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第381章

作者:围城外的钟

这是距离原州最短的一条路线,也是可以最快打到蜀州城的路线。

如今虽然梁振已提前带兵抵达了广汉,但宁永年并未因此便改变作战方略。

一方面,按照平叛大军的动向,任何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判断出韩兆是准备从广汉县发动进攻,所以远远还不至于会引起“是否泄露军情”一类的怀疑。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从其它方向进攻,那平叛大军便需要绕路阳州,少说也会再耽误将近十天的时间。

况且大军一旦更换进攻方向,梁振也完全可以更改布放位置。

六万人的调度总要比三十万人来的容易和快速的多,所以宁永年不论如何也没有多此一举的必要。

反正不论在哪里打都是三十万对六万,一旦开战,没人相信蜀军能抵挡多长时间。

十天之内打到蜀州城,一个月内破城。

这是宁永年给韩兆定下的两个时间期限。

而韩兆也为此立下了军令状,以自己的人头作保,发誓必会在一个月内杀入未央宫。

俩人都对此信心满满......最起码表现的是这样。

韩兆因为什么如此“自信”自不必多言。

但对于宁永年来说,他其实并非真就觉得万无一失。

因为最近从蜀州陆续传回的情报都证实有一支一万人的蜀军突然消失了。

没有跟随梁振去广汉防守,也没有被部署在其它地方。

虽然一万人不多,但其或许便会成为未来战场上的不确定因素。

更关键的是,大黎那边好像也有点不安分......

身为一国之君,宁永年如今即便已经失去了悬镜司这双“耳目”,不过依旧掌握着一定的情报网。

所以蜀州、大黎发生的事很多并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不仅知道大黎恐怕会派兵增援蜀州,更知道援军差不多在十万人左右,抵达战场的时间大约在半个月后。

如此一来蜀军方面的人数便从六万变成了十六万......虽然依旧比平叛大军少将近一半,但总归是一个麻烦。

正常情况下,此时大宁应该让平叛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不惜代价的速战速决,争取在大黎军队抵达蜀州之前就结束这场战争。

又或者提前从周围的州郡再多调集一些人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然而奇怪的是,宁永年暂时并未作出任何多余的部署。

他只是将大黎或许会参战的消息告诉了韩兆,然后就让后者继续按照此前的计划执行即可,并不需要调整战术。

明知敌方有强援即将入场,但却不做相应的准备。

其中原因要么是因为宁永年目前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奉元战事上,已无暇估计蜀州这边太多。

要么,就是这位大宁皇帝还有着更深一层的谋划。

就如同此前的“原州城惨案”一样,他在企图得到更多。

当然了,白有恒的“屠城”能力六十年只有一次,所以蜀州并不至于会重蹈原州城覆辙。

但宁永年想做什么,眼下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不清楚。

只能说,魏长天与宁永年的这第一次正面交锋,其过程想必并不会如双方此前所计划的那样轻松。

不论是对前者还是后者来说,皆是如此。

......

......

九月三十。

广汉县城。

“快点!动作麻利点!”

“将这些夯土统统运到城北!”

“张校尉,你的斥候营今日怎的回来的这样晚?!”

“清点军械!明日一早分发至各伍营!”

“报!自蜀州城运来的五十万只箭矢已至城外!”

“......”

混乱的马蹄,急促的脚步,扬起的尘土,列队奔跑的青甲兵卒......

与依旧平静祥和的蜀州城相比,如今这小小的广汉县城已经充满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感。

两天前梁振带领蜀军抵达这里后立刻便从县衙手中接过了一切权限,整个县城也自此进入了战时状态。

街道上鲜有百姓的身形,往来的皆是成群结队的蜀兵,以及一辆辆装载有大量军需的马车。

原本并不算高大的城墙以肉眼所见的速度被加高加宽,数座瓮城拔地而起,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紧紧保护其中。

各家各户中的青壮男子皆被征调做劳力,虽不用上前线打仗,但却各自被分派了任务,以确保战事的后勤供应......

虽然是以六万敌三十万,不过广汉城中军民的备战态度却十分积极,丝毫没有破罐子破摔的悲观情绪。

大家都在按照一级一级传下来的命令做着自己的事情,只为战争打响后己方可以多一分胜算。

而与此同时,蜀国方面对这场战争胜负承担着最直接责任的三个人,则正在议事厅中进行着战前的最后一次战术推演。

广汉县布防图,周边区域作战地图。

三十万平叛大军编制,各军将领详细资料。

宁永年点头同意的朝廷方面的作战计划......

各种地图密文堆叠在庞大的沙盘边,沙盘之中则是摆放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小旗,粗略估计能有近百面。

红旗分三种,分别代表着朝廷大军的前、中、后三部。

青旗代表六万蜀军。

黑旗代表一万天狗军。

黄旗代表正藏在十万大山中,青弦承诺可随时调动的十万妖兽。

紫旗代表一千由天罗教和共济会高手组成的“战术小分队”。

绿旗代表目前还尚在大黎边境集合的十万“绿林好汉”。

抛开最后一项暂时没办法投入战场的力量之外,蜀国方面目前所掌握的真实战力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战力差距远没有外界所以为的“一比五”那么夸张。

如果再加上敌方主将是自己人的这个巨大优势......也难怪魏长天一直对打赢这场战争十分有信心。

“唰、唰、唰......”

