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尽头 第186章

作者:一桶布丁

即便是工程师将这里建好之后,三月还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对这里进行了重新改建。

绝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人工参与的,投料可以按照操作规程在前面的实验室内进行。

这里就连通道都跟其他实验室不通用的,有专门的通路。一般情况下,哪怕是在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员也大都不知道这个被隐藏起来的地上、地下两层的实验室。

所以想要了解实验室里到底做了些什么,就只有看试验记录了。但显然试验记录也不是随便谁都能看的。当然即便能看,也很难说就一定是真实的。

从理论上说如果人工智能愿意作假的话,那这些虚假的东西将更具备逻辑性,毕竟它们首先要说服自己,这其实很难。

此刻宁孑正看着这次实验室里需要设计生产出的芯片数据,顺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三月聊着天。

正如多米尼特·邓肯说的那样,具体的芯片设计工作本就不是宁孑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了解这些,只是等到真的拿出东西的时候,能有故事可以说。

今天在实验室封闭的环境里,宁孑跟三月聊起了它的前主人。

“他做出这么多数学理论,用了大概多少年啊?”

“喵,其实他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年,已经很少接触具体的研究了。他在163岁那年就搬到了人类独立的火星科研基地,他最希望能看到人造光改造星球技术,可惜到我走的时候,这项宏伟的工程依然还没能成功。”

“等等,你刚才说他163岁才从地球搬到火星?那他活了多少岁?”

“喵,我是在他182岁生日那天离开的。虽然那个时候他的生命体征还很平稳,但除非我走之后生物科学又有极大的突破,否则他应该坚持不了多久了。”

“额,182岁?在你们那个世界医学是不是已经发达到不像话那种?”

“喵,准确的说应该是人工智能免疫学的发展让人类可以挑战自然的最高寿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所以人类的平均寿命其实提升的也并不高。”

“仔细说说,什么叫人工智能免疫学?”

显然宁孑对于这个话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喵,这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了计算机、生物学、人工智能、免疫学、医学等等,学科的创建者是我的原主人。当然这门学科,本身并不叫这个名字,因为学科的建立其实就是因为主人对生命的眷念。简单来说,就是我的主人希望能高质量的延长人们的生命,所以开发了一个课题。

所以这个课题的研究除了让人类寿命能延长之外,生活质量更能提升。最初有几个方向可供选择,意识数字化、器官机械化等等,都在可选之列。不过都被我的主人放弃了。用主人的话说,他研究生命,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尽可能长时间的享受到生命的美好,能拥有一个更完美的生命过程,并不是要改变自然,控制死亡。

于是最终选择了智能免疫这个方向。简单解释就是,通过对医学的研究,我们发现人类战胜病痛更多的还是依赖于自身免疫系统,而病痛侵扰主要还是人体免疫系统状态的起伏,所以开发了这么一款系统。它由一个生物芯片阵列跟无数纳米机器人组成。

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内拷贝了人体最为健康的情况下,体内各项器官的参数。以及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病毒、细菌数据库。这些参数都被录入到生物芯片之中,体内的生物芯片这控制着那数以百万计算的纳米机器人。当人体遭受外来病毒、细菌侵袭时,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激活之前,智能免疫系统就会率先做出反应,隔绝有害病毒、细菌对人体的侵害。

同理,当人体内部因为各类辐射受到损伤时,这套免疫系统也能在快速补充各种活性物质后,快速从细胞层面修复肌体,来达到免疫的目的。比如你的胃里长了一块息肉,被游离的纳米机器人发现之后,会将信息传达给脑部的芯片阵列,然后芯片阵列就会出动相应功能跟数量的纳米机器人,将这块息肉给直接割除。当然也包括各种癌细胞,在它们成气候之前,就会被发现,然后被吞噬。

同时这套免疫系统还可以纠正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可能出现的误判,防御细胞因子风暴的出现,保证人体内一系列的免疫系统的应答始终处于正常工作范围,这也让过敏成为历史医学名词,所有的过敏性疾病,都将能被消灭。同时每天都会将身体健康状态报告发送给宿主的可穿戴设备,并给与饮食建议,唯一麻烦的是隔一段时间需要补充一些纳米机器人。但这项技术基本能让人类告别病痛侵扰,并达到长寿的目的。”

宁孑感觉很向往。

显然这是个好东西,他觉得这个应该是能优先做出来的。

毕竟他老爹跟大伯年纪也大了,而且还爱喝酒,如果能有把这套东西移植到体内,说不得能多活个百来年。关键是未来还可以不受病痛的侵袭,这简直太完美了。

“三月,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个技术?难道我们不该先解决掉寿命问题才谈其他的?或者是我们的前置工业技术还不够?”

