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116章

作者:庄不周

“你说的对。”赵温点点头,反问道:“粮食都在他们手中,给不给,给多少,都由他们决定,该如何解决?若是给的官职小了,他们不愿意换,朝廷又如何筹集粮食,渡过眼前的难关?”

张喜咂咂嘴,无言以对,神情有些纠结。

赵温提到的这个问题,他也想到了,却没有解决之道。

如果河东人坐地起价,三公或许不敢要,九卿却完全可能争取一两个。

赵温抚着胡须,一声叹息。

“陛下嘉奖赵青父子,不仅能让河东大族自惭,还能筹集粮食。普通百姓家中余粮有限,但人数却多,积少成多,数量也颇为可观。若有三万户百姓,哪怕一户贡献一石粮食,那就是三万石。”

张喜一愣,捻着胡子的手一哆嗦,拽下两根花白的胡须。

“对啊,三万石,省着点吃,能供应朝廷一个月。若是一户两三石,支撑的时间就更长。”他转念一想,又道:“可是那么多官职,这俸禄……”

赵温打断了他。“你有多久没领俸禄了?”

“呃……”张喜苦笑。这几年能吃上饭就不错,哪里还有俸禄可领。

“三公都没有俸禄,天子也只能吃麦饭,郎官哪里还有俸禄可言?一天能有两碗麦饭,填饱肚子,就已经心满意足。可是如此一来,朝廷至少可以增加二三万兵。这可都是吃苦耐劳、忠于陛下的青壮。闲时屯田,战时出征,不比那些浪荡子组成的南北军强?”

张喜愕然半晌,转头看着赵温。“你确定……这是天子的本义?”

赵温哼了一声,没理张喜,神情中多了几分不屑。

张喜有点尴尬。

是不是天子本义并不重要,只要这个方案对朝廷有利,对他们有利,就可以施行。

至于最终执行成什么样,天子说了不算,他们说了才算。

就眼前而言,如果赵温所言能得实现,朝廷手里有了数万石的粮食,又得到了河东百姓的支持,河东大族讨价还价的底气就被削弱了。

他们肯献粮,能换到什么样的官职,也只能听天子赏赐。

若是不肯献粮,那天子也有足够的实力,或是威逼,或是武力讨伐。

“子柔,还是你见机快。”想通了其中利害,张喜主动向赵温致歉。

非常时期,三公不能起内讧,为人所乘。

赵温看着前方,眼神闪烁。

安邑城遥遥在望。

第197章 人不如鸟

进了安邑城,刘协直奔郡仓。

仓中空空如也,比太守王邑苍白的脸还干净。

“河东这几年应该缴纳朝廷的粮赋呢?”刘协转过身,看着缩成一团的王邑,又看看一旁的属吏。“哪位是仓曹?”

王邑低着头,一言不发。

一个衣冠整齐的中年人站了出来,跪倒在地,连连叩头。

其他人也都低着头,垂着眼皮,一个个如木雕泥偶。

“你离郡之前,这仓里就是这样吗?”

王邑犹豫了片刻,缓缓抬起头。“陛下,千般罪过,都在臣一人。臣理政不力,为人所欺,不堪为郡守。请陛下免臣之职,治臣之罪。”

刘协不依不饶。“你请的是疏忽职守之罪,还是勾结叛逆之罪?”

王邑迟疑了片刻。“臣疏忽职守。”

刘协点点头,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仓曹。“这郡仓里的存粮,是谁运走的,又是以什么方式?是骗,还是盗,又或者是抢?”

仓曹还是不说话,只叩头。

刘协扭扭脖子,眼中煞气闪现。

“廷尉。”

廷尉宣播出列,拱手说道:“臣在。”

“把这件事查清楚。不要冤枉一个无辜,也不要放过一个有罪之人。”

“唯!”宣播转身,叫过来两个廷尉吏,将跪在地上的仓曹拖了出去。

混帐东西,居然敢勾结卫固、范先造反,搞得老子没饭吃,不扒掉你一层皮,大汉还有律法吗?

王邑已经站不稳了,瘫在地上,瑟瑟发抖。

“司徒。”

赵温出列。“臣在。”

“委屈司徒暂领太守,将这河东的事务理一理,再选一个合格的太守出来。”

“唯。”

——

赵温干劲十足,随即召集在城的太守府掾吏训话,连安邑县的县令也传来了。

当着众人的面,他宣布了天子嘉奖赵青父子的事,要求将诏书传到各县,鼓励百姓纳粮、从军。若倾家而献,则朝廷不仅授官,还将保证他们最基本的温饱,以示同甘共苦。

听完消息,太守府的掾吏们就变了脸色,面面相觑。

这是谁出的主意?太狠了。

但凡不傻,都听得出这道诏书背后的深意,也能预感到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

对那些人来说,如果朝廷能保证他们基本的温饱,倾家而献比献几石粮食更合算,更何况还能授官,哪怕这个官没有俸禄可领。

可是对家业丰厚的大户来说,这个诏书一点意义也没有。

他们自己有钱有粮,温饱无忧,何必跟着天子吃瓜咽菜。献个几十石、上百石,换个官做就行。倾家而献,那得多傻?

