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106章

作者:庄不周

——

“陛下真的想召回吕布吗?”伏寿双手捧着碗,轻声问道。

“当然。”刘协说着,喝了一口鱼汤,又将已经煮烂的鱼肉细心的挑出来,送入口中。

太久没有吃到荤腥了,一点都不能浪费。

那些号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儒生也一样,处理鱼的时候离得远远的,吃的时候比谁都积极。如果不是有太多的同僚看着,不排除有人会捧着碗舔。

“陛下,吕布可是有罪之人。”伏寿声音更低。“洛阳的帝陵,大半是他掘的。”

“朕知道,所以没有直接下诏让他回来。”

“这有区别吗?”伏寿不解地看着刘协。

“希望能有吧。”刘协淡淡地说道,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乱成一团麻。

吕布的罪之重,甚至超过李傕、郭汜,与董卓比肩。

洛阳城北的帝陵大多是被吕布亲手掘坏的,里面的珍宝也经由他的手成了董卓的私财,如今散落四方,正如大汉的尊严,碎了一地。

召吕布回朝,并授以重任,必然会受到大臣的反对。

如果不施以惩戒,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

可是怎么惩戒,这却是个问题,他还没找到合适的办法。

让张杨给吕布写信,而不是直接下诏,就是为了避免落人口实。

起居注里会有记录,但这些内容可以暂时不公开,毋须担心。

这件事,他只想和杨彪商量商量。

司徒赵温、司空张喜等人,太让他失望,他不想和那些身在朝廷心在袁的人商量这样的事。

伏寿低着头,嚅嚅说道:“既然陛下有了章程,臣妾就不多嘴了。”

刘协感受到了伏寿的失落,想了想,说道:“少傅这几日在忙什么?”

伏寿抬起头,看了刘协两眼,有点小委屈。“陛下这几日军政繁忙,无暇读书,他无事可做。”

“你兄长呢?”

“他……也一样。”

刘协皱皱眉。

伏完父子和张杨相似,做人太被动。不安排他们事情做,他们就天天摸鱼,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你有空问问你兄长,有没有兴趣去卫尉营中做个教师。”

伏寿喜上眉梢。“臣妾待会儿就派人去问。”随即又曲身行礼。“谢陛下。”

伏典就是个书生,除了读书、教书,什么也做不了。能到卫尉营做教师,教导卫士读书,总比教西凉兵读书来得安全。

“努力!”刘协递过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虽然伏完父子当不得大用,毕竟是国戚,忠诚度是足够的。尽可能的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合乎亲亲贤贤的道理,不会有人说闲话。

反倒是大公无私有点理想化,不具备操作性。

董承要用,伏完也要用,只是要用得合适,不能任人唯亲。

伏寿按捺不住喜悦,吩咐人去传伏典,让他来谢恩。

伏典还没到,有侍郎来报,河东太守王邑请见。

刘协大感意外。

之前收到消息,河东太守王邑和杨彪一起,被卫氏拘禁了。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逃出来的,是被放出来的?

刘协想了一会,命人召蔡琰来。

“你熟悉河东太守王邑吗?”

蔡琰愣了一下。“略知一二。王邑字文都,北地泥阳人。师从故太尉刘宽文饶,为政亦有其师之风。应该是初平年间任河东太守的,具体是何时,臣不清楚,要查一查。”

“他是刘宽的弟子?”刘协听过刘宽的名字,对他的事迹也有耳闻。

“是的。”

刘协点了点头,命人传王邑进见。

不用查了,既然和刘宽一个风格,他大致能猜到王邑的来意。

过了一会儿,王邑匆匆赶到。一见到刘协,还没说话,就拜倒在地,放声大哭。

刘协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王邑。

第181章 糊涂之人

王邑哭了一阵,见刘协坐着一动不动,全无反应,一时有点懵,不知所措。

他仰起脸,看了刘协一眼,发现刘协正看着他,眼神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陛……陛下,臣……”王邑嘴一咧,又要哭。

刘协收回目光,取过一根鱼刺,慢条斯理地剔起了牙。

鱼处理得匆忙,不是很干净,有一小片鱼鳞卡在了牙缝里,怎么吸也吸不出来。

刘协取出鱼鳞,拈在手中看了看,曲指轻弹。

王邑趴在那里,泪流满面,却怎么也哭不出声。

看天子这架势,就算他哭出血,除了惹得天子不快,也没什么用。

“哭完了?”

“啊……啊。”王邑窘迫不堪,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伏寿、蔡琰站在一旁,也有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自处。

王邑是二千石的太守,天子这么做,有折辱大臣的嫌疑,很容易招人诟病。若是平时,她们少不得要劝两句。可是当着王邑的面,她们无论如何也不敢开口。

虽然天子并没有发怒,她们却感到了丝丝寒意。

天子是真的生气了。

“哭完了,就起来说话。没哭完,就接着哭,哭完再说。”刘协捻着手指,不紧不慢地说道:“离安邑还有好长一段路,你可以慢慢哭。”

王邑登时变了脸色,长身而起。

“陛下以为臣作伪乎?”