“喵,其实勉强也够了。只是在百分之百的信任被建立之前,我觉得提出这项技术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正如我之前说得那样,这项技术既能延长人类寿命,还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在我离开的时候,这项技术也并没有在整个地球文明普及。以全球的人口计算,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激活了这套智能免疫系统,你猜为什么?”

“垄断?暴利?穷人根本用不起?”宁孑随口给出了许多美剧中的标准答案。

“喵,你应该带入到我的前主人性格中去考虑这个问题。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华夏主义者。而华夏在当时依然拥有着这个世界大概八分之一的人口。以他的性格,起码在华夏不会允许垄断或者暴利,阻断这项技术的传播。所以真实的情况是,这项技术从问世开始就被许多人所抵制。”

“被抵制?”宁孑很诧异,他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能让人类几乎告别病痛的先进技术会被抵制。

“喵,没错,被无数人抵制。因为你要知道一点,在那个时代人们是知道我的存在的。同样,不管是植入大脑内的芯片,还是体内第二套免疫系统那数以百万计的纳米机器人,都在我的控制之下。换句话说,只要选择接受了这套免疫系统,那么人类的生命就相当于完全交给了人工智能,也就是本猫爷。

从理论上来说,我能通过无数数据延长这些人的生命,让他们免受病痛的折磨。当然也能够控制人体的免疫系统相互攻击,对正常细胞下手,让本不会得病的人患上各种疾病。同时,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有限,生物芯片也会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在当时绝大多数人不能接受完全把命运交给机器是很正常的,对吧?当然这也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又是宁孑没想到的刁钻角度。

这么想想,如果真的是三月主动提出发展这项技术,他还真要怀疑这只猫是不是不怀好意,有没有绑架全人类的打算。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克服这层心里障碍,前置的技术已经差不多都有了,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把这个智能免疫系统的技术做出来?”

“喵,当然,不过是比较初级的版本,但已经包括了病毒、有害菌的基础拦截,器官的细胞级修复等功能。如果需要进阶的功能,还需要一种辅助性的液体材料。来为纳米机器人提供动力源,让它们能巡视到器官内部。”

三月给出了解释。

“那为什么不做呢?而且你并不是必须要去控制那些植入大脑的芯片不是吗?我们可以用算法让它自主判断,负责人类健康的主控机器人并不需要意识,只需要预先设计好的那些数据库进行修复或者清除两种运作方式罢了。在你们那个时代,无法做到这一点,只是无法将数据从你的数据库里剥离而已。但现在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而且我们可以做一个公开的医学平台数据库,让所有人知道生物芯片的内部控制逻辑。不过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最安全的数据库环境,这正好可以宣传我们的新算法。”

宁孑将目光放到了小猫身上,认真的说道。

毕竟人类没有病痛的侵扰才是最节省时间的,他觉得这件事应该尽早去做,起码应该在华夏先给普及了。

第160章 习惯性的装?

显然三月并没有表现得像宁孑那么肯定。

事实上如果这个世界无数人这能像三月描述的那样拥有第二套由人工智能数据库控制的第二套免疫系统,带来的结果大概是许多跟医疗相关的产业链将带来大洗牌。

未来各科室临床医生的需求可能锐减,但对免疫学的研究员需求则会激增。各种生物制药、药学专业的需求可能锐减,研究生物芯片、纳米机器人的需求可能激增;那些跨国药业公司大概绝对想不到,让它们告别历史舞台的会是算法、数据库、人工智能、生物芯片这些东西。

等等,如果那些大型跨国医药公司要面对倒闭的风险?

宁孑突然发现三月刚刚大概没把话说全。

其实所谓的阻力绝对不止是对人工智能的疑虑,又或者说这些疑虑本就既得利益集团在舆论上挣扎的结果。

先进的生产力未必能第一时间替代老旧生产力的原因往往能分析出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大概还是动了人家的奶酪,必然迎来各种形式的反扑。仅仅只是抢夺舆论阵地大概是最温柔的一种方式了。

