就行,包括董承在内的所有人神情已经轻松了许多,思路也跟着活泛起来。

刘协顺势让杨修拿出地图,集思广益,讨论构筑阵地的方案。

虽说真正的阵地还要实地查看,可是先在纸上谈一会儿兵,不仅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也能在整体上有个概念。真正到了战场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胸怀全局,绝大部分人还是局限于眼前所见。

这些人算不是精锐,但毕竟从军多年,实践经验绝非刘协和杨修可比。他们既与西凉兵交战过,也和西凉兵并肩作战过,对西凉后的战力和战斗方式也熟悉,更清楚如何才能保命。

一通讨论下来,董承不仅不再一脸绝望,甚至有一种我又行了的错觉。

几个校尉、司马毕竟是要亲临一线的将领,危险系数更高,也更理性一些。仔细分析了形势后,他们不约而同的指出一个问题:粮食。

大家心知肚明,天子一路从长安逃出来,身上没带一粒粮食,都是靠沿途接应,现在则是靠段煨接济,一旦段煨断绝供应,他们立刻就会挨饿。

所以杨奉、杨定喊着要进攻段煨,董承却一直按兵不动。

嘴上跟着喊喊还行,真要自绝后路,董承还没那么傻。

刘协顺势提出一个方案:除了可以充当辅助的女子、儿童,营中其他的家眷都转移到御营去,实行每日一餐的供应制度,尽可能的节省粮食供给战士,保证战士有足够的体力战斗。

刘协表示,自己将以身作则,每日一餐。

虽说没几个人相信刘协真会每天只吃一顿,可是刘协能够如此表态,还是取得不少人的支持。董承率先表态,愿意将妻女送到御营,自己轻装上阵,与李傕、郭汜决一死战。

其他人也陆续表态,支持刘协的决定。

——

傍晚时分,刘协返回御营。

伏寿到帐外迎接,一眼看到了紧紧跟在刘协身后,和刘协有说有笑的董宛,不禁一怔。

“陛下,这是……”

刘协说道:“大战在即,安集将军及其麾下诸将要全力作战,营中家眷到御营集中安置,阿宛要搬过来住一段时间,皇后安排一下吧。”

伏寿听了,略作思索,说道:“那……臣妾与宋贵人商量一下,看看她那边能不能与董妹妹同住。”

董宛皱了皱鼻子,刚要说话,刘协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话。董宛见了,闭上嘴巴,却还是将头扭向一旁,装作欣赏风景。

“不仅安集将军营中的眷属要来,可能还有其他人。尽可能的挤一挤吧,在御帐旁立一小帐,让宋贵人也搬过来。”

伏寿措手不及,有点慌乱。

“皇后母仪天下,这些眷属就辛苦皇后了。”刘协又转头对董宛说道:“阿宛,你和那些人熟悉,要和宋贵人一起协助皇后,想办法安置好这些人,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全力迎战。”

董宛乖巧地应了一声,又向伏寿施礼。

伏寿见状,不好多说,只好应了。她刚准备转身去安排,刘协又叫住了她。

“朕有一个计划,想与皇后商量。”

伏寿情绪不高,嚅嚅地说道:“陛下有诏,臣妾岂敢不从。”

“安集将军营中有一些孩子,已经到了开蒙的年纪。朕打算请执金吾为他们开蒙,皇后觉得可行否?伏氏传经四百年,教几个蒙童应该绰绰有余吧。当然了,执金吾只是做名义上的老师,负责管理就行,具体的教学工作由那些儒生承担。”

伏寿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点点头。“臣妾奉诏。”

看着伏寿的背影,董宛撇了撇嘴,低声说道:“吝啬鬼,陛下又不是你一个人的陛下。”

“阿宛,不得无礼。”刘协瞪了董宛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

董宛哼了一声,不情不愿,嘴撅得能拴驴。

刘协有点头疼。

伏寿不是省油的灯,董宛也是个麻烦精,今后的日子还能安宁吗?

他站在塬边,出了一会儿神,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塬下的营中走动,不禁心中一动,有了主意。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唐姬抬起头,看向塬顶,正看到负手而立的刘协,身后是满天晚霞,自有一番遗世而独立的落寞。

唐姬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然后,她又看到了另一个身影出现在天子身边,正是皇后伏寿。

唐姬莫名的一阵不安,收回目光,转身钻进了帐篷。

过了一会儿,有宫女来见,传皇后懿旨,请弘农王夫人搬到塬上暂住。唐姬问了原委,这才知道大战在即,天子有诏,将安集将军董承营中的眷属搬到御营来。为了给那些人腾地方,不仅是她,公卿大臣们的眷属也要搬到塬上。

唐姬本想等一等,明天和其他人一起搬,宫女却说,皇后已经安排好了帐篷,希望她尽快搬上去,最好能一起吃晚饭。

唐姬无奈,只得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宫女上塬。

来到御帐前,宫女先进去禀报,伏寿出来,亲自引着唐姬去准备好的帐篷。

“皇后,使不得,臣妾受不起。”唐姬心中不安,连忙阻止。

伏寿莞尔一笑。“夫人不必如此,万年公主不幸早夭,弘农王又被奸臣所害,夫人是陛下唯一的亲人,理当与众不同。亲亲贤贤,若连夫人都不能安顿好,我又怎么母仪天下?夫人,我年少无知,有什么做得不妥当的,还请夫人不吝指正。”

唐姬瞅了伏寿一眼,心中不免疑惑。

以前的伏寿可不是这样,这是怎么了,陛下和她说了什么?

第28章 弱肉强食

唐姬的帐篷就在御帐旁不远,是一个还算宽敞的帐篷,足以供唐姬和随侍宫女居住。

“塬上不够广阔,物资也不充裕,委屈夫人了。”伏寿浅笑道,带着皇后的矜持。

唐姬吩咐宫女收拾,转头示意伏寿出帐说话。

她们刚出帐,一直忍着的小宫女就握紧小拳头跳了两下。她们在塬下住了那么久,一直挤在一个破旧的帐篷里,也没几件像样的家具。现在搬到塬上,不管是帐篷还是家具都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手脚利索的铺好席,像打理新房一样整理帐内的摆设,力争将每一件东西都摆在最适合的位置。

帐外,唐姬听着小宫女压抑的欢呼声,拱手欠身,轻声说道:“谢皇后赐。”

伏寿露出一抹浅笑,随即又收起,双手虚扶。“夫人言重了。这都是陛下和我的一片心意。”

“陛下最近可好?”唐姬顺势问了一句。

“挺好的。”伏寿歪着头想了想,又道:“就是忙,不仅起得早,睡得迟,而且又是练武,又是演阵,有点空闲还要读书,接见大臣。一天下来,累得倒头就睡,我想和他说会儿话都没机会。”

伏寿亲昵的挽着唐姬的手臂。“嫂嫂,他听你的,你帮我劝劝他吧。虽说中兴艰难,却也要注意身体不是?”

唐姬心中不安,想从伏寿怀中抽出手臂,却被伏寿牢牢抱着不放。

“皇后……”

“嫂嫂,你就帮帮我嘛。”伏寿央求道。

唐姬苦笑着看了伏寿一眼。“臣妾乃不祥之人,如何敢过问宫中机密,尤其是陛下与皇后之间的事?皇后这不是为难臣妾么?”

伏寿低下了头,泫然欲泪。“嫂嫂为难,我能理解。只是圣人也说事急从权,嫂嫂就算不为我着想,也该为先帝血脉着想。陛下是先帝最后的血脉,万一……有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