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博物馆 第173章

作者:和光万物

直到这个时候,一个家具构件才算完成。

等到把所有的家具构件都加工好,就是最后一步,八步床的组装。

有着电动工具的辅助,虽然工作量依然不小,可是速度已经提升了好几倍。

古代制作千工八步床最费工的地方就是粗胚的制作。

古代开没有现在的电动工具做辅助,全靠人拿着线锯一下一下的把木头锯开,加工成粗胚,然后在用刨子一点点修改,直到尺寸满足要求。

其他的就是榫卯制作,和图纹雕刻。

这两块,张俊平也没有好办法,只能用手工去一点点磨。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读书人的精神追求。

那么木匠干活的时候,妻子能够在旁边端茶递水,帮着擦汗,也是一种享受。

只是夏国祥这个电灯泡,可就惨了点,天天被喂一肚子狗粮。

好在邱文燕可怜这个徒弟,答应在轻工局给他介绍个女朋友。

乐的夏国祥,天天见了邱文燕,叫师娘比叫师父叫的还亲切。

张俊平这边进展很顺利,每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张俊平把邱文燕送回家。

而夏国祥,干脆直接住在了大栅栏的四合院里。

正好晚上看着东西。

张俊平这边进展顺利,许少民那边进展更加顺利。

郎有情妾有意的情况下,经过简短的几次接触之后,就很快进入实质性谈判。

三个项目都被市里给接手了,直接和市属工厂进行合资建厂。

不过,区里也不是没有收获,电视机项目的配件工厂,有好几个落户在XC区,和XC区的区属工厂合资。

本来山下新一是不打算把配件拆分出来的另外建厂的。

但是,许少民提了一句你们先生非常喜欢XC区。

山下新一一听先生来过XC区,于是同意了拆分出来,单独和XC区合资建几个配件厂。

接下来谈判很顺利,最终谈成的合资是,市里出地皮,负责工厂的基础建设。

新一工业株式会社出生产线,出技术,负责员工培训。

新一工业株式会社占股百分之五十五,市里占股四十五。

本来谈到四十的时候,市里就打算同意了,结果许少民说了几句话后,山下新一主动做出了让步。

于是,许少民成功的进入了市领导的眼中。

“你小子,这几天可把我给累坏了!

对了,你口中的先生是谁啊?怎么那么大的威力?

谈判卡壳的时候,我只要提一下先生,山下新一那小鬼子就会立马服软,做出让步。”许少民一遍炫耀的讲述着谈判的全过程,一边好奇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张俊平自然不会说,自己就是他口中的那个先生。

于是笑笑说道:“我们都喜欢艺术,所以才认识的。”

“你小子,今年变化挺大啊!不光是字写的好了,还会画画了。

要不是,你小子的脾性没变,我都以为你是别人假冒的。”许少民笑着感慨道。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有钱没钱都要过年

其实,目前来说,国家的纺织厂是数量绝对不少,差不多每个地市都有纺织厂甚至一些地区连县级市都有纺织厂。

每年的总产量也不低。

光是棉纺织品,一年的总产量就超过一百亿米。

满足国人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可能会有人质疑,既然能够满足国人需求,为什么还要布票,还要限购。

其实大部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部分纺织品都用来出口创汇的。

八十年代初期,纺织品一年的出口量就达到了三十多亿美元。

八十年代的三十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可见,中国八十年代以前纺织工业已经非常的庞大。

当然,也不是没有短板。

短板就是,纺织工业还处在最初的阶段,生产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这也是,九十年代之后,大量纺织厂破产的主要原因。

当时说的是纺织工业产能过剩其实是因为技术含量低的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冲击,出口萎靡造成的。

直到这个时候,国家才开始搞技术革新,调整产能,生产高附加值的纺织品。

不过,现在这一切,自此开始发生了变化。

中国有了第一家高附加值的纺织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了第一家,不愁第二家第三家。

“班长,我可是听说了,市里有领导想要把你调到合资纺织厂去担任中方厂长,二级跳啊!直接从副处级跳到副厅级,跨入高级干部行列了。”张俊平笑嘻嘻的说道。

“拉倒吧!我还是感觉当个副局长挺好!”许少民撇嘴道。

这个不是传言,是确有其事,不过已经被他推了。

“推了也好,不然过几天苏黎世的纺织公司过来,你怎么接待?”张俊平笑道。

“我说你小子能不能别逮着一个人使唤行吗?