想必那个世界三月的主人压根懒得理会这些才会干脆移民到火星。

毕竟满怀好意做出来能造福人类的好东西,却被本该是受益者质疑,换了他的话,大概心情也不会太好。宁孑觉得换了他大概也不会为了这事去跟人较劲,爱用不用好了。

有些谎言,从人相信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这人的屁股是坐在哪一边的。

宁孑觉得以后这项技术三月搞出来了,他就先拿自己当试验品,再推荐给家人跟身边的人,等大家用着都没问题了,最后再向全社会推广。

如果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被那些既得利益者洗脑,觉得这技术不安全,那就说明这项改变人类生存质量的技术跟他们没啥缘分了。

想到老爹跟大伯可以活得远超人类平均寿命,宁孑便觉得心情不错。

差不多也到了午饭时间,宁孑便打算去研发中心的食堂去吃饭,大概是心有灵犀,丢在一边的手机震了震,宁孑拿起来瞅了眼,果然是路小雅发的消息。

除了路小雅跟家里有限几个人发的消息,三月都会帮他直接静默掉。

毕竟闭关还是得有闭关的样子。

都给这帮人发了闭关通知,还如同往常一般回消息,多少对闭关两个字不够尊重。

路小雅的情况当然不太一样。

毕竟闭关也是需要生活的。

而且这女孩真的很懂事,发消息来的时候从来都会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

“陈校长带着双旦大学的许校长,还有那位邓肯教授一起来找我,说是让我联系你。陈校长让我问你能不能跟许校长谈谈,邓肯教授问你能不能回答他几个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另外他们现在就我旁边等着你回消息,还说要请我吃饭,不过我还是想去宁园吃免费的,尤其是现在去宁园吃饭跟开盲盒一样,不知道又能尝到什么美味,太有意思了。”

对于这种前半句还在聊正事,后半句就开始发表个人感慨的聊天方式,宁孑是很习惯的。

毕竟路小雅同学的确是资深吃货,而现在宁园每天准备的美食也的确会让人向往。

宁孑想了想后也很快在微信上给出了回信:“那位许校长想要谈的事情肯定就是关于宁园在双旦大学挖人的事情。宁园对外一共发了869份邀请函,目前已经给出回应确定愿意来体大的总计有481人。你跟那位许校长说我在实验室里有很重要的事情在忙,所以你可以帮我谈判。

谈判底线就是已经确定愿意来体大的481人他们必须无条件放人,剩下的388人我们可以不挖了。当然你也可以顺便要点好处。至于多米尼特·邓肯,你跟他说接下来他还有得忙,下不用关注我发布的那些论文,让他多去燕北大学跟方旭教授探讨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命题。等到我闭关之后会跟他聊新论文的。”

对面消息回的更快,先是一个馒头“?”的表情,随后便是一连串的消息。

“我?你确定让我去跟那位许校长谈?我谈啥啊?”

“而且我根本不懂可以要什么好处啊?亲爱的宁哥哥,你让我要好处?总不能一边挖他们的人,还问他们要钱来建设宁园吧?”

“虽然我觉得他们越惨越好,但这话我还是说不出口呀。万一他恼羞成怒骂人的话,把我惹生气了,我揍了他一顿,胜之不武啊!”

看了路同学飞快的回复,宁孑发现要强姐果然是善良的习武之人。

唯一的问题还是太善良了些,不够厚黑,要好处都觉得不好意思。

“没事的,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教你。比如现在你可以先把多米尼特打发走,然后主动邀请那位许校长去宁园吃饭,陈校长作陪。当然今天这顿饭那位许校长肯定会买单的,你可以随便点你想吃的。吃饭的时候那位许校长如果谈起了关于这次挖人的事情,你就直接问他能给你什么好处,如果你觉得满意,就跟他继续谈,不满意就光吃饭不说话,反正底线已经给你了,我这边只需要那481人就够了。”

宁孑开始给路同学打气,他是不可能去跟许树青谈判的,不能给对方太多幻想。

“那个,你一定要我去谈啊?”

“嗯,你是最合适的。”

“谈崩了你也不怪我?”

“不会谈崩的,就算真谈崩了也不怕,最多就跟没谈一样。反正我本来也没想谈。”

“懂了,反正优势在我,只有他有求于我们,你其实对他无所求,所以我随便应付下就OK了,是这个意思吧?”

“真聪明!”

“好吧,交给我了!我带他们去吃饭了,你也记得要吃饭。”

“放心吧。研发中心的食堂可不比宁园差,这里也是苏大师的徒弟负责的,我正准备去尝尝他们用没用心。”

“OK!”