也许会有人这么做,但数量绝对有限。

可是如此一来,百十石粮能换到的官职非常有限,大多还是虚名,没有实利可言。

不献,会不会步卫氏、范氏后尘吗?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恨赵青父子恨得咬牙切齿。

但诏书还是发了出去。

赵温以司徒的身份下令,按照朝廷的文书制度,各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诏书传遍每一个乡聚,故意迁延者,一律送廷尉惩处。

尤其是安邑县,必须在两天以内完成通报。

如今天子驻跸河东,廷尉也跟着来了,方便得很。

王邑自诣廷尉,被关了十几天,险些送了性命的事已经传开了,谁也不愿在这个时候自找没趣。

尤其是安邑令,赵温刚宣布会议结束,他就像兔子一样窜了出去,匆匆赶回县廷,部署相关事宜。

安邑既是郡治又是县治,就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赵温也许收拾不了别人,肯定能收拾他。

干得好,这是更进一步的机会,说不定能顶了王邑留下的太守缺。

干得不好,他可能就是被用来杀一儆百的一。

——

夜色之中,刘协登上了城楼。

中条山横贯安邑城东,鸣条岗横亘安邑城西。

“兵家必争之地。”刘协感慨道。

荀攸淡淡地说道:“河东本是魏国故地,臣记得吴起曾对魏武侯说,魏国之宝不在山河之固,而在乎德。夏以不德,虽居安邑,难免为商所灭。”

“朕有不德,公达不妨直言?”刘协无声而笑。“朕虽落魄,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荀攸一声叹息。“陛下,臣岂敢。只是安邑城中,今夜不得安睡矣。”

“不做亏心事,自然能安睡。”刘协毫不客气地怼了一句。

他很欣赏荀攸的能力,但是如果荀攸选择世家大族,不愿意辅佐他,他也只能忍痛割爱。

荀攸沉默不言,脸色在夜幕中隐晦不明,看不清喜怒。

刘协想了想,缓了口气。

“听说颍川荀氏出自兰陵荀卿?”

荀攸不紧不慢地应了一句。“家中故老相传如此。”

“与晋国的荀氏有渊源吗?”

荀攸沉默了片刻,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就算是荀卿,也因年代久远,无人能够说得清了,何况以前。”

刘协有点诧异。

听得出来,荀攸不太愿意谈这个话题,而且不是因为谦虚。

反倒有些抗拒的意思。

好在刘协说这个也只是提起话题,缓和气氛,并没有打听他隐私的意思,不想谈就不谈。

“如此说来,荀氏先祖在夏商之际也是默默无闻的?”

荀攸转头看着刘协,眼神闪烁。

“陛下……”

“商之德,在于何?夏之不德,又在于何?”刘协不紧不慢地说道,声音被夜风吹得有些飘忽。“夫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不论是大族还是庶民,以德于我者,我以德报之。以不德于我者,我以怨报之。何错之有?”

荀攸苦笑。“陛下所言甚是,只不过天下易乱难安。一旦开了杀戒,再想收住可就难了。陛下初至,宜安抚众心,缓缓图之,不宜操之过急。卫、范未下,若有人因疑生惧,甚至愤而附逆,与卫、范里应外合,奈何?”

刘协微微颌首。“公达提醒得对,所以朕与公达登高,并非为了观景,而是想看看究竟有哪些人想一条路走到黑,为了几石粮食策应卫、范,不惜身死族灭。”

他叹了一口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时候,人犯起蠢来,未必如鸟。鸟为食亡,不过裹腹求生。人为财死,却是贪得无厌。”

荀攸心生寒意,不由自主的裹紧了外衣。

第198章 人间悲剧

其实不用荀攸提醒,刘协也知道要做好准备。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人有多蠢,让既得利益者吐出利益又有多难。

虽然他并没有逼河东大族捐献,只是要求各县将储备的粮食运来救急,而那些都是他应得的。

河东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交赋税了。

可是看到一尘不染的郡仓后,他意识到一点,那些本该交给朝廷的粮食应该都被私吞了。

河东郡如此,各县也不例外,倒未必就是全被卫固、范先抢走了。

卫固、范先只是分得最多而已。

安邑作为郡治、县治同城的大城,参与分肥的人肯定更多。如果不做准备,万一这些人真的铤而走险,自己可能阴沟里翻船。

如果刚刚斩杀了李傕,现在却被几个河东大族宰了,简直是穿越者之耻。

所以他住进了太守府,以光禄勋率领的虎贲郎、羽林郎自卫,后将军杨定、骁骑将军张杨则驻扎在城外,一有动静,随时可以打开太守府紧邻的城门,可进可退。

卫尉士孙瑞留在卫氏庄园外,公卿大臣对指挥权的干扰大大降低。

但荀攸的反应还是让他有些失望,也对即将到来的荀彧多了几分担心。

如果处理不好,他很可能步曹操的后尘。

夜风很冷,刘协的心也有些凉。

——

一夜无事。

既没有人造反,也没有人捐粮,安邑城内外平静如初。

吃早餐的时候,刘协接到了裴茂送来的消息。

第一批两千石粮食已经从闻喜起运,今天一定能送到大营。

刘协松了一口气,断炊的危机总算暂时解决了。

他从张杨麾下拨了一营步卒留给赵温,接管安邑城的治安,自己率领大营出了城,在涑水河谷立营,将斥候安排到百里之外的绛邑。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