刘协面不改色,直视着王邑,眼神平静而从容,嘴角微挑。

四目相对,王邑渐渐承受不住,眼神开始躲闪,挣扎了几次后,终于还是低下了头。

“臣……有罪。”

“何罪?”刘协抬起手,轻轻勾了勾手指,示意蔡琰记录。

王邑抬起头,刚准备请罪,一看蔡琰拿起笔,准备记录,立刻表示反对。

“陛下,臣有事上奏,后宫不宜在侧。”

伏寿躬身请退,蔡琰却一动不动,看向王邑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鄙夷。“敢告府君,我乃兰台令史蔡琰,负责编撰起居注。三公有事上奏,我亦不离陛下左右。”

王邑抗声道:“女子焉能编撰起居注?”

蔡琰不卑不亢。“敢告府君,起居注乃明德马皇后所创。”

王邑一口老血堵在了嗓子眼里,又生生咽了回去。

给他三个胆子,也不敢说明德马皇后的不是。

不过起居注是明德马皇后所创这件事,他还真不太清楚。

他眼珠转了转,突然想起一人。“你可是蔡伯喈女,河东卫氏之出妇?”

蔡琰的脸顿时胀得通红,气息也变得粗重起来,一双妙目死死的盯着王邑,恨不得一脚踹死他。

但她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提起笔,在木简上写下一行字。

河东太守邑请罪,应对无状。

王邑只看到蔡琰写字,却不知道她在写什么,估摸着也没什么好话。心中后悔,嘴上却不肯示弱,大声说道:“陛下,臣恳请独对。”

刘协招手叫过一个侍郎。“朕累了,引他去见司徒。”

侍郎应了,转身走到王邑面前,伸手示意。

王邑面红耳赤,咬着牙,挺身站起,跟着侍郎走了。

蔡琰躬身施礼,双手将该写好的记录递到刘协面前。“陛下,臣……”

刘协瞥了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

“很好。”

——

赵温刚刚吃完药,正在帐外散步消食。

上次与天子对话后,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已经能起身走动了。

看到王邑走来,他多少有些诧异。

“安邑叛乱平定了?”

王邑摇摇头,没说安邑的事,却将刚刚见驾的经过说了一遍。“赵公,天子以女子为官,乱了礼法,诸公可曾进谏?”

赵温上下打理了王邑两眼。“文都,令师的长者之风,你是一点也没学到啊。”

王邑抗声道:“先师是长者,却不是乡愿。”

赵温扬扬手,眉心拧成了疙瘩。“乃公身体不爽,没心情和你争论这些。所来何事?”

王邑叹了一口气。“赵公,卫氏闻太尉奉诏安抚安邑,是以请太尉小住几日,怎么就成了造反?这是谁在中伤卫氏?莫不是那出妇借机……”

“闭嘴!”赵温大怒,圆睁双目,厉声喝道:“王邑,你也是朝廷之臣,名臣弟子,如何这般不辨是非?蔡伯喈女为何离开卫氏,你不清楚其中原委吗?卫氏是请太尉小住,还是被卫氏关押,你心里不清楚吗?你是朝廷的官员,不是卫氏的走狗!”

赵温说完,剧烈的咳嗽起来,咳得上气不接下气,不得不弯了腰,双手撑着膝盖。

尽管如此,他还是伸手一指王邑。

“掌嘴!我要替刘文饶教训教训这个混账东西。”

他身边的属吏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

赵温更加生气,左右一看,从一个卫士手中抢过一柄长戟,冲着王邑就刺。

王邑吓了一跳,转身就跑。

赵温年老体弱,又大病未愈,跟不上王邑,气得拄着长戟大骂。

“刘文饶一世英名,全毁在你这竖子手中。”

见赵温气成这样,王邑也不敢反驳,远远地站着,一脸懵逼。

他很迷茫。

从天子到赵温,一个个的都不正常。

属吏不敢怠慢,将赵温扶回帐篷,在床上躺倒,又帮他抚了好一会儿胸口,情绪才算平复了些。

王邑走到帐门口,探头探脑的向里看,却不敢进帐。

赵温喘匀了气,无力的摆摆手。

“你也别在我这儿等了,自诣廷尉狱吧,至少还能留个全尸。”

王邑吓了一跳,脸色顿时煞白,一个箭步冲了进来。

“赵公,何以至此?”

作为朝廷官员,能做到河东太守,他自然清楚自诣廷尉是什么意思。

赵温挺起身,瞪了王邑一眼。“何以至此?等你和郭图一样,你就知道何以至此了。你是自己去,还是我派人押你去?”

王邑打量了赵温两眼,心生寒意。

赵温这绝不是开玩笑。他如果不自己走,赵温真有可能派人将他押过去。

“赵公息怒,我去便是。”王邑拜了两拜,转身出帐。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