各色小旗抬起又落下,梁振和楚先平眉头紧皱,你来我往的进行着兵演。

而魏长天则是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

然后,在某一刻他突然抬手一挥。

“等等!”

第439章 战争计划

魏长天是今天上午才跟楚先平到的广汉县的。

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许岁穗和沈然。

如今宁永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开仓放粮,企图通过大量朝廷储备粮来将粮价拉低。

魏长天肯定不能让他轻易得逞,所以盈丰盛便在明里暗里将这些粮食又吃了下去。

如此一来徐青婉和陆静瑶自然忙的团团转,便都留在了蜀州城。

当然了,即便她们不忙,魏长天肯定也不会把她们带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

其实许岁穗他本来也不想带着的。

但前者以“革命友谊”为要挟,说“同志”之间就应该共进退,最后魏长天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她。

至于沈然......

“老师既然要去广汉,学生理应跟随。”

这是他的原话。

魏长天不知道沈然为啥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已经对许岁穗心服口服了,但他也懒得管这些,一到广汉就跟楚先平和梁振钻进议事厅开始兵演,到如今已经持续了足足四个时辰。

......

所谓兵演,全称叫做“兵棋推演”,是一种需要结合作战双方的军力以及各种客观条件,在沙盘上进行的战争过程模拟行为。

前世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兵演大都是基本依靠电脑来完成的。

而现在虽然没有电脑,但同样也没有飞机、航母、巡航导弹之类需要复杂运算的战略武器。

所以依照兵演结果来不断完善己方的作战策略依旧是打仗前的必要工作。

更何况魏长天现在手握着敌方的完整作战计划,据此推演出的结果更是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当然,以他的“军事素养”是肯定不配亲自上场执行兵演的。

不过好在还有梁振和楚先平。

俩人方才已经进行过了第一轮兵演,梁振执帅三十万平叛大军,楚先平执帅蜀军,结果是蜀军大胜。

现在双方位置互换,楚先平执敌棋,梁振执蜀棋。

第二轮兵演已经进行了一半,不过局势却并不似第一轮一样明朗,甚至胜负的天平已经在若有若无的向“大宁方面”倾斜。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楚先平并没有按照韩兆泄露的“既定战略”在排兵布阵。

“......”

“楚兄,你是觉得宁永年有可能会在中途接手?”

皱眉叫停了兵演,魏长天决定先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他们此前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根据朝廷军队的作战计划来制定的。

而这就意味着,只要韩兆严格按照计划来“演”,那么自己就绝对能赢。

但现在楚先平却不按计划来进行兵演,就说明他觉得战局的发展或许会偏离轨道。

在魏长天看来,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那么便只会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宁永年亲自下场,从韩兆手里接过大军的指挥权。

所以他才会这么问。

不过楚先平却明显考虑的更多。

“公子,宁永年中途接手只是其一。”

摇了摇头,楚先平慢慢将手中的一面小红旗放下:“虽然韩将军应当不会背叛公子,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再加上朝廷大军中还有数位副将,有时候韩将军或许也会身不由己。”

“因此我们不能太过依赖韩将军,需得提前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才是。”

“随机应变......”

盯着沙盘上那片已经被红旗隐隐包围的青旗,魏长天久久无话。

根据此前的计划,这次战争原本大约可分为九大步走完。

1、想要速战速决的朝廷大军会在抵达蜀州的第一时间便猛攻广汉县城,而蜀军会在五日后“不敌”,并从韩兆有意留出的薄弱环节突围,向蜀州城方向回撤。

2、攻占广汉城的朝廷大军肯定不会留太多人驻守,大部分军队会“乘胜追击”,紧随蜀军直奔蜀州城方向。

3、隐藏在十万大山中的天狗军登场,一举重新夺回防守薄弱的广汉城,反而切断朝廷大军的后勤路线。

4、突然出现的“人妖混合军队”势必会引起朝廷大军的震惊,此时他们虽然身处前后受敌的处境,但人数仍占据绝对优势,所以韩兆便会十分“合理”的决定继续向前进攻,直接攻打蜀州城。

5、然后他们就会进入蜀州唯一可以称得上天险的牛头山,将在这里掉入魏长天早已布置好的巨大“陷阱”,并且会受到突然回头的蜀军的猛烈阻击。

6、此仗过后,朝廷大军保守估计会损失至少三分之一的人,且随军补给也会基本用完。虽然人数仍然占优,但士气定会低落,且陷入进退两难的选择——

要么继续前进,赶在补给耗尽之前追上同样损失严重的蜀军,继而攻下已无多少守兵的蜀州城。

要么回撤,夺回防守力量更为薄弱的广汉,重新打通后勤补给路线,做长期打算。

7、在一番权衡之下,韩兆会选择后者,不过在回撤的路上十万妖兽会以兽潮的形式从西侧杀出来,给予他们致命一击。