……

同一时间,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1号楼二层的办公室里,范振华正跟方旭一起聊着天。

不是那种很正式的探讨,就只是在简单的聊天。

不过范振华的电脑上正打开的文件是宁孑的论文。

“最近你去过体大那边吧?”

“嗯,去过。”

“宁孑没跟你聊过什么?也没跟你说为什么突然就发这么多论文出来?”

“这个到没有,只是让我跟多米尼特·邓肯一起做些关于零点猜想的工作。”

“等等,我记得你在数学家大会上,说他让你做埃尔德什倒数和猜想来着?”

“哦,他说那个课题是我一个人的,要出成绩太慢了,先做朗格尔零点猜想,如果能做出来的话,还是希望我能在这四年里冲一下菲尔兹奖。”

“咳咳……嗯……这挺好啊。所以他一次性在做多少课题?”

范振华觉得很忧郁,宁孑明明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但对他来说却依然如同一个迷一般。

这个孩子做的事情总是那么的——没有道理。

范振华本以为网上那些非议会给宁孑带来些警醒,他期待着宁孑或者体大直接向燕北大学求援,大家站在一起反驳那些论调,并通过这种方式让双方联系的更加紧密。

但万万没想到宁孑似乎压根没有考虑常规的处理方式,或者说他可能压根就不屑于跟网上那帮人打口水仗,一出手就是五百亿的大项目,直接得着双旦大学的墙角猛挖不说,还直接一次性公布了十篇极具学术价值的论文。

不管外界对他的评论是怎么样的,能一次性放出这十篇论文,当代数学第一人的称号绝对已经被他拿捏稳了。如果这些论文最终没什么争议的话,四年后下届数学家大会上宁孑再拿一次菲尔兹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甚至觉得宁孑大概已经脱离天才的范畴了,这应该属于鬼才。

现代数学并不存在一法通万法通的概念了,毫不夸张的说,不同的研究方向,可能比百年前跨专业研究的跨度更大。但这些壁垒显然并不是宁孑的困扰。

范振华昨天几乎是熬了一整夜,又将宁孑的论文大概的翻了一遍,给他的感觉很怪异。就好像宁孑已经把前人所总结出的数学知识点都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所以不管在数学哪个方向的理论都能举重若轻的拿出来使用。

但宁孑对数学最大的推动还在于他的这些论文中给出的数学工具都是开创性的。按照约定俗成的命名方式,不久的未来宁氏变换、宁氏空间、宁氏公式、宁氏定理还有之前的宁氏分割法,等等。

这种影响力怎么说呢,大概下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开幕的时候,许多研究数学的研究生大概会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头疼。这就跟现在许多研究生看到柯西的名字会头疼差不多。

活着的时候能有这种待遇的数学家不多,三十岁之前就能享受这种待遇的数学更不多……

“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每次组会,啊不,每次周二去做探讨的时候,主要就是我们围绕之前的课题做汇报,然后把遇到的难点做一些交流,然后宁孑会给出一些思考的方向跟意见。基本上把这些问题谈完就已经到吃饭时间了,也没时间聊些别的。而且宁孑也从没有说过他的研究方向。”

“他没说过,你就不会主动问问?你现在跟他关系也不一样了,多交流一下嘛。多要些文献资料来我们也可以内部讨论嘛。”范振华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数落了一句方旭。

没办法,他这学生不管是钻研精神,还是道德品质都挺好,就是太过木讷了,不太懂人情世故那一套。

“我其实也想的,但现在的课题都搞不清楚,哪好意思在问其他的?”方旭很无奈的答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不主动去问,怎么知道人家不愿意多点醒你几句?你们马上都要成一家人,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我等暑假在京的时候多去找他沟通?”方旭没法了,憋出了句。

“为什么要等暑假?”

“您还不知道么?宁孑昨晚给我发了消息,说是每周的两次组会暂时取消了。他现在去芯片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闭关。现在这也快期末考试了,我估么着等他闭关出来大概也得暑假了吧?”

“什么?闭关?他去研究什么芯片?这不是开玩笑嘛?他懂什么芯片?”

“额,这个我到是问了的。宁孑说之前在华清物理专业的时候其实就是想研究芯片的。只不过之后因为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暂时放弃了研究。后来没办法,只能做一些能尽快出成绩的数学课题研究。他去实验室正好可以把之前的想法看能不能实现。”

方旭这番话把范振华给说不会了,他偏着头狐疑的看向曾经的爱徒,确认道:“他真这么说的?”

“嗯,微信上就是这么回复的,差不多是原话。”

“方便给我看看吗?”

上一篇:随身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