你知道,那么多大领导在场,我一个小小的副局长混在里面,有多尴尬。”许少民笑骂道。

“没事,慢慢的习惯了就好了!

你得这么想,你们等着,等过几年,哥们也是这个级别的。”张俊平笑嘻嘻的调侃道。

“行了,行了!别扯那些没用的。

这次怎么着?还是提那个神秘的先生?”许少民笑骂着问道。

“这次直接提我的名字就行,保证好使!”张俊平笑道。

“那你自己去不就完了。”

“忙啊!我白天要上班,晚上还得打家具。

这都进腊月了,我不抓紧时间把床打出来,明年怎么娶媳妇?”

“滚,赶紧滚蛋!现在看到你就烦!”许少民笑骂道。

张俊平也不生气,把许少民办公桌上的烟揣进兜里,转身就走。

“回来!”刚走到门口,许少民又喊道。

“干嘛?一盒烟不至于吧?”

“那个药酒泡的怎么样了?”

“那个药酒要泡一百天才行。

不过也快了!年底前保准让你喝上。”张俊平笑着说完,开门走了。

看着张俊平离开,许少民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收拾好东西,和郑局长打了个招呼,离开了物资局。

如今,他兼着市招商引资工作组的办公室主任。

招商引资工作组属于临时机构,人员都是从各个部门抽调过来的。

工作组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证这次的合资顺利进行。

合同签了还不算完成。

什么时候,合资工厂顺利投产了,他们的工作才算是结束。

所以,许少民现在是两头跑,早上到局里来一趟,处理一些局里的工作,然后接着去工作组。

工作组的办公地点就在市政府。

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条件还不如他原来当科长的时候。

许少民现在的工作就是,督促各家参与合资的工厂,抓紧时间把出国培训的名单确定下来。

然后他和新一工业株式会社联系,办理工作签证。

工作组还要派人去本子国,确保他们接受培训,不出其他问题。

工作很繁琐,都没有经验,全靠摸索。

绝对不是牵个线就完事的。

张俊平才不管许少民忙不忙呢。

回到科里,开始处理公务。

都是XC区各个区属工厂或者物资局下属销售店铺报上来的采购申请。

张俊平按照各自分管区域或者分管的类别,安排人员去采购或者跟进供货进度。

其中,农资站报上来的化肥需求计划最多。

本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下面的农资站,几乎是天天打报告,申请采购化肥,采购农药。

张俊平盯着手里的申请,心里琢磨着。

目前国家的化肥和农业的产能还是太低了。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可是,提到化肥和农药,张俊平对这两个东西是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化肥确实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有人说是袁老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国人的温饱。

可是,粮食产量的增加,靠的可不仅仅是杂交水稻的研发,还有化肥的产量增加,已经农药的不断发展,也是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恨,是因为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可是,现在又不能不办,不能因噎废食。

张俊平思考着,拿起笔,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张俊平让许少民打着先生的名义,和山下新一聊一聊。

让他来国内投资几个大型的化肥厂和农药厂。

张俊平又在信里着重提了一下关于环保的问题,一定要让本子那边把环保设备上齐全了。

该说的都说了,其他等等看吧。

最多等下次见了山下新一再交代一遍。

写完信,把李文娟叫进来,“你把这个条子给许局长送过去。

他现在应该在市政府那边。”

“知道了师父。”李文娟接过信,骑着自行车去市政府送信。

一上午就在签字批示中过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俊平过的很舒坦,每天就是上班,该自己批示的批示,该请示的请示。

晚上,则和邱文燕一块,打家具约会。

舒服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间,小年马上就到了。

这天,张俊平处理完公务,刚准备溜出去,看看酒楼的装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